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勇原创丨上天眷顾笨小孩_法律_舰队_我在

上天眷顾笨小孩

文/王明勇

【博士观点】世上不乏聪明人,真正聪明者不少,自以为聪明者更多。然而古今中外能成大事者,却往往是那些能够坚持一条道走到黑,经常会被自以为是的聪明人嗤之以鼻的所谓冥顽[míng wán]不化愚笨人。比如曾国藩,他之所以能够彻底剿灭差一点儿就把大清王朝闹腾个底儿朝天的太平天国起义军,成功地笑到了最后,靠的就是“结硬寨,打呆仗”这样的费时耗力笨办法和死脑筋。法律职业,尤其是律师行业同样不乏聪明人,但实践证明这个行业相对更多的,也是自以为是的聪明人,而且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正是基于对法律行业的深刻洞察,尤其是基于对执业律师在法律学术上浅尝辄止[qiǎn cháng zhé zhǐ]的忧虑担心,我才在应邀去给某地执业三年以下的专职律师和实习律师辅导授课时,苦口婆心地大讲特讲上天眷顾笨小孩。

【话题缘起】王士弘同学晋升高二后,有一次在跟我聊起将来的求学打算与工作志向时,竟然十分冷静理性地对我说:“既然叔叔是成绩斐然的全国优秀法官(2021年度,我弟弟不仅有幸成为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范围内表彰的100个先进法庭的庭长之一,而且有幸成为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全省范围内表彰的100名先进个人中能够上台发言的两名代表之一),姐姐王岩是武汉大学国际私法专业的优秀博士研究生(如今已是华侨大学的法学老师),而您又是可圈可点的知名大律师,那么我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薪火传承地去学习法律吧。”

其实,早在王士弘就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就已经发现他是一块从事法律职业的好材料,只不过我很清楚喜欢什么专业,尤其是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不仅要看孩子的兴趣爱好,还得机缘巧合,因此都应该由孩子自主自决,不能由家长越俎代庖[yuè zǔ dài páo],所以家长不应该仅凭自己的内心喜好和主观臆断,就对孩子的专业选择和求职意向强人所难。比如说我,就有从工学学士、军事学硕士到法学博士的一波三折求学经历,在工作上更是从潜艇副长这样的纯军事指挥军官,180度大跨越地转行到舰队军事检察院从事军队政治工作,之后又从正团职主诉检察官工作岗位,奉命牵头组建海军北海舰队法律服务中心,并由此改行去做专职律师,一路走来全凭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机缘巧合,全是适者生存的物竞天择,不是拔苗助长的被动服从。

我还发现,那些所谓的一定要让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理想,通过培养教育孩子得以实现的想法或者做法,基本上都是瞎扯淡。有鉴于此,尽管早就发现王士弘是块从事法律职业的好材料,但我对他除了有意无意地稍加引导外,并未主动点破。

展开全文

我之所以说早就发现王士弘是块从事法律职业的好材料,缘于他上小学五年级时不得不与我进行的一次正式谈话。此前,王士弘因为少不更事,看到别人在说班主任老师的坏话,就人云亦云地随声附和,没想到事情败露后,这几个拉帮结伙一块玩儿的首先在说班主任老师坏话的同学,居然黑白颠倒地异口同声指称王士弘是本案的始作俑者,使其蒙受百口莫辩的不白之冤。更有甚者,恼羞成怒的班主任老师,在责令王士弘当着全班男女同学的面向其90度鞠躬,以示赔礼道歉的同时,还勒令家长回家就对王士弘严加管教,这才有了我与王士弘同学之间这场不得不进行的正式谈话。

