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数”前行践行普惠金融使命_数字_数据_金融

□ 薛涵 高倩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江苏苏宁银行坚持“科技驱动的O2O银行”定位不动摇,持续提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 发展能力,以“科技基因”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度和可得性,加“数”前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数字领航”不动摇

“数字银行的使命,就是要运用数字技术,把复杂的传统金融服务,升级为简单的数字金融服务,使金融消费者用起来简单、金融员工操作起来简单,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省数字金融协会会长、江苏苏宁银行董事长黄金老说。

江苏苏宁银行高级管理层设立了产品创新管理委员会、信息科技创新管理委员会、数据管理委员会,分别牵头统筹管理产品、科技、数据三大战略资源,明确目标,长期投入,持续推进数字银行建设。

在组织和人员方面,江苏苏宁银行持续加大创新和投入力度,为数字银行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总行专门设立数据资源部,统筹管理和经营数据资产,加强跨部门、跨职能工作协调创新。聘请知名高校科技专家做独立董事,聘请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从卡耐基梅隆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顶尖学府引进数字专才。自主开发“数字金融大讲堂”系列课程,加强金融、科技、数据复合型人才培训,去年培训员工数万人次。目前,该行数字风控人才占全行人员比例近20%,为全省银行业最高。

激发“资产+技术”双驱动

江苏苏宁银行依靠数据资产和数字技术双轮驱动,狠抓数据能力建设、基础科技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业务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水平,实现金融服务更加简单、更有竞争力。

推进业务数字化,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消费金融、微商金融、产业链金融、科创金融、财富管理、场景支付六大核心业务线全部实现数字化升级,99%的客户来自线上,99%的业务在线办理。基于数字技术赋能,该行以500多名员工服务了超过5400万用户。

践行普惠金融,围绕小微风控开展重点攻关。集中科技、人才资源,先后自主研发一系列科技系统,再造小微获客运营、风险审批、用信放款、贷后预警全流程,不断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目前,已累计服务普惠小微企业客户超过120万户,为小微客户提供资金支持超1000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超过40%,远高于全国银行业14%左右的平均水平,其中信用贷款占比更是达到90%,小微企业户均贷款9万元,真正做到了聚焦普惠、小而分散。

聚力开放协同,促进金融服务与生产生活场景深度融合。基于自主开发的金融开放平台,开发800多个API(应用程序接口),与洁柔、海尔、途虎、美团、中和农信等115个经济场景平台建立了合作,覆盖家电、农业、物流、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

推进管理数字化,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以数字技术提升内部管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全行经营管理效率,成本收入比实现逐年下降,去年达到22.48%,远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

以数字化提升工作效率。推出“升级通”管理平台,内置客户关系管理、营销管理、移动展业、移动办公、业务培训等功能模块,优化300多项管理流程,实现内部管理高度数字化,提升了全行整体经营效率。

以数字化优化客户体验。在全省银行机构中首家采用6位纯数字简密,使得用户开户、登录和转账时密码好记、好用。基于OCR识别、人脸认证等技术,实现个人用户1分钟开户,企业开户最快12分钟完成。

依托“研发立行”筑底座

成立之初,江苏苏宁银行即提出研发立行,以领先的金融科技弥补小银行的发展劣势,夯实长远发展的科技“底座”。

持续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云、区块链、物联网等前沿领域布局,累计申请各类专利164件、授权专利57件,累计投入研发费用6.4亿元,研发占比达5.74%,研发人员占比52%,成为省内首家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商业银行、首个通过DCMM三级认定的金融机构。

打造全行统一数据底座,利用分布式技术、流计算技术提升数据处理能力,构建涵盖数据采集、加工、存储、流转、应用和数据资产管理在内的数据能力体系,将数据源头“清源”治理与数据湖“净化”治理有机结合,扎实推进数据质量提升,建设数据集市和客户标签画像体系,实现变量与算法模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变数据资源为数据资产,有力支撑了业务发展。

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更好践行普惠金融使命,江苏苏宁银行将不断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持续推动业务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数字化变革,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持续打造“长三角核心区普惠客群最多、Fintech应用最多、具有领先优势的专精特新数字银行”特色品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