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合纵与连横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战国时六国的合纵军是由哪位将军率领的_秦国_公孙_连横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合纵 秦国 公孙 连横

本文目录

  • 什么是合纵与连横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 战国时六国的合纵军是由哪位将军率领的
  • 大家如何评价公孙衍先任秦相攻魏,后任魏相合纵攻秦的行为

什么是合纵与连横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所谓“纵“,指在战国中后期倡导关东六国、或至少六国中的部分几国联合起来,对抗当时已经很强大的关中秦国,为“纵”牵线的行为叫做“合纵”;所谓“横”,指在战国中后期倡导关中六国中某一国与秦国交好,通过协助秦国攻打其它关东国家,补偿对秦妥协所付出的代价,为“横”牵线的行为叫做“连横”,而为合纵和连横奔走的人则称作“纵横家”。

耐人寻味的是,不论“纵横”,实际活跃其中的纵横家代表人物几乎都是关中六国的人物,而鲜有秦国本国人,这和秦国在战国时期重农耕和武力、轻智谋和文教有关,也和战国时代“士”这一阶层国家观念淡薄(因为没有可凭借血缘轻松获取的功名,不得不靠本事博取,而“买家”未必一定是本国),和各国竞相争取“国际人才”息息相关,认为“六国团结一定能胜秦”者就会热衷合纵,反之,认为“人多嘴杂不如心思专一,秦一定能赢”的就会热衷连横。值得一提的是,纵横家兴起的年代比较早,当时秦虽强却还不至于强到离谱的地步,齐、楚甚至早期的魏也是大国,因此在“纵横”之外也有赴齐、魏和楚,试图创一番事业的,只是魏处四战之地,梁惠王的雄心很快烟消云散,楚旧势力和王族太过强大,外人即便像吴起般出色也无力回天,吴起死后外国人才普遍望门生畏,齐一度人才云集,稷下学宫热闹非凡,但貌似“点错了科技树”,待乐毅伐齐后便一蹶不振,于是“纵横”就成了主旋律。

既然纵横家其实都是六国人,那么就必须从六国立场看问题。就六国中任何一国而言,合纵都本应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其它关中国家普遍缺乏吞并同等大国的明确意识,仍然希望延续“一霸共存”的先秦体制,合纵成功大家好歹都能活下去,而连横的结果正如苏代所言,“以地事秦譬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止”,一方面把自己的土地人口送给秦国换取和平,另一方面试图从其它被秦攻击的关中国家中趁火打劫获得弥补,其结果就是秦越来越强,六国却一起削弱下去,最终被秦一举吞没。不从秦的角度分析,则是因为秦实际上并未主动推动“连横”,而只是一面加强军事打击,一面因势利导借用连横的力量,主要还是以军事打击为主,且如前所述,纵横家其实几乎没有几个秦国人,都是“富贵险中求”的关中各国人。

因为秦汉之际史料丧失严重,司马迁又是个典型的“历史文学家”,因此纵横家的记载很多都不靠谱,如苏秦是否能算“纵”其实大有疑问(他的两个弟弟倒具有纵家鲜明特色),而被津津乐道两千年的苏秦张仪之争其实历史上并不明显,真正对抗的纵横双方是张仪和公孙衍。纵横家为了富贵会随意改变立场,苏秦最初向秦游说求官,说的是连横术,秦不纳后出关就开始用合纵术说六国,而自己实际上很可能长期充当燕国的间谍,而张仪的对手公孙衍先在秦为相,搞连横,被逐走后成为魏相,就秒变合纵。张仪晚年也被秦国解职,只是出关后不久即死,否则天知道他会不会“横改纵”。

战国时六国的合纵军是由哪位将军率领的

除了齐国未置可否,赵、魏、韩、楚、燕,五国多者四五万,少亦二三万,总兵力二十万,组成战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的大军。

