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中外战表现能排前十的分别是哪些?假如刘备得了太史慈、张辽、田豫、庞德、张任这几人,马超、法正、诸葛亮能统一三国吗_刘备_公孙_徐州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田豫 分别 哪些 刘备 公孙 徐州

本文目录

  • 三国人物中外战表现能排前十的分别是哪些
  • 假如刘备得了太史慈、张辽、田豫、庞德、张任这几人,马超、法正、诸葛亮能统一三国吗
  • 田豫威震北方,是刘备真正错过的一位牛人,为何最终选择了曹操
  • 文聘、田豫、李典、满宠以及臧霸等人比于禁技高一筹,于禁素无功绩又屡战屡败,为何能是五子良将
  • 田豫、陈登、徐庶,谁才是真正的谋士为何又都要离刘备而去
  • 公孙瓒败亡后,赵云转投刘备,为何田豫却选择了归顺曹操
  • 若徐庶、陈群袁涣、陈登、田豫牵招跟随刘备到蜀汉建国,可能担任什么职另若关黄庞法董刘还活着会担任何职
  • 三国时期,十大冷门人物都有哪些人

三国人物中外战表现能排前十的分别是哪些

1、曹操

霸气魏武帝,真正做到“谁敢惹我,我就打谁”

对乌桓:曹操轻骑千里奔袭辽东,讨平三郡乌桓,阵斩乌桓单于塌顿,俘虏乌桓军民20万,乌桓自此一蹶不振。

对匈奴:曹操屡次打败匈奴,最后匈奴被迫臣服曹操,被曹操分为五部,每部都被曹操派遣官员掌管。

对西羌,羝族:曹操派遣夏侯渊攻打西部,夏侯渊横扫羌羝,羌王羝王望风而逃,最后全部投降曹操。

对鲜卑:鲜卑王轲比能雄才大略,但屡次被曹操及其手下击败,终曹操一生轲比能不能有所作为,在曹操去世后轲比能才又开始横行,但最后被魏国派人刺杀,鲜卑再次衰落。

2、田豫

田豫是曹魏的北方擎天柱

对鲜卑:鲜卑王轲比能雄才大略,但是对上田豫则必败,曹操去世后,轲比能统一了鲜卑很多部落,觉得自己实力够强大了,终于准备与魏国展开大决战,这一战决定中国命运,如果鲜卑赢了,那么后果不堪设想,田豫再一次对决轲比能,在此战中田豫声东击西,命司马建鸣鼓从南门出,鲜卑军中计奔赴南门,田豫帅精兵自北门出,俩路俱发,出其不意。大破鲜卑,鲜卑军弃弓马步走,田豫追击20里,据史料记载,杀得“僵尸蔽地”,轲比能老本赔光,再次逃走。

对乌桓:黄初初年,田豫单将麾下百馀骑入骨进部,斩乌丸王骨部,此举让胡人破胆,威震沙漠。

3、毌丘俭

毌丘俭战绩的难度也许不是最高的,但战果确实最辉煌的,今天看到都令人为之神往

对高句丽:魏明帝曹睿派遣毌丘俭与司马懿攻打辽东,剿灭辽东王公孙渊后,高句丽(扶余族政权,面积很大,控制着东北北部与朝鲜半岛东北部,被韩国人认为是其祖先,这下明白为什么韩国人总是说东北是韩国的了吧)乘机入侵辽东,毌丘俭率领1万骑兵闪击高句丽,高句丽王大惊,率领步骑2万迎击,被毌丘俭打的土崩瓦解,斩首数千,高句丽王仓皇逃回丸都,毌丘俭继续追击,一举攻下丸都城,随后毌丘俭一路追杀,连战连捷,一口气打到今天俄罗斯境内的滨海地区,无奈当时魏国人口太少,只有500万左右,无力占领这一大片广大地区,只好撤军。最后毌丘俭豪气干云,刻石记功而还。高句丽亡国(70年后高句丽乘五胡乱华时复国),原本被高句丽占领的朝鲜东北部被魏国夺取,至此朝鲜半岛北部全部被魏国所占领。

