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瓶的演变过程(元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的文物简介)_纹饰_器物_景德镇

本文目录

  • 元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的文物简介
  • 梅瓶造型演变过程
  • 宋辽金元时期的陶瓷纹饰变化历史那些原因有哪些
  • 古代梅瓶内部是否施釉
  • 梅瓶历史上用来做什么
  • 什么是梅瓶
  • 知道青铜器,瓷器的造型,纹饰,工艺等特点

元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的文物简介

高46.1cm,口径6.2cm,足径13.4cm。
1965年河北省保定元代窖藏出土
梅瓶胎骨厚重,瓶有八棱,小口平沿、折沿口,颈细短、坡颈,丰肩,肩以下渐,圈足。肩饰斜格锦纹,下饰如意云头纹,纹内饰凤和麒麟穿牡丹纹,腹饰白龙浪花纹,近足处饰如意云头牡丹纹。
此器呈八方形,《大日经疏》说曼荼罗始转于东方,末至西北,为八方,意即佛法遍及周围各地,普度众生。元代时,以藏传佛教为国教,朝廷崇道信佛,影响极大。此器以龙纹为饰,寓意皇帝威加天下。
元青花器装饰借鉴元代丝织品,大量使用的垂云纹和如意头纹便是由披肩演变而成,此瓶的如意云头纹是典型例子
此器是元代瓷器中的大型酒器,胎骨细腻洁白,釉质滋润透亮,青花色泽浓艳。元代的青花瓷器造型硕大丰满,纹饰繁密,层次丰富,构图严谨,一改唐宋以来瓷器花纹布局疏简的传统,工细的描绘加上繁复的层次,形成了花团锦簇的艺术风格。龙纹的出现显著增多也是这一时期瓷器装饰艺术的特点。

梅瓶造型演变过程

“梅瓶”在中国古代陶瓷研究领域中属于单一器型,延续时间有千余年的历史,同时它也是一种造型秀美、受到颇多赞誉的器物。但在目前的中国古陶瓷研究领域中尚未对其起源和造型的演变过程提出系统的看法。并通过宋、辽、金、元、明、清出土和传世的实物进行排比对照,阐述它的起源,对其逐渐南传的经过进行解释。与此同时梅瓶的造型也经过不断进化发展过程,直至清代末期“梅瓶”这个被文人雅士冠予的美誉,才成为人们对这种器物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
  
一、梅瓶的演变
  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唐代邢窑白釉瓶,是一件器型上近似于梅瓶的器物,属于大口器的一类。另外在唐代的岳州也有一种近似梅瓶的盘口瓶出土。将它们与梅瓶相提并论是否有些牵强,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结果。
  契丹人虽然是我国漠北的一个少数民族,从事着以渔猎为生的游牧生活,但是他们有着自身发展的文明史,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和生活习俗。在与唐王朝的不断交往过程中吸取和丰富了他们的文明进程,这种相互交融的过程促进了契丹人的手工制瓷业发展。就陶瓷的生产制作而言,由于唐三彩的盛行,辽三彩的生产就比较繁荣。同样唐代北方白瓷生产趋于成熟(如在陕西西安市火烧壁出土的白瓷),辽代白瓷近似于完美。任何一种陶瓷器型的出现是离不开生活的,唐代瓷器多仿制金银器的器型,辽代则往往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生产陶瓷器物,鸡腿瓶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一点。
当“梅瓶”在北宋出现时,还保留辽代鸡腿瓶烙印,例如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定窑刻划梅瓶,1974年河南省镇平出土的磁州窑白地黑梅瓶,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上海博物馆藏)。它们的肩部虽然较鸡腿瓶隆起,但口部、胫部与鸡腿瓶十分相象。在宋、辽对峙时期辽代缸瓦窑生产的梅瓶与宋代的风格才十分接近,这就是1974年在辽宁省法库墓出土的白地褐彩刻花牡丹纹梅瓶。北宋中晚期是陶瓷生产的繁荣阶段,在不断吸取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后,逐渐形成了梅瓶的自身进化和发展,并出现了自己的风格。此时的梅瓶千变万化,口部变化也比较多,肩、腹的变化也呈多样化的形式。可以说此时的梅瓶已经完全脱离了早期鸡腿瓶模式的束缚,成为一种独具代表性的造型品种,完成了演变过程。
  金代的梅瓶造型继续保留了北宋初期的北方时代风格,其代表作有:1972年河北省献县出土的金代磁州窑“芦雁图”梅瓶和现藏上海博物馆的金代磁州窑“清沽美酒”梅瓶以及金代扒村窑黑地白龙“正八”文梅瓶。
  南宋的梅瓶器型变得短矮,瓶身没有早期梅瓶修长,肩部也不如北宋时期饱满丰润,总体上看此时的梅瓶给人以浑圆感觉。这与梅瓶造型的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造型在被南方的各窑厂接受时,摒弃了北方粗犷伟岸的风格,给人以小巧精悍的感觉。具有代表性的梅瓶有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南宋景德镇窑影青刻花梅瓶,1972年江西省吉州窑出土的黑釉剔花梅瓶,1979年在浙江省松阳县庆元元年(1195年)墓葬出土的龙泉窑带盖梅瓶。
  元代的梅瓶造型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特别是景德镇生产青花梅瓶为明、清梅瓶的造型延续奠定了基础。此时的梅瓶又是恢复到北方梅瓶的原有风格,只是肩、腹、足等部位变粗,口部工艺细腻,这一时期的器物以江西省高安窖藏的青花梅瓶与河北省保定市窖藏出土的青花八方梅瓶为代表,同时还有现藏江西省扬州博物馆的蓝釉白龙纹梅瓶。在造型的变异方面元末明初梅瓶出现特有的圆肩束胫式样,其代表有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元代龙泉窑刻花带盖梅瓶和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洪武青花“春寿”云龙纹梅瓶。
明代的梅瓶虽然在装饰上有釉里红、青花、红釉、祭蓝釉、白釉、龙泉釉、仿哥釉等,但是此时的梅瓶造型风格虽然在不同时代有一些变化,但总的风格还是统一的。它们包括1957年江西省江宁宋琥墓出土的明洪武釉里红松竹梅盖梅瓶、明正统青花梅瓶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宣德款青花缠枝花梅瓶、现藏定陵博物馆的明万历青花龙穿花盖梅瓶等。明代梅瓶除了传世品外,有一大批是从墓葬中出土的,这些梅瓶无疑成为鉴定梅瓶的标型器。
  清代的梅瓶基本上是以传世器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此时的瓷器生产多以御窑厂形式生产,并带有皇帝好恶的色彩,此时的梅瓶造型基本上延续了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有风格,给人以沉稳庄重,但略带浮华的感觉。清代的梅瓶一改明代梅瓶肩部圆垂的造型,多以丰肩平直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总之,梅瓶的造型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出现体现了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风俗习惯与文化内涵的融合。
  
  

