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用要后多长时间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的症状 博客
- 双硫仑样反应是怎么回事
- 双硫仑样反应
- 双硫仑反应发生后多久可以致死
- 吃头孢克肟颗粒,喝酒.不良反应反应,时间都是怎样的
- 头孢加白酒多少可以致死
- 酒后24小时能吃头孢吗
- 吃头孢喝酒多长时间有反应
- 吃了头孢后喝酒会有生命危险吗
- 双硫仑反应和双硫仑样反应有什么区别
用要后多长时间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的症状 博客
一般饮酒后几分钟十几分钟之内发生。也有个别患者可能在饮酒之后一天发生。间隔两到三天之后发生反应的几率是比较小的。双硫仑反应是由于饮酒后口服某些药物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最好停药一周才可以饮酒。
双硫仑样反应是怎么回事
双硫仑样反应是属于药源性急症,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严重者危及生命。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导致乙醇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的代谢受阻,乙醛在体内蓄积引起一系列中毒反应,许多抗菌药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与乙醇犯冲,用药后若饮酒,同样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3)。本文急性心肌梗塞的2例病例报告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心电图ST-T改变是由于甲硫四氮唑取代基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造成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肌舒张期缩短,冠状动脉灌注压降低,导致灌流量减少所致。其中以克念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如有患者在使用该药后吃酒芯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气水,甚至仅用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②硝咪唑类药物如甲硝挫(灭滴灵)、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③其他抗菌药如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等。双硫仑样反应往往与用药后饮酒或使用含乙醇制品有关,鉴于药物在体内消除需要一定时间,被抑制的乙醛脱氢酶恢复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有研究者建议在使用上述抗菌药物期间及停药后20天内,均应避免饮酒或进食含乙醇制品(包括饮料、食物、药物),如白酒、黄酒、啤酒、各种果酒、酒芯巧克力、藿香正气水、氢化可的松注射液、75%外用消毒酒精等。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停用乙醇相关制品,严重者更不可麻痹大意,应立即到医院救治。医护人员应对双硫仑样反应给与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
双硫仑样反应
又称为戒酒硫样反应,在用甲硝唑几天后有饮酒、时出现,除出现戒酒样的不舒服的症状外,还有严重的心悸症状。一般持续时间不长,约几十分钟自然缓解。
静滴头孢哌酮钠后饮酒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及护理
关键词:头孢哌酮
头孢哌酮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虽然副作用少见,但应用本品期间饮酒或接受含酒精药物或饮料者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2002年9月~2003年6月我院共收治10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其中2例发生过敏性休克,经及时抢救与护理,均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40~72岁,平均62岁。其中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3例,呼吸道感染6例,泌尿系感染1例。
1.2 用药及饮酒情况 本组10例患者均为院外静滴头孢哌酮钠后饮酒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而急诊入院。2例静滴头孢哌酮钠3~4h后饮酒,7例6~8h后饮酒,1例14h后饮酒,均饮白酒,饮酒量100~300g。
1.3 双硫仑样反应 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幻觉、恍惚。其中2例发生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至60~70/30~40mmHg,并伴有意识丧失。
2 护理
对双硫仑样反应及过敏性休克患者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休克者采取“V”型体位。(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4~6L/min,改善组织缺氧。(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10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或静推,补液及利尿,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4)对症处理。如恶心、呕吐者可给予胃复安10mg肌注;如嗜睡、意识不清可以给予纳洛酮对抗治疗。(5)床旁备齐急救器械及药品,如除颤仪、吸痰器、气管切开及静脉切开包、呼吸兴奋剂、利尿剂等其他抢救药品。(6)密切观察患者神志、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心律、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并做好病情动态的护理记录。
3 讨论
头孢哌酮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静脉滴注本品1g后,即刻血药峰浓度为106.0mg/L,12h后尚有1.5mg/L。本品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故应用本品期间,饮酒或静脉注射含乙醇药物,将抑制乙醛去氢酶的活性,使血中乙醛积聚,而出现双硫仑样反应,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对门诊或住院患者及家属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应用头孢哌酮钠期间或停药后5~7天应避免饮酒或含有乙醇的中西药、补品、饮料等。同时应加强医护人员对此反应的认识。
(建 伟)
作者单位:277102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
双硫仑反应发生后多久可以致死
酒精容易与头孢类药物发生双硫仑反应,出现胸闷、心慌或头晕等症状,容易出现,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反应。可以多饮水,可密切观察,过了一天了,一般不会出现反应了。一般人是不会马上死亡的
吃头孢克肟颗粒,喝酒.不良反应反应,时间都是怎样的
一、何谓双硫仑和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disulfiram)是一种戒酒药物,服用该药后即使饮用少量的酒,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而达到戒酒的目的。
双硫仑的作用机制在于——双硫仑在与乙醇联用时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导致体内乙醛蓄积而产生一系列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许多药物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用药后若饮酒,会发生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
查体时可有血压下降、心率加速(可达 120 次 /min)及心电图正常或部分改变(如 ST—T 改变)。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关系,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及对乙醇敏感者更为严重,这种反应一般在用药与饮酒后 15-30 分钟发生。
二、哪些药物可导致双硫仑样反应?
