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探索出来的一种不同于寻常的劳动制度。集体劳动只是人民公社的表象,实现共同富裕才是其内在本质。
在当时,人民公社根据发展的区域不同,还分为"城市人民公社"和"农村人民公社"。在当时的我国,农村占绝大多数,城市较为欠发达的情况下,"农村人民公社"的情况更为人所知。
但是不能忽视人民公社的根本,是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的基层组织单位,是社会主义的初级组织结构。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人民公社最终泯灭在历史长河中。人民公社真的一无是处吗?我们该怎么看待人民公社?让我为您一一解答。
一、人民公社的特点和优点
在历史学中,人民公社的特点被定义为一大,二公,一平,二调。
一大,指的是合作的规模大。这里的规模大不单单指参与的人数多,区域面积大,而是更偏重于说明人民公社的合作内容广泛,包括了由工业到农业乃至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展开全文
二公,公有化程度高。顾名思义就是把可以利用的生产资料归于集体。如果集体没有一定的生产资料,那么合作生产也成了无稽之谈。
一平,平均主义。有人单纯的理解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其实不然,平均主义应该是相同劳动量获得的劳动成果的平均。
二调,无偿调拨。这一项特点是为了照顾没有生产资料的穷苦群众,通过公有的劳动资料来获取劳动果实。
人民公社的优点在于,可以集中劳动资料,调动一切力量来办大事。在生产力缺乏,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人民公社能够发挥难以想象的威力。
比如在当时农民一无所有的时代,农民公社将群众联合起来,修水利,开农田,甚至可以集中劳动力生产新的生产工具。
大家的所有劳动成果,评估后统一发放,不会出现此多彼少的情况,很好的剿灭了由于各种因素而出现的贫富差距过大。
大家的生活都有奔头,都参与劳动当中,也真正的实现了"劳动最光荣",不会由于不同职业而产生心理的落差。
这样的人民公社解决了个体户无法单独面对的问题和困难。将生产当中的危机平均分摊到每一个劳动人民的身上,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底线。
比如一个村庄缺水,或者对外交通不便,需要开水渠或者开路。传统个体小农想要开一条水渠是完全不可能的。先不说开水渠和开路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就算是劳动力方面也不是独门独户可以支撑的起来的。
就算是有村长或者地主组织人手,难免有村民也会抵触不愿意出力,而开辟之后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势必不会落到人民群众的手中。
这就很有可能导致村民既出力,又无法享受到水渠的便捷,被双重盘剥。地主和村长一类的人物则依靠类似的手段越来越富,底层人民只能祖祖辈辈受到剥削和控制。
最恐怖的是如果没有科举考试这唯一一个上升途径,底层人民手中没有劳动工具,没有土地,就无法脱离开地主的剥削。一旦停止使用劳动工具,不继续从事生产来抵抗。下场只能是饿死。前一段时间"打工人"这个概念特别火。
就是因为大家发现如果拒绝房贷就会被冻死,接受房贷就会被工作剥削。自己一直都是一个底层的打工人,没有选择和拒绝的权利,也没有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权利,自嘲为"打工人"。
居然有媒体把打工人渲染成积极上进,拼搏不已来粉饰太平。真的是为了捧资本主义的臭脚而不要脸面。
二、人民公社为什么失败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既然人民公社千好万好,那为什么最后还是消失了?人民公社消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也很好回答,那就是人。再好的决策也需要底层的执行彻底才能有效果。
在人民公社初期,进行一些简单的集体劳作,比如挖水渠之类的,没有接受过教育的群众在部分人的指挥下可以完成。
请注意,在这个时期我国民众受教育层次普遍不高。所以在人民公社前期,不论是规划和组织的人还是处于执行阶段的人,都可以完美的适应当前的工作。
由于工作较为简易的原因,评定和量化工作也十分简易。这些工作都不需要有很高的知识基础。
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农业上的量化标准越来越复杂。除了大规模标准化的农业生产,在那个时期的农业标准化根本无法评定。
而且工业化程度越低,这种情况就越容易出现。在低程度的工业化农业社会,其制定考核计划,监督,管理的成本极其高昂,对于参与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当的高。
再加上小农阶级的局限性十分严重,虽然我们总是宣扬农民的朴实勤劳,但是这种无法规范的"大锅饭"制度之下,造成的懒汉也是多了一些。
工业进程上的流水线作业是一环扣一环,如果其中一个人想耍滑头或者造成了失误,那么整条流水线的进程都要受到影响,一个部位慢了下来,整个系统都要等你。
所以工业上的监督监管还有劳动者的自律自觉也更容易做到。农业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农业重在结果,而不注重过程。
