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青花瓷盘图片(查一查永乐青花瓷大盘)_青花_嘉靖_纹饰

本文目录

  • 查一查永乐青花瓷大盘
  • 【天元藏·荐】嘉祥款暗刻纹三角青花四方盘
  • 看看这青花瓷器是什年代的,上面刻有有吉字
  • 青花鱼盘都有什么年代的
  • 青花瓷盘有什么图案速回
  • 这个八角青花瓷怎么样,是什么朝代的,最多值多少
  • 明嘉靖青花狮子八宝盘 盘24CM

查一查永乐青花瓷大盘

在国内的拍场上,明代瓷器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以青花为例,收藏界公认明代永宣时期青花水平已经达到巅峰,在嘉德2015秋拍中,一件“明洪武釉里红如意云形缠枝牡丹菊纹大碗”以805万元人民币成交;一件“明永乐青花海水葡萄纹折沿大盘”以632.5万元成交。而在北京东正2015年秋拍预展中,一件“明永乐朝御窑青花葡萄纹花口大盘”也被作为焦点拍品展示,值得注意的是,这件青花大盘的口径超过43公分,嘉德拍出的那件“明永乐青花海水葡萄纹折沿大盘”尺寸为37公分。如此大尺寸的永乐青花大盘应该属于罕见,而其在19日东正的拍卖上也给出了2070万成交价的好成绩。

 

明永乐朝御窑青花葡萄纹花口大盘 RMB20,700,000   北京东正2015-11-19

更多关于东正拍卖会上永乐青花的信息,可以在雅昌拍卖图录app里面查看。

【天元藏·荐】嘉祥款暗刻纹三角青花四方盘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始创于唐,属于釉下彩瓷器,是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属于主流品种之一,远销海外,备受赞誉。早期的青花瓷是以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色泽偏蓝,发色鲜艳。后来郑和下西洋带回了呈色稳定、发色更加淡雅的苏泥勃青料,广泛应用到青花瓷制作中,促使了明代青花瓷的蓬勃发展,也为清代青花的鼎盛做了铺垫。

     明朝是青花瓷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元代青花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将绘画与制瓷工艺完美融合,制作的青花瓷烧成率高,色泽清丽淡雅,着色力强。并且,明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民族统治的封建王朝,其审美文化、艺术工艺等均体现了一定的历史变革过渡性质,从繁缛走向精细化,从精神天下偏向人情物理。这一特性也较为清楚的展现到了瓷器制作上,使之带有明代风格显著特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考究价值和纪念意义。

     明清青花瓷是中国乃至海外各大拍卖场上珍之又珍的艺术瑰宝,因为瓷器保存不易,且受到明晚期的社会动荡的影响, 许多精品青花瓷已经被损毁或者外流。导致中国留存于世、保存完好的青花瓷少之又少,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价值不菲。早在1971年,一件青花葵纹小碗便以25000英镑售出,10年后在1981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又以407万港币再度成交,后在2013年其市值便涨到了1.41亿港币成交天价!

     近日,深圳市天元文化有幸徵集到了一件明晚期的嘉祥款暗刻纹三角青花四方盘。如上图所示,此盘高3cm,口径为19.5cm,底径为15.5cm,盘四方,口沿有檐,一角用青花勾勒暗刻三角纹,四方双层足,通身施以白釉,口沿和纹饰用青花描绘,色泽浓淡相宜,青翠欲滴,发色艳丽而稳定,纹饰繁缛而层次分明,艺术造诣较高。

     此件展品保存完好,白釉细腻温润,釉面高洁有光泽,均匀而平整,青花勾勒笔墨细致,线条流畅而自然,纹饰精美。盘身并无较多历史遗留的痕迹,造型规整,釉层和瓷器都几乎没有任何磨损,款识清晰明了,是明晚期嘉祥县窑厂所制,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明代青花存世量稀少,且历史文化考究价值较高,是研究元明清三代瓷器发展的重要实物佐证。在艺术品飞速发展的当下,青花瓷作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独一无二,收藏投资潜力巨大!

