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短篇散文十篇(短篇散文10篇)_那是_散文_阳关

本文目录

  • 短篇散文10篇
  • 优美的短篇散文
  • 从伦勃朗《夜巡》到余秋雨《雨夜短文》
  • 余秋雨短篇散文

短篇散文10篇

文\雾湿楼台
一棵枫树
不管是寂寂春花开满了厅堂,还是皑皑的白雪落满了大靴,我总能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想起那株绿色的枫树,在夏天的光和热里,在夏天的雨和风里,它尽情的舒展着枝叶,吸取着甘霖,尽情的生长,散发出勃勃生机。有时会有小鸟在上面鸣唱,有时会有清风吹过它的面庞,有时会有雨露点洒在它的身上……
有时,还有我们这些调皮的孩子,爬上了他的肩膀。
那是一棵种植在校园里的枫树,在夏天,它绿意盎然。没有人知道它在想什么,没有人知道它想干什么,它只是伫立在风里,遥望我们在树下唱歌。
校园的天空总是宁静的,湛蓝如洗,瓦蓝瓦蓝的天空就如一块硕大的玻璃,当天空有一只鸟儿飞过,或是有一片白云飘过,那棵枫树啊,该是怎样的欢欣啊!
它昂着头,任身上的枝叶在风中唱着一曲不倦的欢歌,它昂着头,看着头上来来往往的云朵,和飞来飞去的鸟群——鸟儿是人间的天使,是树的伙伴,在树最为寂寞的时候,鸟儿会落在树的身上,对它耳语,告诉它发生在天边的故事,和云朵与太阳的秘密。
校内往往是书声琅琅,孩子们的读书声经久不息地回荡在校内,我想那棵树听多了我们的读书声,也应该胸有点墨了。如果这棵树有灵魂的话,它该会用它学过的词汇,来组成一首现代的小诗。
要来的终究会来,比如那一场对枫树来说无疑是生死玄关的事件,我家要拉一条用细铁丝裹着的电线,并且恰好经过那棵枫树,铁丝裹着的电线就这样紧紧地勒进了它的身体,可是它还活着。那根电线,被机车拉得笔直,经过那棵树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勒进了它的身体,然后在机车的拖动下,划破了它的表皮,它的血肉,勒进了它的身体。
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我就一直在为它担心,我担心它会断掉,并结束一生的辉煌,可是,你知道,它没死。下了课,我就赶忙跑去看它,我看到那粗粗的电线深深地勒进了它的身体,我似乎听见了它疼痛的呻吟。
那个勒口,就在它的树冠的下面,紧挨着树冠,那条铁线,已经勒进了它的身体,如果它有血液,应该会淌出浓稠的鲜血!
我为它心疼,只是,我没说,事隔多年,我再次翻开记忆的相册,它那绿意盎然的形象依旧历历在目,如在昨日,我看着相册中一个个模糊的身影,只有它,是那么清晰。
中学毕业后,我终于来到了大城市,看到了与山村不同的景色,我呼吸着充满铜臭味的空气,在车水马龙却又似乎空无一人的街道上行走,这一切的不和谐,都会使我想起那棵枫树,那棵被电线勒进了身体的枫树。
我想它,可是我的枫树啊,你在遥远的彼方,会不会想我呢?我惦记着你,就像惦记着家乡的母亲,可是我的枫树啊,你可曾在艳阳高照的日子,把我轻轻地想起呢?
我疑心有一种叫做责任的东西在呼唤我,呼唤我回到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因为我的根在那儿。那儿有我的枫树,我的乡亲父老。
可是,我能回去吗?我只能在城里,为了生存,为了微薄的俸禄,玩命的干活。我忙的像一个陀螺,我也只能像一个陀螺,否则我就没有立身之地。
那是一棵无花的树,它在风里看着我,看着我,看我如何逆流而上,寻找人生的意义。
我在成家之后,回到了那个小山村,我看到了久违的熟悉的面庞,可是我最着急看到的是那个枫树,那棵被电线勒进身体的枫树,我在山村的小山坡上将它展望,我看到了一颗顶着一片绿荫的树,它活得那么潇洒,那么自在。
那是一棵山里的树,那是一棵在我的心里扎了根的树,它在呼唤我,呼唤我,我会回来的,我会回来的,我的枫树…… 、
一剪月光
文\雾湿楼台
或许,记忆里的许多事都会随着时光的推移而渐渐老去,就像老却在风中的一剪寒梅。它们开在寒风里,却不曾像我们懦弱的人类一样瑟瑟发抖过,它们只是在风中昂起头,笑对风雪。每每看到风中的一剪寒梅,我就会想起我并不灿烂的童年,我记得童年的色调是灰色的,可是爸爸妈妈教我要昂起头,笑对人生,于是那些不曾灿烂过的童年记忆,都被染上了浓浓的华丽的色调。
我最难以忘怀的,是关于窗子的那一剪月光。
