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郭锦辉
作为新型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代表,当前全国范围形成智能计算中心(以下简称“智算中心”)建设的热潮。多个城市智算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当地各行业领域提供算力支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各行业各领域对算力的需求和场景也出现了新变化。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议加快智算中心的创新发展。
01
智算中心布局持续优化与完善
智算中心是基于最新人工智能理论,采用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架构,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的公共算力新型基础设施。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智算中心在推进AI产业化、赋能产业AI化、助力治理智能化、促进产业集群化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它不但具有“聚合器”作用,还兼具“孵化器”和“倍增器”作用,既能够带动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的倍速增长,还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动力。
“经研究测算,保守估计,‘十四五’期间,在智算中心实现80%应用水平的情况下,城市对智算中心的投资,可带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增长约2.9倍到3.4倍、带动相关产业增长约36倍到42倍,城市/地区在智算中心建设投入的增长量对创新产出的贡献率约为14%到17%。”单志广说。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数字化新事物、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应用场景越发复杂多元,使得算力规模不断扩大,算力需求持续攀升。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我国算力结构也随之不断演化,对智能算力的需求与日俱增。提供人工智能算力的智算中心规模也将不断扩大。
“据统计,我国超过30个城市正在建设或提出建设智算中心,整体布局以东部地区为主,并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拓展。”单志广预计,未来,随着我国智算中心布局的持续优化与完善,以及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不断创新和解锁,智能算力需求将得到更大释放。
单志广表示,整体上看,智算中心发展呈现算力的规模需求快速增加、围绕算法的服务模式持续完善、普适普惠的服务生态逐步构建、绿色低碳的发展格局加速形成等四大新趋势。
02
加快实现算力服务的普惠高效
智算中心已经被纳入新基建的信息基础设施范畴。智算中心如何“好用、用好”?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获悉,2020年12月,国家信息中心和浪潮信息联合研究发布了《智能计算中心规划建设指南》。2023年1月11日,双方再次联合发布《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主题词从“规划建设”更新为“创新发展”,体现了智算中心发展从规划建设进入到赋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浪潮信息高级副总裁刘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智算中心的建设要以政府侧和市场侧实际需求为牵引,以高标准建设、可持续发展为路径,改造存量与优化增量协同推进,引导龙头企业建设高附加值、产业链带动效应明显的重点项目。
刘军认为,未来,智算中心的服务模式从提供算力为主向提供“算法+算力”转变。智算中心通过提供预置行业算法、构建预训练大模型、推进算法模型持续升级、提供专业化数据和算法服务,让更多的用户享受普适普惠的智能计算服务。智算中心的发展将由传统的硬件、软件向“智件”升级。“智件”的构建,通过可视化操作界面,以及低代码开发甚至无代码开发的模式,为用户提供功能丰富、使用便捷的人工智能算力调度、算法供给和个性化开发服务,实现“带着数据来、拿着成果走”的效果。面对绿色化转型,推进智算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智算中心建设的方向之一。
在单志广看来,当前智算中心建设还存在诸如概念认知尚不清晰、建设标准尚不统一、应用场景尚不丰富、运营模式尚不成熟等挑战和问题。
对于新形势、新需求下的智算中心建设,单志广建议,遵循“政府引导需求牵引”“开源开放培育生态”“普适普惠创新发展”“集约高效节能降碳”四大原则。他表示,为了实现算力服务的普适普惠、高效利用,智算中心建设要构建“算力基建化、算法基建化、服务智件化、设施绿色化”的“四化”技术路线。这四大环节相互支撑、相互协调,共同构建起智算中心普惠高效的运行体系。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文章原标题:《关注丨实现算力服务普适普惠高效利用》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