受领任务后的一天傍晚,我见王士弘同学略有空闲,就不失时机地把他厉声喊叫过来。当时,我正端坐在比肩而立的两张单人沙发的其中一张上,摆好了周武郑王的严厉批评教育架势。自知理亏的王士弘应声而来后,见我表情严肃地正襟危坐,就很自觉地规规矩矩站在我的对面,诚惶诚恐地等待即将到来的训诫呵斥。见他这副可怜巴巴的模样,我就身不由己地心生恻隐,因为我们都从学生时代经过,十分清楚每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必然都有羞耻之心,也十分清楚班主任老师的当众羞辱责罚,已经让他感到斯文扫地,在这种情况下我若再予呵斥训诫,无异于落井下石,明显有违人道,所以就临时起意,决定将这次谈话的既定方针严厉呵斥,改为平等对话的坐而论道,于是就和颜悦色地对他说道:“你不必如此拘谨,可以坐过来与我说话。”

见我赐座让他与我平起平坐,且听我说“我不会因为老师对你评价不高,就认为你骨子里不好。说实在的,我宁愿相信班主任老师是在偏听偏信,也不愿意相信你压根儿就不好!”之后,顿时由刚刚坐下之时的羞涩拘谨,恢复了往日自信,不等我把话全部说完,就立即抢过话茬儿,自信到很有一些自负地对我说:“我认为老师说的,51%都对。”

闻听此言,我在心中窃喜此子反应迅速、应对自然的同时,也十分冷静理性地认识到,绝对不能让他在这么小的年纪,就养成没有任何怕性和不知敬畏的习惯,因为我很清楚地知道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正确建立,需要依靠老师帮助教育引导,在这种情况下,不管老师的做法是否欠妥,家长都要帮其树立权威。因为一旦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失去权威,那就再也不会有人能够帮你管教孩子了。因此,我虽对王士弘能够反应如此敏捷迅速而内心窃喜,但却用手在红木沙发扶手上猛然“啪”地一拍,声若洪钟,大声说道:“胡说!老师说的,90%以上都对!”

不言而喻,这次谈话过后,我就已经对王士弘的专业选择和就业规划心中有谱了,感觉如有可能,无论如何都要争取让他研习法律。我之所以如此规划打算,主要考虑有三:

一是因为王士弘同学的知识面相对较宽,知识储备也比同龄孩子更加丰富一些,这是从事法律职业尤其是做好律师工作的十分优渥条件,因为律师是社会的医生,必然要跟方方面面和形形色色的人去打交道,离开广博而扎实的知识储备是不可想象的,即便不会寸步难行,起码不会游刃有余。

二是因为王士弘才思敏捷,而且冷静理性,处变不惊,这是从事律师工作或其他法律职业的不可或缺的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

三是因为王士弘秉性敦厚,能够与人为善,这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得天独厚的资质条件。我们知道,但凡酷吏,几乎都是胸有大才而心无好生之德。比如曾在历史上留下著名典故“请君入瓮”的武则天时代酷吏来俊臣,再比如曾以“张汤审鼠”名扬天下的汉武帝时代酷吏张汤,他们都不缺媚上欺下的出众才华,但是独缺与人为善的好生之德。

由是观之,王士弘能够主动自觉地表示愿意家族传承地去学习法律,既为我心所喜,亦为我心所愿,我很高兴他能自我觉悟到这一点。与此同时,我也很为王士弘同学的专业选择而忧虑不安,因为我很清楚地知道,选择法律专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吃苦受累,因为法律职业词典中穷其一生都没有一劳永逸,必须随着法律法规的日新月异,而水涨船高地不断学习,是典型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更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毛主席他老人家由衷慨叹的“学不了!”

当然,我也十分清楚地知道,要想成为一名有格局上层次能担当的法律人,不仅需要时刻诘责[jié zé]拷问自己的良知和灵魂,让自己对法律职业时刻保持敬畏之心,而且需要从一而终地苦心孤诣做学问和安分守己干事业,不管已经取得多么巨大成就或者已经获得多么耀眼光环,只要尚未从法律职业全身而退,就必须踏踏实实地扑下身子去做谨小慎微的笨小孩,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耍不得半点儿小聪明,否则就会像曹雪芹在其所著《聪明累》中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现身说法】关于在读书学习上肯下笨功夫,我认为如果说被后人誉为时代完人甚至是历史完人的曾国藩自称天下第二的话,恐怕没人敢说自己天下第一。在萧一山先生所著《曾国藩传》中,记载了一个曾国藩文章背不熟就不睡觉,从而活活憋坏小偷的故事,我认为值得在此简要复述。