看看这青花瓷器是什年代的,上面刻有有吉字

这是一件花押款的青花瓷盘,“吉”字为后刻。花押款是始于明天启年间,流行于清中晚期,花押是窑口和窑工的符号,没有特殊意义,你的这一件是清末时期的花押款青花瓷盘,收藏价值不大。谢谢

青花鱼盘都有什么年代的

明代、清代、宋代、现代等年代,都有青花鱼盘。

自清朝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我国民间广泛流行一种青花鱼盘,其线条如行云流水、豪放流畅,往往寥寥数笔就将鱼的形象画得活泼精彩。

江西景德镇的青花釉里红鲤鱼,山东淄博的写意双鱼,陕西澄城的鱼莲造型,以及福建德化的青花鳜鱼等,汇成了中国民间的青花鱼盘系列,这些多姿多彩的青花鱼盘,在民间俗事之中和百姓的餐桌之上活跃了数百年,深受民众喜爱。

青花鱼盘的文化内涵

青花鱼盘以丰富多彩的类型品种,饱满灵动的构图造型,幽倩典雅的青白釉色,流畅态意的线条运笔,清新淳美的生活之风赢得了民众们的青睐。

青花鱼盘所映射出的吉庆富足、高升昌盛、生命繁衍、幸福美满的吉祥寓意,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增添了力量和色彩。

盘中鱼儿那具有弹性的张力和回旋的动感,是民众们奋斗不息的精神风貌的展现,是一种对常在常新的生命永无止境的追求,是中国式的智慧、精神和境界的完美展现。

青花瓷盘有什么图案速回

常见纹饰有批把绶带鸟、石榴、葡萄、四季花卉、花果、缠枝牡丹、缠枝莲花、缠枝菊花、缠枝灵芝、缠枝牵牛花、松竹悔岁寒三友、宝相花、束莲、海水龙纹、云龙、云风、海兽波涛、狮球、山石栏杆、仕女婴戏、八宝(明代的八宝顺序为:轮、螺、伞、盖、花、鱼、瓶、肠)、阿拉伯文字等,边饰有缠枝花卉、仰莲、蕉叶、忍冬、龟背锦、垂云、连钱纹、回纹、弦纹等。

