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学校”领航计划公益行动之上海专场活动成功举办_教学_数据_评价

近日,由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慕课发展中心、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海淀互联网教育研究院、浙江省网易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互联网+学校”领航计划公益行动之走进上海专题活动在线上成功举办。活动由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研究室主任张艳玲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慕课发展中心主任李玉顺,正高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电化教育馆副馆长潘丽芳,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院长朱靖,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校长金卫东,上海市普陀区曹杨实验小学校长严泳旻,上海市普陀区曹杨实验小学副校长顾艳琼出席本次活动。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研究室主任 张艳玲

上海市电化教育馆副馆长潘丽芳以《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信息化教学力的提升》为题介绍了上海市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实践路径。当前,伴随教育数字化转型,上海特别关注教师信息化教学力的提升,以引领深度融合实践进程。

教育部怀进鹏部长在讲话中提出要着力提升师生数字化素养和能力,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来助学、助教、助管、助研,全力打造数字教育的中国思想、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潘丽副馆长认为,未来人技协同将成为教育的一种新常态,为此,要提升教师的“一个素养”“三项能力”:一个素养是提升教师的数据素养、数字素养,三项能力是要提升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能力以及基于数据的因材施教能力。

实践上,上海市持续推进教师信息化教学力的提升,并成为全市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实践进程的重要工作。围绕能力提升工程2.0,上海市从三方面加强了培训工作的落实与宣传,一是开展专项培训,助力能力提升工程2.0走实走深;二是是创设引领项目,助推教师信息化教学力持续提升;三是加强宣传推广,助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力良好氛围。

结合这些工作的开展,潘丽芳馆长认为未来要进一步深化发展,首先,要聚焦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其次要开展教学研训一体化培训,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数字化实践;三是要构建基于主题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分类分层培训;四是要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教师自主发展活力,进行更深层次的机制体制创新,探索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名师资源共享和师资培养新机制。

展开全文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院长朱靖作了题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精准教学的区域支持体系建设》的主旨报告。朱靖院长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区域规划、精准教学区域支持体系构建等方面介绍了闵行区在精准教学方面做出的探索。

闵行区教育数字化转型有两个核心领域,一个是教育治理,另一个是教学转型。工作聚焦在教学转型,追求发展“公平、个性、高质量”的教学体系,围绕“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准化辅导、智能化服务”四项工作内容,把创新探索“数据驱动的大规模因材施教”作为现阶段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朱靖院长认为因材施教的核心是识材,最大的困难在于教师如何精准地发现学生的差异、特长和潜能,而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如何关注每个个体的差异,并大规模地进行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辅导,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而精准的教育,在这以方面缺少有效的工具和方法。闵行区正是从这些重难点出发,探索有效突破路径,从区域层面建立精准教学支持体系,帮助教师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

精准教学支持体系包括“帮助教师精准识材”、“提供精准教学工具”以及“建立教学评估体系”等三个体系。精准教学支持系统的构成分别是“建立教学一体化大数据分析系统”、“基于学习者数据的教学决策系统”和“数据赋能的教学评估和发展系统”,其中第一个是平台;第二个是人和平台的协同,实践共同决策;第三个是将数据反馈与人的判断相结合,促进育人增值。

由此,朱靖院长总结到,闵行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核心任务是数据赋能的教学转型,实施策略是构建精准教学支持体系,关键因素是提升教师数字化背景下精准教学的决策能力,并通过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准化教研和智能化服务四大实践内容有效赋能。

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校长金卫东以《技术赋能·慧学归正——进才北校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之实践与探索》为主题,从项目概述、实施现状、建设成果、未来思考等四个维度呈现了学校近年来的思考和实践。

进才北校聚焦“进德达才、养正拓新”校训,以“进德培正”、“慧学归正”、“博文塑正”及“乐道守正”为抓手,打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在学校办学文化深度融合实践中,同步形成了信息化建设的总纲要。遵循学校“田园养正”理念,通过网络学习空间、物联环境建设、智慧校园统一数据管理平台三大板块开展实践探索。学校采用精准教学终端,通过智能作业系统,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合理评估作业有效性,帮助师生增效减负,实现因材施教,更好促进教学相长。以资源共享、数据融通、课堂高效、评价智能等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导向,在“互联网+”环境下进一步建构教与学的管理新模式,基于大数据应用理念指导教师不断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精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教育教学提效减负。