4、曹彰

绰号“黄须儿“,从小立下“大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狄戎额”,偶像是卫青霍去病

对乌桓:曹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也到了。在兵马还未集结的情况下,曹彰采取田豫计策固守要隙,叛军乃退走。曹彰率军追击,身先士卒,亲自搏战,箭到处,叛军应声而倒,鏖战半日,乘胜逐北.,到了桑干。曹彰仍不放过,一顿穷追猛打,而他本人也极其勇猛,身中数箭而意气弥发,追击叛军一天一夜,“大破之,斩首获生千数”,乌桓自此一蹶不振,此战还有一个成果,鲜卑鲜卑柯比能见此,也表示请服,曹植为此亦挥笔写下“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对鲜卑:曹彰也是轲比能的老对手了,轲比能多次被曹彰击败。

5、诸葛亮

对南蛮:诸葛亮率军南征,七擒七纵,平定南蛮,诸葛亮对南蛮采取柔化安抚政策,得到了大量兵源,而且促进了蜀国对南蛮的融合和控制。

6、诸葛恪

对山越:孙权拜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恪移书相邻四郡,令各保疆界,然后分兵扼诸险要之地,将山越分割包围。只修缮藩篱,不与交锋。待其谷物将熟,纵兵芟刈,以饥饿迫使山越出山求活。诸葛恪将其中精壮四万人选为兵士,余者迁至平地充作编户。经孙吴数十年的残酷征讨,江南绝大部分山越被迫出山,徙至平地,一部分用以补充兵源;一部分成为编户,调其租赋,或为私家佃客。大量山越出山,对于江南经济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

7、夏侯渊

西域天王,羌人真正畏惧的不是马超,而是夏侯渊。

对羌,氐:羌氐二族长期与关西诸侯相互勾结,赤壁之战后,曹操将目光转向关西,建安十六年在渭南大破马韩为首的关西十一路诸侯,为防其死灰复燃,留夏侯渊镇守建安十九年,夏侯渊西征,以狂风扫落叶横扫陇西,百顷氐王千万率羌、胡万余骑逆战,夏侯渊击之,大破之,紧接着又扫灭兴国氐王阿贵。大破兴国氐,常离诸羌,氐王千万逃窜,接着,夏侯渊转击高平各部,“皆散走,收其粮谷牛马”。不久后,曹操命夏侯渊帅诸将讨平枹罕宋建,夏侯渊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攻下枹罕,斩建及所置丞相已下。夏侯渊遣张郃等平河关,渡河入进小湟中,河西诸羌尽降。西方猎豹虎步关右,所向无前。曹操每次引见羌、胡,都让夏侯渊作陪,羌胡首领无不战战兢兢。

8、郭淮

羌人克星,曹魏西疆柱石。

对西羌:黄初年间,因平定安定羌大帅辟蹄的反叛,威镇边疆,每当羌、胡有人来降,郭淮总是让人询问他们亲戚的情况,比如男女多少、年岁长幼等。等见到他们,已略知他们的心意,关怀备至,因此被胡人称作神明。太和二年,在枹罕破羌人唐泛。正始八年,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羌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联合起来反叛,包围城镇,南招蜀兵协助,凉州名胡治无戴也举兵反叛。讨蜀护军夏侯霸率诸军屯兵于为翅。郭淮刚到狄道,很多人认为应当首先讨平枹罕,这样对内则平定恶羌,对外则可以挫败西蜀的计谋。郭淮估计姜维一定会进攻夏侯霸,于是进入沨中,转兵向南,接迎夏侯霸。姜维果然进攻为翅,郭淮军队正好抵达,姜维逃去。进而郭淮讨伐诸叛羌,杀死饿何、烧戈,投降的人有几万。

正始九年秋季,遮塞等屯兵河关、白土故城,依据河险抵抗。郭淮假装从上流出兵,却秘密派兵从下流渡河,占据白土城,发动进攻,大破敌兵。治无戴包围武威,家属留在西海。郭淮率军逼近西海,想偷袭军队家属,正好治无戴又率兵折回,两军在龙夷之北相遇大战,治无戴战败后逃走。

姜维出兵石营,向疆川,西迎治无戴,留下阴平太守廖化在成重山修筑城堡,收取诸羌散兵做为人质。郭淮想兵分两路,诸将都认为姜维向西连接强大的胡兵,廖化则守据天险,如果兵分两路,定会削弱兵力,前进无法牵制姜维,后退又攻不下廖化所守之城,不如集中兵力一起向西开进,趁胡、蜀两兵未能接上联系之前,各个击破,这是上策。郭淮说:“今派兵攻打廖化,可以出其不意,姜维肯定要有所顾忌。等姜维赶回来,廖化已被击败,而且可以使姜维疲于奔命。姜维的军队不向西接应胡人,胡人自然会撤离,这才是一举两全的上策。”于是派夏侯霸等在沓中等地追剿姜维,自己则率大军强攻廖化,姜维果然率师来营救廖化,正如郭淮所预料的那样。郭淮因功被封为都乡侯。

