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海水江崖图香炉(在万贵墓中发现的海水江崖瑞兽纹金盏托是什么样的)_青花_纹饰_海水

本文目录

  • 在万贵墓中发现的海水江崖瑞兽纹金盏托是什么样的
  • 圆明园的国宝丢失已经159年,已经回来的国宝都有哪些
  • 苏麻离青的鉴定识别
  • 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是独一无二的吗
  • 永乐朝的青花海水纹香炉属于小型瓷器吗
  • 万历壬寅年是哪一年,明朝万历元年是哪一年

在万贵墓中发现的海水江崖瑞兽纹金盏托是什么样的

万贵墓海水江崖瑞兽纹金盏托,高1.2厘米,径18.2厘米,盘圆形,唇边以范铸与錾花手法制成,盘沿为二方连续回纹一周,盘心为一双钩篆书“寿”字。

盘心与盘沿间为半浮雕式海水江崖瑞兽纹,水中有若隐若现的马、龙、狮、象、鱼等瑞兽。该盘在制作上突出整体的效果,不拘泥于细部的刻画,呈现出浑厚、粗朴的风格。

万贵墓还发现有錾花金什件,通长52厘米,什件由荷叶形牌饰与下縀7物组成,牌饰上部为相对的两只鸳鸯立于荷叶上,荷叶下有7环,连縀7条金链,每链下各縀一物,分别是:剪、袋、剑、罐、盒、瓶、觿。每件小縀物都极精巧,尤其是罐、瓶、袋、盒通体錾刻精美纹饰,极富装饰性。

圆明园的国宝丢失已经159年,已经回来的国宝都有哪些

这个应该也就是圆明园兽首,这个应该也就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应该也有一些,肯定是没有这个有名,

苏麻离青的鉴定识别

永乐、宣德时期苏麻离青的呈色特征,有三种典型情况。

第一种为呈色靛蓝,绚丽浓艳,清晰而通透,线条的纹理中或青料凝聚处有乌黑而浓重的结晶斑,结晶斑呈浓黑的松烟墨色,浓重处或浓聚处下凹且深入胎骨,迎光侧视或以手抚摸可感觉有凹凸不平状。

另一种发色蓝中泛紫,甚至呈明显的紫罗兰色,发色浅淡,浅淡处呈星状点滴晕散;浓聚处结晶斑连点成片,呈黑青色,浓淡反差极其明显,晕散十分严重。

第二种典型情况是有晕散。晕散是指液体落在纸上向四外散开或渗透的情状,也即俗语所说的“洇”,如纸洇的厉害,洇水等。青花瓷器绘制也出现相同的情况,故有是说。

晕散是苏麻离青的一个基本特征,不论是哪一时期的苏麻离青,无论其呈色如何,或多或少总是带有晕散,没有晕散的苏麻离青是不存在的。永乐、宣德时期的苏麻离青晕散情况尤为明显。苏麻离青出现晕散的机理机制,尚不清楚,但与釉层有一定的关系。永乐、宣德的青花瓷器,釉面多肥厚莹润。

据上海博物馆汪庆正先生介绍,永乐、宣德青花瓷器的釉面肥厚且较为透明,如果用30至50倍放大镜观察,其气泡的分布多呈大小不一、间距不一的星状。的确,从所观察的实物标本来看,这种呈星状气泡的情况是比较多见,而且,越是晕散严重,呈星状气泡的情况也越是普遍。

但是,呈鱼子纹状气泡分布均匀的情况也属常见,一般来说,釉面呈鱼子纹状气泡的晕散情况较轻。在30至50倍放大镜下观察结晶斑,也有两种情况:呈浓黑色的结晶斑,多呈锡铂状,也可以说是“锡光”;呈褐色的结晶斑,则呈深色的“铁锈黄”。

苏麻离青的第三种情况也为典型色,以故宫藏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最具代表性。其主要发色特征是:发色蓝艳,晶莹亮丽,仿佛镶嵌于釉下的蓝宝石,熠熠闪光,并呈现出明显的紫罗兰色;凝聚处有明显的浓黑色结晶斑块或斑点,晕散情况严重。

这种呈色令人宝爱,所以,耿宝昌先生所著《明清瓷器鉴定》一书就是以这件三足炉的绘图作书影,即封面书题字下的图案影衬。

扩展资料:

