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正题之前,先来自我界定一下本文所用“忽悠” 一词的含义。在东北话的语境中,“忽悠”含有欺骗、糊弄之类的意思。而本文所用“忽悠”,仅含“天桥把式,光说不练”之意。所以,说毛遂“忽悠”,绝对没有认为他是骗子的意思。
“毛遂自荐”、“脱颖而出”,是两个在中国流传了很多年、影响很广,至今仍然被人们频繁使用的成语。而这两个成语的问世,都是源自一个名叫毛遂的人。因为参与了一次外交谈判活动,让毛遂声名大噪。他在这次外交活动中的表现,同这两个成语一起流芳了两千多年。
从前,笔者也曾对这位敢于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的山东好汉钦佩至极。如今再回过头来拼读分析一下相关史料记载、仔细分析一下毛遂的所作所为,却有了一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感觉在心头。以我今天的眼光来看,在历史上留下了英雄豪杰美名的毛遂,其实不过是个只有嘴上功夫的大忽悠而已。
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名人平原君赵胜的门客。所谓门客,你可以将其理解为大人物的谋士、高参、助理,也可以理解为小跟班、打手,甚至是狗腿子等等,总之是吃人家饭食、听人家招呼、替人家跑腿办事的那种人。平原君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土豪,经济实力比较雄厚一些。因而,家里养的门客很多,总共有三千多人。毛遂就是这三千多人之一,但位次排列很靠后,基本就是倒数第几了。
话说秦赵两国长平之战以后,秦国乘胜进击,大兵压境,逼近赵国首都邯郸。在这紧急关头,慌了神的赵国国王,就把平原君找来商讨对策。平原君认为,在当前危急形势下,唯有联合魏国、楚国一道起兵抗秦,才有可能换得一些时日的平安。否则,赵国随时都有可能吹灯拔蜡。
平原君认为,魏国的实权人物信陵君,是自己的小舅子,关系自然很铁,只要送封信去,他们应该就会出兵。至于楚国,则比较麻烦一些,需要自己亲自去跑一趟做说服工作。于是,赵王便任命平原君为特命全权代表,前往楚国谈判合纵抗秦事宜。
在平原君看来,此去楚国任务艰巨,谈判环境凶险,去的人少了安全难以保证。因此,决定选拔二十个文武双全的门客随同前往。一来可以发挥团队的力量,群策群力筹划谈判事宜。二来可以承担安保工作,适当保证一下自己的人身安全。
主意已定,平原君便在三千门客当中,采取推荐考核面试开会等方式,开展了认真细致地挑选随员工作。挑来选去的,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只凑了十九个,剩下一个却怎么也选不出来了。对此,平原君很是有些失望。他在选拔总结大会上,当着众多门客的面,无奈地感叹道:“我花了那么多钱、养了这么多人,关键时刻竟然连二十个优秀人才都凑不起来!”话里的潜台词是,自己的这三千多门客,基本都是混吃混喝的饭桶。
就在这个时候,在会场敬陪末座的毛遂,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阁下如果信得过我,那么就请给我个机会,由我就来顶这第二十个人的缺吧。”连名列门客最后的毛遂都参加了选拔,而且还有座位,说明平原君的这次选拔大会,手下的门客应该是都参加了,并且人人有座的。这就让人不免有些疑惑了,平原君即使再土豪,他老先生家里有没有能容纳这么人的大会堂,也是个问题啊。
由于毛遂平时默默无闻,从未进入过领导的视野,所以平原君不知道这个敢于说话的愣头青是哪路神仙。于是,他就有些疑惑地问毛遂道:“你到我这里讨生活有几年了?”毛遂答:“三年了。”平原君一听,有些不高兴了:“你都来了三年,我却从未听说你都有些啥本事、创造了些啥业绩,这说明你是个文也不行、武也不中的无用之人。打个比方说,一把锥子放在布袋子里,没几天它的锋芒就会自己露出来的,可你呢?整个就是深藏不露嘛。”
平原君有口才,毛遂也不赖。面对平原君的诘难,他依然不慌不忙:“这是因为阁下从来就没把我这把锥子放在您能看到的布袋子里,所以我就没有露出来的机会。不然的话,我早就整把锥子都钻出布袋子来(脱颖而出),而绝不仅仅是露点儿小锋芒的问题了。”
毛遂这一番别开生面的自我包装和忽悠,让平原君觉得很新颖、很奇特。他心里一高兴,就批准毛遂加入了自己的随从队伍。当然了,那第二十个人反正也是选不出来了,让毛遂充个数,未必没有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因素在。大不了有他五八、没他四十就是了,不差钱儿的平原君,也不缺这一个人的伙食费和住宿费不是。