9、公孙度

三国时代的东北亚霸主,三韩(朝鲜半岛南部的三个小国,韩国人的真正祖先),倭国等都是公孙度的臣属

公孙度本是辽东襄平人,后跟随父亲到了玄菟,受到玄菟太守公孙琙赏识,助他就师学并娶妻。建宁三年公孙度举有道,被任为尚书郎,后曾任冀州刺史,地位显赫,但受人谣言,又被免职。直到中平六年,董卓当道,与公孙度同郡的徐荣推荐其为辽东太守,这时他才得以复出。到任后,公孙度立刻在郡中排除异己,树立威信,随后出兵攻打高句丽。此时,高句丽正当新大王伯固在位,其在过往数十年内多次与汉军交战,攻掠汉边高句丽诸郡。至此时,始为公孙度击服,效力之。

当年公孙度野心膨胀,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公然有独立于中土的行为。此后,公孙度遣柳毅越海并青州东莱诸县,命之为营州刺史,完全控制了今渤海和黄海的通道。公孙度又西败三郡乌桓,荡平辽东西界,东并玄菟、乐浪。为了牵制高句丽等国,他又嫁宗女给夫馀王,使之忠属于己。公孙度一时成为东北亚的霸主。

约公元209年,公孙康利用高句丽山上王伊夷模与其兄不和,大破高句丽军,攻陷高句丽都城,迫使伊夷模将都城迁到丸都。后来,公孙康又分乐浪郡屯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派遣公孙模、张敞等收集遗民,兴兵讨伐韩濊,由此乐浪、带方也兴盛起来。公孙康在用武力压服三韩的同时,也效法父亲的和亲收服政策,将宗女嫁给马韩中最有势力的百济,于是百济成为公孙氏属国。

设立带方郡后,公孙氏在东北亚的影响达到了极限,此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各国及在今九州北部的倭各国(分属邪马台女王国)都附属于带方郡,所有向公孙氏的朝贡都由带方太守负责。到此时为止,濊貊成为化内之地,夫馀、三韩、倭都归附,高句丽、乌桓皆破败,公孙氏之威东北亚诸国无敢抗者。而且公孙氏数世领有辽东,天子以为其绝域,委以海外之事,于是便隔断东夷,完全切断了中土与各国联系,独断于辽东。这样,公孙氏复有各国为砝码,不惧中土王朝的威胁。

10、卫温

亚洲历史大航海第一人,开拓殖民地第一人

第二年的正月二十四日,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一万水兵,开着两百多艘大船出发,渡海向夷洲、亶洲驶去。在陆地上骁勇善战的士兵,上了船,大都缩着脖子,脸色苍白地背靠背站着,晕船呕吐苦不堪言。两员大将不断鼓励将士:“振作吧!如果真能抵达那传说中神秘的地方,可算是千古不朽的伟大功绩!”

到了第八天的时候,他们到了目的地,不费吹灰之力就征服了岛上的部落。因为,当士兵们拿着铁制精良武器进攻的时候,土著人反抗的工具只不过是石头制成的箭镞和刀斧。不过,吴的士兵很快就出现水土不服,由于缺乏医药,疾病丛生,再加上思乡心切,最后,一万士兵只剩下十之一二,卫温、诸葛直不得不下决心,俘虏当地一两千人,返回大陆。

因为卫温、诸葛直这次征讨虽然展示了先进文明对土著的强大优势,但是孙权对他们死了这么多人很不满,把他们俩杀了,悲剧。

假如刘备得了太史慈、张辽、田豫、庞德、张任这几人,马超、法正、诸葛亮能统一三国吗

军事人口方面,按照三国志的说法,魏国人口400多万,军队超过40万。吴国人口200多万,军队20多万。而蜀国只有人口90多万,军队数量接近10万。这样看来,蜀国一个士兵需要10个人来供养,难度系数比较大。此外,蜀国都是山地,如李白诗歌所说蜀道难,运送难度大。蜀国军事优势是步兵,但是都熟悉山地作战,不善于平原水战。加之蜀国的人民成份复杂,汉人 少,少数民族人多,军队来源少,少数民族战力强但是难以约束,作战实力就大打折扣。虽然有五虎上将,但是都有缺点,关羽傲,对手下人好,轻于士人,张飞急猛,对士人好对手下不容情,黄忠老成,但是难以溶于权利系统,马超又是后入人事,难以运用,不敢放权,赵云就是刘备的保镖,不事外务,魏延野心大也难受重用。蜀国后期的人才也很缺乏,后期也只有姜维和魏延可以,也很缺乏谋士,诸葛亮只是后勤人才,庞统是谋士,但是早死,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也不能帮到刘备。

