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奢只是打了一场胜仗,赵奢为什么能和廉颇乐乘齐名?赵奢姓赢为什么叫赵奢_赵国_秦国_之战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赵奢 赵国 秦国 之战

本文目录

  • 赵奢只是打了一场胜仗,赵奢为什么能和廉颇乐乘齐名
  • 赵奢姓赢为什么叫赵奢
  • [原创]中国名将之赵国三大良将之一赵奢
  • 赵盾和赵奢的关系
  • 你对赵奢有哪些了解呢
  • 赵奢怎么读
  • 赵奢有过什么战争
  • 关于赵奢的战功,具体有哪些
  • 赵奢是哪个朝代的
  • 纸上谈兵的历史人物是谁-简短介绍

赵奢只是打了一场胜仗,赵奢为什么能和廉颇乐乘齐名

纸上谈兵的赵括被后人嘲笑,那么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位名将,此人叫做赵奢。说到这个人,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赵括这人虽贻笑千年成了反面“典型”,可是赵括的父亲就是赵奢,相比较来说,赵奢的能力要比赵括强很多。赵括仅仅纸上谈兵,根本没有什么实战技巧。赵奢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肯定是不如赵括的。

知名度非常低,但是这不影响赵奢的能力。赵武灵王学到了胡人的骑射之后,赵国的国力大增,赵国取代魏国成为三晋最强国,由此说来,骑射的增加,让赵国的实力大增。更为重要的是,赵国建立了古代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赵国北击匈奴,西灭娄烦、林胡,降服中山,踞晋北、华北两大平原。

由此赵武灵王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支骑兵部队。公元前270年,秦国向韩国借道,命大将胡阳率10万大军攻打赵地阏与。就这样,赵国失去了阏与,这对赵国来说是损失惨重。阏与的地理位置特殊,其次阏与非常重要。阏与的地理位置就是在赵国领土的中间,就是在太行山脉的中间位置。

赵国的领土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以都城邯郸为中心的华北平原,另一部分就是以故都晋阳为中心的晋中地区。两地相隔并不远,阏与就在中间位置。这对于赵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假如阏与被敌军占领,就代表了赵国的领土被分为两半。也可以说,就是让赵国的军队首尾不能相连。

秦国的进攻,让赵国措手不及。其次就是廉颇和乐乘觉得根本救援不了阏与,正因如此,赵国的国王也是束手无措。现如今看来,廉颇和乐乘的看法是正确的。阏与和邯郸之间只有一条路,而且道路狭窄,甚至不能容纳两匹马并行。想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救援阏与,难度可想而知。

赵军要想驰援阏与,必须从秦军的眼皮子底下通过,一举一动都难以逃过秦军监视,贸然出击肯定是不行的。假如秦军提前设伏,那么赵军就是全军覆没。赵国不救援是对的,廉颇和乐乘在全局考虑下做出了相对正确的选择。关键时刻,赵奢说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阏与是可以救援的,这让当时的人们大吃一惊。

赵奢认为,想要救援阏与,就类似两只老鼠打架,只有最勇敢的那一只才会胜出。不知赵惠文王是怎么想的,竟然否决了廉颇和乐乘两位军中大佬的意见,启用名不见经传的赵奢领兵去救阏与。正是因为这一次的决定,才给了赵奢出人头地的机会。赵奢领兵出城三十里后便按兵不动,命令部队原地扎营,深沟高垒,与武安秦军对峙。

随着时间的流逝,秦军逐渐的放松了警惕,由此赵奢看到了机会。赵奢见秦军懈怠,立即命令全军出发,仅用两天一夜便绕过武安,来到距离阏与不足50里的地方。到达目的地后,赵奢抢占制高点,修建工事,等待武安秦军来追。得知赵奢的大军前来后,秦军慌忙追击。上气不接下气地来到赵军壁垒下时,赵军以逸待劳,从山上冲下,一举打垮秦军主力,阏与解围。

阏与之战,赵奢抓住了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战术欺骗,二是快速机动,出其不意抵达战场,然后化被动为主动。在这次战争中,赵奢创造了战争奇迹。赵奢几乎全歼秦军,这是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遭遇的史无前例的大败。在秦军进攻的战争史上,阏与之战是绝无仅有的。阏与之战后,赵奢更是与廉颇乐乘齐名。

纵观赵奢的一生中,仅仅打了这一次胜仗,就被后世祭奠。值得一提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还是学到了赵奢兵法的一部分。长平之战赵军被围断粮40多天,还能向秦军发起进攻并造成较大伤害,虽然跟赵军本来就强有关系,但如果是垃圾统帅还是难做到的。总的来说,赵奢就是去世的太早,否则赵奢的辉煌战绩绝不仅仅是阏与之战一次。

