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明代御器厂瓷器的永乐时期
- 景德镇御窑厂与永宣青花
- 御窑的历史
- 最近想找点有收藏价值的瓷器,瓷友们有什么好推荐吗
- 首得御窑有人听说过吗据说他家的瓷器很不错
- 景德镇设御器厂瓷器分为哪两类
明代御器厂瓷器的永乐时期
此时国力强盛,景德镇“御器厂”生产的瓷器不仅大量供应宫廷生活需要,还要满足明廷对外国入贡者的答赠和郑和出使西洋所需的礼品及贸易商品。这一时期胎釉精细,造型多样,纹饰线条优美纤细,其作品极负盛名。 釉上彩器也有所突破,以新创的黄釉绿彩较为出色,有梨壶和浅盘,外部的凸龙纹施绿彩有别于以后的暗刻纹饰。新作的绿地红彩龙纹盘,红彩呈色较淡,表面凝腻,层次清晰。绘云凤纹饰的墩碗,器型优美,孔雀绿釉、淡绿釉以及黄釉也色泽淡雅,均有烧造。
红釉烧造技术已经纯熟,其釉晶莹鲜艳,谓之鲜红。但因烧制难度大, 其色或暗褐不匀。 品种有红釉梨壶、高足碗、碗、盘等,其红釉填白花者秀美异常。
仿龙泉釉中的翠青釉,嫩如翠竹,冬青釉青中泛绿,仿影青釉着色浅淡,均暗刻缠枝莲纹饰或光素,纹饰清晰,透影性强,釉面肥润光泽。
明初尚白釉,甜白釉烧制得特别洁白肥腴,如脂如乳,故称“甜白”。有玉壶春瓶、 洗口瓶、 扁葫芦瓶、扁罐、四系罐与执壶、竹节柄茶壶、僧帽壶、梨壶、温器、三管器等,造型新颖,施暗枝花、蕉叶、缠枝莲等花纹,有印有刻,谓之“锥拱”,但釉质肥厚,纹饰难以辨识。
这时郑和七下西洋,同伊斯兰国家往来频繁,故陶瓷器中出现很多具有伊斯兰风格的金、银、铜、陶器的造型,如天球瓶、执壶、花浇、扁壶、绶带耳扁瓶、葫芦扁瓶、折沿盆、八方烛台、无挡尊(器座)、鱼篓式尊、罐等。
景德镇御窑厂与永宣青花
元培学堂林晨雷老师讲座。
明清的瓷器大都讲的是官窑瓷器即御窑瓷器,比较有价值。
一、景德镇御窑厂的建立,明洪武二年,于景德镇珠山设立御器厂(于建文四年正式命名为御器厂)清代改称御窑厂,开创了明清官窑瓷器制作的历史。御窑厂在明万历晚期停烧,至康熙十九年恢复一直延续至清末宣统时期。明朝开始用瓷器祭祀,需要大量瓷器,就建立起来官窑厂。
二、御窑的定义。
1皇家出资建立的窑厂。
2皇家派人驻厂督造。明代一般以工部官员或宦官为督陶官,清代一般以工部官员内务府官员或江西地方从四品官员为督陶官。
3产品仅供皇家使用,一般不对外出售。皇家使用的含义即只能在故宫使用,官员和王府也不允许用官窑。明代落选的脚货官窑瓷器,一般打碎就地掩埋,清雍正时期,脚货瓷器要求一并解运进京,清乾隆七年六月旨令唐英:御窑厂烧造之脚货瓷器,不必进京,即在本处变价处理。
三、洪武青花。
明洪武时期的瓷器继承了元代风格,器型粗大,胎体厚重,但青花发色不理想,色泽多发灰发暗,(可能是烧造温度不够高的缘故),洪武的瓷器装饰风格常以缠枝绕为主图案,以莲瓣,卷草,芭蕉,回纹为辅助图案。洪武时期瓷器釉里红比青花多,青花比较少见。而其它年代青花比釉里红多,因为釉里红对温度的控制比较严格。元代的青花比较粗旷,洪武的青花比较细腻,
洪武瓷器典型的花纹:菊花花纹。洪武菊花的独特性,菊花里面一层花芯,成格子状,外面两层花瓣,里面一层花瓣是白花,外边一层是蓝色。
洪武官窑瓷器没有年款,至今未见“大明洪武年制”,或“洪武年制”的官窑瓷器。
官窑年款自永乐开始,至宣德成为定式,唯一一件有铭文的的洪武瓷器,为上海博物馆的青花云龙纹梅瓶,有“春寿”铭文。
四、永宣青花(幽蓝神采)
建文官窑无法分辨,或归为洪武,或归为永乐青花。
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青花的稀世珍品,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永宣青花的价值意义非比寻常。
明代瓷器的三个高峰:永宣时期,成化时期,万历时期。
永乐青花釉面肥厚,釉色白中泛青(受元代的影响),图案以小笔触着色(细笔比较细腻),底部为细腻润滑的细砂底,(看上去比较粗糙,触摸起来比较细腻滑润)圈足常有火石红。
