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资料视频(关于大熊猫的冷知识有哪些)_大熊猫_熊猫_秦岭

本文目录

  • 关于大熊猫的冷知识有哪些
  • 大熊猫素有活化石之称,为何毛发却以黑白色为主,有保护作用吗
  • 野生棕色大熊猫再现秦岭“活了800万岁的大熊猫”有哪些秘密
  • 人人都爱国宝大熊猫,但关于它的这8个秘密你知道多少呢
  • 大熊猫发起怒来,有多可怕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能够制服它
  • 大熊猫的战斗力怎么样可以在藏獒的手下坚持多久为什么
  • 大熊猫有多凶狠,多么厉害
  • 狮子和老虎为什么不吃大熊猫呢

关于大熊猫的冷知识有哪些

问:大熊猫在野外是一直生活在一个地方,还是会定期搬家或者旅行呢?

答:会进行季节性迁移,在秦岭,春季随温度上升,巴山木竹、秦岭箭竹竹笋会沿不同海拔梯度萌发,滚滚会跟随新生竹笋由较低海拔处的巴山木竹林进入箭竹林。秋季随着箭竹竹叶枯萎,营养及适口性变差,滚滚便向低海拔下移,去到更易采食的巴山木竹林中生活。

大熊猫素有活化石之称,为何毛发却以黑白色为主,有保护作用吗

我们都知道大熊猫的体毛只有两种颜色,黑色和白色,因此有人调侃说熊猫不能拍彩照,只能拍黑白照。

然而有一只熊猫连黑白照也拍照不了,因为它的体毛只有白色,所以也就只能拍白色照片了,喏,就在下面这只熊猫:

这只通体白色的熊猫生活在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是一只完全野生的熊猫,其通体没有一丝黑色,就连鼻头都是白色的,这在大熊猫中独一无二,因此当它刚被发现的时候,不少人看了影像资料时称这不是北极熊吗?之后这只大熊猫也被认为是全世界唯一一只白色大熊猫,如果把它放到北极熊的群体中,估计大家都会把它当做北极熊看待了。

这只熊猫首次发现于2019年4月,当时它还是一只幼年熊猫,当时专家一度担心他的生存问题,因为体毛变意为白色的动物通常都抗紫外线能力差,视力也比较差,所以担心其健康状况或相对不佳。

但今年1月15日,我国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再次公布了这只白色熊猫野外活动的视频,显示这只熊猫正在独立活动,看上去其身体状况良好,预估它的年龄已经三岁多了。

大熊猫的体色以白色为主,但它的耳朵、眼睛周围、前肢和后肢、前肢之上的背部部分都是黑色,鼻头皮肤也是黑色。它之所以长成这样,目的当然也主要是为了生存,动物学家解释为其体色形貌特征主要是想起到保护色和警戒色的作用,因为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海拔相对较高,有些地方终年都有积雪,所以其白色毛发不容易被发现,但是在山涧林地之中,环境又不全是白色,而它的体毛上又有黑色,这样隐藏的环境中就更不容易被发现了。

而它的面部特征主要是吓阻色,其眼圈周围都是黑色,会让乍一看到它的动物误以为是它的大眼睛,黑色的耳朵长在白色的脑袋上也比较容易引起其他动物的惧怕,我们看熊猫通常都在关注它的憨态可掬的可爱,实际上它凶起来也是很吓人的。

那么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这只野生熊猫,为什么是纯白色的呢?一般认为它是熊猫中特殊的白化个体,是基因改变导致的,隐性基因纯合阻断了其体内黑色素的生成,使得这只熊猫通体白色,就连它的鼻头都成了白色,而眼睛也不是黑色,而是呈现出红色。不过动物白化并非完全由这个原因导致的,还有其他原因,但通常都和基因变化有关。