赵奢姓赢为什么叫赵奢

赵奢是赵国宗室成员,因战功封马服君。赵国的远祖可追溯至五帝时代,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费地,赐姓嬴。
伯益的后人在商末为蜚廉恶来父子,以能跑善战辅佐商纣。后被杀。其后有造父,善驭,因功封于赵地。其后有赵盾,赵武等,渐成大族,分晋而建立赵国。
先秦男子称姓不称氏,故此赵奢不叫赢奢。

[原创]中国名将之赵国三大良将之一赵奢


中国名将之赵国三大良将之一赵奢

赵奢,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国第一名将,赵国三大良将之一。

在赵国的名将里,我想大家更多的是听过廉颇和李牧的大名吧!相比于赵奢好像会显得比较籍籍无名,但我想说如果说谁是赵国第一名将,他既不是廉颇,也不是李牧,而是赵奢。

赵奢最初在赵国只是一名负责收税的小官。有一天他到平原君赵胜的家里去收税,赵胜是赵王的亲弟弟,而且官居丞相,既是皇亲国戚又是朝中重臣,所以仗着有赵胜的撑腰,赵胜的管家不买赵奢的帐,拒不交税,于是赵奢便命人将管家就地正法。平原君赵胜回到家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怒火中烧,立即派人把赵奢抓了起来,准备杀掉。面对这种情景,赵奢只是很平静的对平原君说道:“您是赵国的公子,举足轻重,而现在却自己带头以权谋私,如果一旦持久那样国法就会削弱,法弱则国衰;国衰则它国侵,那赵国就会灭亡,如果连国都不在了那您还怎么保持现在这样的富贵呢?像您这样地位高贵之人,如果您能带头奉公守法,那么别人就都会以此为样,而上下都公平合理,国家就会强盛,国盛则政固,您作为国君的亲族,就可以永保富贵。”平原君听了这番话后,觉得赵奢很不简单,于是就把他举荐给了赵王,赵王便破格提拔他为掌管全国赋税的官。赵奢果然不负众望,在他的管理之下赵国国库充盈,偷税漏税大为改善。

公元前270年,秦国派将军胡阳率军进攻赵地阏与,胡阳将阏与重重包围,同时发兵一支监视武安城,以防赵军驰援。赵惠文王首先想到的是大将廉颇,询问阏与之围可否解救。廉颇以路途遥远险要无法相救回答。接着赵王再问另外一名将军乐乘,乐乘的回答和廉颇一样。之后赵惠文王又问已经转文入武的赵奢,赵奢却回答说虽然道路遥远险要,但就像两只老鼠在穴中相斗,勇敢者胜。于是,赵王便派赵奢为将统兵救援阏与。赵奢率军只离开国都邯郸30里就下令安营扎寨,命令军中加固营垒,摆出一副防御赵都的姿态,并且下令不准言进兵,违令者斩。秦将胡阳派遣间使探明其意,赵奢好吃好喝款待,表现出毫无解救阏与之意,驻军于此只是防御秦军东进,拱卫国都。此时有位将军建议火速去救援,赵奢立即把他杀掉了。秦将胡阳得知后大喜,以为阏与必破也。赵军一直驻军28天之后,赵奢突然下令全军轻装简行,只用了两天一夜便突至阏与附近。此时的秦军才发觉了赵军的行动,如梦方醒,秦将胡阳立即调集重兵进攻赵奢。这时,赵军中有一位名叫许历的军士,要求进见赵奢,他对赵奢说秦军没有料到赵军会赶来此地,他们这次而来兵锋正盛,将军一定要严阵以待,否则必败。赵奢问道那应该怎么做,许历说他已经违反了军令请先杀他,这次赵奢却没有杀他了,反而让他继续讲。许历于是说道谁能先占北山就会获胜,后至者败。赵奢采纳了许历的主张,立刻发兵万人,抢占了北山制高点。果然,秦军后至,争夺北山不得上,陷入十分被动地位。赵军利用有利地势,居高临下,俯击秦军。秦军大败,四散溃逃,阏与之围随之解除。阏与之战的意义十分巨大,它使威行诸侯的强秦遭受了一次最大的挫折,许多年都不敢对赵国轻举妄动,加兵赵国,迫使秦国的打击重点转向楚国。赵奢因此战被封为马服君,地位一跃成为与廉颇、蔺相如相等。