内部权利斗争,一是追随刘备已久的河北武将派系,以关羽张飞为首,二是后进及投降荆州人士派系,以廖立马良为首,三是益州本土派系,以吴懿法证为首,法证死后以李严为首。还有少数民族派系以孟获祝融为首,不过不怎么有权利。 还有就是蜀国没有什么世族大家的支持。

经济实力,蜀国人口少,赋税少,加之蜀国刘备的仁政,不免有减少税负的政策,经济实力不行自然军事实力也不怎么强。蜀国的铸币也有贬值,战争年代多少钱有点通货膨胀。

民族融合方面,诸葛亮七擒孟获,虽然解决了后方稳定,但是少数民族,难以管束,又是自制,还是不太稳定。

大丈夫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的太史慈有恩有义,救孔融于危难之中。

赵云师兄张任是个忠心不二的主,算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物。

庞德也是个和张任一样的。但是谋略差点。

张辽威震逍遥津,能文能武。

田豫一个北疆战士,可能壮大刘备的武将团。

以上这些人都是偏武将,难有智慧为刘备出谋划策。加上之前本人的分析,所以就算有此诸君也难成大业。不过可以开疆扩土,坚守阵地,不容易第一个被灭国。

田豫威震北方,是刘备真正错过的一位牛人,为何最终选择了曹操

其实不仅仅是田豫,北方有很多推崇刘备的牛人都最终选择了曹操,原因其实都是差不多的,为保全家族利益罢了,虽然不乏糜家这种拖家带口投奔刘备的巨贾,但是真正的地方士族豪杰是很难放下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势力和地盘的来跟随一个前途未卜的主公的。

比田豫和刘备更加相知相善的陈登,最终也是投了曹操的怀抱,因为对于世家子弟来说,在享受世家的特权和背景之下,个人也有责任和义务为宗族服务。所以如果刘备能在徐州,能在北方站稳脚跟,那么陈登和田豫才能影响家族的选择,刘备被赶到荆州之后,整个北方士族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只能对曹操俯首帖耳。

徐庶也是一个典型,实际历史上,是徐庶主动辞别刘备的,就是因为自己的母亲被曹操势力所抓,为了保护母亲的安危,徐庶只得辞别刘备,投效曹操。不过无论是徐庶还是陈登,亦或是田豫最终都没有和蜀汉交战。

辞别刘备之后,田豫是跟随了公孙瓒的,公孙瓒灭亡,田豫依旧回到北方边境,代替老主公公孙瓒镇守幽州边境,三国战争不断,却少有大规模的少数民族入侵,田豫居功至伟。陈登在广陵防备孙策,兵不满万,将没有一个记载的名将,硬是接连击败孙策2次,甚至陈登还有吞并江东之心,直到曹操赤壁之战大败,才想起陈登早在孙策时期就建议入主江东的事情,不禁感叹陈登先见之明。徐庶也只帮钟繇防备过马超,也是有意无意的没有和蜀汉交战。

其实跟随刘备四处流浪的从龙之臣,大多出身比较低,所以没有家族拖累,即使这样关羽的妻子也流落在外许久,张飞倒好直接抢了一个女人回来当媳妇,不过张飞也真是有眼光,一下就抢到夏侯渊的侄女了。赵云、简雍、孙乾等人也是小门小户出身,直到在荆州刘备才真正有士族的支持,这也是诸葛亮能被刘备如此渴望,不惜三顾茅庐的原因之一。

诸葛亮家族就比较特殊,采取的是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的策略,所以诸葛家族是分家了,诸葛亮就能率领荆州士族追随刘备,而诸葛瑾去了江东,诸葛诞在曹魏,后世人谓之“一龙一虎一狗”。

所以田豫作为幽州的地方豪强士族,只有刘备能在北方有所成就的时候,田豫才会忠心耿耿,刘备英雄无用武之地,田豫也无法以卵击石的帮助刘备,选择曹操势力,依旧驻守幽州,既能保证家族延续,又能继承公孙瓒的遗志,平定异族也无愧平生之志了。

