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是指哪座山(蜀道难写的是哪座山)_秦岭_蜀道_李白

本文目录

  • 蜀道难写的是哪座山
  • 李白的蜀道难说的具体是什么山
  • 李白的蜀道难指的是蜀山吗
  • 李白的蜀道难说的具体是什么山 蜀道难中秦岭的介绍
  • 李白的《蜀道难》说的具体是什么山
  • 蜀道难指的是哪里
  • 《蜀道难》写的是哪座山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那座山

蜀道难写的是哪座山

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长安西(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全诗二百九十四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感情强烈,一唱三叹。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气象宏伟,境界阔大,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清代诗评家沈德潜评此诗:“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李白的蜀道难说的具体是什么山

  具体的应该没有指是哪座山,应该是指秦岭,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山脉。对于古人来说,秦岭无疑是天堑。
  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其范围包括岷山以北,陇南和陕南蜿蜒于洮河与渭河以南、汉江与嘉陵江支流—白龙江以北的地区,东到豫西的伏牛山、熊耳山,在方城、南阳一带山脉断陷,形成南襄隘道,在豫、鄂交界处为桐柏山,在豫、鄂、皖交界处为大别山,走向变为西北—东南,到皖南霍山、嘉山一带为丘陵,走向为东北-西南。
  广义的秦岭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秦岭以南属亚热带气候,自然条件为南方型,以北属暖温带气候,自然条件为北方型。秦岭南北的农业生产特点也有显著的差异。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把秦岭看作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再具体些,是指秦岭西段,它分别成为清姜河与嘉陵江、嘉陵江左岸支流与沮水河干、支流以及褒河一些支流的分水岭和发源地。
   蜀道难
   作者:李白 (唐代)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李白的蜀道难指的是蜀山吗

《蜀道难》:古乐府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对《蜀道难》的创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四种说法:甲、此诗系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乙、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丙、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丁,此诗纯粹歌咏山水风光,并无寓意。
  这首诗最早见录于唐人殷璠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编成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由此可知李白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最迟也应该在《河岳英灵集》编成之前。而那时,安史之乱尚未发生,唐玄宗安居长安,房(琯)、杜甫也都还未入川,所以,甲、乙两说显然错误。至于讽刺章仇兼琼的说法,从一些史书的有关记载来看,也缺乏依据。章仇兼琼镇蜀时一直理想去长安做官。相对而言,还是最后一种说法比较客观,接近于作品实际。
  这可能是一首赠友诗。有学者认为这首诗可能是天宝元年至三年(742至744年)李白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开元年间李白初入长安无成而归时,送友人寄意之作。

李白的蜀道难说的具体是什么山 蜀道难中秦岭的介绍

1、李白的蜀道难说的具体山是秦岭,分为狭义上的秦岭和广义上的秦岭。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

2、而广义上的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长约1600多千米,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

3、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秦岭为陕西省内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

李白的《蜀道难》说的具体是什么山

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蜀道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难以通行。

蜀中的道路。亦泛指蜀地。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 唐温庭筠《过华清宫二十二韵》:“早梅悲蜀道,高树隔昭丘。“《隶续·汉建平郫县碑》 宋洪适释:“右《建平郫县碑》二十九字。建平者,哀帝之纪年,其五年已改为元寿矣……殆蜀道未知改元尔。“《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修谓松曰:’蜀道崎岖,远来劳苦。’“ 明 赵震元《为李公师祭袁石寓宪副》:“英雄裂蜀道之篇名,公(袁可立子)遂先辈之误。“陈毅 《咏三峡》:“蜀道真如天,江行万山间。“

古蜀道,从广义上说,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罗江、绵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在陕西褒城附近向左拐,之后沿褒河过石门,穿越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全长约1000余公里。

广义上的蜀道,包括全国各地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以及蜀地范围内的道路。以成都为原点看:自成都向北,由陕入蜀的,有翻越秦岭到汉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古时汉中属蜀国),有从汉中翻越大巴山入蜀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又称洋巴道),有由甘肃入蜀的阴平道;自成都向西,有连接西藏通西域的茶马古道;成都以南,有由云南入蜀的五尺道和在此基础上拓展可通向南亚的西南丝绸之路;成都以东,有自三峡溯长江而上的水道。

从狭义上说,仅包括四川境内的路段,南起成都,北止于广元棋盘关,全长约450公里。

狭义的蜀道,是指翻秦岭过巴山、连接陕西西安和四川成都的道路。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陈仓道、傥骆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组成。“栈阁北来连陇蜀“的诗句,就真实的记录了古代蜀地陆路交通的景象。

蜀道难指的是哪里

蜀道难指的应该是从陕西西安到四川,古时称呼关中,唐朝时长安是全国中心。
蜀道难具体应该说的是从长安,到汉中,再到四川广元,这其中要经过连绵不断的秦岭、如果再向西绕道又得经过更大的山脉祁连山,如果想从东边绕道又是大巴山脉,那么难字就体现出来了——都要经过大山脉才能进入四川。

《蜀道难》写的是哪座山

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长安西(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
真诚回答,敬请尽快采纳。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那座山

四川剑门的蜀道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