宋辽金元时期的陶瓷纹饰变化历史那些原因有哪些

釉上彩:其品种有斗彩、五彩、粉彩、素云彩、珐琅彩等。
釉下彩:其品种有青釉褐绿彩、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釉下五彩等。
青釉:主要品种有粉青、梅子青等。
白釉:主要品种有卵白釉、甜白釉、象牙白釉等。
黑釉:主要品种有兔毫釉、油滴等。
红釉:又分铜红釉和铁红釉两类。铜红釉的主要品种有鲜红、朗窑红、宝石红、釉里红等;铁红釉的主要品种有矾红、珊瑚红等。
黄釉:主要品种有娇黄、姜黄、蜜蜡黄、蛋黄等。
低温釉:主要品种有胭脂红、孔雀绿等。
结晶釉:主要品种有鳝鱼黄、茶叶末等。
釉上彩
在已烧好的瓷器上进行彩绘,再在锦窑中烘烤而成。由于烤烧温度不高,经受得起这种温度的色料很多,因而色彩最为丰富。但由于画面在釉上,经使用摩擦和同酸碱接触之后,便易于褪损变色。
釉上彩首创于宋磁州窑,是在低温色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始称“宋红绿彩”。到了明代,釉上单种彩和多种彩的制作,已经很发达。清以后,釉上彩更多创新,有五彩、珐琅彩、粉彩等。
五彩
釉上彩的一种品种。亦称“硬彩”。
在烧好的白瓷上用红、黄、绿、蓝、紫五种基本彩料绘画,再经低温烘烤而成,故名。
明清两代景德镇窑均有烧制,约在明宣德年间出现,嘉靖、万历时普遍应用,
至清代康熙时最负盛名,以民窑多见。
纹饰画笔生动,色彩缤纷。
明嘉靖鱼藻纹盖罐
清雍正五彩侍女罐
明嘉靖五彩天马纹盖罐
粉彩
釉上彩的一种品种。
亦称“软彩”。
在烧好的白瓷上用“玻璃白”打底,粉料晕染作画,
再经低温烘烤而成,色调淡雅柔和,有粉匀之感,故名。
清康熙晚期景德镇窑创烧,雍正时盛行,产品精致。
清乾隆30年(1730) 粉彩镂空开光鱼戏水纹瓶
清乾隆 粉红地「锦上添花」粉彩通景「山水庭廓」图双耳撇口瓶
清乾隆 御制洋彩江山万代如意耳琵琶尊
珐琅彩
釉上彩的一种品种。系仿铜胎珐琅效果。
珐琅彩料主要成份是以铅、硼、硅系统的组成为基料,
加入适量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绘画在烧好的白瓷上,经低温烘烤而成。
清康熙景德镇窑创烧,雍正、乾隆时期愈加精巧。
珐琅彩瓷是宫廷垄断的高级艺术品,画面立体感强,色彩瑰丽,精美异常。
清康熙 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盌
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盌
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式「四季花卉」图纸搥瓶
釉下彩
所谓“釉下彩”,是指在釉下进行彩绘,亦即在胎体上彩绘之后再罩上一层无色透明的釉,以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与瓷器一次烧成。其特点是色彩光润柔和,清淡雅致,同时,于彩在釉下,不易磨损,不易变色。但由于釉下彩的色料要经高温烧成,而能经受高温的色调并不多,所以它的品种远不及釉上彩那么丰富。
釉下彩为唐代长沙窑所首创。它开始是釉下褐彩,纹饰也 比较简单;然后发展为褐、绿两彩。宋元以后,便出现了包括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等在内的许多新品种。釉下彩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色彩绘瓷器,元代景德镇窑的青花、釉里红瓷,使釉下彩工艺更臻完美。
青花
釉下彩的一种品种。
以氧化钴为着色元素,在瓷胎上绘画,再罩以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白地蓝花,故名。
唐代河南巩县窑已有烧制,元代景德镇窑臻于成熟,明清两代成为瓷器生产的主流。
元代 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明成化 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
明宣德 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
釉里红
釉下彩品种之一。以氧化铜为着色元素,在瓷胎上彩绘,施釉后经高温焙烧而成,
白地红彩,红彩在釉下,故名,始于元代景德镇窑,明清时产品更为绚丽。
元 釉里红云龙纹大口梅瓶
明洪武 釉里红云龙纹双龙耳瓶
清乾隆 釉里红“穿枝螭龙”图葫芦瓶
青花釉里红
在一件瓷器上同时用青花和釉里红两种色彩装饰,故名。
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由于烧成难度大,一直被视为我国古瓷的名贵品种。
明清时色彩更加绚美,所绘龙、凤、缠枝花卉等,十分绮丽。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梅瓶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绶带耳如意尊
釉下彩加釉上彩
斗彩
在瓷胎上以青花钩绘花纹轮廓线,施釉,
经高温烧成后于轮廓线内填以红、黄、绿、蓝、紫等多种色彩,
再经低温烘烤而成,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斗媲美,故名。
画彩技法不仅有填彩,还有染彩、点彩、加彩等多种。
明代成化景德镇窑创烧,成化时斗彩鸡缸杯最为著名,胎薄体轻,色彩艳丽,为绝代精品。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明成化 斗彩花蝶纹杯
清乾隆 斗彩加粉彩暗八仙缠枝莲纹天球瓶
颜色釉
在釉中加上某种氧化金属焙烧后,就会显现某种固有色泽,故称“颜色釉“。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温中烧成,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成为颜色釉。
青釉
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釉中含有<1%~2.5%范围的铁量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焙烧,便呈现青色,故名。商周原始青瓷是青釉的始创期,汉代趋于成熟,宋代达于高峰,出现了粉青、梅子青等名贵品种。
粉青
青釉的品种之一。
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施釉较厚,入窑后经高温还原焰烧成,
釉色青绿之中显粉白,有如青玉,故名。
粉青釉为南宋龙泉窑制,清代雍正景德镇窑的粉青釉产品十分成功。
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苍龙教子」图罐
梅子青
青釉的品种之一。
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采用多次施釉法,釉层比粉青更厚,