文聘、田豫、李典、满宠以及臧霸等人比于禁技高一筹,于禁素无功绩又屡战屡败,为何能是五子良将

一白遮百丑,

一丑掩百羞。

于禁就属于后者。

提问者被传说误导了。

田豫、陈登、徐庶,谁才是真正的谋士为何又都要离刘备而去

田豫、陈登、徐庶都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俊才,如果一定要分出个一二,豹眼看来,或许陈登更超出一筹。

他们之所以都离开刘备而去,有一些客观的原因,但豹眼依然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刘备。刘备想成就霸业,珍爱人才绝对是真心无假的,刘备能识才也是毋庸置疑的。但刘备在用人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或者说存在性格缺陷。

第一,刘备一心希望所有的人对他忠心,但刘备自己却对谁也没有忠心过。口口声声说忠于汉室,匡扶社稷,谁都清楚那是一句套话。说者很亢奋,听者很激动,其实都清楚那是在做戏。忠心是体现在一些具体行为上,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一个对上司总是三心二意的人会有忠心吗?

第二,刘备处理部属关系是,亲者太亲,疏者太疏,令许多人有隔阂感、层次感,难于融合到一起。这也是刘备团队宗派林立,相互掣肘的原因。

第三,刘备总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谈感情,但刘备除了初期的关、张之外,从没有把别人真正地当兄弟,又没有足够的胸怀与人共事,只希望用一些虚伪的感情牌打动那些不明真相的人。没有本钱可以先画一张饼,等把饼烤熟了,分得公允就行了。没必要纯粹用情感拉拢、忽悠。

刘备这种个性,一开始接触倍感亲切,但时间一久,就会出现嫌隙,其结果必然是分道扬镳。这不仅体现在刘备与外人的相处中,也体现在自己内部的集团中。不可能对所有人用一样的感情,但可以用一个标准分配利益。

刘备无论走到哪里,都备受尊重,但都不被人倚重。刘关张的确有能力,但除了刚刚出道在镇压黄巾军时期,需要立功、博点声誉外,几乎在哪里都是出工不出力,关羽替曹操斩杀颜良除外。这不能不说明作为带头大哥刘备的指导思想,存在很大的偏差。

事实也如此,袁绍、刘表不倚重刘备,死得还慢些;刘璋倚重刘备,很快就彻底玩完啦。刘备不入川,张鲁想吃掉刘璋没那么简单;刘备攻打益州也不会很容易。可偏偏刘璋就犯浑,引狼入室了,刘备做事的套路可见一斑。相比袁绍、刘表,刘璋的确是嫩了些。

刘备很聪明,但田豫、陈登、徐庶等人都不傻。作为老板,不能真心诚意对部属,部属也不会死心塌地替老板卖命。

田豫(171年-252年),字国让,渔阳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区东北)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

刘备投奔公孙瓒,田豫当时年龄还很小,就托身于刘备。参照赵云故事,刘备就喜欢挖人家的墙角,对田豫宠爱有加。刘备到了徐州之后,陶谦上表刘备为豫州刺史。

经过这个过程,田豫懂事了,就以母亲年老为由请求回乡。刘备涕泣着与他告别,说:“只恨不能与君一起建立大业。”是不是很耳熟啊!

之后,田豫跟随公孙瓒,被任命为守东州县令。公孙瓒部将王门背叛公孙瓒,投靠袁绍,带领袁绍一万多人前来攻打。众人恐惧,准备投降。

田豫登上城墙对王门说:“你受公孙将军厚待,却离开他,想必有不得已的原因;如今却回来为敌,这才让人知道你是一个犯上作乱的人。人们虽然只有提瓶打水的才智,也知道守护好自己的瓶子。我既然接受了公孙将军的委任,就要尽到守城的职责。你为何还不快来进攻呢?“

王门羞愧地撤军走啦。

公孙瓒败亡后,鲜于辅被属下推举代任太守之职,田豫劝说他依附曹操。田豫得到曹操赏识,历任颍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职。后官至太中大夫,封长乐亭侯。

由此看来,田豫是诚信忠义之人,看到刘备在徐州那些事,特别是与公孙瓒、曹操等人的过节,岂能呆得下去呢?