就比如在我的家乡有一句老话"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看见了吗?人就是劳动者,地皮就是土地,从始至终就算饿肚子了都没有第三个人参与。
在土地上耕作,土地的肥沃程度,灌溉的情况,施肥的情况,耕作的情况等等一系列活动,很难去具体规划。
在人民公社的集体劳动当中,在没有具体要求的情况下,人的惰性发挥,这里少干一点,那里少干一点,最终的结果千差万别。
但是最后每个人的所得却一样。这就直接导致了劳动积极性不高,懒汉高兴,勤快人也不愿意出过多的力气来劳作,恶性循环之下最后必然导致万劫不复。
当然人民公社的集体劳动只是表象,其深层次在于共同富裕。现在世界上有名的农业发达国家,大部分都在采用这种集体联合的形式来提高生产力。
这些地区都有共同的特点:工业化水平高,人民素质高。这些地区整体的生产组织是集中合作统一的。
但是具体到生产确实各家各户单独进行。这样既可以保证生产资料的合理利用,又能刺激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小岗村大家都知道是第一个承包到户的村庄。但是土地承包到户之后所使用的劳动工具,或者类似水渠,农业机械之类的劳动资料却是在农民公社时期积累下来的。
包产到户也仅仅是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几年之后,由于水渠和机械没人去组织修理,各家各户的生产成果反而降低,不如之前公社时期。
但是政府已经把土地分到了个人,就算收成不好也不能去埋怨谁。小岗村之后的集体联合也是势在必行,不过被市场经济的浪潮淹没,大家没有注意到而已。
总结起来就是农民公社对于当时的中国是必要的,也是超前的。不过近几年大家都意识到了村集体联合的好处,只要可以加以合理的管理制度,必定可以收获更多的回报。
三、人民公社如何发展
人民公社可谓是有利有弊,拉不开差距,最坏也饿不死人有一口饭吃,最好也不过是能吃饱饭。
整个社会的活力不足,不能上进,不能平均富裕,反而是平均贫困。这就导致了人民公社,大锅饭等一系列举措遭人诟病。
人民公社的超前发展,并不等同于拔苗助长,所谓的超前发展,不过是没有足够的条件来发展公社。在落后时期想要迎头赶上,超前发展是极其必要的。
所有进步都会付出代价或者犯错误。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人民公社的作用毋庸置疑,在这个时期推广的农业水利技术。
农业生产技术,农村教育体系,农村医疗体系,都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兜了一层安全网。单单拿基层教育来说,中国人民的文盲率暴跌了百分之八十,高中学历的知识分子增加到了五百六十万。
就算由于之后公社无力支持基层学校,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务农的情况下,中国的高中生也保持在每年200万左右。如果没有这样的基层教育,中国的高中生人数应该在几十万左右。
如果没有当初的行政要求,以当时的农村发展程度来说不可能会有如此伟大的战略构思来培养这么一大批知识分子,农村教师和农村技术员。
河北省晋州市有一个完全保存下来的农业公社。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工分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好多90后,00后甚至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然而在当地,人民所说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工分。集中劳作,统一上工,依然是这里的人民生活的主要色彩。
为什么这里人民公社可以保存?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当年发展包产到户的时候,公社社长是抗战时期有名的民兵队长,和彭真等八路军高级将领是生死之交。
在包产到户实行的浪潮下,他几次三番的找人托关系,并向省领导保证,如果一年之内农民公社的产值比如隔壁村子的包产到户,就自动把土地分下去解散公社。到了年底果然比包产到户的村庄干的好,这样,人民公社在这里才得以保留。
其次,在实行人民公社时,周家庄第一任书记就实行了严格的"干多少活,记多少分"的规定。
在长时间的摸索中,周家庄对于不同的工种进行了372项的细分。在这里,看门的,耕地的,做工的,队长,乡长的工作都由工分支配,到年底统一结算。
甚至耕地的深度,耕地离家的远近,都在工分的计算考量内。分配基本实现了多劳多得,在周家庄,没有很富的户,也没有很穷的户。
一户人家一人收入四万是平均水平。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013的河北省农民平均收入,周家庄乡人均纯收入14104元,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之相比少了将近6000元。
这个案例我们值得深思。农业想要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一是农业技术,二是农业产业化。人民公社恰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这也是他为什么到了现在依然有生命的原因。而包产到户最欠缺的也就是这两点。
所以就算农民公社有再多的类似于不方便执行,监督困难等缺陷,只要有利于农业技术推广,有利于农业产业化,那就一定有它的存活沃土。
文/文史旺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