我不知道最终还有什么能留在记忆里,并且在记忆深处熠熠生辉,我不知道,不知道。我只知道,那关于爸爸妈妈的记忆,是永远不会老去的。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清风吹荡着我灰色的童年,所有的记忆都被打了包的封存的岁月的最深处,我只记得妈妈的笑脸,那样和善。我记得妈妈带我们下地做农活,那时妈妈是穿着一身粗布衣服,她最为奢侈的一件衣物,就是呢绒料子的上衣,紫色,黑花,我依偎在妈妈身边时,就能感受到妈妈的体温。
我还记得幼小的弟弟蹒跚学步的情急,爸爸教他走路,他每走一步,爸爸都喜笑颜开,我不知道做爸爸是怎样的心情,我想我学步时,爸爸也是如此微笑吧。
弟弟的每一步,都似乎踩在爸爸的心上。当弟弟终于学会了走路,我不知爸爸妈妈是怎样的开心呢。
在农村,黄梅时节的雨能淋湿一个夏季。黄梅时节,细雨纷纷,在无边的黑夜里,我注视着妈妈的眼睛。妈妈的眼睛总是如星空一般明亮,如月光一般皎洁。
黄梅时节的雨,夹杂着凉爽的风,袭进了我们的小屋,我在门口,注视着门外无边的黑暗,我想我当时的眼神里应该有孩童应有的寂然,那是不识愁滋味的一双眼睛,那是未谙世事,不识人世间的艰辛的一双眼睛。与母亲的眼神截然不同的是,我的眼睛里总有一股莫名的忧伤。我总以为我来世间是来还债来了,我前生欠母亲的债,今生用一世的情来回报;我前生欠父亲的债,用一世的孝行来回报。可是上苍,我怎能回报呢?我分明又欠下他们的债了!
那似乎又是来生的债,需用来生的一世情来回报。
我的眼睛里,总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而母亲,总是胜券在握。在我在门口彷徨时,她只是对我说,安,关紧门!仅此而已。然而仅是这一句话,却让我一生都无以为报了!母亲呵,若有一日,我真的长大成人——我不知我何时才能长大,何时才能在母亲的眼睛海之外游走,我若真的长大了,我想我要怎样回馈母亲?我希望那时,我的眼睛里,也能含着母亲的笑意,有母亲微笑的影子。
父亲的笑,总是玩世不恭的,我以为,父亲是个聪明人,聪明人不会计较一些琐事,在农村,当第一台相机出现的时候,几乎每一家都照了相。照片里,爸爸的笑容依旧是飘渺如烟,时隔数年,我依旧能感觉到爸爸在镜头前难以抑制的欢愉,我看到爸爸的腋下,左边是我,右边是哥哥弟弟,他们都在微笑。
那天,黄梅雨下得格外的大,妈妈关窗的那一刻,我看到了妈妈倔强的眼神。第二天,雨住风收,小鸟鸣唱,有一只黄色的鸟儿,大概是黄鹂吧,飞过了我们院子的上空,我知道,它应该是看到了妈妈的眼睛,那是一双不被世人所理解的眼睛,那是一双看着孩子时才流露出最动人的温暖的眼睛。
我一世都不会忘记的。
当天,月儿格外的圆,我关了门之后,就上床睡觉了,我睁着眼睛,看着灯光里的妈妈,心里的温暖无以复加,我不知什么是最美的温暖,我只知道母亲的爱是一世都难以偿还的。为此,我常常在心底深深地忏悔,为母亲的爱深深地忏悔。
然后我看见,黄梅雨之后的月亮,在妈妈的眼睛里,一闪而过,就像被剪断的一抹影子。在窗户的玻璃上,它也一闪而过,就如被剪断的一抹寒光。
黄梅雨
黄梅时节的雨,淋湿了我的夏天。我依偎在门边,等待妈妈做完农活回家。
到了晚上,一灯如豆,我看着妈妈的昏黄的灯光里认真地缝补着的样子,感到莫名的安全。我记起了一个清洁工说过的话,那时有人问他,温饱之后最想得到什么,他回答说:“安全。”是的,安全,雏鸡在母鸡的翼下,会得到安全感,一切的小生命在母亲的卵翼之下,都会得到安全感。只是等我们渐渐长大,得到了一些东西,比如青春、美丽,然而也会失去一些东西,比如安全感——那只有在母亲的怀抱里才能得到的感觉。
黄梅时节的雨,淅淅沥沥地,绵绵不绝地,下着,下着,临睡前,妈妈对我说:“安,关紧门。”于是我起床,到门边,我看了一样门外,无边的黑,黑夜似乎是一个大蒸笼,把一切都包围了进去。我听不到鸟鸣,听不到雏鸡的呢喃,只有雨声,沙沙。
我伸手,便有雨点儿落到我的手里,我收回手,接着微弱的烛光,看到手心一点静谧的湿润。那年,我大约七岁。
七岁的雨,黄梅雨,淅淅沥沥,淅淅沥沥,不停地下着,下着。我看着门外无边的黑暗,感到生命里头一次涌进了一丝丝的无助。
“安,关紧门。”是妈妈的声音,我听到了,我又一次探出手,接了一些雨点,就收回手,也不再看,关上了门。
关上了门,一切就都被关在了门外,无边的黑暗,七岁时的黄梅雨,还有那一丝丝的无助,一切的一切,都被关在了门外。在屋里,是一颗昏黄的烛光,火焰在微弱地跳动,跳动。我看见妈妈的脸,在烛光的照耀下,显得异常地安详。是的,那是我七岁时的黄梅雨,七岁时的黄梅雨,淋湿了我年少的心。