在前往楚国的路上,毛遂充分发挥自己口才好的特长,一有空就跟大家海阔天空地胡聊乱侃一番,并且常常出语惊人。因而,没过多久,就让另外那十九个人人都觉得自己有两把刷子的随从们服了气、闭了嘴。这样,毛遂的忽悠功夫,又帮了他一把,使他还在去往楚国的路上,就基本确立了平原君首席随从的地位。
平原君抵达楚国不久,楚赵两国领导人关于联合抗秦事宜的双边会谈开始了。会谈开始后,气氛倒是比较亲切友好。但是老奸巨猾的楚国国王,老是顾左右而言他地扯闲篇子,在是否出兵援赵的关键问题上,却总是不肯明确表态。会谈从清晨开始进行,一直到中午开饭时间了,还没谈出个子丑寅卯来。
在会谈厅台阶下等待的平原君一干随从不耐烦了,他们一起怂恿毛遂道:“像这么个谈法,啥时候能有个结果?还不得拖到猴年马月啊。还是毛先生上,让他们来个痛快的吧。”毛遂也不推辞,扶着佩剑就大摇大摆地拾级而上。
毛遂径直走到谈判桌旁,旁若无人地对平原君说:“主公大人啊,联合抗秦的问题,对楚赵两国的利害关系,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再清楚不过了。这么简单的问题,我看三言两语就能搞定,为啥谈了这么半天还没个结果?”
楚国国王被毛遂给蒙住了,他不知道这个口气很大的家伙,是哪路神仙、又有什么过人的本事,便问平原君道:“请问这人是谁?”“”““哦,他叫毛遂,只是我的一个跟班儿而已。”平原君答道。一听这话,楚国国王气不打一处来,他很愤怒地叱责毛遂道:“我还以为你是个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呢,却原来不过是个小跟班儿而已。我跟你家主人在这里商谈国家大事,哪里有你说话的地方?还不赶快给我滚下去!”
毛遂不但没滚,反而手按佩剑,大跨步向前,针锋相对地反驳楚国国王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怎么就没我说话的地方了?况且有我家主人在此,也轮不到你来喝斥教训我。你敢冲我耍威风,不就是仗着在你的地盘上,你们人多势众吗?别人吃你这一套,我可不怕。我告诉你,现在你我也就几步之遥,你的命基本上就在我的手里了,你的人再多也没用。再说了,你看商汤、周文王等等这些贤能王者,有哪个是靠人多势众取胜的?”
或许是毛遂这番带有泼皮无赖色彩的武力威胁,发生了一定作用,楚国国王不敢再过于用强,开始放低身段听毛遂发表高见。说到这儿,我就有些纳闷儿。楚国的那些安保人员都是干什么吃的,眼看着毛遂这么撒泼耍横?要知道,刘邦在人家的地盘上吃鸿门宴的时候,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紧要关头,还有个名叫樊哙的屠夫,带人冲进帐来护驾救急呢。
以武力威胁为自己赢得了话语权之后,毛遂给楚国国王好好上了一堂思想政治课和国际形势课。他滔滔不绝地教导楚国国王道:“你们楚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再加上山河险要、兵多将广,这些称霸四方的优越条件,天下有几个国家能够具备?由于缺乏必要的战斗意志,秦国一个无名小卒白起,带领区区几万人就把你们打得溃不成军,甚至连国王都做了人家的俘虏。这样的深仇大恨不报、奇耻大辱不雪,楚国还有什么脸面在这世上混?秦国一统天下的狼子野心,如今已经是路人皆知。你想苟安自保,纯粹是一厢情愿、镜花水月的幻想。如果听任秦国灭掉赵国,那么下一个灭亡的很可能就是楚国。秦国虽说张牙舞爪,看起来很强大,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大家联合起来同它抗争,它也不过是只纸老虎而已。比方说,以前苏秦倡议合纵抗秦的时候,就使它足有十五年不敢东进一步。就是如今,秦国围攻我国首都邯郸已经一年多了,不是也没能把我们怎么样吗?现在魏国等兄弟友好国家,已经答应起兵援赵。倘若楚国也加入抗秦阵营,那么秦国很快就会完蛋,楚国的长治久安指日可待。所以说,联合抗秦不仅有利于赵国,更加有利于楚国。这样的道理想必人人明白,你作为一国之王,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说完这番长篇大论之后,毛遂本着将武力威胁进行到底的原则,继续紧握佩剑,目不转睛地怒视楚国国王。不知是害怕还是真被说服了,楚国国王点头不迭地说:“是是是,毛先生说的很有道理,联合抗秦符合楚赵两国的共同利益。”毛遂趁热打铁道:“你拿定主意了吗?如果拿定了,咱们就歃血为盟,赶快把双边会谈协议签了。”
看到楚国国王又一通乱点头之后,毛遂不拿自己当外人地招呼楚国国王的手下们:“赶快用铜盆子盛些鸡马狗之类的血,兑上好酒端过来。”血酒端来之后,毛遂跪举到楚国国王面前说:“请大王首先喝血酒,我家主人第二个喝,我第三个喝,咱们共同发誓并见证,一定要切实履行这来之不易的抗秦协议。让我们紧紧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坚决打败秦国野心狼!”