1. 头孢菌素类药物中的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先锋Ⅴ号)、头孢拉啶(先锋Ⅵ号)、头孢美唑、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氨苄(先锋Ⅳ号)、头孢克洛等。
其中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如有患者在使用后吃酒心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气水,甚至仅用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这些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化学结构上共同的特点是,在其母核 7- 氨基头孢烷酸(7-ACA)环的 3 位上存在于双硫仑分子类似的甲硫四氮唑(硫代甲基四唑)取代基,其与辅酶Ⅰ竞争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中心,可阻止乙醛继续氧化,导致乙醛蓄积,从而引起戒酒硫样反应。
理论上说,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磺啶、头孢唑肟、头孢克肟,因不含甲硫四氮唑基团,在应用期间饮酒不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但是有报道称头孢曲松虽然不具有甲硫氢唑侧链,但有甲硫三嗪侧链也可引起此类反应,故被排除在外。另有头孢他啶致双硫仑样反应报道。
2. 硝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灭滴灵)、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
3. 其他抗菌药如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磺胺类(磺胺甲恶唑)等。
三、饮酒多久后可以用头孢类抗生素?
据相关文献报道 , 头孢类抗生素致双硫仑样反应与饮酒可达 99% 的密切相关。由于个体差异存在,每个人酒精消除时间不同,但饮酒时间与用药时间的间隔越长 , 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率就越低。
一项回顾性调查分析显示: 24 例用药前饮酒的患者中共有 17 例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 发生率为 70.90%(17/24), 其中 62.50%(15/24) 发生在用药前 3 天内有饮酒史者 , 在用药前第 4 天和第 5 天有饮酒史的仅各发生 1 例 , 用药前第 6 天以前有饮酒史的未再有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的病例。
在用药后 22 例饮酒的患者中 , 发生率为 68.20%(15/22), 其中 54.6%(12/22) 发生在用药后 3 天之内饮酒的患者 , 在用药后第 4-6 天饮酒的患者中共发生 3 例 , 发生率为 13.70%(3/22), 用药后第 7 d 及其以后饮酒者未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由于乙醛脱氢酶被抑制后常需 4-5 d 后才能恢复, 故本组双硫仑样反应均集中发生在用药前、后 3 d 内有饮酒史的患者。
综合文献报道,为防止双硫仑样反应 , 对所有应用头孢类抗菌的患者应常规询问是否有药物过敏史、酒精过敏史和近期饮酒史 , 如患者在用药前 7 d 有饮酒史 , 应禁用该类药 ;对应用头孢类抗生素的患者 , 应当嘱其在停药后禁酒时间不能少于 7 d , 一旦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 应立即停药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治疗。
四、 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的应对措施
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停用含乙醇制品,轻者可自行缓解,较重者需吸氧及对症治疗。治疗上可洗胃排除胃内乙醇,减少乙醇吸收,静注地塞米松或肌注纳洛酮等对症处理,静脉输注葡萄糖液、维生素 C 等进行护肝治疗,促进乙醇代谢和排泄。心绞痛患者需改善冠脉循环,血压下降者可应用升压药,数小时内可缓解。