入窑后经高温强还原焰烧成,釉色莹润青翠,犹如青梅,故名。
梅子青是南宋龙泉窑创制的杰出青釉品种。
宋 龙泉窑盘口瓶
白釉
釉料中的含铁量降低到0.75%以下,施于洁白的瓷胎上,入窑经高温烧制,就会产生白釉。
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白釉,是东汉墓葬出土的白瓷。
唐代邢窑白瓷、宋代定窑白瓷、元代景德镇窑卵白釉、明代永乐甜白釉、明清德化窑象牙白釉等都是有名的白釉品种。
邢窑白瓷
邢窑白釉玉璧形底碗
唐,高4.7cm,口径15.6cm,足径6.7cm。
碗唇口,腹壁斜出与水平面呈45°角,玉璧形底。釉色洁白,不用化妆土,施釉到足墙,光素无纹饰。釉质莹润。
邢窑白瓷胎骨坚实、致密、厚重,胎土白而细洁,瓷化程度较高,扣之作金石声。玉璧形底更为唐代邢窑白釉碗的典型特征。
定窑白瓷
定窑白釉刻“易定”铭碗,
碗敞口,尖唇,腹斜收,圈足。胎体较薄,胎质细白,内外施白釉,釉面莹润。外底刻“易定”二字。
传世定窑瓷碗刻“易定”二字的有两件,碗形状相同,大小相若,胎体厚薄也基本一致,早年出于同一墓中。铭文似出自一人之手,字体瘦劲,笔画有力,时代属于五代后期。
景德镇窑卵白釉
卵白釉印花“太禧”铭云龙纹盘
高2.3cm,口径17.8cm,足径11.4cm。
卵白釉瓷是元代景德镇窑在生产青白釉瓷基础上新创烧的一种高温釉,经科学测试,卵白釉中氧化钙的含量较青白釉低,约为5%,而氧化钾、氧化钠含量增多,致使釉的高温粘度增大,烧成温度范围变宽。釉中所含微量的氧化铁是导致釉色白中闪青颇似鹅蛋色泽的主要原因。
景德镇窑甜白釉
甜白釉划花缠枝莲纹梅瓶
高24.8cm,口径4.5cm。
瓶小口,肩下渐敛,足胫处略外撇,圈足,砂底无釉。通体施甜白釉,釉面暗划3组纹饰,依次为卷草纹、缠枝莲花纹、折枝花卉纹,以弦纹间隔。
此梅瓶保持了宋代梅瓶器身修长挺拔的特点,适当压缩了瓶身的高度,放宽了肩部和足部,使各部位比例更趋谐调。瓶体所施甜白釉纯正洁净,色泽柔润,纹饰刻划细腻,是永乐时期甜白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永乐时期甜白釉器物是宫中主要用瓷,据1989年景德镇明代御窑厂遗址发掘报告显示,在永乐前期地层中98%以上的出土物为甜白釉瓷器。
明清德化窑象牙白釉
德化窑白釉暗花胆式瓶
清,高33.7cm,口径6cm,足径9cm。
瓶呈悬胆式。小口,细长颈,鼓腹,圈足。圈足内无釉。无款识。通体施白釉,釉面莹亮。腹部暗刻花纹,刀法自然流畅。
清代德化窑白瓷与明代相比有一个显著的差别,就是它的白釉不像明代那样在釉中微微闪红而呈“猪油白”色,清代德化白瓷色泽是釉层微微闪青,因此与明代相比,缺少了温润的感觉,这是胎、釉中含氧化铁增加的结果。
黑釉
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釉中含有5%以上的铁量在高温中焙烧,便呈现黑色,故名。东汉时早期越窑已烧制出黑釉,但黑釉不纯。东晋到南朝初的浙江德清窑,烧制的黑釉瓷釉面光泽,色黑如漆。唐宋时期由于饮茶的盛行,黑釉茶盏风靡一时,把黑釉瓷的制作推向新水平。
兔毫釉
黑瓷的名贵品种之一。在黑釉器上透出黄棕色或铁锈色条纹,状如毫,故名。
其成因是由于高温下釉料中金属的饱和溶液在缓冷过程中析出的晶体而形在宋代福建建窑烧制的毫盏最为著名。
建窑黑釉兔毫盏
油滴釉
黑瓷的名贵品种之一。
在黑釉器上布满具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形如油滴,故名。
其成因是由于烧成时铁的氧化物富集某处,冷却时这些局部形成饱和状态,
从赤铁矿和磁铁矿中析出晶体而成。
黑釉油滴釉盘
红釉
釉料以铜为主要着色元素,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焙烧,便呈现红色,故名。宋代钧窑、元明清景德镇窑釉里红、鲜红、郎窑红、豇豆红等,都是铜红釉的名贵品种。
鲜红
铜红釉品种之一。
以氧化铜为着色元素,在高温还原气氛下焙烧而成,由于这种红具有鲜艳的红色,故名。
明代永乐景德镇窑的鲜红产品,红艳匀润,极为珍贵。
明宣德鲜红釉盘
郎窑红
铜红釉品种之一。
清康熙时督陶官郎廷极,在景德镇仿照明永乐、宣德红烧制的新品种,以其姓氏命名。
釉色红艳夺目,釉面除大片裂纹外,还有不规则的牛毛纹。
器物口部呈淡白色,器物底边由于釉汁的流垂凝聚,
但又不流至底足,故世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说。
郎窑红釉观音尊
豇豆红
铜红釉品种之一。
在浅红色釉中有深红色晕点和绿色苔点,釉色似红豇豆,故名。
清康熙时景德镇窑创烧,器物多是小件文房用具,如柳叶瓶、大白尊、水丞、印盒等。
豇豆红釉洗
矾红
铁红釉品种之一。
以氧化铁为着色元素,在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的低温红釉。
虽没有铜红釉艳丽,但呈色稳定,烧造工艺较简单。
同时它也作为红色彩料广泛应用,如明清景德镇窑多用矾红与多种色彩相配描绘龙凤、人物、花卉等各种纹饰,画工精细,色彩鲜艳。
清雍正矾红彩云龙纹盘
珊瑚红
铁红釉品种之一。
以氧化铁为着色元素,经低温烘烤而成,因釉公可与天然珊瑚媲美,故名。
清代景德镇窑烧制,康熙、雍正两朝,多以珊瑚红作地色,上面绘以五彩或粉彩。
乾隆时多在珊瑚红上描金,或用其来装饰器耳。
清道光珊瑚红地白梅花纹盖碗
胭脂红
低温颜色釉品种之一。
在烧成白瓷上,吹上一层以金为着色剂的釉料,再经800℃低温烘烤而成,釉汁匀净,色如胭脂,故名。始于清康熙景德镇窑,精于雍正、乾隆之间,器物造型小巧秀美,如小碗、小盘和小瓶等。
清雍正胭脂红釉盘
青白釉
又称影青。以含铁量很低的氧化铁为着色元素,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白中泛青,青中有白,故名。宋代景德镇窑始烧,胎质洁白细腻,刻、印暗花。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
孔雀绿
低温颜色釉品种之一。因色如孔雀尾翎上的翠绿羽毛,故名。元代已有烧造,成化时有绿釉下画青花鱼藻纹饰,十分名贵。清代亦有烧制,器物以盘、碗、瓶等为主。
孔雀绿釉花觚
洒蓝
又称“雪花蓝”。以钴为着色剂,经高温烧成后,浅蓝色地的釉面上呈现深蓝色斑点,犹如洒下的雪花,故名。明宣德景德镇窑创烧,清康熙时最精,洒蓝描金装饰较多见。
清康熙 洒蓝釉描金山水诗文笔筒
茄皮紫
以叫珠料(含锰量较高的钴土矿)为着色元素的釉料,经低温烧成后呈现如茄皮一般的紫色,故名。清康熙景德镇窑最为流行,器物以瓶居多。
清康熙 茄皮紫釉碗
鳝鱼黄
结晶釉的一种品种。釉料中含铁、镁和硅酸,经高温氧化焰烧成时析出结晶,釉色黄润,带黑色或黄褐色斑点,犹如黄鳝皮色,故名。清雍正景德镇窑为著名。
清雍正鳝鱼黄釉钵
茶叶末
结晶釉的一种品种。釉料中含铁和锰,经高温还成焰烧成时析出结晶,釉呈失透的黄绿色,
在黄绿底色上闪出犹如茶如细末的黄褐色细点,故名。宋代耀州窑已有烧制,以清代雍正、乾隆时景德镇窑制品最多最精。
清乾隆 茶叶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榄瓶