典型的永宣青花使用苏麻离青(郑和下西洋从伊朗带回苏麻离青,成色比较好,发色浓艳,),呈浓重青翠,如蓝宝石嵌于釉下,有晕散,有锡斑,浓重处或浓聚处下凹且深入胎骨。永宣青花的造型受西亚影响较大。
永乐青花压手杯, 胎体厚重,重心在杯子的下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时,正压合于手的虎口处,给人以沉重压手之感,世上仅故宫4件,杯底内部花心署青花篆体“永乐年制”开创了官窑书写年款的先河。
永乐洪武的瓷器大多画青花,画人物比较少,至宣德时期较为多见,造型大都是碗,高足碗,普通碗,人物故事为二十四孝。
天球瓶是永乐年间开创的新器型。
尽管宣德朝仅10年,青花传世比永乐青花多。有进口苏料,与国产钴料混合情况,釉面常有密密麻麻小孔似橘皮样,称橘皮纹或棕眼。整体瓷器比起永乐瓷器灰暗一些。
器型与永乐时期大致相同,抱月瓶等。
宣德楷书款“德”字缺横,两种款,大明宣德年制或宣德年制。宣德款识满器身。(口沿)名品:把莲纹盆,宣德青花莲蓬漏斗,宣德青花鸳鸯形砚滴。
以上内容为本次林晨雷老师关于明清瓷器的讲座,对其文字整理。
御窑的历史
明洪武年间,太祖 在景德镇珠山设丝路营行“御器厂”,此为御窑之始创。凭借皇家授予的特权,御器厂汇聚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极大推动了瓷器工艺的革新。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以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被称为我国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成化时期,创烧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新工艺——斗彩。成化斗彩颜色缤纷,色泽鲜明,打破了我国瓷器发色较为单一的局面,也推动瓷器向着愈加多彩的方向发展。嘉靖、万历时期,五彩盛烧一时。五彩瓷器更为丰富多彩,图案花纹满布全器,给人浓翠红艳之感。
清代将御器厂更名为御窑厂。根据清嘉庆年间蓝浦编著的《景德镇陶录》,康熙时期景德御窑的生产得到全面恢复。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御窑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制瓷工艺的历史高峰。乾隆以后,御窑生产开始走下坡路,但仍烧造了大量艺术精品。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占领浮梁县城,咸丰五年御窑停止烧造。后太平军数次占领景德镇,御窑的瓷器烧造陷于停滞。同治七年(1868年),御窑厂为同治皇帝大婚烧造3喜宴用瓷而风光再现。
康熙、雍正时期的釉里红瓷器,发色稳定,色泽鲜艳,远超前朝。御窑对中国陶瓷史的最大贡献,当推创烧了珐琅彩和粉彩,将中国彩瓷之美发挥到极致。珐琅彩瓷器创制于康熙年间。雍正珐琅彩图案多样,并与中国诗、书、画艺术结合,别具意味。粉彩创制于康熙年间,于雍正时期获得空前发展。雍正粉彩采用玻璃白粉打底,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没骨画法渲染,画面飘逸灵动,具有立体效果。御窑的另一项重要成就,是仿制汝、官、哥、钧窑的工艺,尤以雍正时期成就最高。乾隆皇帝推陈创新,创制了很多瓷器新品种,如转心瓶等。
御窑作为皇家窑厂,与皇室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息息相关。清末中国,国力衰微,内外交困,景德镇制瓷业受到严重打击。随着清王朝的灭亡,续烧五百多年的御窑在历史的风雨中熄灭了炉火。
