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杀三士文言文翻译(二桃杀三士的意思及故事)_公孙_桃子_勇力

本文目录

  • 二桃杀三士的意思及故事
  • 二桃杀三士什么意思 二桃杀三士的意思
  • 二桃杀三士翻译 二桃杀三士全文翻译

二桃杀三士的意思及故事

  在日常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二桃杀三士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语:

  二桃杀三士

  拼音:

  

  解释:

  晏子让齐景公赐三士二桃,让他们论功食桃,终致三士自杀而死。后遂用“二桃杀三士、齐相计”等谓施用阴谋手段杀人;用“齐三士、三士”等指此三人,也借指被谋害的人。

  出处: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四》

  举例造句:

  诸葛亮《梁父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李白《惧谗》诗:“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

  成语典故: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

  景公养勇士三人无君之义晏子谏第二十四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

  晏子入见公曰:“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之伦,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禄。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

  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

  晏子曰:“此皆力攻勍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因请公使人少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

  公孙接仰天而叹曰:“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计吾功者,不受桃,是无勇也,士众而桃寡,何不计功而食桃矣。接一搏猏而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

  田开疆曰:“吾仗兵而却三军者再,若开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

  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若冶视之,则大鼋之首。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剑而起。

  公孙接、田开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挈领而死。

  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虽然,二子同桃而节,冶专其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领而死。

  使者复曰:“已死矣。”公殓之以服,葬之以士礼焉。

  全文翻译: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侍奉景公,凭借勇力与虎搏斗而闻名。晏子在他们面前走过都小步快走,他们三位先生却不站起身来。

  晏子入宫拜见景公说:“我听说明白的国君蓄养勇猛之士,对上有君臣间的最佳行为方式,对下有长幼伦常,对内可以禁止残暴行为,对外可以威慑敌人,君上得益于他们的功劳,下民佩服他们的勇气,所以尊重他们的地位,增加他们的俸禄。如今君主蓄养的勇士,对上没有君臣间的最佳行为方式,对下没有长幼伦常,对内不可以禁止残暴的行为,对外不可以威慑敌人,这就是危害国家的东西呀,不如去除他们。”

  景公说:“这三个人,拘捕他们恐怕不能成功,刺杀他们恐怕也刺不中。”

  晏子说:“他们都是有劲能攻打强敌之人,不讲长幼的社会行为规范的人。”于是请求景公派人送两个桃子给他们,说:“三位先生何不按功劳的大小来吃桃子?”

  公孙接仰头对天而叹息说:“晏子,有智慧之人!他使主公用计算我们功劳大小的方法吃桃,不能得到桃子的,就是无勇之人。人多而桃少,怎能不按照功劳大小来吃桃呢?我公孙接一次就捕捉了一头大猪而再次捕捉了哺乳的老虎,像我公孙接这样的功劳,可以吃桃而没有他人能与我共享。”说完将桃拿起。

  田开疆说:“我手执兵器击退敌军多次,像我田开疆的功劳,也可以吃桃,而且没有人能与我同享。”说完将桃拿起。

  古冶子说:“我曾经跟随君主渡过黄河,大鼋咬住左面拉车的马而潜入暗礁激流之中,那时候,我古冶子年少而不会游水,我跳入河中逆流潜行百步,又顺流走了九里,找到大鼋并将它杀死,我左手握着马尾,右手提着大鼋的头,像白鹤飞跃一样跳出水面。渡口边的人都说:‘这是河伯呀!’再一看,是大鼋的头。像我古冶子这样的功劳,也可以吃桃而没有人能与我同享。你二人何不将桃返还给我!”于是抽剑而站起身来。

  公孙接、田开疆说:“我的勇力不如你,功劳也赶不上你,取走桃子而不让,就是贪;如果不死,就是没有勇气。”于是返还桃子,自刎而死。古冶子说:“他们二人因桃而死,我古冶子独自偷生,就是不仁;用语言耻笑别人,而夸耀自己的名声,就是不义;我怨恨我自己的行为,不死,就是无勇。虽然如此,他二人同为桃子而死于名节,我古冶子独占这些桃子也是适宜的。”于是返还桃子,自刎而死。

  使者回去禀报说:“三人都死了。”景公用官服收殓了三人的`尸体,用安葬士的礼节安葬了他们。

  故事鉴赏:

  这则故事,本来是夸赞晏子的谋略和机智,也反映了一种政治层面上的悲凉和残酷。官方的意识形态,把中央集权看得至高无上,认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是最重要的。即使立下汗马功劳的武将们,只要有较多的兵权,有较大的号召力,就自然成为君主的眼中钉、肉中刺,“狡兔死,走狗烹”,成为叱咤疆场的将军们难以摆脱的厄运与结局。他们的存在价值只在敌军来袭的时候,只在君主有生命之危的时刻,当天下太平、歌舞一片时,就是他们谢幕的时候了。

