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公守法主人公是谁?越奉公守法的老实人反而越吃亏,被人看不起,为什么_奉公守法_平原_赵国

本文目录

  • 奉公守法主人公是谁
  • 越奉公守法的老实人反而越吃亏,被人看不起,为什么

奉公守法主人公是谁

谢邀@悟空问答。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公私分明”“奉公守法”“公正无私”“公平、公正、廉洁”等等宣传口号,因此很多人认为“奉公守法”是现代词语,如果看过春秋战国的历史,我们可能会对赵奢这个人物有印象,而“奉公守法”这四个字,正是出自赵奢之口。

赵奢简介。

赵奢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邯郸人,战国后期赵国大将,位列著名的“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之一。

东方六国八名将,出自贾谊的《过秦论》,《过秦论》载:“吴起(历任鲁、魏、楚三国)、孙膑(齐国)、带佗、倪良、王廖、田忌(齐国)、廉颇(赵国)、赵奢(赵国)之伦制其兵”,此八人因而成为东方六国八名将。

赵奢初为收税的小官,管理范围在赵国国度,在他收税的过程中,因为税收问题和当时赵国贵族平原君有过数次交锋,后来平原君被赵奢的胆识所感动,将赵奢推荐给了赵国国王。

从此,赵奢进入赵国政权中心。

“奉公守法”出处。

话说赵奢当时任职收取天租的小官吏,在收税的过程中,平原君家里不纳税,赵奢依照国家法度,先后斩杀了平原君家六个当权管事人(类似于管家),这可惹恼了平原君,原君大怒,要杀死赵奢以泄愤。赵奢得到消息后,一点也不恐惧,他反而亲自拜访平原君,对平原君劝说道:“您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要是纵容您家而不纳税,就会使法令削弱,法令削弱了就会使国家衰弱,国家衰弱了诸侯就要出兵侵犯,诸侯出兵侵犯赵国就会灭亡,您还怎能保有这些财富呢?以您的地位和尊贵,带头率先垂范,则能奉公守法就会使国家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就能使国家强盛,国家强盛了赵氏的政权就会稳固,而您身为赵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平原君认为他很有才干,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全国赋税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

当时赵奢以一个小小税务官的身份,和当时战国一等一的贵族平原君角逐,赵奢以国家之大义,教导了平原君,不仅仅收到了税,还因此被平原君赏识,推荐给了赵王。

赵奢之兵法谋略。

赵奢能被列入“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之一,这和其过人的军事能力是有密切关系的。

当年强大的秦军攻打韩国,而韩国和赵国向来交好,况且两国相邻,正所谓“唇亡齿寒”,因此韩国派使者向赵王求救。但是名将廉颇和乐乘(原燕国大将,后投降赵国。)都不赞成去救援,因为路途遥远,况且秦国强大,赵国也不愿意和秦国交恶。但是赵王内心是非常想帮助韩国的,因此有召赵奢来询问一下,赵奢深知赵王的心思,但是他本身也是非常有本事的人,因此委婉的告诉赵王,“两军交战,勇者胜”,赵王就派赵奢率军救援,赵奢率军在离战场三十里的地方驻扎不前,麻痹秦军,并且和秦军使者相谈甚欢,使者离去后,赵奢轻军突袭,大败秦军,从此赵奢扬名于各国。

赵奢之后人。

儿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作为良将,有着高尚的品格。他不循私情,“受分之日,不问家事,”其子赵括少学兵法,言兵事,聪明强识,自认为“天下莫能当”。但仅记书本,并无实践。赵奢以此“不谓善”,他忧虑地对妻子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而他的忧虑,最终得到应验。赵奢死后,赵括为将,果然在长平之战大败于秦军,为秦军所杀,赵军全军覆没被坑杀四十余万。

赵奢爵位。

赵惠文王非常欣赏赵奢,赐给他的封号是“马服君”,并任国尉(主掌军政)一职,和廉颇、蔺相如职位相当,平起平坐。

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赵马服君赵奢”。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孙膑、田单、廉颇、李牧、王翦而已。

因为赵奢封号为“马服君”,因此他的部分后人以“马服”为姓,再流传了很多年,简化为“马”姓。所以说,赵奢也是部分马姓人的祖先。

越奉公守法的老实人反而越吃亏,被人看不起,为什么

感谢邀请,不过这个问题涉及社会的组成构建问题,做为一个无权讨论时政及社会的普通吃瓜群众冒然回答,估计不符合规则要求,难以通过审核,不过问题所反映的现象基本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越奉公守法的老实人反而越吃亏,只是因为这个‘公’字,因为‘公’字代表公正,公平,而社会本身还未能构建成一个公平社会,奉公守法自然就显得不合时宜,因为根本没有‘公’字可奉,奉公守法就是违背常理的行为,自然被人看不起,不吃亏就成了不可能的事,希望幸运之神能予以眷顾。。。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