齐国的大将田单曾经在即墨之战中以火牛阵大败燕军,复兴齐国有功,被委派为赵国的丞相。两个都是带兵好手,一个曾经力挽狂澜复兴齐国,一个铁血胆色阻秦东进,两大当世豪杰曾经有过一段非常著名的军事辩论。田单曾经对赵奢说道:“我并不太佩服将军的带兵之术,之所以不服唯独将军的带兵之众。过去的帝王所带之兵不过三万人,而天下服矣。可现在将军每次打战都是带十几二十万之众,所以我不服也。”赵奢反对田单这一看法,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以前四海之内各国林立,城池虽大却不过三百丈尺,人民虽多也不过三千家也。然而现在却是从前的各国都被吞并消灭,只存留下了七个大国,千丈的城池,万家的乡邑随处可见,时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战争的形式和规模也必须有相应的改变。例如齐国曾以二十万军队进攻荆国,五年乃灭,赵国以二十万军队攻打中山,也是五年才消灭。而如今像现在如果还以三万人去围千丈城,连城墙的一角都围不上,用以野战,根本没办法包围,你说这战争将怎么打。赵奢的这一席话,说得田单心悦诚服。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赵奢的用兵特点,那就是一个‘敢’字。赵奢为人果敢决绝,从他向平原君家收税时就敢将其管家斩杀,在阏与之战时,在大将廉颇和乐乘皆言不可救的情况下居然敢力排众议,率军救援,无不显示了他果敢的一面。在他带兵途中,首先下令有言军事者斩,而后有人进言立斩,接着又急行军突骤城下,杀的秦军措手不及,这些都显示了赵奢果敢的作战风格。赵奢可说是中国五千年来第一果敢将军。

更难能可贵的是,赵奢为人果敢又不失风雅。在赵国三大良将中,廉颇过于粗鲁,李牧过于纯粹,而只有赵奢能文能武,机敏过人。赵奢在世之年,秦国都惧其威名而不敢对赵大规模用兵。赵奢最后活了五十多岁,善始善终。

赵盾和赵奢的关系

赵盾是赵国宗室后裔。赵奢是赵国人,赵国的一位杰出将领,他的子是赵括,这里又有一个赵牧,说是他的儿子,改姓马,陕西扶风马氏始祖。但赵盾是赵国宗室后裔,他是赵衰(晋文公的立国肱臣,君娶季隗,赵衰娶叔隗,连襟也)的儿子,他有一个兄弟也叫赵括,那时还是没被韩、魏、赵瓜分的晋国时代,那也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同样将家族带入深渊。

你对赵奢有哪些了解呢

再说赵奢之前,我们先来讲一个典故-纸上谈兵:赵括,少时学兵法,善于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代廉颇为赵将,只照搬兵书,不知变通。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败。赵括的父亲就是赵奢,虽然纸上谈兵是一个反面教材,但这仍说明赵奢是一个很有军事才能的人。

第一,赵奢是一个秉公执法的人,他曾经是赵国一个征收田税的小吏,严明执法、不畏强权。平原君的家人仗着有平原君称霸一方,拒不交税,后来被赵奢依法诛杀九人,平原君恼羞成怒,想要处死赵奢,此时赵奢依旧不卑不亢地对平原君说:“您在赵国是贵公子,如今纵容家人而不奉公守法,法纪就会削弱,法纪削弱国家也就衰弱,国家衰弱则各国来犯,赵国便不存在了。您还到哪里找现在的富贵呢!以您的尊贵地位,带头奉公守法则上下一心,上下一心则国家强大,国家强大则赵家江山稳固,而您作为王族贵戚,难道会被各国轻视吗?”赵奢的确是一个有胆有识之人,在面对平原君如此强大的势力压迫下依然能说出如此一番话,真是一个奇才,而平原君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觉得赵奢是一个可用之才,便将他推荐给了赵王,赵奢的辉煌之路就此展开。

第二,赵奢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阏与破秦的典故想必大多数人应该听过,秦军驻扎在阏于,赵王想派名将廉颇前去援救,廉颇说太远了,救不到,这时,赵王又去问赵奢能不能前去营救,赵奢勇敢地接下了这个任务,后来,他带领大军离开邯郸城30里就地扎营,并巩固城寨,意在迷惑敌军不敢前去增援,待敌军间谍将赵奢他们不敢前去增援的消息告诉秦军,赵奢便带领大军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阏于然后与守城军队前后夹击歼灭秦军。

以上就是笔者的回答,各位看官如果有什么意见与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

赵奢怎么读

赵奢读音:
赵奢(生卒年不详),战国后期赵国名将,战国时代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
赵奢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享年约60余岁。据《战国策·赵策》记载,赵奢曾对赵国平原君赵胜提过自己曾经亡命入燕,得到燕王信任,被任命为上谷守。
赵奢因屡立战功,被赵惠文王封为“马服君”;人们便称他的儿子赵括为“马服子”。