古代梅瓶内部是否施釉

除了宋代梅瓶内外满施釉水外,元代梅瓶和明代梅瓶内部均不施釉。 因此宣德的梅瓶内部也是不旋釉的。
从瓶的破损处,取下三片,可以清晰的看到瓶内的情况,胎的厚度,釉的厚度等。后面有详细的图片及对比
想找一个可以倾心的人?soul,懂你的终会相遇
广告
想找一个可以倾心的人?soul,懂你的终会相遇
这是原始的破损处,从内部痕迹看,是受外力冲击所致,此处以无原始瓷片修补。
局部图案的画法,左侧可以看到有棕眼
柳条的画法非常流畅,充分显示出深厚的画工。
人物传神有动感,青花发色下沉,表面有凹凸不平的手感,松枝的画法具有时代特征。
下部仰莲纹一笔成型
内部的接胎痕迹清晰可见,分段接胎,上半部分有修整接泥头的痕迹,底部由于最后接好,所以挤出的接头泥明显,也无法修整。局部的分析请看后篇。
该瓶的高度约为53.8CM,属于较大的尺寸,胎的厚度在0,98CM-11.5CM左右,由于是印坯工艺,因此,中部尺寸略薄,上下的尺寸略厚。
瓶口为平型,内口的尺寸。
外延的尺寸
器底的尺寸,底部的流釉是在浇釉时流淌到底部,然后再修底刮釉。
瓶肩部胎的厚度
瓷胎的颜色为香灰色,胎中有少量杂质,中间有空隙,但瓷化程度很好,图为与清代瓷片的比较。
瓶口的接胎痕迹,这里有些疑问,据黄先生书中的介绍,元青花的梅瓶接口不是直接与瓶身相连,而是留出约一厘米,上下接茬的形式,目的是为了接胎更加牢固,就目前图片很难看清接口,因此产生疑问。
底部为五段四接的倒数第二部,因此接头泥挤压出来的痕迹非常明显,也无法修整。
综上所述,该瓶有以下基本特征:
1,器型硕大,胎体厚重,瓷化程度很高。
2,瓷胎呈香灰色,中间有杂质,胎中有空隙,有二元配方的特征。
3,整体为五段四接,是典型的印坯制胎,手工制作痕迹明显。
4,青花的发色有苏青的特点,有下沉的感觉,同时有凹凸感,有锡光斑。
5,釉色为卵白釉。