进才北校信息化建设注重教育教学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在创新发展方面,如学校开展基于校本个性化综合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所有过程性数据、表现性数据、结果性数据进行自动伴随式采集、整合和集成,能够实现建设数据采集系统与数据可视化工具,在完善的评价体系基础上实现基于实证数据的学生综合评价,更好支撑学生进行公证、公开、透明的评价工作。

总之,学校信息化建设实践与学校育人实践和学校倡导的养正教育有机融合,在育人文化、课程文化、课改文化、教师文化与管理文化等维度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效。

上海市普陀区曹杨实验小学副校长顾艳琼以《e宝成长档案:让成长看得见》为题分享了曹杨实验小学在信息技术赋能学校教与学变革上的探索。

曹杨实验小学通过数字化评价以及数据应用研究来进一步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顾校长介绍到,“e宝成长档案”主要基于三个方面进行了整体设计,第一方面是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学校基于“和乐教育”、“和美发展”办学理念进行一系列数字化课程和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适合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第二方面是基于对学生评价目的的思考。学校通过数字化综合评价平台,克服评价只看重成绩和结果的弊端,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生过程性评价,指导学生利用数据改进学习,探索大规模因材施教实践的途径。通过对评价数据的分析来研究影响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进而改进学校管理决策;第三方面是基于对信息时代的特征考虑。改变信息技术使用只关注对基本知识的单维评价,转向多维评价,拓宽评价功能,使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状态的反思,将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质性评价实现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让学生感受到评价带来的育人乐趣。量性评价能够保证评价结果的精度、效度和可验证性。

“e宝成长档案”是由学校基于上述定位深度实践、创新发展而来的,经历了平台架构设计、评价指标设计、数据采集、数字化评价平台数据呈现等四个阶段。在评价指标设计上以国家政策法规为实践指南,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为评价为立足点,以发展性、激励性、过程性、真实性为原则,确立行为与品德、学习与能力、运动与健康、艺术与表现、实践与创新五个评价维度。该综合评价体系带来了全新的评价实践样态,取得了同步新时代教育评价发展的育人成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玉顺在交流环节指出,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度实践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信息化融合实践进程的前瞻性探索实践和机制、体制及教育文化思考。

首先,管理者和教师要在思想观念上转变,面向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让转型发展推动真正意义上走向大规模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在教学实践中追求精准化教学的常态化开展,并在这一转型进程中,通过技术赋能创新区域实践体系,使教师专业成长和现代性的服务支撑形态相结合,从而使得转型具有内生与外引协同发展的共创力量。对教师而言,教师数据素养是推动精准教学因材施教的核心,在这个意义上,教师信息化教学力的核心价值就是数据赋能,用数据来呈现学生成长的状态和教师发展的状态,用数据来调优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育人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对于校长而言,学校办学文化如何用技术深度赋能课堂、课程和教师成长等各类业务场景、育人要素,从而将教师专业成长成为学校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支撑力量,促进研训一体、证据导向,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持续迭代性生成,这点非常关键。学校要通过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锻造与提升,使得数字化技术指向学校办学实践全部过程和要素,进而带动学校整体性发展。

结合曹杨实验小学在学生评价层面的实践探索,李玉顺教授认为,评价是专业性的事情,需要去以开放性合作模式邀请相应专业力量进行协作。评价要有常态化和有可持续的支撑力量,应提升评价工具的伴生性应用能力。对一般学校而言,综合评价体系发展应循序渐进,可尝试在常态化可获得数据上入手,从小的数据主题开展闭环应用,使评价数据指向育人的现代性发展,进而在数据生成、数据汇聚、数据建模、数据呈现与数据应用上形成全过程闭环模式,在渐近的实践中提升教师对现代性评价的认识,拓展实践能力、实践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慕课发展中心主任 李玉顺

上海市和闵行区的区域规划以及两所标杆校的创新实践探索,表明教育数字化转型要发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赋能作用,融合、培育和创新专业化服务生态,推动区域顶层设计与学校实践行动的迭代发展、持续发展和深化发展,实现教育数字化建设的螺旋闭环升级发展和群智共生可持续创新发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