汉武帝自元鼎六年(公元前110年)第一次到泰山封禅后,遵循“古者天子五载一巡狩,用事泰山”的古制,在以后执政的二十多年里先后八次到泰山封禅,成为历史上到泰山封禅次数最多的一位帝王,也是最“牛”的一位。泰山至今仍然保存着武帝封禅时的汉明堂遗址、柏树和无字碑三处遗迹。
《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元鼎六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举行了他的第一次封禅。”汉武帝封禅,是两封两禅,动静搞得特别大。他在封禅前,召集儒生讨论仪式,儒生们一人一个说法,难以施行。于是,汉武帝自定封禅礼仪。他到梁父山祭地,在泰山下设坛祭天。坛广一丈二尺,高九尺,下埋“玉牒书”。举行完这个仪式,汉武帝登上泰山顶,再次祭天。第二日从北坡下山,在泰山下的肃然山再次祭地。祭时用三脊草、珍贵的飞禽走兽及诸物,并以五色土封。封禅结束,改年号为元封元年。为了显示帝王的宽厚仁德,下令免去包括泰山在内五个县当年的赋税,并给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两匹布帛。
这位帝王在位五十四年,文治武功,显赫一时,是汉代帝王中最有作为的一位,他不光把天下囊于怀中,还捎带着把到泰山封禅把这项仪式搞到了极致。他在实施封禅仪式时,提出了封禅泰山要具备三个“必须”:一是必须一统天下;二是必须天下长治久安;三是吉祥的天象不断出现。汉武帝首次封禅在泰山之顶立一块无字碑(今汉“无字碑”)。
“树碑立传,是寻常;树碑无传,则非常”。帝王封禅的主要目的就是向天地报功,“刻石纪号”著己之功绩则是封禅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立无字碑用意何在呢?
汉武帝标新立异整了一通这样的“树碑无传”“非常”之无字碑。是不是汉武帝面对浩瀚无边的天宇,面对伟大的泰山,没有任何语言可以表达他的尊敬,自己不敢在泰山神面前狂妄自大。“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于是只能从不同角度古雅浑朴毫无雕饰赞美了一番泰山。但也有人揣测,汉武帝骄傲自大,认为自己功高盖世,难以用文字表达。于是别出心裁,立了一块无字碑。
虽然两千多年过去了,后人看这通碑仍能感受到它的“古拙融为一体,内蕴着‘顶天立地’的雄伟气魄。”八百多年后的女皇武则天也效仿其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什么用意她也没说。后人猜测,认为是武后觉得自己功德太大,穷尽天下语言也无法表达;有的则说是她知道自已死后一定会引起铺天盖地沸沸扬扬地议论,自己管不了了,所以只好来个“沉默是金”任由评说。
展开全文
明代邹德溥在《无字碑》诗中“绝岩植空碑,古人似有意。由来最上乘,原不立文字。”之句“悟”出了汉武帝“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本意”。谁又能说女皇武则天没有这个想法呢。
“封禅”是中国古代统治者举行的最盛大一种祀典,是帝王与天地对话的一种手段。“封”与“禅”不一样有两个意思,一般都是同时进行。“封”为祭天,在山顶聚土筑圆台以祭天帝;“禅”为祭地,在山下的土丘上积土筑方坛以祭地神。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封泰山,禅亭亭。”《文献通考》中叙封禅是从秦始皇开始的。也有学者说其起源或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先民筑坛祭祀的习俗。“封禅”实际上是强调君权神授的一种手段,统治者借这个仪式告诉上天已经改朝换代,新的帝王是接受天命,代天统治群民;同时也有统治者祈祷自己成“仙”的意愿在内。
其实,真正大规模的泰山封禅始最早始于秦始皇。据《史记》记载,“上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秦朝统一中国后,始皇于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行东方,自定礼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阳登山。在岱顶行登封礼,并立石颂德。始皇是第一个登上泰山的皇帝。
史料记载,从秦朝开始历代封建帝王都非常重视十分热衷对泰山封禅和朝拜。先后有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帝王到泰山封禅和朝拜。
封建帝王到泰山举行封禅仪式,到宋元以后基本告一段落。明、清两代不再进行封禅而改为祭祀。乾隆是祭祀泰山的“痴迷者”,曾十一次朝拜泰山,有六次登上岱顶。随着清朝的灭亡,沿袭了五千多年的封禅仪式宣告寿终正寝。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陵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的《望岳》这首诗可谓赞誉泰山“五岳独尊”的千古绝唱。
郭沫若说“泰山是中华文化史的局部缩影”。泰山虽然随着时光的流逝远去了帝王封禅的使命,但在这个世界上难有第二座山能象它那样,根植在整个民族的心中。毫无疑问,泰山已经同黄河、长江、长城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
(王
伟)
原作者:W在河之北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博客作者,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新浪客服。本账号将予以删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