雨中,一切都那么静谧,我们的小屋,在雨里应该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纸窗透着灯光,门的缝隙漏出几丝烛火,在静谧的夜里,显得那样安详。
我依偎在妈妈身边,她不知道我刚才有怎样的彷徨,就像独自一人彳亍在悠长的雨巷,没有人作陪,我看着妈妈慈祥的面庞,年少不知愁为何物的我,在烛光里渐渐睡去,梦里,那点烛火一直在静谧的雨夜里,茫然地跳啊,跳啊,那是一曲生命的礼赞。
那夜的烛光
今夜,明月东升,照亮了大地,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彼时,无月,只有红色的烛光,照亮了我幼年的心。
那时,我还不知世上有一个词叫做“烛影摇红”,我只知道,那天红色的烛光,映红了妈妈的脸,映红了我年少的心。
我怎能统计出世上有过多少赞美母亲的诗篇,我只知道母亲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是世上最美的女人。那夜的烛光,在停电的晚上,不停地跳动,抖动的火苗,述说着一个平凡的故事。我知道每一个平凡的故事背后,必定蕴藏着不平凡的人生,正如平静的水面,下面往往是汹涌的暗流。静水流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看着妈妈的眼睛,像夏夜的繁星,熠熠闪光。最亮的那颗星,应该就是妈妈的眼睛吧。
那夜,红色的烛光,在我单调的生活中,烙下了一个不灭的痕迹。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事都会在你心上留下痕迹,“水流犹有迹,风过了无痕。”此言得之。人们常说让往事随风,不是没有道理的,人的心毕竟是脆弱的,是不堪重负的,我记得古文里记有一种叫做蝜蝂的小虫,它背着一生一路上遇到的所有东西,并往高处爬,只是东太多,所以爬得太慢,最后竟然摔死了。
可是飞蛾就不同。有人希望透过水蛾的翅膀发现生活的奥秘,我却不能发现。我只是看着那夜在烛光。那夜的烛光,透过一层薄薄的红纸盈满了一个小屋,那个小屋,是我和妈妈的住所,另外还有我的两个兄弟,他们都已沉沉睡去,并在做着好梦。我仿佛看到他们在梦中的微笑。
有一只飞蛾,从窗外飞了进来,径自飞向那盏红色的烛光,若不是有纸罩挡着,它怕是就会一命呜呼了。我为它幸叹。
妈妈驱赶着那只飞蛾,让它飞出窗外,然后继续做自己未完的工作。
今夜的月光,照亮了今夜的黑暗,我知道,妈妈在天上看着我。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每一个子女永久的悔恨。母亲的笑容,如同今夜的月光,照亮了我灰蒙蒙的心。
十年后的今天,我隔着十年的光阴,如同隔着几层磨砂的玻璃,来看那夜在烛光。那夜的烛光,也隔着十年的光阴,如隔着几层玻璃,暖暖地照到我的心里来。我的脸,又一次被烛光映红了,那是十年前的烛光,它在岁月的深处,摇曳着,摇曳着,不停地散发着迷人的光辉。
你是一个寂寞的花架 文 / 雾湿楼台
  你是一个寂寞的花架,我知道,那是你多年的习惯,在每一个早春时节,搭一个漂亮的花架,然后在花架的脚下,种下孩子们爱吃的黄瓜或是豆角,然后任春风吹拂,吹拂着这寂寞的花架。寂寞的花架,因了你的到来而不再寂寞。
  而今,您已是满头银发,然而您还是固守着那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在早春时节,搭一个寂寞的花架。
  春风似乎能吹老燕子的雏儿,让它们在蓝天里尽情的翱翔。春风吹着它们的羽毛,于是羽毛渐渐丰满,它们开始搏击长空。可是,这样的事实,是不是对老燕有些残酷呢?新燕长大,开始搏击长空,在空空的巢里,只余下两只老燕,扼腕叹息。可是,我想它们并不后悔,因为孩子们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天空,它们应该飞走,应该找寻属于自己的未来。您也是如此,即便是对着空空的家,也一样有着欣慰,因为孩子们都长大了,成家了,这是对母亲最好的回报。
  对孩子们而言,您也是一缕不绝的春风,在您的抚养下,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并且走上了工作岗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可是,到头来,您却成了一个寂寞的老人,在早春时节,新春刚过,孩子们就走了,您又陷入了深深的寂寞。陪伴在您身边的,只有一个寂寞的花架。