联军的挂名统帅虽然是春申君,但是在实际行动中,指挥联军作战的还是赵国的庞煖。统兵作战可是马虎不得的,就连春申君也甘愿听令。

此前中原军队攻打关中,只有三个可行的通道,函谷关、武关、临晋关。

函谷关,是秦国正东面的雄关,关城修在峡谷中,因为深险如函而得名。

函谷关扼守“1崤函通道”的咽喉,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道路狭窄。所谓“车不方轨,马不并辔”,意思是狭窄处只能容纳一驾马车通行。

函谷关城宏大雄伟,关楼倚金迭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的就是函谷关。从函谷关到秦国都城咸阳,可谓一马平川,因此东方诸侯国首选攻打函谷关。

武关,是秦国东南方向的雄关,此关的险峻与函谷关相当。

武关地处秦国东南方向,与楚国接壤,楚国当年就是攻入武关,然后翻山越岭到达秦国的蓝田,与秦国打了一场大战蓝田之战。

武关对于其他诸侯国来说,路途非常遥远,而且即便攻克此关,还要翻山越岭几百里才能到达关中平原,东方其他诸侯国因此从来没有攻打过武关。

临晋关,位于秦国东北方向,在黄河西岸,对岸还有一个曾经是魏国的蒲阪关。

临晋关与蒲阪关,是隔着黄河修建的两座关卡,战国初期秦、魏对峙之时,这两座雄关都发挥重要作用。

东方诸侯如果要从这里打入关中,必须先渡河,然后再攻关。这就必须要准备大量渡河物资,而且还得防止对方半渡而击,更要做好万一不敌之后安全渡河撤退的安排。

总之从临晋关入关中,容易形成进退失据,甚至陷入包围的情况。

庞煖选择秦国认为最不可能的路线,先拿下防御松懈的蒲阪关,再渡河攻克从临晋关,随后不作停留,快速推进,一路攻向咸阳!

关中一马平川,联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到咸阳附近的蕞(今陕西临潼东北),这才碰上蒙骜的秦军主力。

骊山,夜晚的风格外寒冷,蒙骜站在山头,遥望联军的营垒。

联军二十万人,五国各自扎营,像五朵盛开的菊花,相互映衬。菊花之内的花瓣,正是各国营垒中的营帐,火把一片,如列星之状,分外耀眼。

蒙骜是攻城的好手,他打过一次大型遭遇战,输给信陵君。这是蒙骜与东方的名将,第二次打大型遭遇战,他格外小心。

这次蒙骜运用的战术,是很有针对性的。因为春申君是名义上的合纵统帅,蒙骜就兵分几路猛攻楚军的营垒,再伏兵在周围伺候其他援军。

庞煖自然不会让秦军轻易得逞,他从其他四国各抽调精兵一万,分头袭击秦军,意在分散秦军兵力,等待时机。

按照庞煖的规划,楚军的营垒只要能坚守住,合纵军便可在关中以战养战,让秦人也尝尝白骨露野、满目凄凉的感觉。关中狼烟四起、兵荒马乱,战争持续越久,对秦国的损害就越大。

蒙骜三面合围楚军营垒,留下向东的缺口,猛攻楚军三天。春申君一心保存实力,三天后拔寨俱起,夜驰五十余里,再缓缓而行撤兵。

五朵金花,现在只剩下四朵,其他四国统帅都大骂春申君不够义气,但也于事无补,联军的挂名统帅撤兵,联军绝对不适宜再硬撑下去。

这件事情对春申君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他不但名誉扫地,而且回国后遭到楚考烈王和楚国上下的责骂,春申君在楚国的好日子也不久矣。

这是后话,关中的战场上,庞煖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合纵军能够顺利撤退吗?