患者就诊后边抢救边询问病史,立即使患者取平卧位、吸氧、测生命体征并记录。对休克的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充晶体液,必要时给予多巴胺等升压药,积极治疗以缩短低血压期。对原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同时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对确诊为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也应作心电图、血常规、电解质检查,以排除多种疾病共存而延误治疗。
因起病突然,症状明显,患者及家属均有紧张、恐惧心理。应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向其说明病因,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一般 4 -12h 症状逐渐缓解。
五、 总结
除上述常见的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抗生素外,另有一些类双硫仑样反应的罕见报道,如喹诺酮类、红霉素等,这些原因未明的类似双硫仑样反应发生机制还有待于临床的进一步证实和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总之,酒后用药,药后饮酒都可能对药效产生较大影响,临床工作中除了积极预防双硫仑反应,更关键的是要意识到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减少误诊。
头孢加白酒多少可以致死
同时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酒精,可能会导致双硫仑反应发生,危及生命,但不一定会导致死亡。如果出现严重的双硫仑反应,则反应持续时间从5-40分钟左右,其严重程度与药量和饮酒多少成正比。
酒精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以在体内发生相互作用,导致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在体内蓄积,引发面部潮红、睑结膜充血、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气短、烦躁,低血压、心悸等症状,严重者会发生呼吸困难、言语混乱、视物模糊、步态不稳、狂躁、谵妄、意识障碍、晕厥、休克,甚至死亡,通常出现在二者同时应用后的5-40分钟左右。症状的轻重程度、持续时间与饮用酒精量以及个体差异有关,轻者症状很快会消失,重者必须及时到医院进行抢救才可恢复正常。
酒后24小时能吃头孢吗
可以。这要看酒精的体内代谢情况,酒精在体内残存的时间12个小时左右。双硫仑反应是二元合成过程,抗生素与酒精只要在体内碰上了,就会起反应。所以,依据酒精和抗生素在体内的代谢特点可以做出判断。酒精在体内留存时间12小时左右,可以服用头孢。
而药物要数天时间,为安全起见,吃头孢后一周内禁止饮酒。
吃头孢喝酒多长时间有反应
一般用了头孢类药物后喝酒,在喝酒之后10分钟可能出现如下症状:心跳加快、脸红、胸闷、呼吸很重、全身发冷等,严重者会危及生命。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这些反应的。
扩展资料:
头孢类药物可分布于身体各个部位,因此各个组织器官发生了感染,只要致病菌对头孢敏感都可以选用它。它是一种杀菌剂,浓度足够的话可以把细菌杀死,而不像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那些抑菌剂,常规剂量下主要起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意见建议: 切勿在饮酒前后使用。极易出现休克,晕厥,老年人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建议在病情痊愈后在喝酒。
酒精和头孢类抗生素在一起会发生双硫伦反应, 头孢类抗生素抑制了转化乙醛的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乙醛(肝脏中含有丰富的乙醇脱氢酶,可将酒精脱氢生成对人体危害更大的乙醛)不能被消除而在血中堆集起来,产生中毒症状,如面部发热、潮红,头痛,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呕吐、恶心、出汗、休克等剧烈反应,可引起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衰乃至死亡。反应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饮酒量成正比。 治疗:首要的是停用药物或酒精,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反应严重者可给地塞米松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或静推,补液及利尿,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如恶心、呕吐者可给予胃复安肌注;如嗜睡、意识不清可以给予纳洛酮对抗治疗。更要平时注意预防应用抗素药物期间乃至停药5天之内不要饮酒和含酒精的饮料。