  奶奶,如今我来看您了,看你满头的银发在风中翻飞,您到村口迎接我,让我受宠若惊。我那时不知道您的苦衷,我只知道您的孩子都还孝顺,能给您一笔丰厚的生活费,可是我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您是一个寂寞的老人,需要儿女绕膝,需要子孙满堂。您希望孩子们守在您的周围——“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才是您想要的生活。
  可是,谁能给您?
  只有一个寂寞的花架,在春风里静静地开花,在夏雨里舒展着枝叶,在秋光中结出丰硕的果实——然而却没有人陪您采摘。
  奶奶,我来了,我来了,我会多住一些时日,让您不再寂寞。可是我走之后呢?谁来陪您?
  我看着那个在早春的晨风里舒展枝叶的花架,静静地笑了,然而偏偏有两行泪水,不争气地从眼角滑落下来,静静地,静静地,我知道,那两行泪水,是为您流的。
小巷逼仄 文 / 雾湿楼台
  就是会有那么一些事,在你最漫不经心的时候,突然就闯进了你的心,让你措手不及。
  那是我回忆中的小巷。那是一条雨巷,那是一条逼仄的雨巷。
  那里并没有一个穿着素衣的、丁香般的姑娘,那里只有我的家乡父老。
  我在梦里,常常会回到那个小巷,那里,记载了我童年的梦想。那是梦开始的地方。我依稀记得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从睡梦中悠悠醒来,打了一声哈欠,然后恍恍惚惚的,嗅到了一阵花香。
  我不知道那别在门上的野花,是谁在野外采摘的,又是谁悄悄别在了我的门上。他(她)不止送给我一束鲜花,还送给了我睡梦中的甘甜,和醒来后的清香,以及一个绝好的心情。
  我想在我醒来之前,他或她已经走出了那条小巷,我住的那条小巷。那条小巷是那么短,那么短,短得就像一段早晨时的思念。
  早晨的阳光是那么调皮,它欢快地逗弄着我的双眼,让我忍俊不禁。我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我的耳边轻轻倾诉,那是早晨阳光的声音。我又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吻我的双颊,我知道那是阳光。
  是什么在我的脸上悄悄滑落,是我的眼泪。
  我是被早晨的光感动了吗?不是,感动我的是那束鲜花,和那个献花的人。
  我终于知道,在这个世上,还有一些人牵挂着我,牵挂着我孤单的灵魂。所以他送了一束鲜花给我,同时送上了他的心意。
  那不只是一束鲜花,那是一颗跳动的心。
  我记得我常常在那条小巷走过,我知道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他们是我童年时的怀念,是我长大后的眷恋。今天,我又一次走在了那条小巷,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我是在梦里回到了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我依稀看见了我的伯伯,和我的婶子,我的叔叔,我的哥哥,他们或站或坐,都定格在那条短短的小巷。
  我就这样走了过去,他们有的正在吃饭,并不因为我的到来而改变什么。依旧是吃饭,只是抬起眼睛看了我一眼,我走了过去,静静地,静静地。
  时间在那一刻静止了。
  我又记起你们了,我的父老乡亲,我在梦里来看你们了,我知道那当然只是一个梦,因为远在他乡的我,只有在梦里才能如此亲近地见到你们,我的父老乡亲。
  我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因此而怪罪我,因为我就那么悄悄地走过,没有同你们打一声招呼,我想不会吧,因为你们是我的父老乡亲。
  为什么我不到招呼,因为那只是一个梦。
  下雨了。
  那是一个下雨的早晨。那时我太小太小,只记得那是一个下雨的早晨,我走在那条短短的雨巷,我不会看见任何一个姑娘,手中的糖果还没有吃完,却已越来越少,我知道,这就像我在这条小巷的岁月,尽管甜甜蜜蜜,却已越来越短了。
  雨里有炊烟,每一家烟囱的都冒着青烟,随风而斜。
还有很多,贴不下了,如果需要请找我。