庞煖指挥四国大军后退,各国的军队呈齿轮状撤退,各支军队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没有露出明显的破绽。

而追击一方的蒙骜,在这方面的经验没有庞煖老辣,他见合纵军撤退,采用的全面追击的方式,以图多斩首敌军,获得更高的爵位。

在这种情况下,蒙骜亲自引领一支精兵,加入追击的阵容。

这可正中老将军庞煖下怀,合纵联军辨明蒙骜军的方向,佯装后退,对蒙骜军形成“围之数重”的大合围。

后面的情况很简单,蒙骜这支追击的分队全军覆没,蒙骜本人身上的箭矢如刺猬之毛。继胡阳之后,蒙骜也成为秦国牺牲的又一员高级别将领。

蒙骜一死,合纵军自然可以从容撤退,战国最后一场合纵抗秦的大战,就此结束。

蒙骜本是齐国人,在齐国不得志,投奔秦国吕不韦麾下。在秦国早期,蒙骜备受秦国本土将领排挤,所幸他有吕不韦撑腰,建立赫赫战功。反过来由于蒙骜的战功,吕不韦在朝中的地位稳如泰山。吕不韦和蒙骜,实际是一对唇亡齿寒的搭档。

蒙骜的死,让吕不韦失去秦国军方的支柱,吕不韦在秦国的实力大不如前,年少的秦王嬴政逐渐掌握实权,这些事件都影响着战国的走势。

大家如何评价公孙衍先任秦相攻魏,后任魏相合纵攻秦的行为

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大约和张仪生活在同一时期。初仕于秦,为大良造,率兵进攻魏国,此时的魏国刚刚经历过马陵之战,十分虚弱,被迫把阴晋割让给秦国。阴晋分属西河郡,而西河郡是魏文侯时期从秦国手中夺取河西之地而置,阴晋应该也是在彼时成为魏国的领地,所以公孙衍成为魏人是时间并不长。出仕秦国后,率兵夺取自己的家乡,大概也有种扬眉吐气之意。后又击败魏国龙贾,斩首八万,逼迫魏国把西河、上郡全部割让给秦国。

再之后,因为魏国重金贿赂,公孙衍劝秦惠王与魏国修好,得到许可。但就在此时,张仪入秦,言公孙衍因私废公,是误国之举,说服了秦惠王,公孙衍因而遭到排斥,最后不得不黯然离开秦国,到魏国出仕。

也正是因为此举,公孙衍与张仪结成一生之仇。

此时的魏国早已不复当年的霸主之国,无力独自对抗秦国,公孙衍因而发起合纵,想要连续各国一起攻秦。与之相应的,张仪开始连横,拉拢各国破坏合纵,为秦国东进创造条件。

无论是合纵还是连横,都是与秦国相关联,可见此时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已经后来居上。公孙衍发起合纵,最著名的就是“五国相王”事件,此后无论大小国家,全部都冠以“王”号,周天子更加颜面无存。

合纵所涉及的国家不是一两个,至少是在三个以上,各国之间利益不同,很难协调,所以公孙衍发起的合纵,成效不是很大,尤其是还有张仪这个对手不断拆台。但至少,公孙衍发起的合纵之策,给后来者提供了一种抗秦的策略,在危机关头愿意“合从缔交”,可以说此举延缓了秦国统一的步伐。

那么,如何看待公孙衍这种在秦攻魏、在魏攻秦的行为呢?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盛行,各种思想汇聚,朝秦暮楚者不乏有之。对一个士人来说,是哪个国家的人不重要,在哪个国家出仕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国家能掌握多大权力,取得多高地位。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君以国士遇我,我以国士报之,简单来说就是手上有多大的权力,就位国君出多大力气;又如孟子所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所以战国时期的士人习惯于周游列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想要知道自己在哪个国家出仕对自己更有利。

如公孙衍先仕秦而后仕魏,在当时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如吴起,本是卫国人,却陆续在鲁、魏、楚三国出仕,而且都取得不俗成就;张仪是魏国人,却一直为秦国大业不遗余力……公孙衍同样是这种情况。在秦为秦国攻伐,在魏则为魏自守,但无论在哪国,都做到了对国君的忠诚。这是当时的社会风气,无关个人品性。到今天,这种行为也依旧值得我们学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