御窑在宋代官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北宋时期,著名的越窑青瓷,已专门供奉皇室。文献记载,北宋时期的官窑为汴京官窑(位于今河南开封),南宋时期的官窑为杭州修内司官窑(位于今浙江杭州)。
《元史》记载,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专为皇家烧造瓷器,并兼造漆器、棕藤、马尾、笠帽等。景德镇当时隶属浮梁县,故称“浮梁瓷局”。在浮梁瓷局的监管下,景德镇创烧的卵白釉、元青花和釉里红瓷器,成为举世闻名的精品。公元1368年,元王朝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覆灭,浮梁瓷局也随之消失。
御窑瓷器的独特性决定了它的生产不存在随意性,基本不允许工匠有主观意识的发挥和创造。在清代两百多年间,御窑瓷器的生产都是遵照内廷所颁样式进行生产。御窑瓷器的精美并不是有特殊工艺保证,而是严格挑选的对大批不精美器物处理的结果。明代御器厂对残次品的处理办法是集中销毁并成坑或成堆埋。
1982年,景德镇市考古研究所对御窑遗址进行了多次抢救性考古发掘,至1994年累计出土了“亿万片”明代御用瓷片。如今景德御窑遗址位于景德镇市中心的珠山地区,遗址是明清时期专为宫廷生产瓷器的皇家窑场。总面积约为13.1公顷,核心保护区约54300平方米。景德镇御窑遗址因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6年5月,御窑厂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2003年到2003年,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御窑遗址进行主动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1578平方米,发现了许多重要遗迹和出土了大量遗物。景德镇御窑遗址,因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神秘的御窑得以重见天日。现在在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馆长向元华的带领下,消失百年的景德御窑正在慢慢重现往日风貌。
最近想找点有收藏价值的瓷器,瓷友们有什么好推荐吗
我最近也在找这种有收藏价值的瓷器,之前在一些瓷器市场上遇到的小商贩,我看上个瓷器挺好看的,结果人家就这件瓷器给我讲了一大堆祖辈的传奇故事,我就没敢买。我认为除了那些老物件以外,如果是那种当代的、在陶瓷艺术有成就的大师的手工作品也比较具有收藏价值,这种作品数量不多,但件件都是精品。
我朋友最近给我推了一个大御瓷器的品牌,我目前了解到他家在景德镇经营长时间了,用料,手工工艺都比较讲究,合作的手艺人都是高水平的大师,比如徐国琴大师,她师承其父王恩怀,是“青花大王”王步的第三代传人。我看了一些他们发的瓷器产品图,感觉这种大师的作品有收藏价值,最近准备挑上一件。
首得御窑有人听说过吗据说他家的瓷器很不错
景德镇御窑厂瓷器在与藏文化交流中,极大地融入了西藏的传统审美,出现了一批明显带有西藏传统文化元素及藏传佛教色彩的新器型
景德镇设御器厂瓷器分为哪两类
白瓷居首,青花瓷成为主流,各种彩瓷、色釉大量涌出。紫砂陶崛起。品种多质量高前所未有,行销国内外。
景德镇设御器厂,官窑58座,民窑近千座,形成了“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盛况。瓷器有“彩绘瓷”、“颜色釉”两大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