然而通过近期拍摄的照片又能发现这只熊猫的体毛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就是它不再是纯白色的了,而是看上去呈现出浅浅的的“金色”,特别是前肢、后肢和耳朵部位,看上去比较明显,有网友调侃称这只白色大熊猫现在换上了一套“金装”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这只熊猫的黑色素吸收功能有所恢复,但又并不能正常运转,或者能偏向于吸收某种在体内转化后呈金黄色的物质,导致了其体毛颜色的变化。

这只白色大熊猫之外,我国还有一只棕色大熊猫,属于陕西秦岭大熊猫基地。

这只棕色大熊猫名字叫做“七仔”,目前这两只熊猫的颜色在熊猫界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参考资料:

《北晚新视觉》1月17日文章《罕见!全球唯一白色大熊猫长大变金白色,网友:确定不是北极熊?》

野生棕色大熊猫再现秦岭“活了800万岁的大熊猫”有哪些秘密

近日,秦岭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至管理分局职工在收集整理布设的野外监测红外相机时,意外发现了抓拍到的野生棕色大熊猫影像资料。这是迄今为止,秦岭第10次发现野生棕色大熊猫踪迹。

陕西秦岭是我国唯一发现过棕色大熊猫的区域。1985年,棕色大熊猫在秦岭大熊猫分布核心区域首次出现。2005年,世界权威动物分类学刊物《美国哺乳动物学杂志》刊登了浙江大学方盛国教授将中国大熊猫定名为四川知名亚种和秦岭亚种的相关论文,首次科学提出并命名了大熊猫的秦岭亚种。方盛国通过研究发现:秦岭大熊猫与四川大熊猫大约在1万年前产生分化,秦岭大熊猫更古老,四川大熊猫产生分化后的遗传变异性更大,遗传多样性更丰富。

5月29日,大熊猫主题原创绘本《活了800万岁的大熊猫》《平平和安安:大熊猫兄弟的团聚故事》在上海图书馆首次亮相并举办专家研讨论证会,听取业界意见。两部绘本的文字创作者正是“秦岭大熊猫”亚种的发现和命名者、现任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主任方盛国。

作为中国国宝的大熊猫,如何从800万年前“战斗力爆表”的始熊猫演变进化为如今珍稀独特、憨态可掬的样子?大熊猫家族又有哪些“谱系”“分支”?大熊猫身上隐藏着哪些和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习俗密码”?《活了800万岁的大熊猫》基于大熊猫进化史,将严谨的科学内容和趣味盎然的叙述方式结合;《平平和安安:大熊猫兄弟的团聚故事》着重讲述了平平和安安这两只分别属于四川亚种和秦岭亚种的中国大熊猫的不同外表特征、生活习性,并将大熊猫的生活与中国民俗相结合。插画艺术家王炜为两本绘本创作了兼顾写实与可爱的大熊猫形象。

中国大熊猫是全世界最知名的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之一,大熊猫800万年前的祖先——始熊猫生活在由南向北延伸的六大山系峡谷之中,四肢极其强壮、牙尖爪利,经过数百万年间地球各种极端气候灾难的考验,完成了体型由小到大、食性从食肉到取食竹子等巨大转变和名称更迭,才进化成为今天的中国大熊猫。大熊猫800万年的进化史,是一部顺应自然顽强生存的历史;大熊猫因其珍稀与可爱,更被人类赋予了很多符号意义,它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型物种,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代表,还是和平的象征。“中国科学家为保护大熊猫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一般大众很少知道背后的故事。比如花费20多年时间攻克的大熊猫繁育‘三大难题’是什么?目前大熊猫野化、放归进展如何?科学家不仅要做科研,还要参与科普乃至文化艺术作品的传播,要用更多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大熊猫和大熊猫所承载的‘中国故事’。”方盛国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司长张志忠,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张和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大熊猫管理处处长王振占,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斯萍,上海市出版协会理事长胡国强等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大熊猫是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友好交流的友谊使者,也是具有中国精神、国际影响、时代魅力的文化符号,这辑大熊猫绘本以科学精神、艺术语汇讲述中国故事,借助大熊猫进化史阐释中国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深入浅出、感染力强,有助于扩大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的受众基础。