  这则成语故事最打动人的,是三位勇士的“君子之风”,晏子利用的三人弱点,并非是他们的鲁莽与骄狂,而恰恰是他们的君子风度。他们开始时比较骄傲,都看重自己的事功。是古冶子的一番话让另二人感到了羞耻,当他们觉得自己做错事情时,宁愿用生命去弥补耻辱,这是一种很高贵的精神。古冶子后来的举动同样如此。

  他们都以君子的规范来要求自己,而君子在严酷、卑鄙的斗争中,必然是处处碰壁,难逃失败命运的。

二桃杀三士什么意思 二桃杀三士的意思

1、二桃杀三士释义:比喻用计谋借刀杀人。

2、二桃杀三士是汉语中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3、《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载:春秋时,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是齐景公的臣子,勇武骄横。齐相晏婴想要除去这三人,便请景公将两个桃子赐予他们,让其论功取桃,结果三人都弃桃自杀。后用“二桃杀三士”比喻用计谋杀人。这则成语本身结构为主谓式,在句子中可作分句。

二桃杀三士翻译 二桃杀三士全文翻译

1、话说齐国有了晏婴(晏子)为相,齐景公也就有了恢复齐桓公时期的霸业的雄心,但是时间一长,这位好高骛远的国君就熬不住了。他想通过豢养一批勇士的办法来建立自己的武功。当时,齐景公豢养了三个勇士:一个叫田开疆,一个叫公孙捷,一个叫古冶子,号称“齐国三杰”。

2、这三个人个个勇猛异常,力能搏虎,深受齐景公的宠爱;他们恃宠自傲,为所欲为。这时齐国田氏的势力越来越大,曾经联合国内几家大贵族,打败了掌握实权的栾氏和高氏。田氏家族势力的提高,直接威胁着国君的统治。而田开疆正属于田氏一族,晏婴很担心“三杰”为田氏效力,危害国家,便劝齐景公除掉这三个“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的勇士。齐景公担心“搏之恐不得,制之恐不中”。晏婴决定伺机智杀这三勇士。

3、一天,鲁昭公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鲁国由叔孙蜡执礼仪,齐国由晏婴执礼仪,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杰”佩剑立于堂下,态度十分傲慢。晏婴心生一计,决定乘机除掉他们。当两位君主酒至半酣时,晏婴说:“园中金桃已经熟了,摘几个请二位国君尝尝鲜吧?”齐景公大悦,传令派人去摘。晏婴忙说:“金桃很难得,还是臣亲自去吧。”不一会儿,晏婴领着园吏,端着玉盘献上六个桃子。众人一见,只见盘子里放着的六个桃子,个个硕大新鲜,桃红似火,香气扑鼻,令人垂涎。齐景公问:“就结这几个吗?”晏婴说:“还有几个没太熟,只摘了这六个。”说完恭恭敬敬地献给鲁昭公。齐景公一人一个金桃。鲁昭公边吃边夸奖桃味甘美。齐景公说:“这桃子实在难得,叔孙大夫天下闻名,当吃一个。”叔孙诺谦让道:“我哪里赶得上晏相国呢?相国内修国政,外服诸侯,功劳最大,这个桃应该他吃。”齐景公见二人争执不下,便说:“既然二位谦让,那就每人饮酒一杯,食桃一个吧!”两位大臣谢过齐景公,把桃吃了。

4、晏婴料到二桃赏赐三勇士,他们必然不会遵照齐景公之命,“计功而食桃”,而是“无长幼之礼”,炫耀己功而抢桃。勇士相争,必以兵剑。不出晏婴所料,田开疆和公孙捷都争先恐后“援桃而起”,都自以为武功盖世,“无与人同矣”;古治子也自以为其勇猛超过田开疆和公孙捷,但是桃已被他们抢占,于是拔剑而起,要求他们交出二桃。看来纷争已起,解决问题的方式或以刀兵相见,杀个你死我活,或交桃受辱,而辱为勇士最大的忌讳,如此必然以死免辱。以辱致人于死,则辱人者为不仁不义,不仁不义又甚于受辱,那么,辱人者又有何脸面活在世上?可以说,不管用哪种方式解决,三勇士都难免一死。

5、三士之死,虽属悲壮,但是他们居功自恃,甚至被人作为阴谋篡位的工具加以利用。四肢短小的晏婴伺机使巧,兵不血刃,不费吹灰之力,终以二桃杀死三个力可拔山的勇士,消除政治隐患,其智慧也却非寻常,但是手段也太阴险毒辣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