优美的短篇散文

前不久,我读了当代散文家念人的短散文不少,如《盼雨》《别了,梦园》《郊外的秋》《多梦的地方》《故乡的小溪》《故乡的小船》《静静的南村》《黎村的夜晚》《香蕉园里的歌声》,这些散文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涵丰富,文笔简洁优美,很吸引人们眼珠。现推荐给你,一起分享。祝你开心!

具体的范文模板

从伦勃朗《夜巡》到余秋雨《雨夜短文》

从伦勃朗《夜巡》到余秋雨《雨夜短文》

文/野野

       事情要从伦勃朗的名作《夜巡》背后的故事说起。

       伦勃朗被称为十七世纪欧洲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同时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优秀的画家。他的杰作《夜巡》,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委拉斯凯兹的《宫娥》并称为世界三大名画,可见其艺术人文价值之不朽。

        这三幅作品中,《蒙娜丽莎》最为名声大噪,达芬奇的故事堪称家喻户晓;而《宫娥》的作者委拉斯凯兹作为西班牙首席宫廷画师,也得到了善终。两位画家都可谓是“赢得生前身后名”。但只有这幅现在被当作荷兰国宝的《夜巡》,让伦勃朗在生前坠入黑暗的深渊,并且再没有从深渊爬上光明的人间,最终死于贫民窟,连下葬的费用都是朋友凑的。

         在现在的主流评论中,已经淡化了对伦勃朗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反思,而是再次把画家和画作捧上神坛,以纯粹的艺术和美学为视角去赞美、追捧与惊叹。直到读到余秋雨的《雨夜短文》,才让我得以有机会详细深入地回顾这幅名画的历史:

        在伦勃朗36岁的时候,有十六位保安射手一起凑钱,请伦勃朗为他们画一幅群像画。将十六人安排在一幅画中,在当时难度是非常大的。伦勃朗彼时事业可也是顺风顺水,“艺高人胆大”,设计了这样一个类似舞台剧的场景:保安射手们接到了报警,正准备“日巡”——是的,这幅画一开始应该是“日巡”,后来因为保管不善,竟然生生被烟熏成了《夜巡》。画作的完成践行了伦勃朗的艺术主张和技巧,但是当雇主,也就是那十六位保安射手,看到这幅画时,却爆发了强烈的不满。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出资是平均的,而画面中的人物,大小、角度、光影、主次……也太不平均了。他们的愤怒可谓点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叫骂已不能使他们泄愤,他们将伦勃朗告上了法庭。