在复述这个故事之前,我感觉很有必要先对曾国藩之父曾麟书先生的教学方法予以简单介绍和简要评价。书中介绍,曾麟书虽然连秀才这样的功名都未能考取一个,但却在村子里办起了私塾,并且教出了曾国藩这样的可以独步天下的好学生,靠的就是简单实用的笨办法,那就是要求学生们不读懂文章的上一句,就不能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就不能看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就绝对不能睡觉。

对于曾麟书先生传授的这个看似简单粗暴的读书习惯与学习方法,我在以8岁高龄刚刚开始读书识字的时候,也被启蒙老师要求照抄照搬。在同龄孩子中,我因为相对较傻,而且打小听话,所以能够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几乎没有任何的偷奸耍滑,也就因祸得福地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学习基础,并且养成了哪怕是看小说,也要逐字逐句地看清楚弄明白的精读习惯。如果说我也算作小有成就的话,那么我所有成就的取得,都靠这样简单粗暴的“童子功”和笨办法。

初二开始自主决定不做作业并有时间独立思考之后,我就开始投机取巧,具体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进行读书学习,遇到学习障碍或者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思路的疑难问题,就会绕道而行,等时间允许了再回过头来集中攻关。从学术的角度讲,这跟阿基米德(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与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奉国王之命,在绞尽脑汁地想方设法检验王冠纯金度的过程中,不经意地发现了浮力定律一样,都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酝酿效应”使然。

所谓“酝酿效应”,是指当你长久关注一件事情而苦苦无果的时候,就不要继续再钻牛角尖儿,而是要像阿基米德忙中偷闲地去泡个澡一样,让自己紧绷的神经借机放松下来,过段时间你所长久关注的疑难复杂问题很可能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阿基米德就是在泡澡放松过程中,不但无意间发现了浮力定律,还借助浮力定律准确地测出了王冠中的黄金纯度,从而帮助国王依靠科学侦破了那个王冠工匠“偷金案”。毫无疑问,就我当时的认知能力与学习状态而言,我在初中学习投机取巧的时候,根本不可能知道什么是“酝酿效应”,我那时候纯粹就是投机取巧。

等我硕士毕业,在忙到几乎脚不沾地的潜艇副长岗位上开始抽空自学法律并一举通过司法考试后,回顾既往学习过程与考试经历,我才发现曾麟书先生这种“不读懂文章的上一句,就不能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就不能看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就绝对不能睡觉”的学习方法看似简单粗暴,但却能够让你保持长久记忆,并且能够让你熟能生巧,厚积薄发。反观我曾自以为是的“遇到学习障碍或者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思路的疑难问题,就会绕道而行,等时间允许了再回过头来集中攻关”的做法,简直就是雕虫小技,充其量只是能够侥幸取得较好成绩的考试方法,而不是稳扎稳打的读书学习根本大法。

沧海桑田难为水,我在亲身经历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硕士、博士研究生,尤其是在紧张忙碌到几乎脚不沾地的潜艇副长岗位上从零开始,忙中偷闲地挤出点滴时间自学法律,并一举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过程中,对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予以亲身体验和综合权衡的结果,就是感觉曾麟书先生这种“不读懂文章的上一句,就不能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就不能看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就绝对不能睡觉”的学习方法性价比最高,值得大力推广。

言归正传。据说曾家是当地的富户,一个小偷将其盯上后,就在月黑风高之夜翻墙而入,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想等曾家人全都睡熟之后再入室行窃。等到半夜,小偷发现其他屋子都熄灯了,有的房间还传出了睡熟之后的呼噜声,唯独曾国藩的屋里还亮着灯,传出一句接一句的读书声。小偷以为再等上一等,屋里读书的人就会熄灯睡觉,于是悄悄来到曾国藩的窗户底下静心等待,可是直到东方发白,曾国藩也没有背过这篇已经朗诵一夜的《岳阳楼记》。小偷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听曾国藩翻来覆去地读了一夜《岳阳楼记》后,已经能够将其顺利背过,于是就站在窗边对曾国藩说:“我见过很多笨拙的人,但却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么笨的,听你读了那么久,我都能背过了!”说完之后,竟当着曾国藩的面,把《岳阳楼记》一句不落地背了出来。