双硫仑反应:指用药后若饮酒,会发生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查体时可有血压下降、心率加速(可达120次/min)及心电图正常或部分改变。
救治措施:
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停用含乙醇制品,轻者可自行缓解,较重者需吸氧及对症治疗。
治疗上可洗胃排除胃内乙醇,减少乙醇吸收,静注地塞米松或肌注纳洛酮等对症处理,静脉输葡萄糖液、维生素C等进行护肝治疗,促进乙醇代谢和排泄。心绞痛患者需改善冠脉循环,血压下降者可应用升压药,数小时内可缓解。
①患者就诊后边抢救边询问病史,立即使患者取平卧位、吸氧、测生命体征并记录。
②对休克的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充晶体液,必要时给予多巴胺等升压药,积极治疗以缩短低血压期。
③对原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同时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
④对确诊为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也应作心电图、血常规、电解质检查,以排除多种疾病共存而延误治疗。
⑤因起病突然,症状明显,患者及家属均有紧张、恐惧心理。护士应安慰患者,劝慰家属,向其说明病因,介绍成功的病例,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⑥治疗起效快、疗程短,4h~12h症状逐渐缓解。
参考资料:双硫仑反应
吃了头孢后喝酒会有生命危险吗
开门见山,一句话:存在这种危险性 但发生可能几乎为零
媒体:头孢输液两天后喝白酒心跳飙到160 35岁男子差点没命
2019年1月4日,江苏新闻报道一位35岁的陈先生因为输头孢菌素2天后喝酒导致的“双硫仑反应“差点送命。
据报道,陈先生平时经常喝酒,酒量也很好,白酒少则半斤,多则一斤。
但是,1月3日晚,参加朋友聚会,几小杯白酒下肚,大家正聊得起劲,陈先生却突然趴在桌上,觉得胸闷头痛,心跳得很快。朋友看情况不对,赶紧拨打120。
淮安市中医院急诊科医生介绍,当时陈先生心跳很快,达到160次每分钟,脸色惨白,出现了休克症状,经过急救才得以缓解。
据医生介绍,经过追问,陈先生此前两天输过“头孢菌素”,因此诊断“双硫仑反应“。幸亏送医及时,否则差点送命。
医生还介绍,在刚刚过去的12月份,他们就收治了7位“双硫仑反应“患者。这主要是由于很多人都不知道吃有些药后有不能喝酒的禁忌。
最后,医生还进一步建议:“服用了头孢类、糖尿病类的一些药物以后,尽量避免饮酒。服用上述药物期间,不仅要禁饮各种酒,还应避免食用各种含乙醇的食品药品,如米酒、酒心巧克力、发酵的食醋、豆腐乳、藿香正气水等,甚至还包括啤酒鸭等各种黄酒、白酒做的菜,服药后至少一周之内都不宜解除禁忌。”
头孢+酒=毒药!可以致命?
近年来,国内媒体上关于“头孢+酒=毒药!可以致命”的“科普”连篇累牍。公共媒体,甚至医学杂志也不时报道这类中毒事件或病例,“差点送命”或直接致死的案例屡见不鲜。
然而,这种事故似乎仅见于国内,国外却几乎不见有严重反应,更没有致死的报道,无论是通俗媒体还是医学专业杂志。
那么,问题来了,“头孢+酒,真能致命吗”?
这需要从双硫仑和“双硫仑-酒精反应”说起。
双硫仑和“双硫仑-酒精反应”
双硫仑,是FDA批准的一种戒酒药。
早在1930年代,有人就发现硫化橡胶工业工人下班后喝酒会出现一种很难受的反应。
后来,在1947年,丹麦哥本哈根研究抗寄生虫感染的研究人员服用小剂量双硫仑检验其副作用,服药后喝酒也发现出现了相同的很不舒服的反应。
经过研究,他们认为双硫仑可以与酒精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了这种不良反应。
19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初,丹麦开始组织对双硫仑治疗酒精依赖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目的就是利用双硫仑-酒精产生的很不舒服的反应来对饮酒产生厌恶达到戒酒的目标。