        如果保安射手没有艺术欣赏力,那么普罗大众呢?如果普罗大众喜欢人云亦云,那么当时的艺术家和评论家呢?他们都选择了嘲笑、辱骂甚至是迫害,恨不得每个人都要对已经伏在地上的伦勃朗踩上一脚。又是否可以想象,在伟大的画家被千夫所指、万人笑骂时,这幅日后的至高经典,竟然曾经被水泡、烟熏、裁剪,甚至被硫酸泼过呢?而伦勃朗此后虽然依旧不乏优秀作品面世,却几乎不再能进入展览、卖出画作,最后贫苦离世。

         对“身后”才得以享有巨大名声的文艺家,我印象颇为深刻的有有“音乐之父”之称的巴赫和有“诗圣”之称的杜甫。然而,巴赫和杜甫应该称为“被挖掘”,而伦勃朗,大概是“被平反昭雪”吧!一百年后,伦勃朗和他的《夜巡》,登上了神坛。

        余秋雨在短篇散文集《雨夜短文》中有两篇谈伦勃朗的文章,分别是《他拒绝了》和《我满眼是泪。》

       其中《他拒绝了》一文,讲述了《夜巡》背后的始末,强调伦勃朗宁愿困苦至死也不在艺术的原则问题上做出妥协让步,是人格尊严的缘故,大有因“舍生取义”而“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壮烈和悲凉。这个事件不应该被淡化而应该充分重视,是因为“它关及一个世界顶级画家,一幅世界顶级名作,关及一座审美等级很高的城市,关及整整一生的灾祸,关及延续百年的冤屈。里边,显然包含这一系列人类学意义上的重大悲剧。”可谓看得冷静,也看得透彻。

        《我满眼是泪》一文中则截取了一段情节。去世前一年的伦勃朗已穷困潦倒,给自己的学生脱衣做模特,却一眼瞟到学生的画作,其笔法依然在拙劣地模仿着早期的伦勃朗,大师立即转过脸去。这一转,余秋雨满眼是泪。并非是因为“低劣的文化环境可以不断地糟践大师,使他忘记是谁,迷迷糊糊地沦落于闹市、求生于巷陌”,而是因为“他居然在某个特定机遇中突然醒悟到了自己的真相,一时如噩梦初醒,天地倒转,惊恐万状”;而是因为“千万不能让伟大的他们清醒,一旦醒来,哪怕是一点点,就会刹那间掀起全部记忆系统,他就会面临崩溃的边缘。”可谓目光如炬,力透纸背。

         但我更希望余秋雨是真正出自对艺术、对历史、对人生的叩问和悲悯。因为《雨夜短文》中已有太多篇幅涉嫌在故作高洁超脱中,怨怼外界(包括平民、社会、专家、同行等)对他的抵制、诟病或所谓迫害,连此篇对伦勃朗的身世感慨,也有影射自己的嫌疑。对于这一点我想说,一直以来确实存在因诟病余秋雨为人而无法理性去看待欣赏他作品的情况,这压缩了他作品的高度。但这是外在的力量。若余秋雨因过于迫切洗白自己而对文章的内涵与外延产生负面影响,将会成为压缩他作品高度的内在力量。