“苏麻离青”来自伊拉克

中国早期青花瓷器使用的釉下青料通称“苏麻离青”或“苏勃泥青”,其主要呈色剂——钴蓝料是从哪里来的?百年来,中国陶瓷专家一直在孜孜不懈地寻找答案。

氧化钴CoO,成色为深蓝,它是最稳定的一种呈色剂。不管是重复烧,还是在任何的釉料下,它都呈现稳定的蓝色。0.25%的氧化钴在釉中呈现出艳丽的蓝色,1%的氧化钴在釉中呈现出非常深的蓝色,氧化钴稍高于1%时,则会呈现蓝黑或黑色。

在伊拉克的奥曼和黑加北部有着丰富的钴矿,钴矿在当地陶器中的使用在阿巴西时代(758——1258年)已经很广泛。

萨马拉在公元9世纪也就是中国唐代与波斯湾地区贸易最繁荣的时期,是伊拉克最重要、最大的制陶中心,它位于底格里斯河东岸距巴格达以北125公里。在836~892年间曾作为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它也是古代波斯湾一个重要的大城市,它的制陶业的发展直接得到国王的资助与支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麻离青

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是独一无二的吗

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是独一无二的。
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只有一个,因此是独一无二的。
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三足炉,明永乐,高55.5厘米,口径37.3厘米,足距38厘米。

永乐朝的青花海水纹香炉属于小型瓷器吗

不属于。青花海水纹香炉,明永乐,高55.5厘米,口径37.3厘米,足距38厘米。
炉阔口,短颈,鼓腹,下承以三象腿形足,肩部置两朝天耳。内施白釉。外壁通体绘海水江崖纹。此器与青海省博物馆藏“大明永乐年制”款铜炉器形相似。其形体硕大,青花色泽浓艳,晕散明显,凝结的黑斑密布于纹饰中。纹饰寓意江山永固。能够烧造如此有气魄、纹饰精美的瓷器,反映出当时景德镇窑工高超的制瓷技艺。

万历壬寅年是哪一年,明朝万历元年是哪一年

万历壬寅年是哪一年

仿宣德款青花三友花卉玉兔纹盘

仿宣德款青花三友花卉玉兔纹盘 盘心

仿宣德款青花三友花卉玉兔纹盘 底部

斗彩折枝莲托八吉祥纹碗,明万历,高8.7cm,口径16.5cm,足径7.1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外壁斗彩装饰。腹部绘8组折枝莲托八吉祥纹。近底处绘变形莲瓣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 双行款,青花双方栏。此碗是前供器,造型和纹饰均模仿成化斗彩瓷器,形制秀美,纹饰简明,色彩。

明万历朝斗彩器物不多,其器形及纹饰仍宗奉成化斗彩,但与成化斗彩相比,其色彩更为。八吉祥属于使用的八种吉祥物,即、法螺、宝伞、白盖、、宝罐、金鱼、盘肠。

素三彩团龙瓶

素三彩团龙瓶,明万历,高37.5cm,口径9.5cm,足径16cm。

瓶锔口,短颈,溜肩,瘦胫,圈足外撇。颈部及近足处均绘有一周黄彩宽带纹,肩部以青花绘莲瓣纹,外壁以孔雀蓝釉为地,黄彩饰团龙纹。

素三彩是指景德镇烧制的一种低温釉上彩瓷。器表纹饰以黄、绿、紫彩为主,不用或少用红彩,故称素三彩。清人许之衡著《饮流说瓷》中有“茄、黄、绿三色绘成花纹者谓之素三彩”。其 是在高温烧成的素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好的纹样内,然后再经低温烧成。素三彩创烧于明宣德时期,万历素三彩器出现色地叠烧工艺,如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等。此器是以孔雀蓝釉为地,上施黄彩,虽然彩有剥落,且不甚均匀,但我院收明万历素三彩器仅此一件。

青花鱼藻纹蒜头瓶

青花鱼藻纹蒜头瓶 款识

青花鱼藻纹蒜头瓶,明万历,高37.5cm,口径7.7cm,足径18cm。

瓶直口蒜头式,长颈,溜肩,圆腹,圈足。直口下蒜头部分饰莲瓣纹,颈部饰花卉纹,肩部饰一周卷枝纹,腹部绘鱼藻纹。鱼儿呈各种姿态游弋,衬以淡色细笔绘出的水波纹,生动自然。口部书写“大明万历年制”横款。