曾国藩这个文章背不熟就不睡觉,从而活活憋坏小偷的故事是否确有其事,我们不得而知,但曾国藩读书之肯下笨功夫,却也由此可见一斑。我由衷相信,曾国藩之所以能够取得独步天下的巨大成就,与其读书、做事肯下笨功夫不无关联。

我认为在学习上肯下笨功夫,可以与曾国藩文章背不熟就不睡觉,从而活活憋坏小偷的故事相提并论者,是《达·芬奇画蛋》。这是我上小学时候语文课本上的一篇文章,大意是说童年达·芬奇在刚开始学画画的时候,启蒙老师让他整天练习画鸡蛋,而且要求连画七天。可是达·芬奇画了不到一天,就感觉不耐烦了,要求老师赶紧教他一些比画鸡蛋更高深的绘画技巧,可是老师告诉他一千个鸡蛋就会有一千种形态,即便同一个鸡蛋,侧面看与正面看不会相同,从上面看与从下面看也不可能一样,光线明暗有差别,其所看到的鸡蛋就会不一样,只有耐住性子,静下心来,在仔细观察与认真揣摩的基础上刻苦练习,才能画好鸡蛋,画好鸡蛋就能打好绘画基本功,功到自然成。

我上学时候课本上讲的是老师要求达·芬奇画蛋必须连画7天,现如今的网络版本上有的说他画鸡蛋连画3年,甚至有人说是连画6年,不管怎么说,都是在说达·芬奇认识到学画鸡蛋的重要性后,就开始耐住性子,扑下身子,持之以恒地认真观察、仔细揣摩和刻苦练习。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我想,如果不是坚持不懈画鸡蛋这样地肯下笨功夫,达·芬奇纵然再有天赋,恐怕也不会成为享誉世界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大画家、科学家、发明家,不会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起码不会有能够展示其精湛艺术造诣的绘画精品《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无独有偶,1989年我入读海军潜艇学院潜艇技术指挥专业(俗称通科部门长班,毕业后既可以去当潜艇航海长,也可以去做鱼水雷部门长)后,在地文航海课正式开讲专业理论之前,学院教务部门特地安排了长达2个学时的手削铅笔练习课。对此手削铅笔练习课程安排,我们全班同学都感到简直不可思议,并一致认为这纯属是在浪费时间,因为自动铅笔此时刚刚出现,用以削铅笔的转笔刀也不是特别普遍,所以我们这些人都是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不得不自己动手削铅笔,从小学到大学,哪个人不是已经亲手削铅笔长达十几年?没想到好不容易上了大学,不是抓紧时间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反而安排我们拿出十分宝贵的两节正课时间,专门联系手削铅笔,这课程安排者不是脑子有病是什么?所以,应付公事似的手削铅笔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异口同声地吵嚷着要求老师立即开始理论授课,以便留出更加充裕时间,保证顺利通过这门难度很大的地文航海专业课考试。任课教员被我们吵嚷不过,就万般无奈地提前开始专业理论辅导授课,但在开讲之前,他讲了一句我们当时不以为然,但是却在工作实践中慢慢体会到其中滋味的悲哀无奈的大实话:“你们才刚刚练习不到半个小时的手削铅笔就都不耐烦了,要知道英国皇家海军可是要求军校学员必须认真修满8个学时的手削铅笔课啊!”

