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上海民心工程丨建管接续,做好老房加梯“后半篇文章”_电梯_加装_居民

走近上海民心工程丨建管接续,做好老房加梯“后半篇文章”

上海去年超额完成年度加装电梯目标任务。图为思南路26弄实现小区电梯加装工程全覆盖。 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春意苑20号楼是闵行区古美路街道第一个签约加装电梯的楼栋,该台电梯投入使用已有一年时间。最近,这栋楼又迎来新变化——以美丽楼道、居民自治为目标,打造老房加梯“样板间”。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是破解老年居民上下楼难题的重要举措。去年,上海共完成加装电梯2303台,超额完成2000台的年度目标任务。可以预见,从零星加装到成片化、规模化加装,老房加梯将在申城遍地开花,更多“悬空老人”等行动不便人群将由此受益。

不过,“建”只是短时的第一步,居民们需要长期面对的,则是今后这些电梯如何“管”的问题。扎实做好加梯“后半篇文章”,已成为亟需接续解决的课题。

邻里情长,齐心圆好“加梯梦”

每一台电梯加装的背后,都是一次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

春意苑20号楼楼组长王静搬来这里17年了,从参与加梯签约仪式到第一次坐上电梯,她直言这6个月是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王阿姨住在201室,从北面窗口一眼望下去就能看到施工基地,那段时间,她有事没事都会从窗口望望,了解一下加梯进度、施工有没有出现问题,自觉担任起“监工”角色。

同为牵头人,她和601室业主孙丰收首先达成一致,她主“外”,孙丰收主“内”。热情开朗的王静是加梯工作的“黏合剂”:业主有政策上的疑问,她都会及时请教居委会和懂行的孙丰收,再耐心地向对方解释;施工时管道出了问题,大家闹情绪了,她逐个安抚。

加装电梯是好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除了施工“过五关斩六将”,许多业主的无私奉献更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安装无障碍坡道时,代建方一开始设计成一字型坡道,长度延伸至隔壁楼栋,可能影响他人出行。于是,业主们集思广益,提出在满足坡度要求的情况下,改成来回式通道,但这又会占用一部分101室自带花园的面积。 经过沟通,一楼业主同意,最终使得无障碍坡道顺利完工并通过验收,为坐轮椅的老人们增添了安全和便利。同样,加梯占掉了原有非机动车停放区域,经过居民、物业和代建公司协商后,施工方重新划出了一块区域给非机动车停放。

展开全文

加梯完工后,居民们又共同迈开了美丽楼道自治的新步伐:以“春”为主题,开展墙面修补、植物布置、主题宣传版面制作等环境美化改造,并在公共空间摆放休闲座椅,邻里关系更加融洽了。大家利用业余时间主动清洁、擦拭电梯门,保持电梯的干净整洁。

既要“加速度”,更得兜得住

围绕加梯,许多老旧小区都在努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推出了很多创新做法。比如:开设加梯“微程序”,居民可以扫码提交加梯意愿,拓宽意见征询的渠道;建立管线迁移协调机制,提高进场施工的效率。多措并举之下,上海正加大规模化推进力度。以规模化推进为着力点,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和加装电梯的统筹实施,推动整小区全楼栋批量化加装,通过同步征询、同步设计、同步评审促进加装电梯提质增效。

加梯有了“加速度”之后,后续管理也要跟上。本市出台《关于加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管理的指导意见》,从落实管理责任、经费筹集使用、明确权利义务、物业服务企业全程参与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在推进过程中,一些小区、街道也涌现了一些好做法,可以参考借鉴。

黄浦区推出“梯管家”,成为加装电梯“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新尝试。尤其是其中的“加装电梯管理经费资金托管”模式,依托专业的资金监管机构,由小区物业公司统一接管日常运营,能够规避电梯管理中资金筹集难、管理责任推诿等问题,可以最大程度保障加梯管理经费的资金安全。当托管账户余额发生变化时,资金监管公司会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及时告知加梯所有权人,每一笔费用都有据可查。

虹口区畅通加梯渠道,升级《加装电梯办事指南》至4.0版,扩充区公积金中心、公共管线配套设施单位等协办单位,将政策文件、申请材料、办理流程等统一更新;聚焦接管难点,完善《建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物业接管职责,增加激励措施,提升物业接管意愿,提供维保参考价格,破除费用协商难题。

据悉,上海今年将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3000台。更大的目标已经立下,老房加梯的社会效应已然可以预见。这一民心工程的深入推进,将方便越来越多居民上下楼。

作者:史博臻

编辑:傅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