为了最大化这种不舒服的反应,开始时使用了很大剂量的双硫仑。每天的剂量达到1000至3000毫克,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很快,美国FDA也承认了这种疗法的疗效,批准双硫仑用于治疗酒精依赖症。
但是,后来的临床实践发现,这种双硫仑-酒精反应的程度经常是不可预测的。严重的可以产生低血压,甚至休克。极个别抢救不及时,特别是原本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甚至出现了死亡。
因此,治疗目的从使用大剂量的厌恶疗法改成小剂量使用的戒酒疗法,每天剂量从数千还可减少到250mg。
后来的研究发现,双硫仑-酒精反应的机制是双硫仑干扰酒精的代谢,与负责分解乙醛产生乙酸的的乙醛脱氢酶产生不可逆性的结合,灭活酶活性,使得血液中乙醛集聚,浓度迅速升高,升高幅度可以达到5~10倍,从而产生系列反应,称为双硫仑-酒精反应,实际上就是乙醛中毒反应。
这种反应在我国人中其实原本常见,就是所谓喝酒后的“亚洲红”。
研究已知,由于双硫仑与乙醛脱氢酶的结合是不可逆的,如果服用大剂量双硫仑,体内已经产生的酶将被全部灭活,需要等约2周后才能合成足够大量的酶恢复正常的乙醛代谢能力。
期间,喝酒都会产生双硫仑-酒精反应。
这种双硫仑-酒精反应通常在酒精被吸收后10~30分钟开始,程度存在很大差异。主要与摄入双硫仑和酒精的剂量成比例。
假设以大剂量双硫仑完全抑制酶活性,反应程度主要与血液酒精浓度(BAC)成比例:
BAC达到0.005~0.01%(即5~10毫克/ 100毫升)时,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反应;BAC达到约醉驾的0.05~0.10%(醉驾标准是0.08%),就能出现比较严重的反应;BAC达到0.125~0.150%,可能会发生意识丧失。
如果单纯酒精的作用,醉酒或酒精中毒的导致意识丧失,BAC需要达到0.25~0.32%的水平。
也就是说,表现为“酒量突然减掉了一半”。
可见,双硫仑-酒精反应的表现远严重于单纯的醉酒或酒精中毒。
具体表现上,中等强度双硫仑-酒精反应可以出现大量出汗,皮肤潮红,特别是上半身和面部;呼吸加快,出现过度换气,进而出现呼吸困难;口渴,呼气带乙醛气味,视野模糊;头颈部血管跳动;恶心呕吐;胸部疼痛,心悸,心跳加快,低血压;虚弱,眩晕,昏厥,烦躁不安甚至意识混乱。
严重的反应会出现呼吸抑制,循环障碍,心律失常,原本有冠心病有可能诱发心肌梗死,存在心脏功能障碍的可能会诱发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乃至出现癫痫发作,昏迷甚至死亡。
因此,心血管疾病是双硫仑疗法的禁忌症。
即便如此,死亡事故也是极其个别的,抢救不及时或者原本存在心血管病的患者。
提醒注意的是,这些死亡病例发生在大剂量使用双硫仑的早期,乙醛脱氢酶存在不可逆性完全抑制及大量喝酒的情况下。
头孢类药物的双硫仑样-酒精反应
头孢类抗生素被合成后就发现多个品种也可以与乙醛脱氢酶结合,产生类似双硫仑-酒精反应,被称为双硫仑样-酒精反应。
在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对这种反应进行了系列研究,发现,某些头孢菌素可以与乙醛脱氢酶结合,对酶活性产生可逆性抑制。当加入竞争结合物质时,酶的活性可以被解活。
而且,对酶活性的抑制程度远远低于双硫仑。
因此,使用头孢类药物后喝酒产生的双硫仑样-酒精反应虽然表现上类似双硫仑-酒精反应,看上去很吓人,但是程度上则轻得多,极少需要进行特殊处理,都会自行恢复。
其中,很多轻微的反应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是一种中毒反应,只是“比平常酒量小了一些,更容易醉”了而已。
其他药物的双硫仑样-酒精反应
除了头孢菌素类药物,像甲硝唑类、氯霉素、灰黄霉素、异烟肼和呋喃妥因等抗生素;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疼)和硝酸甘油等心血管药;氯磺丙脲、格列本脲(优降糖)和甲苯磺丁脲等糖尿病药;以及非那西丁和保泰松等止痛药等,也可以与乙醛脱氢酶结合,抑制其活性产生双硫仑样-酒精反应。
含酒精食物或发酵类食品也会产生反应吗?
包括一些使用酒精制备加工的食品,或经过发酵的食物,像调味汁、醋、咳嗽药水,我国特产的藿香正气水等,由于含有一定量的酒精,也有可能与上述药物相互作用产生双硫仑样-酒精反应。
但是,由于酒精含量极少,乙醛产量也就极低,因而即使产生反应也是极其微弱的,如果不是特意关注,可能根本不会发现任何异常。
淮安的陈先生真的是头孢导致的“双硫仑样-酒精反应”吗?