刘备的反复无常,在徐州与吕布的确是演了一出好戏,很精彩。

陈登,字元龙,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东汉末年将领、官员。为人爽朗,性格沈静,智谋过人,少年时有扶世济民之志,并且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陈登二十五岁被举荐为孝廉,任东阳县长。深得陶谦器重,被提拔为典农校尉,卓有政绩。

兴平二年(195年)陶谦病重,对别驾糜竺说:“非刘备不能使徐州安定。”陶谦死后,糜竺率领徐州百姓迎接刘备做太守,刘备担心诸侯不服,不敢领徐州。

陈登对刘备说:”现在汉室凌迟,海内倾覆,立功立事,就在今日。徐州殷富,户口百万,大家都期望您屈身抚临州事。“刘备犹豫不决。

陈登又说:“如今想为使君聚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若使君不听从建议,我也不敢听从您啊。”陈登说得很清楚,那就是为了徐州才推崇你刘备,否则免谈。

可是刘备还是昏昏暗暗下不了决心,陈登无奈又想到了袁绍,就当时袁绍的身份说起话来,还是很有分量的。陈登就给袁绍书信,说:“大家共同推举原平原相刘备刘府君为宗主,以便百姓知道有所归依。”

陈登说服了袁绍,于是袁绍站出来替刘备说话,有了袁绍的大力支持,刘备这才全领徐州。

陈登曾经跟陈矫说:“我最敬重的人就是刘玄德。”

刘备与刘表、许汜一起谈论天下之士,刘备深情地说:“像元龙(陈登,字元龙)这样文武兼备、胆志超群的俊杰,只能在古代寻求。当今芸芸众生,恐怕很难有人望其项背。”

建安初年,陈登奉吕布之命出使许都为吕布谋取出路。陈登对吕布出尔反尔一向深恶痛绝,见了曹操就贡献了灭吕布之计。曹操对陈登父子非常赏识,立马授予陈登为广陵太守。曹操攻击吕布,陈登身先士卒,因为灭吕布有功,加伏波将军,又迁东城太守。

可惜,陈登年仅三十九岁就去世。其子陈肃,魏文帝时追念陈登之功,拜为郎中。

陈登与其父陈珪都是智谋之士,父子玩弄吕布犹如婴儿一般。没见到曹操之前,诺大的徐州没有一人可以担当,加之曹操屡次征伐徐州,多次屠城,令徐州全城非常绝望。似乎徐州主政非刘备莫属,但一见曹操,陈登才知道啥才是真正的英雄豪杰。

陈登再也不愿意伺候刘备啦,不过刘备实在也是不给力,把一个徐州搞得乌烟瘴气,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徐庶(生卒年不详),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

徐庶本来在刘备手下做谋士,《三国志·先主刘备传》记载,是他极力推荐了诸葛亮。

长坂坡之战,刘备大败,只带领张飞、赵云、诸葛亮数十骑逃走。徐庶母亲被曹操虏获。曹操既没有为难徐母,也没有用计赚取徐母,是刘备坚持携民渡江,把人家的老娘搞丢啦。

不过徐庶是孝子,为了母亲辞别刘备。

刘备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挽留,而且说狠话,徐庶走了,自己也无心功名,就归隐山林。徐庶也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赌誓,终生绝不为曹操设一谋。这是演义的桥段,说得很热闹,但当不得真。

但刘备诚心挽留是肯定的,这符合刘备的性格。徐庶客气一下也会有的,这是做人基本的套路。

刘备自诩为仁德之君,你把人家老娘整没啦,你还挽留个屁。如果真是仁德之人,立马催促徐庶走人才是。徐庶真是个至孝之人的话,你还拿功名利禄来挽留,徐庶会对刘备产生啥感觉呢?

看一下曹操相同的一个桥段吧。

《三国志·曹操传》记载:当初,曹操为兖州牧,用东平毕谌为别驾。(曹操东征徐州陶谦),张邈趁机联络吕布叛乱,劫持了毕谌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曹操向毕谌谢罪并让他赶紧走,对他说:“你母亲在他那里,你可以离开我去他那里。”

毕谌叩头表示绝无二心。

曹操夸赞了他,并为他流了泪。同样是流泪,咋给人的感觉会不一样呢?!

毕谌退出后,就逃到张邈那里去了。等到曹操打败吕布,毕谌被活捉了,大家都为他担心。

曹公说:“一个人既然对父母孝顺,难道能不对君主忠心耿耿吗?这正是我所需要的人啊。”于是,任命毕谌为鲁国国相。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曹操绝不会用软禁徐母的方式来要挟徐庶。曹操人才济济,可以说不差徐庶一人;更何况用如此龌龊的手法,自然不会让徐庶信服。

汉末三国时期,追奉仁孝,徐庶也被作为典范备受称赞。

但徐庶曾经得到曹操的重用,魏文帝时徐庶官至中郎将、御史中丞。如果徐庶真的一言不发,如何做事做官呢?