梅瓶历史上用来做什么

说起喝酒,我还是有些酒量,从来没醉过——也没喝过。喝酒讲究用好的酒具,本节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盛酒的容器——我们现在称做“梅瓶”。 在历史上,梅瓶各大窑系都有,其造型的优美程度可以说天下第一,所以我认为梅瓶的造型是中国陶瓷中的“第一造型”。梅瓶跟我们传统意义上瓶子的概念有一点不同——它的重心在上面,头重脚轻。我们一般会认为头重脚轻的东西看着很不舒服,但是梅瓶就看着非常舒服。梅瓶在唐代晚期出现的时候,曲线没这么圆,上下偏直,样子显得很笨。梅瓶在历史上都是装酒的,往往直接写明,比如“清沽美酒”、“武林城里崔家酒,天上应无地下有”,相当于直接的广告词。冯小刚导演拍的电影《夜宴》中,道具就有用的不当的地方:皇帝身后搁俩梅瓶。我说,那就是俩酒瓶子,相当于今天拍一个国家领导人的纪录片,领导人身后却搁俩二锅头瓶子,都比较跌份儿。现代人对历史的误解,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来,所以我老说“容器的革命是文明革命的坐标”,容器的每一次革命都蕴涵着大量的信息。“梅瓶”这种器型得名比较晚,它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名字,叫“经瓶”。这跟宋代皇家的经筵制度有关。凡是皇帝,无论小时候受过多好的教育,长大后一定还要再学习,接受再教育。作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要虚心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这就是经筵制度,这个制度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讲经的时候要喝酒,这又跟我们的文化习俗有关。当时“讲经”也叫“讲筵”,讲完经后,皇帝要招待大家吃喝,就是说皇帝作为学生,在听老师讲完后要反过来招待老师一下。皇家招待的等级是非常高的,当时的酒就是装在这样的瓶子里,所以它又叫“经瓶”。到了近代,“梅瓶”这个新名字出现了:一是由于讲筵制度废弃了,旧的名字不大相称;二是瓶子的功能发生了变化,文人喜欢用它插花——它的口很小,文人认为这和瘦骨嶙峋的梅枝是相匹配的,插一枝梅花显得特别雅致,要是插一朵牡丹就不美,所以它的新名字就叫“梅瓶”。 词典 经筵制度 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它在宋代正式制度化,为元、明、清历代所沿袭。经筵制度在清代持续时间很长。单就狭义的“经筵典礼”而言,顺治十四年(1657)首开经筵,至咸丰十年(1860)最后一次举行经筵大典,持续两百余年。如就广义的“经筵制度”而言,从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改国号为清起,至宣统三年(1911)止,整个清代都存在以“研经论史”为主要内容的御前讲席。经筵制度是与中国古代社会最高统治者密切相关的一项教育制度。 知多D 梅瓶的功能 除了盛酒,梅瓶还有插花、装饰和陪葬品的功用。陪葬品可以算祭祀一类。大量的梅瓶能够出土,主要跟它祭祀有关,我们今天能看到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梅瓶。 鉴赏学堂 1 这个梅瓶是宋代的青白瓷,南宋皇帝讲经时用来装酒。以今天一斤装的白酒来盛装,这能装多少瓶? A.13 B.14 C.16 D.17 马未都评:这个梅瓶可以装将近17瓶酒,超出了我们一般人的想象。过去的人很能喝酒,武松过景阳冈时喝了18碗,我们经常能够在电视剧里看到,行武的人拿着一大瓶酒咕嘟咕嘟地灌,喝完了一摔瓶子就上战场了,可见豪迈之气。 答案:D.17 2 为什么梅瓶大多都是肩宽、底小的? A。美观B。为了携带方便C。倒酒不容易溢出 马未都评:其实三个答案都有些道理。第一个是美观,在长期演变中形成了一个固定模式,就是小口封尖,然后肩下渐收,以及足部比较小,形成了一个瓶的态势,这个姿态是非常美的。第二个原因应该是最正确的,它最早就是为了便于携带,当时梅瓶比我们现在看到的要瘦,俗称“鸡腿瓶”。马屁股后面有一个皮套,梅瓶插在皮套里就是下小上大,在路上颠簸时不至于颠出来,瓶身还有一棱一棱的防滑纹理。契丹是个马背上的民族,跟纯游牧民族有一点区别,他们是逐水草而居,可以携带这种比较沉重的酒具。第三条也成立,因为梅瓶重心在上,倒酒时,满满的酒不容易冲出来。 答案:A。美观;B。为了携带方便;C。倒酒不容易溢出 3 西夏磁州窑诗文梅瓶很有名,磁州窑系是我国古代六大民窑系之一。请问:另外五个窑系,哪些是北方的,哪些是南方的? A。定窑系B。龙泉青瓷窑系C。钧窑系D。耀州窑系E。景德镇青白瓷窑系 马未都评:宋代是中国陶瓷的一个高峰期,不仅仅是官窑,民窑也蓬勃发展。关于民窑,我们应该有个大致的了解。按照《中国陶瓷史》上的说法,民窑有六大窑系,实际上还应该再补充两个窑系,也就是有八个窑系——正好是以长江为界,北方和南方各四个。北方有磁州窑、耀州窑、钧窑、定窑;南方是有饶州窑(就是景德镇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四个系统。所以这样来看,A、C、D属于北方窑系,B、E属于南方窑系。 磁州窑是自宋以来北方最大的窑系,覆盖华北、西北、东北的绝大部分区域,其品种之广泛在中国烧窑的历史上首屈一指。“磁州窑”直到20世纪初才被命名,而给它命名的人并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人(一说美国人)霍布逊。磁州窑的特征是率真、粗犷、没有约束,充分体现了一种民间情趣。官方的东西要定很多规矩,应该如何如何,因为它要层层审批,有一处通不过就得退回去。而磁州窑不存在这回事儿,它不给自己定一个规矩,而是工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现在画一个,一会儿就给烧出来了。恰恰是这种没有约束的陶瓷工艺使我们北方磁州窑的陶瓷变得非常丰富。 答案:北方窑系:定窑系、钧窑系、耀州窑系;南方窑系:龙泉青瓷窑系、景德镇青白瓷窑系 4 梅瓶以前叫“经瓶”,那么“四书五经”的“四书”是哪四书? A。《大学》《中庸》《论语》《左传》B。《大学》《中庸》《易经》《左传》C。《大学》《中庸》《论语》《春秋》D。《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答案:D。《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摘自《醉文明》壹)