这个八角青花瓷怎么样,是什么朝代的,最多值多少

  • 八角青花瓷常见于清朝晚期

  • 青花瓷自唐代创烧后,历经400余年的缓慢发展,在元代晚期达到成熟,随后便以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起来。明代永乐时期,青花瓷成为我国瓷器生产和外销的主流产品,一直延续至清代。青花瓷以其洁白细腻的胎釉、青幽靓丽的蓝彩和雅俗共赏的装饰图案得到国人和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特别是明永乐、宣德青花瓷,更是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重点,也是拍场上藏家们追捧的对象。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收藏的明代青花瓷品质高,特点鲜明,本文仅选几件代表性器物,以展示明代官窑青花瓷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的风格和特点。
    永乐、宣德时期青花
    永宣青花是继元青花之后的又一个高峰期,有“诸料悉精,青花最贵”的说法。永宣期间,郑和七下西洋,带回了制作青花瓷所用的“苏麻离青”钴土矿青料,这种青料含锰量低,含铁量较高,烧成后的青花色泽鲜艳浓翠,间杂闪现金属光泽的黑色疵斑痕,这种呈色成为永宣青花的主要特征。永宣青花胎质洁白细腻,釉层莹润肥厚,釉色大多白中泛青。在图案装饰上,永宣青花改变了元代层次繁密的布局风格,显得疏朗有致,纹饰以花卉、瓜果为主,花鸟和人物纹饰较少。在画法上,改变了元代和洪武时期一笔点画的风格,使用双钩填色,而且用小笔填涂,使青花色彩有深浅不同的笔触痕,这也成为永宣青花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永宣青花造型多样,除常见的盘、碗、梅瓶、玉壶春瓶外,还有一些新创的器型,如宝月瓶、无挡尊、花浇、八角烛台(编者注:唐长沙窑烧造过八角烛台)、卧壶等,其中一些带有明显的异国情调,这是由于对外贸易的繁荣和文化交流,中东、中西亚伊斯兰文化的输入,使一些青花瓷的制作从造型到纹饰受到影响。
    明永乐青花锦纹双系大扁壶
    口径6厘米,背径38厘米,高43厘米,厚20厘米。双唇口,口沿下一周回纹,颈部饰缠枝莲纹,一侧有小环鼻可与盖相系。盖缺失。肩两侧双系活环。壶正面鼓起,中心有圆脐。壶周壁饰海水纹,正面从外至内分别为缠枝莲纹、锦纹和海水纹。背面光素,细砂平底,中心内凹,边缘处火石红明显。
    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梅瓶
    口径5.6厘米,底径12.5厘米,高35.6厘米。唇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以下渐收,浅圈足,细砂底。肩部如意云肩内饰折枝莲花,腹部主体图案为竹石芭蕉等庭园景色,胫部饰仰莲折枝花图案,其下饰一周卷草纹。此器釉色青白,青花发色浓淡有致,绘画精细入微,有元青花遗韵。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扁瓶
    口径3.5厘米,底径13×10厘米,高31厘米,腹径25厘米。直口,长颈,颈两侧装饰如意耳。扁圆腹,椭圆细砂底。颈部饰折枝花纹,肩部饰宝相花纹,腹部通体饰缠枝西番莲纹,胫部为一周折枝花纹。此器构图疏朗,纹饰纤细柔弱,舒卷自如,蛋青色釉面与鲜亮的青花相映成趣。
    明永乐青花轮花绶带葫芦瓶
    此种器型又称宝月瓶或抱月瓶,明洪武时期首创。高31厘米,口径3.2厘米。口颈部为倒置的瓶形,颈肩部饰绶带双耳,圆腹扁体,椭圆浅圈足。口下部饰有一周缠枝菊花纹,绶带耳绘折枝花卉纹,腹部外缘绘一圈卷草纹,腹中心为八瓣轮花。对此种器形清代康、雍、乾时期都有仿制,但造型没有永乐器秀美,分量均偏重,青花发色也没有永乐器的铁锈斑痕。
    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盖罐
    口径17厘米,底径15厘米,高28厘米。唇口,短颈,鼓腹,圈足。盖顶有宝珠形莲花花心钮。盖面四如意云头图案内饰折枝花果纹。颈部饰朵花纹,肩部饰一周覆莲瓣纹,腹部饰缠枝莲图案,胫部为一周仰莲瓣纹。罐底青花双圆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圈足火石红和粘砂明显。
    以上5件器物均为永宣时期青花精品,胎体坚致洁白,釉面润洁肥厚,白中闪青的釉色如青玉般。青花发色浓淡相宜,部分闪现永宣特有的黑疵斑点。绘画自然流畅,代表了永宣官窑青花的最高水平。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青花
    经过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瓷器生产的空白期后,从成化开始,明代青花瓷又重新恢复了生产,并在品种、造型和纹饰上有新的发展,形成这一时期独特的风格。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在明代青花瓷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化早期的青花瓷承袭宣德遗韵,胎、釉、彩、造型、纹饰都与宣德青花瓷相似。中期开始风格大有改变,青花料选用国产的平等青料,发色淡雅而无黑铁斑,这种呈色一直延续到正德晚期。正德晚期出现了蓝色浓翠而发紫的“回青”料青花,奠定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青花浓艳泛紫的基本格调。造型上趋于精巧俊秀,大器很少,正德时向敦厚发展。胎质白腻,胎体轻盈,釉面肥厚滋润,有玉质感,釉色有洁白与青白两种。纹饰以花卉和动物纹为多,另有一些受宗教影响的纹饰,如梵文、阿拉伯文、宝杵、莲托八宝、八仙纹等,正德时期尤为明显。画法上开始出现勾勒线条,并在线条内采用一笔平涂的上色法。