大熊猫主题绘本项目出版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社长朱文秋介绍,以“国宝”大熊猫为主题推出原创绘本,既是延续该社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特色,也是融合中国风格、国际表达的一次努力。首批大熊猫绘本将在2021年上海书展举行中文版首发仪式。

延期至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举办的迪拜世博会,是全球经历疫情后体现携手合作创造美好未来的重要舞台。大熊猫已确定成为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吉祥物,并设有常设展项与熊猫周。“上海出品”的这两本大熊猫主题原创绘本将在世博会上亮相。这辑熊猫绘本的英文版、俄文版等多语种版本也已列入出版计划。

人人都爱国宝大熊猫,但关于它的这8个秘密你知道多少呢

大熊猫是性冷淡。没错,大熊猫一年只有两到三天发情期,真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国宝级存在。加上熊猫数量少免不了近亲繁殖,因此常常导致后代畸形发育不良,所以说熊猫不濒危谁濒危啊。大熊猫幼崽只有三两左右,根本就是一根香蕉的重量,是妈妈体重的千分之一。这个惊人的母子体重比在胎盘动物里无出其右。每个熊猫都曾经是妈宝儿。因为它们幼崽时期太小太脆弱了,妈妈要照顾他们两年才能全须全尾儿地放出去独立生活。

熊猫作为肉食类动物,食谱构成里99%是竹子,可是这东西没什么营养啊。你想想你吃筷子能吃饱吗?所以熊猫为了获得足够营养,每天吃30kg竹子,快吃快拉,随吃随拉。熊猫每天有16个小时用来吃饭,剩下的八个小时睡觉和排泄。有吃货不服说自己可以二十四小时一直吃,好的,你知道熊猫为了抓竹子进化出了第六根儿手指头吗?来你长一个我看看!

熊猫看着呆萌,性格也确实温和不好斗,然而成年熊猫一巴掌拍死一个成年人妥妥儿的没问题。咬合力也仅次于北极熊,奔跑速度在海拔两千米高度的山地里能超过刘翔平地最高速度。能爬上二十米以上的树,还能把三四头狼当坐垫玩。然而熊猫偏偏有着世界为之疯狂的颜值。中国向外国租借熊猫为期十年的租期,标价一千万美元,就这还得你跟我们中国关系好才行,毕竟现在只有中国还生活着野生大熊猫呀。2015年的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显示,中国共有大熊猫1864只,为了保护大熊猫和金丝猴等我国珍稀动物,光是四川境内就设立了26亿平方米的自然保护区呢。

听了这么多不要感叹人不如熊,来,看着他的眼睛,有没有一种想把全世界都给他的冲动呢?

【关注看鉴地理头条号~更多精彩视频和内容等你哦~】

大熊猫发起怒来,有多可怕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能够制服它

我们常说:莫欺老实人,因为老实人被逼急了,也会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大熊猫其实就是这样的老实人,别看它们平时以卖萌为生,实际上它们的攻击力非常强,一旦被逼急了,也会做出令人想象不到的事情。

发怒的大熊猫

我们在动物园中看到的大熊猫虽然憨态可掬,但如果忽略了它们曾经是猛兽可能会让你付出惨痛的代价。

我国大熊猫保护中心曾经发生过一起大熊猫攻击饲养员的事情,当时野生大熊猫“喜妹”正在接受野化训练,饲养员韦华刚开始和它相处中还相安无事,但当他们准备离开时,大熊猫喜妹追了上来,将饲养员韦华咬的很紧,并把他拖倒在地。

不知为什么,平时一向温顺的大熊猫开始疯狂地攻击他,并且撕咬他的左手、右臂、左臂和大腿、头部等,大概过了5-6分钟,在同事的帮忙下,大熊猫才停止攻击。

而饲养员韦华已经被咬的无法站稳,据医生介绍,他的伤势非常重,未来需要漫长的康复过程。

大熊猫之所以会突然发狂,据介绍,可能和陌生环境有关。大熊猫在受惊或者发情期时,性格容易暴怒,尤其是野生大熊猫,和人类接触较少,一旦大熊猫觉得你对它有威胁,很可能会对对方展开攻击。