赵奢有过什么战争

1、阏与之战

阏与之战,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

公元前270年,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今山西和顺)。赵将赵奢率军救赵,出奇计,终于打赢了一场原本无法取胜的战争。

2、长平之战

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长平之战发生时间是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

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3、邯郸之战又称邯郸保卫战

公元前259(周赧王五十六年)至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进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战。

4、平阳之战

宇文邕决定北连突厥,南和陈朝,并乘陈攻占北齐淮南地之机,发起攻灭北齐的战争。此次战争历时3年,较大的战役有:河阴之战、平阳之战和邺之战。

5、番吾之战

番吾之战是秦、赵两国交战中,赵国最后一次取得重大胜利。李牧在战前准确判断敌情,是此战获胜的主要原因,但赵国已无力再战,所以此战仅为击溃战,未能围歼秦军。

关于赵奢的战功,具体有哪些

战国时期,战乱不断的年代,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不过在战国时期出现过许多的名将,其中之一就是赵奢,俗称马服君,在当时的战国时期可谓是那么多国家的战国名将之一了,名声相当显赫,大概活了有六十多岁,在战国时期也算不短了,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的时候,为什么被称为马服君呢,就是因为赵奢曾经多次在战争中获得成功,名声远扬,所以人民经常称之为马服君,在赵国灭亡之后,马服君也就没有了,后来改成了马,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马姓的来源了,那么赵奢有什么样的战功呢,首先,赵奢收税,曾经作为赵国的史官,负责征收税收这一块的工作。其次,赵奢非常好的阏与之战,因为当时赵奢是非常懂得用兵之道,所以在进攻阏与的时候非常的成功。最后,赵奢拥有者独特的用兵见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摆兵布阵赵奢运用的十分了得。

第一,赵奢收税。赵奢为人非常的刚正不阿,所以每次在征收税收的时候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平,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所以在当时的战国时期能有这个水平思想已经是让人佩服不已了。

第二,赵奢的阏与之战,我们知道阏与之战是赵奢在与秦军打仗的时候最为出名的战役之一了,因为那个时候赵国已经败了,然而赵王还想再打一次,所以就派出了赵奢,赵奢能够得兵权,可谓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安定了君心。

第三,赵奢拥有者独特的用兵见解。赵奢是在战国时期的一位良将,哪个是能有这么以为好的将军简直就是国家的福星,拥有者高尚的品格,是赵奢的为人更为的忠厚,能过一路走过来所依靠的也是自己的能力。

赵奢是哪个朝代的

赵奢,赵国邯郸人,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一生戎马,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战国时期最为有名的将领之一。赵奢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在平原君推荐下,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全国赋税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

纸上谈兵的历史人物是谁-简短介绍

  赵括

  纸上谈兵的历史人物是赵括,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对于军事理论常识他虽然能够侃侃而谈,可是却并没有实战经验,只知道纸上谈兵,纸上谈兵来历出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如今人们习惯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来形容空谈理论却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
  纸上谈兵,汉语成语,拼音是zhǐ shàng tán bīng,历史人物是赵括,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对于军事理论常识他虽然能够侃侃而谈,可是却并没有实战经验,只知道纸上谈兵,纸上谈兵来历出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如今人们习惯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来形容空谈理论却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员大将名叫赵奢,他屡立战功,被封为马服君。赵奢的儿子名叫赵括,他小时候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头头是道,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也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觉得很奇怪就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很担忧地说:“打仗,是生死攸关的事,儿子虽然熟读兵法,但是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将来若是率军打仗,恐怕会遭到惨败。”
  后来有一次,秦国派白起为将,统率百万雄兵讨伐赵国。赵国命大将廉颇,率四十万大军在长平阻击秦军。廉颇知道秦军人马众多,粮草运输困难,不利久战。他命令赵军凭险固守,以便让秦兵不战自退。秦赵两国军队在长平相峙许久,仍然不能有所突破,白起无计可施,眼看粮草接济不上,急得六神无主。于是,有将士献计让他派人到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军根本不怕廉颇,最怕的是赵括。
  赵王不知是计,立即命赵括为将,代替廉颇。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但赵王坚持。赵括到了前线,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地任用军官,用书上所学的理论与秦军展开正面交锋,结果因为不变通中了秦军的埋伏,赵军四十余万全部被俘,后被白起设计坑杀。赵国元气大伤,不久被秦将王翦灭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