大学毕业后我虽然没有去做专职航海长,但海图作业的基本功却是经常用到,耐心细致与严谨规范的航海作风在潜艇工作中更是须臾不离左右。随着年岁的不断增加和阅历的不断丰富,我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对一名航海专业军官而言,掌握手削铅笔拿手好艺,一方面能为自己准备得心应手的海图作业工具,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动手拿刀一根儿接一根儿地耐心细致削铅笔,来磨炼一个人的稳重从容心性,使其养成不可或缺的耐心细致与严谨规范的航海作风。

对于耐心细致与严谨规范航海作风养成的至关重要性,不仅在我长达14年的潜艇部队工作生涯中感同身受,就连我在从事法律职业以后,也是从中受益良多。安排手削铅笔8个学时的英国皇家海军军官的海图作业水平我未曾亲见,但对俄罗斯海军军官海图作业的干净漂亮却是多有耳闻。中俄两国海军自2005年开始第一次联合军演后,我就不断听闻舰队作战处的参谋们由衷赞叹俄罗斯海军军官的海图作业干净漂亮,仿佛他们不是在以铅笔线条客观描述舰艇运动轨迹,而是在以手中铅笔向中国同行展示精妙绝伦的绘画艺术。

要知道舰队作战处的作训参谋,并非是由舰艇航海长一步登天,不管其在航海长岗位多么优秀,通常都要经过所在编队机关一定年限或重大演习训练任务的锤炼考验之后,才可能有机会被优中选优到舰队机关,因此,能够参加中俄联演的舰队作战处参谋,往往代表了很高的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如果他们的海图作业水平都与俄罗斯海军军官相形见绌的话,那么我们一般军官的海图作业,必然就是马尾[mǎ yǐ,此处是指采自马尾巴上的一根儿一根儿的细长毛]拴豆腐——没法提!我个人认为,外观差别不管如何细微,都是内功巨大差距的直接体现,而内功是需要不断积累凝炼的,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应该就是这个道理。

在读书学习的刻苦努力上,我自知无法与曾国藩相提并论。在航海作风的培养锻炼上,与能够持之以恒地连画7天甚至是连画6年鸡蛋的达·芬奇相比,我更是难以望其项背。但是若论在读书学习上肯下笨功夫,我却也有自己的小故事值得分享。比如,哪怕是看小说,我也从不一目十行,总是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以求看清弄懂其中每一句话所要表达的准确含义。对于其中的不合常理与违背逻辑,我也总是力求打破砂锅问到底,因此我在头脑灵光的聪明人眼里,活生生地就是一个拿榆木疙瘩做成的“杠子头”。我很清楚,这种连看小说都要一字一句的精读习惯,说好听的叫作认真,说不好听的就是固执或曰愚蠢,但是我却自得其乐,并且从中极大受益。

2015年11月,我在应邀去给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的三百多名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举办专题讲座时,面对一众毕业于国内顶尖高校的师出名门高材生,曾坦诚表白自己作为一名法律上的门外汉,在以零基础从2001年初开始学习法律至今,在法学教育上投入的成本累计不到800元,这是购买两套司法考试辅导书和两次司法考试报名费的开支总和,由于既未参加任何辅导班,亦未雇请任何辅导老师,所以没有其他成本投入,几乎就是一字一句地自学成才。在私底下跟相熟的律师朋友们吹牛聊天时,我也曾经大言不惭:“在律师业务上,谁敢说是我的指导老师?!”

另外,我从2008年2月由正团职主诉检察官改行去做专职律师以来,已在相对权威的法律出版社出版发行36.5万字的《胜诉策略与非诉技巧:打赢官司的50个要点》,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6万字的《中国军事法律顾问制度研究》和19万字的《法治照耀幸福生活》等个人专著,其中罗列的那些看似不可能胜诉或者不可能依法解决的非诉讼案例,都堪称是我法律职业生涯中的“过五关斩六将”,而且都是凭借扎实深厚的法学功底与严谨强劲的逻辑思辨马到成功,既有剑走偏锋的意外侥幸,也有思路创新的妙手天成,既是我自创“有证据拿证据,无证据讲逻辑”辩护思路的理论指引,也是我倡导“大律师必须做到业务自信与学术自信”的具体实践。如果仅从这些成绩看,恐怕没人能够想到我是从一名法律上的门外汉,以零基础开始,通过一字一句地精读法律书和有代表性的案例,而一步一步地领悟到法学精髓并渐入佳境。所有这些,毫无疑问地都是笨功夫下足之后的水到渠成,是自2001年自学法律开始就不看春节联欢晚会的天道酬勤,是十年寒窗苦读之后的厚积薄发,更是上天眷顾笨小孩。