温顺的大熊猫

一般我们看到的大熊猫比较温顺,而在自然界中大熊猫也轻易不会攻击人类和其他生物。这是因为大熊猫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生存措施。

在远古时期,大熊猫也是名震江湖的“猛兽”,它们强壮有利的爪子和惊人的咬合力让它们成为凶猛的猎食者,足迹遍布我国大江南北,甚至在泰国、缅甸、越南等都有它们的身影。

但在后来,地球环境逐渐改变,大多数地方的大熊猫都灭绝了,只剩下我国秦岭以南、青藏高原以北的地区成为了大熊猫最后的庇护所。

大熊猫在过去也会食用竹子,但竹子占据它们食谱总量不多。随着当地大型食草动物减少,大熊猫捕猎变得越来越困难,竹子在它们食谱中的占比越来越高,直到完全以竹子为食。

之所以大熊猫不捕食小型动物,是因为小型动物体型太小,而捕获它们需要浪费大量能量,非常不划算。

但是大熊猫以竹子为食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竹子中的营养实在是太少了,绝大多数都是大熊猫难以消化的纤维素。这一点,从大熊猫的粪便中就可以看出来,大熊猫粪便中的纤维素含量非常高,有企业将大熊猫的粪便回收,经过杀毒之后制作成了大熊猫纸巾销售。

由于竹子营养含量非常低,所以大熊猫每天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食,幸运的是它们生活的区域有非常多的竹子,所以大熊猫不用长途跋涉也能够获取到足够的食物。

再加上当地也缺乏大型食肉动物,所以大熊猫不用躲避天敌,因此行走的速度很慢,每天都是一副懒洋洋的模样,不是在啃竹子,就是在啃竹子的路上。

也正是因为这种模样,所以我们看到的大熊猫都是憨态可掬,毫无攻击性。但实际上,我们低估了它的杀伤力。

大熊猫的杀伤力

网上有一个段子,介绍大熊猫的杀伤力,说:大熊猫奔跑速度超刘翔平地最高速度,能把3、4头狼当坐骑,咬合力和棕熊齐平。然而就是这样凶猛的玩意儿,居然以卖萌为生。

事实上,这还真不是玩笑,大熊猫的咬合力约1300N,比亚洲黑熊都高。在长途跋涉时,大熊猫的速度只有5-10公里每小时,但遇到危险时,大熊猫能以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狂奔。

综合数据表明,大熊猫只是表现的软萌可爱而已,实际上它们一旦发怒,将会威胁到周围的生物。

如果是成年大熊猫发怒,那么动物园中的动物很少有能够制服它的,或许群居的狮子或者狼群可以以数量取胜,但想要一对一的正面硬杠,或许凶猛的老虎、狮子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制服它。

当然,未成年的大熊猫天敌非常多,狼、狮子、老虎等大型掠食动物都能够将它们制服。

不过现如今生活在动物园中的大熊猫,大多不会攻击人类,尤其是饲养员,因为它们已经习惯了人类的气味。

大熊猫的战斗力怎么样可以在藏獒的手下坚持多久为什么

大熊猫嘛,谁人不知道,大名鼎鼎的食铁兽啊,蚩尤就是骑着它被打败的!哈哈,这都是大家对可爱的大熊猫开的玩笑啦!蚩尤败了和大熊猫可没有多少关系, 大熊猫可不仅是很萌的,也是很猛的!
大熊猫在地球上都混了800多万年了,结果就是为了恰饭容易点儿,卖了几年萌,一世英名就毁了!大家想想,能在地球上生存800多万年的大佬,会是一般的存在嘛!要是光靠脸吃饭,怕是活不下来啊!