青花云龙双耳炉

青花云龙双耳炉,明万历,高30.8cm,口径22cm,足径17.5cm。

此炉仅余腹部,胎体厚重,釉面泛青,外壁以青花绘双应龙腾飞于海水江崖之中,腹部一面长方形,内书“江西抚州府临江县,客寓平阳县市心街,居住信士黄世锦、妻林氏,男□子露同侄黄子佩、妻薛氏、陈氏,男应神喜舍大香炉、花瓶壹付,祈保家门清吉、人口平安、买卖亨通、诸事迪吉、福有所归。大明万历壬寅仲夏立日吉”。万历壬寅年为万历三十年(1602年)。

明代晚期、盛行,此时民窑烧制一种特殊的瓷器,即为定烧的器皿,并多在供器上写下祈求的愿望,以求。供器一般以香炉、瓶最为多见,此外还有净水碗、盘等。

五彩鸳莲纹提梁壶

五彩鸳莲纹提梁壶 底部

五彩鸳莲纹提梁壶,明万历,高20.5cm,口径8.7cm,足径11.8cm。

壶唇口,短颈,丰肩,圆腹,圈足。肩部附提梁和曲流。附伞形盖,盖顶置形纽。通体青花五彩装饰。腹部绘鸳鸯图。肩部绘云头纹一周,近足处绘变形莲纹一周。盖面绘花卉、飞雀和蝴蝶。柄与流上均绘串枝朵花。所用釉上彩以红、黄、绿彩为主。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 双行款,青花双线圈。

此壶为宫中饮茶用器。构图饱满,纹饰线条较粗,图案生动活泼。明万历时期的五彩小件器与嘉靖时类似,品种略多,大件器越加盛行,觚(gū 音孤)、大蒜头瓶、大葫芦瓶等为典型器形。这时的五彩器几乎全是青花五彩,品中釉上五彩器很少。

青花花鸟纹盘

青花花鸟纹盘 盘心

青花花鸟纹盘 底部

青花花鸟纹盘,明万历,高3.7cm,口径21cm,足径14cm。

盘撇口,浅壁,塌底,圈足。通体青花装饰。盘心绘花鸟纹,绘锦地八组,内绘花果纹,外壁内绘变形灵芝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在装饰上,明代景德镇民窑为适应外销的需要,一改传统的自上而下划分装饰区域与层次的传统,创造出一种新的独具时代特色的装饰图案,为我国瓷器装饰的创新开拓了一条新的成功之路。明代晚期大量生产一种既有东方传统风格、又充满着浓郁异国情趣的青花瓷盘,这种瓷盘的 6到8个,内绘各种不同的锦纹和结带、璎珞纹饰。盘心处绘云龙、博古、双鹿或其它题材。这种器物在江西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出土,在国外的博物馆中也有一定数量的收。在美国、德国、荷兰、日本,甚至和等国,都曾进行过仿制。这种被欧洲人称为“嘉橹”,称为“芙蓉手”的瓷器,是当时外销瓷中的重要品种之一,为我国瓷器装饰增添了新的内容与形式。

五彩镂空云凤纹瓶

五彩镂空云凤纹瓶 局部

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高49.5cm,口径15cm,足径17.2cm。

瓶洗口,长颈,垂腹,圈足。颈两侧贴饰狮耳。通体以褐色或赤褐色勾勒轮廓,用釉下青花及红、黄、绿、茄紫、孔雀绿诸彩装饰,全器共绘八层纹饰。瓶腹镂雕9只凤凰飞翔于祥云之间,构成了器物的主题纹样。瓶口镂空如意云头纹,颈部环绘五彩蕉叶纹,并镂雕若干飞舞的蝴蝶。颈部两侧堆雕的狮耳上有青花篆书“寿”字。颈下饰朵花和八宝纹。无款识。

整个器物自口至底,层层花纹密布,无纤毫隙地,可称之至。这时期的五彩,一反明成化时彩瓷之疏朗、优雅、宁静,变为浓艳热烈的风格,纹饰繁密杂乱,布满器身。华丽俗艳有余而高雅秀美不足,为万历年五彩之特征,此瓶即典型器物。

这件镂空云凤纹瓶不仅成功地运用了五彩装饰,而且以熟练的镂雕技艺,给人以巧夺天工之感。如此繁密的镂空与五彩装饰相结合的工艺,反映出当时瓷匠们高超的技能,是万历时期官窑五彩瓷中的稀世珍品。

以上就是与万历壬寅年是哪一年相关内容,是关于五彩瓷器的分享。看完明朝万历元年是哪一年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