由于没有雇请辅导老师和参加司法考试辅导班,而且没有上网查询通过司法考试的终南捷径,所以我在自学法律的时候并不知道应该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路径循序渐进,而是盲人摸象一般地从那套由15本教材组成的司法考试辅导书中,阴差阳错地摸出了相对更加晦涩难懂的《宪法》,并由此开启了我的法律专业自学成才之门。现在想来,如果不是仰仗自己打小修炼的“哪怕是看小说,我也从不一目十行,总是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以求看清弄懂其中每一句话所要表达的准确含义”这一童子功和笨办法,我就不可能将这本索然无味的《宪法》从头到尾,一字一句,一字不落地读完,并且逐渐品出了引人入胜的法律滋味。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精读《宪法》的时候,除了没有“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就绝对不能睡觉”外,其他都是严格按照曾国藩那种“不读懂文章的上一句,就不能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就不能看下一本书”的笨办法有序进行。我当时的精读标准,不但是要逐字逐句地读懂、弄清,还要一段一段地将其背诵,我坚信任何书籍都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背过再说。事实证明,这种精读办法看似愚笨,但却能够让你保持长久记忆。毫无疑问,厚积薄发或者灵活用法的前提条件,都是建立在扎实记忆基础之上的胸有成竹。

关于我记忆力之扎实厚重,不妨在此列举一例。我在不同场合都曾炫耀过在我的法律业务圈子里,不乏毕业于北大、清华和中国政法大学等著名学府的法律专业高材生。我记得大约是在2014年秋天的样子,在与他们讨论一个法律问题时,有位通过司法考试还不到三年,毕业于国内顶尖高校的法律专业高材生,跟我叫板儿说法律对此并无规定,我虽然记不清是在哪本书的哪一章节有据可查,但却清楚记得是在哪本书中有此规定,于是仗着自己的法律服务中心主任身份和比他虚活二十多岁的大哥权威,倚老卖老地告诉他应该去哪本书中寻找答案。第二天一早,这个年轻有为的小伙子就谦虚诚恳地过来道歉,原来他经过一夜努力,已经在我指引的那本书中找到了确切答案。自此之后,这个年轻人再也不敢就记忆问题跟我叫板儿。

在法律专业学习上,这个高材生师出名门,而我全凭自学;在通过司法考试的时间上,他还不到三年,而我已有十年之久。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他应该在法规知识上比我记忆更深,然而结果却是恰恰相反。这个案例说明,起码是在法律专业学习上,这个毕业于国内顶尖高校法律专业的年轻人是浅尝辄止的蜻蜓点水,而我则是一步不落地老牛赶山。

学习要下笨功夫,因为上天眷顾笨小孩,工作亦如是。我在牵头承办那个让我在北海舰队首长机关一战成名,被时任舰队司令员苏士亮中将亲笔批示“胜诉不易,教训深刻,王明勇同志功不可没”的案子时,编制尚在基层潜艇部队,我在舰队法律顾问处属于“临时挂单的外来和尚”,主管机关的部门领导可能认为我是自学法律的三脚猫功夫,与舰队法律顾问处那些科班出身的执业律师们相比,压根儿就不可能拿得上台面,所以就连实习律师证都没有给我办理,因此,我在接案当时充其量只是北海舰队法律顾问处的一名见习律师。好在当时的民事诉讼法并不禁止公民代理,所以我才有资格接受舰队机关的授权委托,牵头代理这个被舰队法律顾问处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千方百计拒之门外的军地联建合同纠纷案。