余秋雨短篇散文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让我们先把目光投向八十年代中后期。那个时候,国内兴起了一股所谓的“散文热”。那时的情形是,铺天盖地的散文杂志、综合文学杂志以及青年爱情婚姻家庭报刊的不断出现,加之报纸的扩版,副刊、周末版的兴起,散文成了最流行的文学体裁,成了人人可以搭乘的公共汽车。散文“热”了。可是,这种“热”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应有的乐观:那究竟是什么样的散文呢?没有了深广的情感能力,失去了感情的锐度,深广的痛苦和壮美的欢乐成正在被温情化享乐化,人类的大欲变成了个人的私欲,小欲、激情、理想分散成了零碎花哨的装饰。兼有所谓“小女子散文”的拙劣表演,鸡零狗碎的家长里短,更是倒了大众的胃口。正如通俗小说、流行音乐、家庭肥皂剧一样,时下流行的散文充其量是一种通俗的文本,一种无聊的媚俗。
就在这个时候,一种被评论家命名为“大文化散文”的散文文本开始闪亮登场,它就是以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为代表的散文样式。她一经问世,便以独特的视角、洒脱的行文、深刻的内涵、沉重的文化底蕴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治学精神,余秋雨说:
“在研究中国古代线装本的时候,耳边也会响起一批大诗人、大学者放达的脚步。”
于是,他
“离开案头,换上一身远行的装束,推开了书房的门。”
“中国文化真实的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
“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间,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了,于是有了写文章的冲动。”
(余秋雨《文化苦旅《自序》》)于是,余秋雨从书斋走向了“遗址。”于是,一批文笔清丽,立意深邃的散文佳品从他的笔下诞生了。《阳关雪》就是其中的一处景观。
阳关,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为古代通往西北边疆的要道,因其地处玉门关的南面而得名。和《道士塔》、《莫高窟》一样,本文也是取材于文化胜地和旅游景点的,这样做其实是很冒险的,因为早已有许多散文大家留下了名篇,而余秋雨的聪明在于,他只选取了有限的自然景观,结合与之相关的人文景观,并将二者进行双向的相互阐释,从而创造了一种人文山水画卷,让人在此流连。作者在开篇便说起古代文人的“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可是,当他们卸掉了乌纱,随意涂划的诗文便可以千古留芳。这看似不经意的起笔,实际上,这正是本文所要表达的题旨,也为后面的论述埋下的伏笔。作者继尔从白帝城、黄鹤楼、寒山寺写起,进一步阐述历代文人“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的魔力。接下来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王维那首著名的《渭城曲》,话题也就转到了正题上。这种开头的写法在余氏散文中随处可见,就像电影镜头,从很远处慢慢拉近。当作者向一老者打听去阳关的路线时,却被告知“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老者说着看了看天,又补了一句“这雪一时下不停。”作者自然不作理会,转身钻进雪里。那雪肯然是不大了,况且作者也无意于写自然的雪,所以一笔带过。
然后就是在沙漠里行走,然后就看见了古战场遗留下来的坟堆。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展开了想象翅膀,在历史的时空里遨翔。他用深情而又锤炼的语言描述了昔日铁马金戈的杀敌场景以及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
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
读到这里,我想起了“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高适《燕歌行》)、“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王昌龄《塞下曲》)、“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王维《垄西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等动人的诗句。
作者仍不肯罢休,他还把阳关的坟堆和中原内地的坟地做了比较,前者是“大大咧咧铺张开的沙堆”,后者则“在重重美景中发闷”。在作者眼里,阳关的坟堆也具有夺人魂魄的魅力。
“阳关古址”终于寻到了,其实,这里真的没有什么好看的了。烽火台还在,已经坍了大半苇草在寒风中抖动,再有就是西北的群山积着层层叠叠的皑皑白雪。作者当然不是为了看这些景致才来的。借助于眼前的景观,作者关注的是历史留下的思索。站在阳关古址,他想到了王国维,由王国维想到了唐人风范。他写道,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是因为它有一种健美的形体、自信的目光,创造这种自信的只能是“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而蒙娜丽莎发出的迷人微笑却是在唐人造像之后的许多年之后才有的。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在王国维来说,可以“随脚出入”。可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而历史老人却“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西出阳关的诗人“大多成了谪官逐臣。”这才是让作者最最痛心之处啊。无怪乎他要写到:“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他为阳关的坍弛,为她坍弛于“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而仰天喟叹!
值得一提的是,余秋雨的散文有极强的抒情色彩,对此,有人却给他扣上了“伪浪漫主义”、“矫情”甚或“煽情”的帽子,这是有失公允的。此文中的一些抒情句子都十分精采,很好地表达了思想感情。比如结束句,他是这样的:还是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在看似平淡中,包含了意独龙未尽的诸多感伤,我觉得是传神之笔。余秋雨曾说: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 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余秋雨《文化苦旅《自序》》)他走出书斋,走进遗址,用整个身心去体味,加之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写出了一批深邃苍凉之作,而这些散文又是那些无病呻吟的小散文不可同日而语的。
余氏散文其时间空间距离的跨度之广,思绪反差之强,歌颂与批判、赞美与追怀、智性的概括和感情的渲染,历史的沉吟和个人经验的叙述,诸多意向纷至沓来,跌宕起伏,民俗和艺术经典的穿插,时空的紧密连贯和空白,意向远距离的呼应,使他的文章体现出繁复而多彩的特色,从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正如著名评论家孙绍振先生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一文评述的那样:他的散文不是传统的性灵小品,更不是“匕首和投枪”所暗示轻型艺术话语,他的散文是货真价实的大散文话语,五四以来,还没有他这样的融思想、智慧、情感于一炉的大容量大深度的话语。我觉得,这个评价余秋雨是授之无愧的。
网上找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