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里面的毛遂,是怎样的一个人?_楚王_平原_楚国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毛遂自 毛遂 楚王 平原 楚国

毛遂这个人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才华,此人才智平平,只比常人多了一份勇气……"我可没有贬损他——战国时代,毛遂不过是平原君府中一个普通门客而已,在平原君众多门客中,唯他性格比较张扬,平原君并不待见他,每次出行办理事情,都没他的份,他心里很是憋屈,总想找到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秦兵攻打赵国时,平原君奉命出使楚国借救兵,随从中没有他的份,他软磨硬泡要平原君带他随行,平原君经不过他的纠缠,只好勉强答应了他的请求。

来到楚国,平原君和楚王会面后就谈起了"合众连横"的事,要楚王和赵国联合一起对抗强秦,解赵国之危。楚王正在犹豫不决之时,毛遂便借机自荐……推销自己的看法……于是跟楚王呈述利害关系,说穿了,这并不是什么大智慧,而是勇于表现自己。

说服楚王的时候,毛遂说辞中呈明了平原君想说的话,让楚王明白,如果不"合纵"对付强秦,赵国被灭了,下一个灭亡的就是楚国,并告诉了楚王,强秦采取的是“远交近攻”的策略——意在步步推进,逐个击破,如此一说,楚王一听害怕了,并当机立断作了决断,同意联盟……于是楚王即刻派兵救赵。

赵国解围后,毛遂自然就成了名声“哥”,也得到了赵王赏识……"说到这里我必须申明一下,其实毛遂对楚王所说的利害关系,也正是平原君想说的,只不过平原君言词委婉了些,没有点痛楚王的痛处,而张扬外露的毛遂大胆地放大了利害关系,让楚王作了出兵救赵的决断。

后来传说赵国对抗燕国时,由于缺人手,名声在外的毛遂被推荐去统军攻打燕军,"想想看,一个耍嘴皮子的,并没有实打实的军事指挥才能,又怎能领军打仗?结果是大败而归。毛遂吃了败仗,感觉自己没脸面对世人,便自刎而死。

人们只知道“毛遂自荐”后,突然没了名声,却不看知道毛遂根本就没有什么突出的才智——事实证明有勇气没能力的人,是没有作为的。毛遂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大家说是不是这么回事……欢迎留言分享观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