什么是梅瓶

梅瓶是瓷器中一种常见的瓶式,它源自于我国唐代,定型于北宋时期的民窑,历经唐、宋、元、明、清及近现代,官民窑竞相生产,其基本造型特征为小口、短颈、丰肩、上腹浑圆肥硕,下腹内敛,器身无耳、环等附加堆物,体态修长,造型优美。而唐、宋代南北方所产的梅瓶各具风韵,北方民窑所产梅瓶形体修长,胫部瘦削;南方景德镇等窑所产梅瓶则略显矮胖。其基本造型大体一致,但各窑所产梅瓶在尺寸大小、曲线收放程度、高矮丰硕变化及刻印装饰风格上不尽相同,单从梅瓶的瓶口来区分,就有直口、唇口、梯形折沿口等,梅瓶在宋代称为“经瓶”,为盛酒用具,这种功能一直沿续到元、明时期。梅瓶的用途历经演变已由日用瓷转向陈设瓷。历史上它曾出现过如下主要用途:盛装酒器、插花陈设、观赏陈设、祭祀器物及墓室中辟邪消灾、清平吉祥精神含义上的风水宝瓶,又是历朝皇亲国戚与达官显贵们生前玩赏的陈设品、死后随葬的墓中物。

知道青铜器,瓷器的造型,纹饰,工艺等特点

在此,简单介绍各时期的瓷器造型及纹饰。
(一)魏晋南北朝瓷器的造型、纹饰特征
从墓葬出土情况可以看出,自汉代出现瓷器以来,发展到六朝时期,青瓷逐渐代替了青铜器、漆器。大陆很多省份的汉墓出土的陪葬品以青铜器、漆器占主要比重,而江南六朝时期的墓葬出土的器物绝大部分是青瓷器。表明青瓷已经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出土的这一时期的瓷器,其造型、纹饰与汉代陶瓷、青铜器有很密切的继承关系。
西晋青釉洗,腹部有一条印纹饰,两面帖铺首衔环,具有明显的汉代特征。这类青釉洗出土数量很多。青釉三足尊,也饰有印纹饰,下为三个熊足,两面贴奔兽纹,另两面贴铺首,造型、纹饰也具有汉代特征。槅,汉墓出土有青铜槅、陶槅,器形特点为平底。西晋青釉槅胎体厚重,为拿取方便,底边镂空。西晋谷仓,上部中心为主罐,周围有四个小罐,是继承东汉五联罐和五管瓶造型而略加变化,上面浮雕佛像、鸟雀、动物,下部为罐。谷仓是墓主生前庄园情况的真实写照,也表示其企望死后能过如生前一样仓满粮食的富有生活。谷仓在江南地区稍大一点是吴、西晋墓葬中都有出土,有铭文谓之“廪”者,是装稻谷的,北方装谷的叫仓;虎子,汉代多有提梁,西晋保留了这一传统,采用立烧,口向上,臂部触地。东晋虎子也采用这种立烧法。圆虎子多为正烧。虎身一般刻划飞翅纹。西晋牛头罐,肩上有两个鼠形系,是这一时期比较少见的。从以上器物可以看出西晋瓷器的器形种类及装饰特征。造型上多取自汉代铜器、陶器,壶、罐一类器物造型比较矮胖。装饰上也借鉴铜器,多于壶、罐、洗、碗等器物的肩、腹部饰一条带状印纹装饰,间饰铺首衔环、兽纹等。
东晋瓷器种类与西晋相近,造型上的显著变化是器形向瘦高发展,肩部的系多为桥形,故称桥形系。装饰上以光素为主,少量器物的口沿、肩腹部、动物眼睛等部位点以褐色斑点,形成了这一时期器物的装饰特点。从最具有代表性的鸡头壶(罐)的演变,可以看出各时期瓷器造型与纹饰的特征。西晋鸡头罐,肩有双系,双系间饰鸡头、鸡尾。西晋早期罐的最大腹径在中间,以后重心上移,最大径在肩部,腹径与罐的高度大体相近,所以给人以矮胖的感觉,肩部有印纹饰,东晋鸡头壶盘口,壶颈较长,桥形系,有的壶口沿饰褐斑,鸡头有颈约一寸左右,鸡尾则演变为壶柄,壶的高度明显大于腹径,故给人以瘦长感觉。除青釉以外,还有黑釉鸡头壶。黑釉在汉代已经出现,东晋继续烧造,目前发现烧黑釉的仅有浙江的余杭、德清两窑,两窑同时也烧青釉。到南朝时期,鸡头壶壶身更长,柄向上发展,装饰上出现复线莲瓣纹。莲瓣纹的出现与东汉佛教传入有关。这一时期其它器物如盘、碗、罐等也有饰有莲瓣纹,形成了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东晋除鸡头壶以外,还有羊头壶,其数量少于鸡头壶,但目前出土数量逐渐增多。香薰,两晋墓出土不少,西晋造型继承汉代特征,球体上镂孔,球体与承盘之间有三足。东晋改为以支柱连接球体与承盘。
南朝仰覆莲双系壶,短流、柄上翘,出土数量不多。北方青瓷以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莲花尊为代表。莲花尊北魏墓出土两件,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各收藏一件。通体饰上覆下仰的莲花,洞窟艺术中的飞天也出现在莲花尊上,还有团花、兽面纹、叶纹等,装饰极为丰富。莲花尊南方亦有出土,却没有北方的气魄雄伟。北方莲花尊胎体厚重,釉厚的地方近于黑色。可以肯定,南北朝时期,南北方都烧造这种器物,但窑址在南北方都未发现。河北只发现有类似莲花尊特征的标本,在山东淄博窑发现了浮雕莲花瓣,这只是一点线索,还有待进一步调查。北朝青釉莲花罐,上有浮雕莲瓣,莲花瓣是印好后贴上去的,肩部有六个桥形系,是沿用东晋时的样式,但较东晋时的粗壮。这类器物出土日益增多,北朝晚期釉中含铁量较低,故釉色为浅青色,与隋代的较为接近。北朝贴花罐,含铁量高,釉为黑褐色并有窑变。河南北朝北齐墓出土的黄釉绿彩罐,是唐三彩的前身,唐三彩一般为黄、绿、白(蓝)。其发展过程是:从汉代单色釉到北朝的黄釉绿色再到唐三彩。北朝褐釉印花扁瓶,高7厘米,两面印舞蹈人物纹,其人物形态、串珠纹具有西亚地区风格。此种扁瓶北朝晚期出现,隋唐都有烧造。
南北朝时期瓷器继两晋继续发展,可喜的是北方瓷发展起来,而且有一些质量很好的器物。它改变了以往仅靠南方烧造瓷器的局面,同时为北方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隋、唐、五代瓷器的造型、纹饰特征
隋青釉印花四系壶,高35厘米,盘口、长颈、长圆腹、平底。肩部四个双条形系,颈、肩、系、腹部作四层印花装饰,印花为扇形花瓣组成的团花和叶纹。这是隋代瓷器的装饰特点。釉施至腹部,下半截露胎,是隋代青瓷施釉的一般规律。湘阴窑、淮南窑、安阳窑产品多采用印花装饰。常见的有朵花、草叶、莲瓣、几何纹等,多为独立的花、叶,连续的花纹不多见。
隋青釉高足盘,南北方瓷窑皆大量烧造,是隋代具有代表性的器形。隋青釉四系罐,施半釉,肩有四个双条形系,系高于罐口,是隋代器物的造型特点。
隋白釉龙柄双联瓶,可谓北方白瓷的代表。双瓶相联,以龙为柄,龙张口,双双衔住瓶口,造型生动。此瓶胎色较白,质地坚硬,施釉不到底,釉层薄而微微泛黄。自北朝北齐出现长颈瓶以来,至隋代瓶式更为丰富,以后历代均有烧造,造型各不相同。
唐代青釉黑斑壶,壶身画圆圈纹,系唐代特征。黑褐斑装饰西晋晚期出现,东晋盛行,唐代沿用,但数量不多。吴越王钱氏墓出土薰炉等两件大器,顶、盖镂空,周身用褐彩绘云头纹,是晚唐时出现的。浙江青釉壶,短流,平底,双带形柄。青釉玉璧底碗,碗壁45度斜出,点褐斑。窑址未发现,只能定为浙江产品,日本出光美术馆有收藏。
唐代北方盛行白瓷,白瓷器物腹部丰满,平底。平底无釉是唐代瓷器的特征,青、白、黑釉都如此。到唐代晚期,出现少量圈足器物。定窑壶,短流,双条形柄,腹部丰满,平底,河南、西安的大型墓葬出土较多,河北唐墓亦有出土。唐代定窑白釉碗,玉璧形底,有的为唇口,这种碗出土于公元763~840年间的墓葬,说明盛行于这80年间。除白釉外,还有青釉玉璧底碗。邢窑白釉盏托,五出口,卷荷叶边。五出口器物还有盘、碗等,是唐后期开始出现的,直至五代。唐中期以前碗为四出口,器里凸起四条线。北宋器物为六出口。因此,从器物口部花口四出、五出、六出就可以判断出它们是唐中期以前、晚唐、五代或宋代的器物。花口碗是在胎半干时用工具按出几条线,外为阴线,里为阳线。邢窑五出口碗是晚唐、五代之间的产品。
唐青釉凤头壶,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造型、纹饰受波斯文化影响,又有所区别。柄、流用中国传统的龙、凤装饰;纹饰中人物形像为西亚人,花叶与南北方青瓷亦不相同。北方青瓷中有40年代出土的凤头壶。除青釉以外,三彩凤头壶比较多,以洛阳、西安两地出土得为大宗,很多已流传到日本等国家。宋代仍有凤头壶,福州宋墓出土的白釉凤头壶,没有贴花装饰,亦无柄,只保留唐代凤头壶造型的遗风。
青釉鱼形瓶,唐代后期开始出现,越窑、广东梅县窑、湖南、长沙窑都有这种器形,三彩亦有这种器形。瓶以双鱼为身,背部有脊,并刻划鱼眼、鱼鳞,有的脊呈水槽形,可以穿带提起。到五代,定窑还烧制白釉双鱼瓶。
海棠式杯,是唐代常见的器形,口部为四瓣花口,杯外刻线,里有凸线。越窑、长沙窑、邛窑都烧制这类杯。上海博物馆收藏一件越窑青釉海棠式杯,口径30厘米,是国内最大的一件。传世品中小海棠式杯较多。