总之,田豫、陈登、徐庶离刘备而去,都有一些具体的原因,但根本而言还是刘备缺乏足够的人格魅力。刘备是该用名利时讲感情,该用感情时谈名利。这是刘备性格的缺陷,这或许是他们最终离刘备而去的原因吧。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既然不能共一槽,自有其不能在一起混的原因。

豹眼看到哪,但不能说到哪,说一半留一半吧。那一半留给友友们自己品味吧。

公孙瓒败亡后,赵云转投刘备,为何田豫却选择了归顺曹操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刘备投奔公孙瓒,田豫年纪还小,自己托身于刘备,刘备非常看重他。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不能抵挡,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田楷与刘备一起去救援他,当时刘备自己有一千多人和幽州乌丸胡人部落人一些骑兵,又抓来数千名饥民。到达徐州后,陶谦将丹阳的四千名士兵增拨给刘备,刘备离开田楷,归附陶谦。而此时张邈、陈宫叛迎吕布,攻打曹操,曹操根据地失陷,于是回兵兖州。陶谦上表举荐刘备为豫州刺史,在小沛驻军。田豫因母亲年老请求回家,刘备流着眼泪和他分别,说:“遗憾的是不能和您一起成就大事。”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上表举荐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袁术率大军进攻徐州,刘备在盱眙、淮阴一带抵抗。刘备和袁术对垒一个多月,吕布趁机偷袭了下邳。下邳守军将领曹豹反叛,暗中迎接吕布。吕布俘虏了刘备的妻儿,刘备回军,中途军队溃散,困顿至极。刘备向吕布求和,吕布交还其妻儿。刘备回小沛,又集结起一万多人。吕布憎恶刘备,又率军打刘备,刘备战败逃亡,归附了曹操。曹操厚待他,并任命他为豫州牧。

田豫辞别刘备回乡后,公孙瓒派田豫代理东州县令。建安四年(199年)公孙瓒败亡后,鲜于辅为属下官民所推重,代行太守之事,他与田豫素来关系很好,任命田豫为太守府长史。当时群雄豪杰同时兴起,鲜于辅不知跟随哪一个。田豫对鲜于辅说:“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最终能够安定天下的,一定是曹操。应该赶快归顺他,不要等着以后遭受灾祸。鲜于辅听从了他的计策,因而受到曹操封赏和宠信。曹操召田豫任丞相谋掾,田豫没有重投刘备,而是跟随刘备的脚步,归顺了曹操,和刘备同朝为官。

若徐庶、陈群袁涣、陈登、田豫牵招跟随刘备到蜀汉建国,可能担任什么职另若关黄庞法董刘还活着会担任何职

徐庶 卫尉 官列九卿,守宫禁,已经算是位高权重了。

陈群 司徒 凭借颖川陈氏的威望,位列三公轻而易举,可以同比许靖,况且能力出众,比起只会清谈的许靖要厉害很多。

袁涣 太常 位列九卿,掌教化,自身也是陈郡袁氏,算是名门,况且他的品德操行毋庸置疑一定会被丞相诸葛亮所重用。

田豫 镇(征)北将军 与刘备亲善,离开刘备时刘备抛洒了泪水,而且能力出众,刘备给他的官职应该与赵云陈到差不多。

牵招 征(镇)北将军 与刘备刎颈之交,同样能力出众,位与田豫齐

关羽 毫无疑问大将军 关羽刘备的交情自不必说,从刘备起事以来一直作为军中第一将,武艺绝伦,统军能力出众。

黄忠 卫将军 刘备建国之基业巴蜀西川和东川,黄忠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庞统 司空 谋略出众,品行卓越,名望高,参看庞统去吴国为周瑜吊丧有多少人求他的评价,毫无疑问三公之一。

法正 尚书令益州刺史加录尚书事 食邑一定会加很多,尚书令虽然位在三公之下,但却是处理政务的一个关键枢纽,权力亚于丞相。刘备对法正如曹操对郭嘉,真可谓言听计从,这点是诸葛亮可能都做不到的。

董和 少府/大司农 刘备称帝和诸葛亮并掌左将军大司马府诸事,也就是说是除了诸葛亮外蜀汉内政重臣二把手,现在不用多说了吧。

刘巴 尚书仆射 尚书令的副手,法正逝世后也是由刘巴接替法正做的尚书令。

三国时期,十大冷门人物都有哪些人

十大冷门人物分别是:王必、戏志才、孙邵、费观、麴义、陈到、杜预、牵招、田豫、徐荣。如果知道3个以上,你就是资深三国迷。

三国在民间的知名度非常高,一说起三国我们就会想到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这些热门人物,然而除了这些热门人物,三国其实还存在着不少的冷门人物,他们在正史中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但却鲜为人知!