最新的这项报道中,医生的一句话暴露了这个病例的“马脚”:
因为,如上所述,“双硫仑样-酒精反应”皮肤反应只能必须是潮红,而不能是“面色苍白”。
而且,这个病例发生在输头孢药物的2天后。即使输的是半衰期最长的头孢曲松(每天只需要用药一次。其他头孢由于半衰期短,每天需要用2到3次),2天后也仅残余很低的血药浓度,酶活性已经得到很大恢复。
再说,头孢类药物相关的双硫仑样-酒精反应本身不同于双硫仑-酒精反应,程度上要低得多。
因此,陈先生被诊断双硫仑样-酒精反应极大可能是误诊。
这种误诊可能会产生一种危害,就是延误对引发这次发作的真正疾病的追查。
国内医学杂志报道的那些致死病例是怎回事
如上所述,国外极少报道药物导致的双硫仑样-酒精反应病例,更没有致死的病例。
英文医学期刊上仅见的最大病例组临床报道来自中国中日友好医院,回顾了78例头孢类药物导致的双硫仑样-酒精反应。
所有病例都发生在静脉输注头孢菌素或喝酒的30~60分钟内,无论是先输头孢菌素还是先喝酒。
其中例53例(67.95%)喝的是白酒(作者居然表达成白葡萄酒“white wine”),饮用量使用的是容积,从50毫升到500毫升不等,绝大多数48例饮酒量在50~99毫升范围。由于没有酒精度信息,也就是不知道真正喝下了多少纯酒精。另有25例喝的是啤酒。
78人中有72人抱怨酒量减了一半。
其中,有5人反应严重,抢救无效死亡。
问题是,所有病例的诊断都仅限于临床诊断,没有任何客观证据证明发生了双硫仑样-酒精反应。比如,血液乙醛浓度测量。
其中死亡中的一例患者,24岁,事故发生在他的婚礼上,喝下150毫升白酒后突然倒地。
跟最新淮安的病例一样,经过追问得知他在36小时前曾经输过头孢菌素。
因此,这个目前全球最大的头孢菌素导致的双硫仑样-酒精反应临床病例报告,据作者称也是唯一给出死亡率的报道,所有的诊断仅停留在临床诊断层面,没有一例获得确诊。
这大概可以反映出国内类似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吧。
实际上是把静脉输头孢菌素,与一定时间内喝酒,无论先后发生的事件之间的相关关系,当成了因果关系。也就是,这些所谓双硫仑样-酒精反应都是鸡叫出来的,哦,不,是典型的“鸡司晨”的笑话。
小结
诚然,包括头孢菌素和上述其他药物,使用后饮酒,甚至进食含有酒精或经过发酵的食物,都有可能发生双硫仑样-酒精反应。
但是,由于这些药物对于乙醛脱氢酶的抑制程度低,而是可逆的,这种反应要比双硫仑-酒精反应轻得多。虽然有时候看上去很吓人,患者感觉很不舒服,却通常不会产生严重健康后果,更不大可能会致命。
尽管如此,“服药不喝酒,喝酒不服药”认识必须坚定不移坚持的准则。
因为,即使不是双硫仑-酒精反应,大多数药物也会与酒精发生相互作用。
双硫仑反应和双硫仑样反应有什么区别
双硫仑又称戒酒硫,硫醒,是一种治疗慢性乙醇中毒、乙醇中毒性精神病的药物。
双硫仑主要化学作用是(竞争性抑制肝细胞线粒体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中心,阻止乙醛转化为乙酸)致乙醛在体内迅速蓄积,血中乙醛在浓度的水平上升10 倍,而乙醛的毒性约是乙醇的10倍。乙醛的累积致使体内儿茶酚胺(一种含有儿茶酚和胺基的神经类物质)释放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同时一定程度的抑制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和脂肪氧化能力,并且导致不可逆的心血管系统抑制作用,往往需要将长时间才能恢复,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及体征,即双硫仑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是指在使用具有双硫仑结构或作用机制的药物前后使用(饮用亦或涂抹)酒精制品致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的反应。多表现为面部潮红、全身出汗、四肢无力、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等。
至于二者的区别,你可以理解为前者是一种戒酒行为,是有目的性(为了戒酒)的服用双硫仑,让你感到不适从而达到目的。而后者属于不知情情况下在服用某些药物前后饮酒导致的不良反应。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