长沙窑贴花壶,贴棕榈树及两只飞鸟,贴花装饰最早见于唐三彩,在瓶、罐等器物上先贴花,后上釉。贴花一般采用局部帖花,内容有奔兽、狮子、团花、宝相花等,与丝绸印染有关。唐乾封三年(668年)白釉帖花钵,比长沙窑早,纹饰风格亦有西亚遗风。长沙窑的贴花有棕榈树、栏干、舞蹈俑和葡萄等纹,并有贴花的陶范出土。长沙窑白釉绿彩器产量多,用绿彩绘花草、菱形、几何、山形纹。白釉绿彩是北方河南、河北地区经常采用的装饰,但多点彩或条彩,以绿彩画纹饰的还没发现。长沙窑釉下彩绘装饰是其首创,它的出现对以后的磁州窑、吉州窑有很大影响。长沙窑釉下彩绘以氧化铜、氧化铁做呈色剂,绿色是氧化铜,红色、褐色是氧化铁。氧化铁在釉下呈褐色,在釉上呈红色。呈红色的器物长沙窑出土有十几件,纹饰有花奔、禽鸟、动物、龙纹。长沙窑以诗词作装饰的也很多。婴戏纹注壶,绘一孩童持荷奔跑。仅发现一件,婴戏纹在唐代尚属少见。长沙窑壶,短流,流一般呈八方形。北方邢窑、定窑的壶,流为圆形。越窑壶,流有八角、圆形。长沙窑壶,壶身为六瓣瓜棱形,双带形柄,流比唐代其它瓷窑产品略长,造型上仍具唐代遗风,实际上是北宋早期的产品。
花瓷拍鼓,在河南鲁山窑发现大量腰鼓残片。除鲁山窑外,河南禹县唐代也烧拍鼓,与鲁山窑产品有共同特征,都是黑地月白色斑纹,鼓身饰有七条弦纹。此外,陕西耀州、山西交城也烧拍鼓。除以上四个窑以外,估计还有窑烧这种拍鼓。传世的陶俑中,有作拍鼓动作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音乐发达,宫廷乐队多,乐器需用量大,拍鼓正是应这种需求而生产的。花瓷除拍鼓以外,还有黑地白斑罐,月白地黑斑罐,茶叶末釉地月白斑壶、罐,是利用釉中含铁量的不同,而产生出的不同的色调效果。禹县、内乡(邓窑)、鲁山都烧花瓷器物,但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的还是鲁山窑。
唐代绞胎枕,是利用二三种不同颜色的泥组成花纹装饰。这类枕底部有铭文“杜家花枕”或“裴家花枕”。由此得知,这种枕唐代称之为“花枕”,杜、裴为作坊姓氏。上面的小圆圈图案是模仿金银器、漆器的。在陶瓷发展史上,瓷器受其他工艺品影响的例子是比较常见的。
(三)宋、辽、金、元瓷器的造型、纹饰特征
越窑六瓣棱形壶,周身分六等分,通体刻划双复线莲花瓣,与其它窑不一样,是越窑宋代早期常见的形制。五管瓶,最早见于越窑,以后龙泉窑、景德镇窑,河北、河南的磁州窑系诸窑都烧制五管瓶。最早的五管瓶五管较短,以后逐渐向长演变。北宋早期越窑盛行刻划莲瓣纹,此装饰在浙江其他瓷窑如宁波、鄞县窑亦采用。有些器物上有北宋纪年铭文,证明它是北宋比较流行的纹饰。越窑青釉执壶,上刻有莲瓣纹,过去定为五代,从近十年墓葬出土情况看,五代墓没有出土过这类器物,却出在北宋早期墓中,由此证明是北宋早期的,过去一些图录中把细线划花的器物定为五代,从墓葬出土情况看,也属北宋早期的产品。
注子、注碗,原来是金属器,用于温酒。北宋时期,青白瓷注子、注碗出现。据出土资料统计,国内南北各地出土了几十套,出土范围北至辽宁,南到浙江、江西,浙江海宁县就出土了几十套,都是景德镇的产品。注子多配以坐狮形盖,壶身有圆形、瓜棱形,多花口,碗里心一般刮釉,使注子放上不致于滑动,稳定性好。除青白瓷以外,陕西耀州窑亦发现青釉圆形注碗。南宋时期,景德镇生产的青白瓷,釉中含铁量高一些,故大多数青白瓷釉发青。日本、韩国出土的这类青白瓷数量很多。青白瓷梅瓶,口向外折,短颈。与北方河南、河北、山西的梅瓶相比,景德镇瓶口部外折部分较薄,而北方瓶口外折部分较厚,形成了南北方梅瓶不同的造型风格,青白瓷经常采用的装饰是刻花篦划或篦点纹。湖田窑青白瓷釉色好,底足露胎中心呈黑、褐色,具有湖田窑的特色。
北方磁州窑系的剔花,是在剔花之前先上白色陶衣,然后剔掉花纹以外的地子,露出胎色,有的为深灰色,有的是土黄色或褐色。剔花执壶,河南登封窑出土过局部标本,可能是登封窑的产品。这类剔花壶、瓶北方河南、河北出土很多,完整器物大多流落到日本,国内反而少见。磁州窑系剔花枕,为不规则的八方形,中间菱形开光,两边花叶纹,通气孔在右侧。传世这类风格的器物见到有30多件,是一个窑的产品,窑址还未发现,估计是山西烧造的。30多件枕,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几件。
黑釉剔花罐,过去定为磁州窑,现在证实是山西窑烧造的。山西雁北的大同、怀仁、浑源等窑都有这类标本。
白釉剔花再罩绿釉,是磁州窑的特殊装饰。其他窑未见,磁州窑窑址出土过这类标本。到元代,绿釉下改为画花,菲律宾出土了很多元代磁州窑的绿釉画花器物。
磁州窑白釉划花,花纹以外的地子为篦划纹。篦划纹是用六或七齿工具划出的复线。此纹饰北方使用比较普遍,磁州的观台、彭城,河南禹县扒村,山东淄博等窑都采用这种纹饰,纹样内容丰富。
磁州窑的白地黑花为此窑的中档商品,黑花上再划花纹,属高档商品。由于磁州窑属民间瓷窑,所以纹饰往往一挥而就,线条自由奔放。龙纹瓶,龙体削瘦,龙首像狮子,嘴、眼传神,三爪有力,艺术水平很高。白地黑花枕,画冬景寒鸦,有宋人画意。梅瓶,造型美,纹饰很精。
珍珠地六管瓶,珍珠地是仿金银器纹饰,上面还有绿彩,是磁州窑系产品,估计河南烧造的可能性大。
定窑印花龙纹盘,这类标本遗址出土很多,是北宋后期哲宗、徽宗使用的宫廷用瓷。有的底部刻“尚食局”三字,是宋代御膳房使用的。定窑为民间烧制的瓷器数量很大,印花纹饰亦很精美,从纹饰上看不出从草创到发展成熟的过程。就一般瓷窑而言,其产品都有一个从初期简单草率,到以后逐渐复杂、精美的发展过程。而定窑印花水平一开始就很高,定州不仅出瓷,也出缂丝。缂丝在宋代也很有名,有可能定窑印花是借鉴缂丝完整的图案纹饰,刻成陶范再印到瓷坯上。唐宋瓷器向同期工艺品种借鉴的例子有很多,如青白瓷。景德镇五代时期的窑有五处,同时烧青瓷、白瓷,到北宋,青瓷、白瓷突然不见了,出现青白瓷,这也违背一般瓷窑的发展规律。一个窑的瓷器品种有一个继续发展,逐步衰落的过程。景德镇宋代一改前朝的青瓷、白瓷品种,而烧青白瓷,究其原因,是借鉴了同期的玉器工艺。宋代流行青白玉,那是上层社会宫廷、达官使用的,平民绝无条件问津。为适应民间需要,景德镇仿青白玉效果,大量烧制青白瓷。宋代李清照《醉花阴》中记载的“玉枕纱橱”中的“玉枕”实指青白瓷枕。
金代花口瓶,五瓣口向下翻,绝大多数出于瓷窑遗址金代地层和金墓之中。曲阳出土了白釉花口瓶。钧窑烧月白釉花口瓶,磁州窑烧三彩花口瓶,颈、腹、足各占三分之一,造型独特。
金代南北方都出现一种黑釉起白或褐色线纹装饰的器物。线的排列方法有满线、三线一组,一、二、一间隔排列等形式。河北磁州,河南禹县、鹤壁,山东淄博,四川广元等窑都有烧造。目前可以判断传世品窑口的只有淄博窑,其特点是黑釉罐上满线纹,但在双系下,有交叉的两条线纹,可以断定是该窑产品,日本、英国分别收藏一件淄博窑的完整器物。四川广元窑的黑釉起线纹罐与其它窑的同类器物又有所不同。它是经过两次烧成的,先素烧坯,再上釉二次烧成,在窑址中采集的标本有素烧坯及二次烧成的器物标本。
(四)明清瓷器的造型、纹饰特征
明清两代瓷器的造型更加符合实际生活的需要。瓶、罐、壶、盘、碗等器物都有多种形式。青花瓷器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历经四百年盛烧不衰。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青料并由此产生不同的色调效果与风格,这已成为判断瓷器年代的重要依据。
永乐、宣德青花瓷器在造型、纹饰上受到了西亚银器、铜器的影响,执壶、花浇、折沿盆、烛台、钵等都具有西亚作风。梅瓶、扁瓶、天球瓶以及各式罐、盘、碗、洗等是这一时期常见的器形。纹饰中以龙凤纹占主要比重,并贯穿于整个明、清时代。
正德瓷器因明武宗的妃子信奉回教,故瓷器装饰上的显著特点是阿拉伯文较多。
嘉靖瓷器造型的特点是葫芦瓶较多,方的、圆的、上圆下方的、高的、矮的、大的、小的,应有尽有。此外,方形器物较多。由于世宗信奉道教,故纹饰上道教色彩浓厚,典型的纹饰有八仙人、云鹤八卦。缨络纹也是这时期长见的纹饰。
康熙时期民窑瓷器有很大的发展,外销数量很大,欧洲收藏有大量康熙民窑的瓷器。双耳盖瓶等具有欧洲瓷的造型特点。人物纹、山水纹凤尾尊、棒棰瓶比较多见。康熙青花由于使用云南珠明料,蓝色明亮,层次较多,具有水墨画的效果。
五彩瓷器始于明代宣德年间,嘉靖、万历时期得到了很大发展。而到康熙时期,釉上蓝彩取代了釉下青花、黑彩、紫彩、金彩大量使用,另外红、绿、紫彩还可分化出深浅不同的色调。纹饰题材几乎无所不包,人物、鸟兽、花草、虫蝶生动而艳丽,达到了历史上五彩瓷器的发展高峰。
商代人们对自然界现象不认识,不理解,而产生祭祀天地山川,崇拜鬼神。反映在青铜器纹饰上,多属抽象、幻想的动物,给人以神秘、庄严、肃穆之气氛。在商代前期青铜器纹饰较简单,大都饰以单线条的饕餮纹,夹以圈带纹、乳丁纹和涡纹等。商代后期,流行繁缛花纹,主要表现以云雷纹为地纹,主题纹饰除饕餮纹外,还有蝉纹、鸟纹、龟纹、蛇纹等动物纹和各种几何形纹饰。花纹往往遍布器物全身。商末周初,社会动乱,天命观动摇,是西周青铜器纹饰变化的重要因素。此时已不是狂热的崇拜鬼神,而是较多地注意对祖先的祭祀,作器铸铭文,以颂扬先人的功德,宣扬夺取政权符合天命,以巩固政权。