一、王必

王必是曹操手下最信任的心腹之一,官至丞相长史,虽然看起来王必的官职不是很高,为人也很低调,但他却非常有能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把汉献帝安置在了许都,原本曹操对汉献帝非常恭敬,结果在一次参拜中,汉献帝竟然让刀斧手押着曹操参拜,把曹操吓了个半死,之后曹操就很少去许都参拜汉献帝了,并渐渐将自己的政治中心独立了出来,放到了邺城,远离许都的汉室朝廷。但为了掌控汉献帝,曹操还是留下了王必,让他替代自己控制汉献帝!

王必能够得到曹操的信任与青睐,成功掌控汉献帝多年,可见他是多么厉害,这是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只不过由于他是替曹操干“脏活”的,所以史书中对他的记载并不多,没有多少人了解他!

二、戏志才

一说起曹操手下的谋士,大家自然会想到郭嘉,然而事实上,曹操一开始器重的谋士并非郭嘉,而是戏志才!戏志才死后,没人再懂曹操的心思,所以曹操才让荀彧帮他招人,最终找到了郭嘉。也就说说,郭嘉其实是戏志才的替代品,戏志才不死,郭嘉是得不到重用的!

三、孙邵

孙邵是东吴的首位丞相,能做到如此高位,受到孙权的重视,可见孙邵并非凡人,然而无论是史书还是演义,对于孙邵的记载都非常稀缺,可见他是多么的冷门!

四、费观

费观之名,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过,大家听过最多的乃是费祎。事实上,费观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原本是刘璋的妹夫,但最终却抛弃了刘璋,投靠了刘备,受到了刘备的重用,并被刘备任命为巴郡太守、江州都督。不过此人去世得太早了,所以并没有留下多大的名声!

五、麴义

很多人看三国演义,估计都没怎么注意到麴义这个人,因为在界桥之战中,他被赵云轻松秒杀了,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小喽啰。然而在正史中,麴义非常厉害,界桥之战中他不仅没有被秒杀,还将公孙瓒给击败了,非常厉害。不过最终他因为居功自傲,遭到了袁绍的诛杀,没能再大显身手。

六、陈到

一提起刘备的侍卫统领,众人的第一反应必然是赵云,因为赵云多次护卫在刘备身边,并曾于长坂坡之战中救出了阿斗,然而正史中,刘备的侍卫统领并非赵云,而是陈到!刘备帐下的精锐白毦兵,便是由陈到统领!

七、杜预

很多人看三国,看到诸葛亮去世,便没有再看下去的勇气了,然而三国后期其实也出现了许多精彩绝伦的人物,比如杜预。杜预乃是灭亡东吴的统帅之一,战功赫赫,不过在大众的眼中,似乎他并不怎么出名,事实上,杜预可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位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之人,非常厉害!

八、牵昭

牵招和刘备有刎颈之交,后来他投靠了袁绍,袁绍死后,他又投靠了曹操,并受到曹魏重用,后期一直在为曹魏镇守北部边界,遏制了鲜卑的发展壮大!

九、田豫

田豫原本是刘备的手下,深得刘备的器重,不过后来田豫觉得刘备没啥发展前途,他就投靠了曹操,并受到曹操的重用,成为了曹魏威震北部边境的牛人。可以说,正是因为牵招和田豫的全力付出,曹魏的北部边疆才会保持相对的和平。

十、徐荣

三国演义中的徐荣,虽然号称是董卓手下大将,但其实力非常差,被夏侯惇轻松秒杀,被人所忽视。但是正史中的徐荣,其实是董卓手下一等一的猛将!曹操的军事能力有多强大家是知道的吧?孙坚在正史中有多厉害大家也是知道的吧?然而就是这么厉害的两人,却被徐荣轻松击败,可见徐荣是多么的厉害!这位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结语

总的来说,三国时期不被众人所熟知的10个冷门人物,主要是这些人:王必、戏志才、孙邵、费观、麴义、陈到、杜预、牵招、田豫、徐荣。如果知道3个以上,你就是资深三国迷。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三国演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