说起来,这个案子不是一般地疑难复杂,比如上一任舰队司令刚刚荣升调走,下一任舰队司令马上就通知合作单位终止联建合同。合作方在舰队机关门前连续多年打出横幅“聚众维权”,并邀请海外媒体人士帮助“讨要说法”未果之后,才不得不诉诸法院。对于这样一个既有错综复杂,一时半会儿掰扯不清的疑难复杂法律关系,还有可能涉及政策或政治之争的军地联建合同纠纷案,舰队法律顾问处那些“粘上毛,比猴儿都精”的科班出身老律师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明哲保身,所以千方百计地要将这个案子拒之门外。为了彻底不让舰队法律顾问处趟这浑水,主管部门领导还曾特别指示“见习人员王明勇也不能代理这个案件”。

反观于我,则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傻瓜一个,所以我对领导机关想方设法安排给我的这个案件代理任务,就只知积极主动,不懂明哲保身。从这个层面讲,我在政治上的不敏感和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明显属于文革之中大力批判的“只知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的老黄牛,这是我的一大笨。

我在代理此案过程中的第二笨,就是业务上的肯下笨功夫。受案之初,舰队首长深知这个案子不但疑难复杂,而且材料繁杂众多,案卷材料在地板上一张一张地摞起来,差不多能有办公桌那么高的厚度,而留给我们的案件准备时间还不到三周,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更有甚者,就连那些曾经亲手经办军地联建事宜的机关业务部门领导与工作人员,在海军少将张副主任组织的“应诉准备诸葛亮会”上都是三缄其口,顾左右而言他,本案的应诉准备工作之艰难困苦由此可见一斑。

基于以上情况,机关首长为追求最佳办案效果,还特意为我安排了三名科班出身的法律助手。这三名助手都是舰队机关层层选拔上来的法律专业高材生,当时他们已在舰队机关正式落编,不像我还只是一个临时借调人员,他们不但一个更比一个师出名门,而且一个更比一个聪明伶俐,但是没想到他们谁都没有陪我在案件准备阶段肯下笨功夫,在某种程度上,我感觉他们只是在按首长指示做工而已,并没有像我这样设身处地将其当作一份事业来做。不言而喻,做工就可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而干事业则会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地争取做到最大成功。

案件结束之后我常想,首长机关为我配备的这三名法律助手之所以没有陪我在案件准备阶段肯下笨功夫,是因为他们三人都是太过聪明,他们很可能在接受组织安排给我当助手之初,就已经跟舰队法律顾问处那些见多识广的老律师一样分析了形势,认为这个案子的胜算不大,所以就没有认真去做。因为其没有像我这样为了赶工期,而自觉自愿地吃住都在办公室,所以当案件准备工作进行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机关首长因为实在看不惯这三名助手的按部就班“磨洋工”,就在征求我的意见之后果断地将其踢出工作组,从而导致其并没有跟我一起笑到最后。否则,他们的人生阅历会比现在更加丰富,事业也许会有更好发展。毫无疑问,对我而言,这个案子的成功办理,又是上天眷顾笨小孩。

回顾历史,对于自己在工作、学习上的愚笨,我从不后悔,既不后悔巨大付出之后没有得到应有回报,也不后悔因为肯下笨功夫而错过了许多人生风景,因为我始终坚信人生没有白吃的苦,也没有白受的累,即便没有现世回报,也一定积累了阴德,起码换得一个心安理得,所以我的人生信条,就是对于任何事情或者任何工作,都要坚持做个“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笨小孩。

(2023年1月27日写于青岛)

【作者简介】王明勇,男,山东寿光人,曾服现役30年,工学学士、军事学硕士、法学博士,资深律师、二级心理咨询师,曾任潜艇全训副艇长、海军北海舰队军事检察院正团职主诉检察官(四级高级检察官)、海军北海舰队法律服务中心主任,2016年12月退出现役后牵头创设山东水兵律师事务所并兼任律所主任、党支部书记,2011年被中宣部、司法部表彰为“2006-2011年度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被解放军四总部表彰为“2006-2011年度全军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