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要点(实现什么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_改革开放_中国_改革

本文目录

  • 实现什么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 学生改革开放40周年的变化演讲稿(三篇)
  • 改革开放的精神是什么
  • 中国到2020年为止已经改革开放了多少年
  • 人到半山路更陡 船到中流浪更急出处是哪里
  •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告诉我们什么是关系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

实现什么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扩展资料: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不是别的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三大优势: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优势,民族特色的优势。

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独特优势是能够在公平的基础上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以社会主义来守护社会公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三大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成熟定型成大事、融合发展干大事。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学生改革开放40周年的变化演讲稿(三篇)

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篇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上世纪70、80年代,人们的主要通讯工具还是书信和电报。

我爷爷家里是书香门第,听爷爷说,当年母亲在外地求学,爷爷总会定期给她写信告诉她家里的情况,并叮嘱她在外一定要万事小心。父女俩来往的每一封书信,自从爷爷去世后母亲就一直放在书架上保管着。每一封家书,都承载着爷爷深厚而又纯粹的父爱,是爷爷和母亲之间情感的寄托与交流。母亲说,书信,几乎是那个年代,普通百姓之间远距离情感交流的唯一方式。

1983年,上海开通国内第一家寻呼台。人们开始了即时通讯,大大加速了人们的生活便利及联络速度。

那时,腰上别个BB机总让人有一种走在时代前列的优越感。在我很小的时候,老爸的腰间总是会别上一个BB机来跟别人交流,后来才知道,这也是当时一种时髦的标志呢!

BB机的出现,加速了公用电话亭的建设。80年代到90年代投币式、卡片式等各种公用电话陆续出现在大街小巷。缓解了用电话排队的现象。

在我上小学时,我们学校里有一个投币式的公用电话亭,专门用来给学生有急事需要跟家里人联系时使用的。一次,我借着有急事给家里人打电话的机会,好好体验了一次这个新潮玩意儿,令我印象深刻。

进入21世纪之后,通讯工具的发展显得尤为迅速了。各种手机频频亮相,智能型手机快速普及城乡。与此同时互联网开始迅速发展。随着各种智能手机软件的开发利用,越加丰富了通讯工具的功能:聊天、购物、学习、娱乐、视频、支付……几乎都超出人们日常交流的需要。这是40年前人们无法想象的未来。最突出的是作为国产通讯产品的骄傲:华为品牌手机,如今因为其产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始终走在世界前沿,从而成为通信领域的领导性品牌世界三强。

回首改革开放40年,通讯工具的变化,让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来往和沟通越来越方便,整个地球,仿佛真的成了地球村,这都得益于改革开放啊!

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改革助开放,扬帆再起航

——我看改革开放

这虽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经贸大繁荣,人文大交流,信息大流通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但却是一个革旧迎新的世界,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动力。

在这个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时代,雄伟的东方之狮——中国正以昂扬之阔步走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用似洪钟的巨吼,奏响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金线出云天

如果说一九七八年以前的中国是被浓云笼罩的话,那么改革开放就是一根穿云而出的金线,不仅为黑暗的时代带来了光明,也为迷茫的社会带来了奋斗的目标与希望。改革,在小平同志的带领下,由试点推至全国,由经济推至政治,由城市推至农村。改革,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由空谈到实践,由个人到集体,实现了质的飞跃。正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改革开放正是那场知时节的好雨,给久旱的中国大地带来甘霖。

沧浪震天地

逐步踏上正轨的改革开放如脱缰的野马,肆意奔跑在中国的版图上——东南沿海有它引颈长鸣的雄姿,西北内陆有它风驰电掣的身影,东北雪原有它饮水嘻戏的掠影。所到之处,高楼拔地、万象更新,人们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拥抱社会,面对生活,迎接挑战。汹涌三峡,巍峨大坝傲立江面,为半个中国解决用电难;珠江三角,港珠澳大桥蛰龙般横卧南北,实现天堑变通途;璀璨上海,亚太经合会议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改革开放这朵巨浪在四十年间震天动地,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扬帆再启程

从懵懂少年到成熟壮年,改革开放这位雄姿英发的巨人站在了******的起点。正是饱含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欢声笑语,才让巨人的选择更加艰难。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口号始终牢牢铭记在党和人民的心底。纵然前路未知,但勇闯敢拼的精神和激情从未曾减少半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时代,更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包容、更奋进、更稳重的大国形象。

改革非一人之力能完成的,开放亦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十四亿人携起手来,守望相助,朝着既定目标共同努力。风正一帆悬,改革开放的巨轮必驶向成功彼岸。

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篇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改革开放之大国崛起

——我看改革开放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改革开放,见证着中国的大国风范,王者姿态!