1.兽面纹古称饕餮纹,(饕餮为传说中贪食猛兽之名),古人认为此兽有首无身极为恐怖,实际上这类纹饰是各种各样动物或幻想中神兽的头部正视图案。后另名为兽面纹,比之饕餮纹更确切、明了。 兽面纹主要的装饰对象是鼎,青铜鼎除了作为实用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作礼器使用。兽面纹大都以夸张的兽面、简洁的线条来修饰器物,相信这同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宗法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研究古中国的社会、经济与宗教的主要依据。 兽面纹的特点是以鼻梁为中线,突出正面造型,两侧作对称排列,上端第一道是角,角下有目,较具体的兽面纹在目上还有眉,目侧有有耳,多数有爪,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或兽尾,少数简略形式的则没有兽体和尾部。可以说所有的兽面纹基本上是按这一模式塑造的,只是在表现方法和技巧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同。
亦称“兽面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纹样象征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凶兽饕餮的面形,图案多有变化。
饕餮一词见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商代至西周时常作为器物上的主题纹饰,多衬以云雷纹。西周后期以后逐渐推动主题纹饰的突出地位,常用仿器耳或器足上的装饰。
自宋代宣和时的《博古图录》称此类纹饰为饕餮纹后,历代沿用这一名称。
2.3.龙纹包括夔纹和夔龙纹。这里的“夔“古称是一角一足的动物,实际上则是双足动物的侧面像。龙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纹饰也各有不同,按图案结构分,有爬行龙纹、卷体龙纹、交体龙纹、双体龙纹、两头龙纹等。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龙是古代神州传说中的动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图象,都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体躯向两侧延伸。若以其侧面作图象,则成一长体躯与一爪。
龙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为青铜器纹饰,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
商代多表现为屈曲的形态;西周多表现为几条龙相互盘绕,或头在中间,分出两尾。
传说龙的出现与水有关,《考工记·画缋之事》谓:“水以龙,火以圜。”是用龙的形象来象征水神,因此在青铜水器中,龙的图卷或立体形象有更多出现。
根据龙纹的结体大致可分为爬行龙纹、卷龙纹、交龙纹、两头龙纹和双体龙纹几种。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表现为一爪的这样纹饰,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
夔纹 图案表现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夔,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像,都称之为夔或夔龙,这与古籍“夔一足”的记载有关。《说文·攵部》:“夔,神也,如龙一足。”有的夔纹已发展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变化很大。常见的有身作两岐,或身作对角线,两端各有一夔首。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
4.凤鸟纹
凤凰始见於《诗经》,原为“凤皇”,汉代毛亨解释为“雄为凤,雌为皇”。凤和龙同为古代的祥瑞动物。“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说明玄鸟就是商的图腾,在古代,凤鸟就是鸟图腾的代表。
凤鸟纹按照构图形象分为长喙鸟纹,体躯是鸟,头部有一较长的喙;鸱枭纹,正面,大圆眼,毛角大翅,盛行於商代中晚期;雁纹,是鸟纹中写实的形象,属春秋晚期北方的风格。凤鸟纹多饰於鼎、簋、尊、卣、爵、觯、觥、彝、壶等器物的颈、口、腹、足等部位。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上已有明确的鸟纹。青铜器上最早出现的是二里冈期的变形鸟纹。殷墟时期已有鸟纹作为主要纹饰。西周早期起鸟纹大量出现,一直到春秋时期。
商代鸟纹多短尾,西周鸟纹多长尾高冠。鸟纹包括凤纹、鸱枭纹、鸾纹及成群排列的雁纹等。
5. 蟠螭纹 民间有龙生九子,蛟和螭都是龙子的说法,而蟠则指“盘曲而伏”。古代表铜器上的蟠螭纹,其身体和腿似龙,而面部似兽。此纹于商、明、周,是春秋战国和汉代玉器上的主要纹饰。战国的蟠螭纹,圆眼大鼻,双线细眉,猫耳,颈粗大且弯曲,腿部的线条变弯曲,脚爪常上翘。身上多为阴线勾勒,尾部呈胶丝状阴刻线。汉代,眉上竖且内色,眼眶略有下坠,鼻梁出现了细线划纹,身体与战国时没有差别,只是尾部出现由两个卷纹只有三条腿。南北朝时期,眼睛稍长且有弯度,嘴边两腮多有凹槽,头上有的长角,有的无角,腿短,一般前腿只有一个,所以也是三条腿,有时,前腿伸出一点作为第四条腿,尾部的卷云纹较以前宽了一些。宋代,最大的特征是在鼻子下有一条很宽的阴线,极富立体感。元代,头额宽而高,其眉、眼、鼻、口都集中在整个面部的下方,仅占面部的三分之一,颈项低下,许多地方已被发毛掩住、上升、伏地、盘旋等形象,其气势磅礴,形态美观。直至清代,则出现了以前各个时代均未有的独特纹饰。
6.蟠虺纹
蛇纹 青铜器上的一种纹饰。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一对突出的大圆眼,体有鳞节,呈卷曲长条形,蛇的特征很明显,往往作为附饰缩得很小,有人认为是蚕纹。个别有作为主纹的,见于商代青铜器上。
商末周初的蛇纹,大多是单个排列;春秋战国时代的蛇纹大多很细小,作蟠旋交连状,旧称“蟠虺纹”。
蟠虺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以蟠屈的小蛇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盛行于春秋战国。
7.云雷纹是变形线条纹的一种,大都用作地纹,起陪衬主纹的作用。用柔和回旋线条组成的是云纹,有方折角的回旋线条是雷纹,盛行于商中晚期。
8.涡纹 又称火纹。顾名思义,近似水涡,故为涡纹。其特征是圆形,内圈沿边饰有旋转状弧线,中间为一小圆圈,似代表水隆起状,圆形旁边有五条半圆形的曲线,似水涡激起状。有人认为,涡纹的形状似太阳之像,是天火,又故称火纹,商代早期的涡纹是单个连续排列的,商代中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一般与龙纹、目纹、鸟纹、虎纹、蝉纹等相间排列。涡纹多用于罍、鼎、斝、瓿的肩、腹部,它盛行于商周时代。
9.重环纹 由略呈椭圆的环组成纹带,环有一重、二重、三重,环的一侧形成两直角或锐角。有时也与其他纹饰相配出现。盛行于西周中、后期。
10.窃曲纹 是由两端回钩的或“S”形的线条构成扁长图案,中间常填目纹,盛行于春秋战国。
夔纹:表现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图案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有的夔纹已成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多作为器物上的主纹。
龙纹:图案取传说中龙的形象。基本上有三种形式:屈曲形态,几条龙相互盘绕,头在中间分出双身。
蟠螭纹:形状象夔,张口,卷尾,图案以蟠屈的小蛇(虬)构成图形。
鸟纹:图案有的长翎垂尾,有的长尾上卷,头前视或作回首状。也有的鸟头上作仰起或下垂的高冠,这种形状的鸟纹,也通称为凤鸟纹。鸟纹多作为器物上的主题纹饰。
蝉纹:图案大多数在三角形中作蝉体,无前后足,四周填以云雷纹。也有作长形,并有前后足的,中间再填以云雷纹。
蚕纹:头圆,两眼突出,体屈曲状。多饰于器物的口部或足部。
象纹:图案表现象的形态,有长鼻构成明显的特征,也有单以象头、象鼻为图案的。
鱼纹:图案表现为鱼的形态,有的鱼形象较为呆板,有的形象生动。脊鳍与腹鳍各一个或两个。鱼纹常饰于盘内,反映器物装饰和器物的造型是密切结合的。鱼纹也常施于铜洗和铜镜上。
龟纹:其状一般是刻画出龟的全形,在铜器中见到的不多,多施于盘内。
贝纹:形状作贝壳状,将单独的贝壳连接起来组成图案。
云雷纹:青铜器上的一种典型纹饰图案。它的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几何图形。有的图案作圆形的连续构图,称为云纹;有的图案作方形的连续构图,称为雷纹。云雷纹常作青铜器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
勾连雷纹:由近似T形互相勾连的线条组成。
乳钉纹:青铜器上最简单的纹饰之一。纹形为凸起的乳突排成单行或方阵。另有一种图案,乳钉各置于斜方格中,称为斜方格乳钉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