    明弘治青花缠枝莲纹梅瓶
    高34厘米,口径8.5厘米,底径13厘米。直口,口较一般梅瓶大。短颈,溜肩,鼓腹,胫部内收,平砂底。纹饰从上至下分为5层,以双弦纹相隔,分别为菱形锦纹、缠枝卷草纹、缠枝花卉纹、缠枝莲纹和仰莲瓣纹。腹部有明显的接痕,底足修胎不甚规整,胎中泛出的铁斑明显。这件梅瓶沿袭成化风格,胎体厚薄适度,青花发色浅淡,双钩填色精确,釉面肥厚,玉质感强。
    明正德青花阿拉伯文盘口瓶
    高29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8厘米。盘口,长颈,鼓腹,胫部斜收,高圈足外展侈。胎体厚重,腹部有明显的接痕。口外沿饰三角波曲纹,颈部凸起一周皮条装饰,绘圈点纹,胫部和足沿饰仰莲瓣和卷草纹。颈部和腹部主体图案为蔓草纹间隔圆形和花瓣形开光,开光内书写阿拉伯文。底部青花双圆圈内有“大明正德年制”两行楷书款,字体端庄,笔画硬朗。此瓶器形规整,釉面青亮,阿拉伯文装饰更具时代特征。青花已使用回青料,开启了嘉、万青花近百年的蓝中泛紫的格调。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青花
    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青花瓷器,风格与前代大不相同。首先,烧制青花瓷的色料改用回青料,并与江西所产石青料配合使用,呈色浓艳欲滴,蓝中略泛紫色。这种色调持续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构成鲜明的时代特征。万历后期由于回青料断绝,改用浙江所产青料,青色明快雅丽。其次,造型上更加丰富,特别是万历青花的造型为明代之首,除盘、碗、各式盒、玉壶春瓶、梅瓶、大罐、绣墩、花觚、文房用具等常见品外,特别盛行方形、棱形器,如上圆下方葫芦瓶、方升、方形盖盒、四方瓶、瓜棱方罐和方碟等。另外,在纹饰方面,绘画技法基本以勾勒平涂为主,纹样清晰,填色精细。万历时期开创了淡描青花的绘画技法,用极淡的色调双钩图案花纹,给人以清新幽雅的感觉。装饰题材更加广泛,除传统的龙、凤、花卉纹外,还常见庭院婴戏、鱼藻禽鸟、莲池鸳鸯、树石栏杆、山水人物等题材。嘉靖时期,由于嘉靖帝笃信道教,因而有大量反映道教内容的纹饰出现,如八仙、八卦、云鹤、灵芝以及各种树木花果捧“福”字、“寿”字等。
    明嘉靖青花留白穿花龙纹碗
    口径28厘米,底径14厘米,高11.5厘米。口沿外撇,圈足。通体以回青为地,纹饰绘制采用留白技法,内沿饰一周缠枝花纹,碗内、外壁为龙穿花图案,露白的纹饰有精细的刻划线。圈足饰点状梅花纹,底有青花双圆圈,内书“大明嘉靖年制”两行楷书款。
    明嘉靖青花上圆下方葫芦瓶
    高30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12.5厘米。整体为上圆下方的葫芦形制,是嘉靖官窑首创的器形。口沿饰卷草纹,上部瓶身绘洞石花卉和蜂蝶草虫,下部瓶身的上平面绘4组折枝花卉纹。4个外壁绘云纹、圆圈火焰纹和火焰麒麟纹。方形平削圈足,底内一周无釉,中心凹进施白釉,青花双方框内有“大明嘉靖年制”双行楷书款。
    明万历青花花卉草虫纹花口盘
    高6.5厘米,口径30厘米,底径18.5厘米。整体为五瓣梅花形,宽口沿外折,深腹,平底,梅花状圈足。内沿饰卷草纹,内壁饰5组折枝花果,内心绘牡丹纹,有蜜蜂、蜻蜓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富有生活气息。外沿以梅花锦纹相隔5组开光,开光内饰杂宝纹,外壁绘缠枝灵芝纹。灵芝的绘法较为特别,菌伞呈顺时针螺旋卷曲状,并有数道垂直的线纹。底心青花双圆圈内书“大明万历年制”两行楷款。
    本文选取的嘉靖、隆庆、万历时期青花,胎体厚重,青花发色浓翠泛紫,器形和纹饰较为特别,绘画风格各异,既有绘图精细写实者,如嘉靖龙纹碗和万历花口盘,又有绘图较为粗犷写意者,如嘉靖葫芦瓶,反映了这一时期瓷器造型、纹饰和绘图技法的多样性。
    明代青花瓷器型丰富多样,古朴典雅,许多经典的器型为后世不断追摩;青花发色或浓艳或浅淡,均青幽雅致,特色鲜明;釉色青白,釉面肥厚滋润,玉质感极强;绘画技法或一笔点画,或双钩填色或青花淡描,均自然流畅,毫无板滞做作之感

明嘉靖青花狮子八宝盘 盘24CM

明嘉靖青花狮子八宝盘
明代嘉靖(公元1522—1566年,明世宗朱厚熜年号)朝共45年,期间曾多次爆发农民暴乱,国力衰弱。景德镇官窑开始施行“官搭民烧”制度,由于民窑“钦限”器的烧造促进了制瓷技术进步,缩小了官窑器和民窑器之间的差别,嘉靖民窑精瓷已与官窑器之间无明显差别。
“大明嘉靖年制”款识.自嘉靖开始,青花瓷上的题字骤增,除了年号款外还有寄托款、吉语佳句等。嘉靖官款以“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为主,另有“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单行款、“大明嘉靖年制”六字环形款、“嘉靖年制”四字双行双圈款及十字形排列款、“嘉靖年造”款。有一种六字双行双方栏款,大多写在方形器物上。民窑款有“大明嘉靖年制”、“大明嘉靖年造”、“嘉靖年制”、“大明年造”、“大明年制”、“富贵佳器”、“上品佳器”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