改革开放之溯源。

“改革”一词由来已久,自春秋战国时就已被韩非子提出,《国语·鲁语上》中就有:“改革,以更功具,以新政要。”就是要用改革来革除旧的生产工具,更换进攻所用的器具,以创新政治纲领,用改革来促发展。

那么,时隔两千多年,改革一词,从未褪色,它演绎了一代又一代王朝的兴衰。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日本天皇的明治维新……不计其数的改革都促进生产力的极大提高。那么,在******的今天,我们仍然以高昂的激情来对待中国的改革开放。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被赋予了******的意义。至今日它仍是一个闪光点,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实践中区,改革开放历史已经久矣。

改革开放之几多沧桑。

中国于1978年提出改革开放,以革除旧的生产关系,促进新动力,******的到来。但改革开放曾一度进退维谷,停滞不前。当时,中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当改革开放提出要面向世界,面向现在,面向未来,发展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内的一些顽固派坚决反对,他们用保守的眼光看问题,不愿敞开国门,不愿与世界交流,并以高压态势提出要打倒这股开放的势头。但中国的改革开放是顺应社会潮流的,是难以阻挡的,如同春起之苗,以其迅猛之势突破旧的囹圄,开拓新的发展道路,最终铸就了中国的新辉煌。

改革开放之胜利曙光。

经历了几多沧桑,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新的篇章。中国在改革开放之中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20峰会在杭州的成功召开,一带一路建设谱写着******中国的绚丽多姿,亚投行的建设彰显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众多非洲铁路的援建凸显着中国之大国形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迅猛的发展势头。是的,改革开放使中国这头狮子觉醒,它就屹立在亚洲的东方,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中国改革已使中国崛起,使中国傲然立于世界之巅!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改革开放,一路辉煌!

;

改革开放的精神是什么

改革开放的精神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改革创新精神

2006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

2、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3、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是指在创业者的主观世界中,那些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激情、积极性、适应性、领导力和雄心壮志是创业精神的五大要素。创业精神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三维整体性、超越历史的先进性、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基本特征。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精神的基本内涵:

(1)大胆探索,克难攻坚,砥砺奋进,是改革开放精神的精髓。

在社会主义国家搞改革,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既没有先例,也没有经验可供参考,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工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大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在人类历史上是从来没有先例可循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

因此,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前行的进程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中国终于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2)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改革开放精神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求真务实,靠着真抓实干,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中国建成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货物贸易国、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8000美元的国家。

创出了属于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3)党的领导,依靠人民,共同富裕,是改革开放精神的灵魂。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发展和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所有这一切,也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更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新时代的体现。

(4)独立自主,对外开放,和平共赢,是改革开放精神的重要内容和方面。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过程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进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我们敞开大门搞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抓手。独立自主就是走适合自已的路,不迷信,不怕邪,不折腾。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也包括对内开放。

对外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开放改革从大规模引进到大踏步的走出去,积极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建立国际新体系。

倡导建设和谐世界,提倡和平共处,发展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国同外部世界的互动持续加深,中国的朋友遍布世界。

改革开放精神就是我们的时代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的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我们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始终坚持下去,必须紧紧抓住改革开放这个牛鼻子,撸起袖子加油干。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_让改革开放精神标识更鲜明

中国到2020年为止已经改革开放了多少年

42年了。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因此到2020年,中国已经改革开放42年了。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人民群众思安定、谋发展,热盼生产生活“旧貌换新颜”。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导致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乱难以消除,经济社会的发展举步维艰,出现了两年“在徘徊中前进”局面,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意。

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同志在不同场合追问: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叫优越性吗?不优越叫什么社会主义呢?1978年9月,他在东北三省视察时,走一路讲一路,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

扩展资料:

总的来说,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深刻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定了基调,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成为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

20年前,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之际,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一以贯之——重读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强调“一以贯之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由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思想法宝”,并指出要做到一以贯之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关键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学风”,“重点是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这对于我们今天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人民网-不忘改革开放的初心——重温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人到半山路更陡 船到中流浪更急出处是哪里

出自习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讲话。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习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以清醒的判断警示与激励大家:“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

鲁迅先生说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讲,40年前的改革开放就是从“没路的地方”杀出了一条血路,从“只有荆棘的地方”闯出了一条新路,“面对的是一项苛刻的、史无前例的任务”。

详细解析:

那时,“浪急”:萦绕心头的“生存焦虑”,使无数家庭担忧能不能“填饱肚子”。触目惊心的“巨大差距”,使整个国家慌恐会不会“被开除球籍”。

那时,“路陡”:如何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如何明辨“姓社姓资”的争论?如何走出“姓公姓私”的迷茫?如何摆正“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顶着“不改革就死路一条”的巨大压力,被誉为“富有勇气的改革家”“新的中国的梦想家”的邓小平,以擘画未来的如椽巨笔,以创造奇迹的胆识胸襟,开启了一场“最有勇气的制度试验”。

“我们憋着一肚子劲,要打翻身仗的劲,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亿万人民凭着那么一股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拼劲儿,放手一搏、永不服输的心气儿,“摸着石头过河”,“大胆试大胆闯”,风雨兼程、风雨无阻,中华大地“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一个万物生辉的时代迎面而来。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告诉我们什么是关系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告诉我们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

在21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能靠统筹安排的优势较快的实现经济增长,基本目标是让人民生活能普遍富裕。但是,政治制度发展与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社会矛盾不能妥善解决,尚未在经济,政治,公民素养等方面齐头并进地发展现代国家。


扩展资料: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新中国60年,是经济建设硕果累累的60年。中国不仅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还创造性地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

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既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又注重加强宏观调控,为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证。经过60年奋斗,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30万亿元,一大批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当国际金融危机迎面袭来,中国的果断决策和政策效应,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许多外国政治家、学者认为,“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