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收复新疆五个震撼瞬间!晚清第一强人不光铁血,更有大智慧_左宗棠_新疆_西征

左宗棠收复新疆五个震撼瞬间!晚清第一强人不光铁血,更有大智慧

在晚清时期,左宗棠这个人物绝对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作为一个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左宗棠的一生,充满了各种奇遇,他自比管仲乐毅诸葛亮,是一个非常非常厉害的角色,本来会成为太平天国的肱股之臣,奈何不受东王杨秀清的待见,最后投奔曾国藩,成为了太平天国的掘墓人之一。

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左宗棠一直活跃在近代历史的政治舞台上面,成为曾国藩之后的又一实力派汉臣,并且在1875年5月3日,被清廷任命为处理新疆事务的钦差大臣,开始了让其留名青史的西征,并且在西征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经典瞬间,今天就选取其中的五个,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晚清的第一强人左宗棠不光有铁血,更有大智慧。

第一个震撼瞬间:开膛强立军规

军纪是衡量一只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军纪败坏的军队一般来说战斗力都很差,很容易在战场上发生各种意外。左宗棠治军向来严格,与民无犯,这样才能赢得民心。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左宗棠在这一块儿非常地重视。

展开全文

大家知道,左宗棠之所以能够完成西征,除了朝廷在口头上的支持之外,主要依靠胡雪岩为其筹集军用物资,在胡雪岩没有找到合适的借款通道之前。左宗棠带领的军队只能饿着肚子赶路,极有可能出现因为饥饿导致军队哗变或者出现扰民的情况。所以左宗棠一开始就对军队的大小将领进行严加管束,制定了非常细致而严苛的军纪。

有一次,一个士兵在饿极了的情况下,抢了一个妇女卖的“甜米黄”,碰巧被左宗棠看见了,立即问明了缘由,推出营帐之外砍了这个士兵的脑袋,并且暴尸三日,这样一来,军队里再也没有出现抢老百姓的事情了。随着胡雪岩的筹款抵达,军队的给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西征军终于顺利地到达了战场。

第二个震撼瞬间:内辩外攻

中国人历来就有内斗的传统,即便是在清廷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特别是一李鸿章为首的淮系,在左宗棠西征的时候,制造了许多的麻烦困难,特别是在钱粮补给这一方面,多番克扣,导致清廷拨付的500万两白银,到达左宗棠的手里时,只剩下不到200万两白银。这其中,李鸿章不知道动了多少的手脚,导致清廷里面的很多官员都看不过去了。军机大臣瓜尔佳·文祥就曾经帮左宗棠这样批评李鸿章:“左宗棠不是奢华之人,他每天住在西北大漠中,一个花甲老人天天吃红薯,嚼杂粮,一顿饭最多不过一片肉,他已经很不容易了。”瓜尔佳·文祥在是旗人中少有的政治家,他这么一开口,李鸿章自然就不好说什么了。左宗棠在于李鸿章的争斗中,用自己的精神和感召力暂时赢了下来。

而在外交方面,由于侵占新疆的阿古柏与英国、俄国在利益上有冲突,所以左宗棠就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有效的分化,导致阿古柏不能够得到英国和俄国的支援,解决了可能引起的国际纠纷,为收复新疆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三个震撼瞬间:阵前招魂

战争开始前的士气非常地重要,而左宗棠主要是通过战前招魂在实现这一目标的。由于西征军大部分都是从江南地区派过去的,山高水远,一路疲敝不堪,所以很有必要在战前进行动员工作。左宗棠略施小计,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左宗棠安排一个士兵在军队开拔之前,上演了一出刘松山老将军还魂的好戏。左宗棠相信了这个士兵不是骗人的,就带领全军上下对于战死的刘松山老将军进行了拜祭,让军队的士气值瞬间达到了顶点。

第四个震撼瞬间:缓进急攻

由于西征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所以左宗棠在策略上采取了缓进急攻。由于人生地不熟,左宗棠在行军的时候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不冒进,避免陷入敌方的陷阱和圈套之中。这样更容易保全军队。而在遇到敌人的时候,就采用雷霆之势,让敌人来不及抵抗就一命呜呼了。

从1876年7月1日,左宗棠率领的西征军抵达了新疆古牧地,从攻下古牧地到收复全部北疆,用了多少时间呢?区区几个月。而从北疆到南疆,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全境,左大帅的西征军又用了多少时间呢?只有一年多一点。而西征总共花了五年时间,缓进占四,急攻占一,这才是迅猛之极。

第五个震撼瞬间:抬棺亲征

在左宗棠亲政新疆的时候,为了让上上下下的人看到自己的决心,就名人抬了棺材一路相随,让士兵们士气大振,同时也让敌人胆寒。生死不顾的人最是可怕了,左宗棠在西征时将这样的心理战真是运用到了极致!

看了左宗棠在收复新疆时的这五个震撼瞬间,大家是不是觉得他无愧于晚清第一强人呢?不光铁血,更有大智慧!

参考资料:《清史稿》、《左宗棠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