三人依次饮过血酒之后,毛遂又对平原君的另外十九个随从说:“你们这些碌碌无为、光知道看热闹的人,今天都跟着我沾点儿光,也来喝个血酒做个谈判的列席代表,共同见证一下这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吧!”毛遂此举,颇有欺世盗名之嫌。在一无事先任命、二无临时授权的情况下,他自我提拔成了赵国的正式谈判代表。并且未经上级批准,还擅自任命了其他随从为列席代表。一个人能忽悠到这个份上,也真算是忽悠出个名堂来了。
平原君一行回到赵国之后,毛遂声威大震,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民众争相涌上街头,一睹毛大忽悠风采,欢呼声、叫好声如雷鸣一般。一时间,毛遂风光无限。平原君在向赵国国王汇报谈判情况时,对他的评价是,“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赵国国王听了毛遂的事迹汇报之后,也认为这是个非常难得的人才,应予提拔重用。于是,毛遂便一步登天,成了政府高官(谏议大夫)。
除了“毛遂自荐”和“脱颖而出”,我觉得“昙花一现”和“过眼烟云”这两个成语,用在毛遂身上也比较贴切。因为除了这次外交谈判,毛遂基本就没有再做出些什么值得一提的事情了。不信,各位可以去翻翻史料典籍,看看能否查到关于毛遂此后事迹的记载。而毛遂后来的悲惨结局,也证明了他不过是个光说不练、只会忽悠的天桥把式而已。
楚赵会谈仅仅过了一年多,落井下石的燕国发兵攻击赵国。苦于无人可用的赵国国王,突然想起还有毛遂这么个人才。于是,他便决定任命毛遂为赵军统帅,带兵抗击燕国入侵部队。
毛遂收到任命书之后,立马跑到了赵国国王面前。不过这回他不是去勇于自荐的,而是去递交辞职报告的。他是这么对赵国国王说的:“我的个好大王啊,不瞒您说,耍嘴皮子忽悠人是我的专长,舞刀弄枪的活儿我可干不来,更别说是带兵打仗了。所以,这统帅的职务我实在干不了,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病急乱投医的赵国国王,对毛遂的请求始终不予批准。几番推辞不成,毛遂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上任了。事情的结果证明,他没对赵国国王说瞎话。燕赵两军一交手,毛遂的部队就被人家给打了个落花流水。部下死的死、跑的跑、降的降,毛大统帅几乎成了个光杆司令。自感无脸见人的毛大忽悠,就跑到深山老林里,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用吓唬楚国国王的那把佩剑,自己抹了脖子。
虚张声势的毛遂之剑啊,却原来只是在对付他自己的时候才起作用。
作者简介:王离京,笔名谷荻,男,山东寿光人,1958年生于北京,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做过知青、工人、教师,曾任省直机关处长、大学领导干部,二级警监。散文作家,系中国作协会员,发表出版作品累计三百余万字,多次获奖并入选多种选本。相关作品成为国内外多家著名高校图书馆馆藏书目,两度入选山东省中小学生寒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前十位重点推荐书目。
壹点号谷荻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