据了解,大熊猫的咬合力仅次于北极熊,和棕熊持平。它们在2000米的山地里,都可以超过刘翔在平地的巅峰状态!20多米高的树,对大熊猫来说也上下自如。它们锋利的爪子,宛如解剖刀一般。起码在它们的一亩三分地上,大熊猫是绝对无敌的!
别看藏獒身强体壮、强劲凶猛,要是它们和大熊猫打架,指定是不够看的。我觉得题主的问题描述的就不对,不应该是问大熊猫可以在藏獒手下撑多长时间,而是藏獒能在大熊猫手下撑多少时间!

大熊猫虽然叫“熊猫”,但这其实是一种误传,最早的时候大熊猫是叫做大猫熊的!它们躯长1.2~1.8米,体重80~160公斤,这绝对不是藏獒可以比的。一般来说,藏獒的体型也不过50~60公斤左右,差距太大!
所以说,别看大熊猫一副萌萌哒,呆乎乎的样子。那只是因为它们的脾气比较好,既然可以靠脸吃饭了,就不想在卖力气了。可是要真的把它给惹怒了,大熊猫可就要展示一下熊的力量了!

大熊猫有多凶狠,多么厉害

我早上回答过一个关于大熊猫的战斗力问题,可以说大熊猫现在被营销号吹得十分厉害、强大、无敌,可以让老虎闻风丧胆。但是这一切都是胡说八道,因为这种黑白食竹兽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素食动物,自然比不过老虎这种进化到顶级的强悍猛兽。

大熊猫的大种群位于秦岭,平均可达80-90千克,是世界第二小的熊。喜欢吃大箭竹、华桔竹的叶子、嫩茎、笋芽儿。偶尔也会捕捉竹鼠、小鸟、蜥蜴,也会吃鸟蛋,碰到死去的鹿、羚牛也不会放弃食腐的机会。动物园、保护区的大熊猫也会吃苹果、西瓜、香蕉、玉米、土豆、胡萝卜。可见大熊猫食性虽然也不单调,但是大部分还是竹子为主。吃肉机会很少。

由于经常啃咬竹叶,因此臼齿发达、咬合力巨大,但是犬齿和裂齿高度退化,不再适合捕杀比较大型的东西,所以说对付专门捕杀大型动物的老虎是不可能的事。

当然大熊猫毕竟体型摆在那里,而华南虎野外灭绝后,对大熊猫最有威胁性的天敌也消失了,当地的最大掠食者花豹体型也比较袖珍,平均仅仅才30d千克上下,所以现在的成年大熊猫在野外是没有天敌的。尽管豺群有杀老年雌性大熊猫的事迹,但是仅仅是一个杀一头状态不好的大熊猫的个例,豺总体上也是无法威胁大熊猫的,何况豺现在的情况比大熊猫还要严峻,更需要得到人类的保护,大熊猫遇到豺的机会更少了。而花豹虽然会猎杀未成年的大熊猫,但是也仅仅是小规模的事件,遇到成年大熊猫依旧是主动选择退让的。

所以大熊猫战斗力总体上对付当地的豺、狼、豹是足以自保没问题的,但是遇到老虎的话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当然华南虎的野外灭绝以及豺的数量锐减,不仅让大熊猫野外威胁消失,也让华南虎、豺的另一种猎物——羚牛,失去了遏制他们的天敌,因此数量急剧增大从而泛滥成灾。羚牛不仅通过繁殖优势在挤压大熊猫的生态位与栖息地,甚至还发生过冲突导致羚牛杀死大熊猫。而近些年来羚牛伤人、杀人的新闻也偶有报道,这又是动保另外一个严峻的问题了。

狮子和老虎为什么不吃大熊猫呢

大熊猫:你也不打听打听,我以前叫啥,豺狼我能对付6、7个,牙齿咬合力1300N,排位老三,还有一双“铁沙掌”,吃起肉来更是怕吓到小朋友。

大熊猫作为我国有国宝,一直以来都是过着包吃包住“养尊处优”的生活,晒晒太阳,打打滚,羡慕了很多年轻小姑娘。因此软绵绵的大熊猫一直被人们误认为光有可爱的外表,除了爬树,毫无战斗力可言。

其实,大熊猫发起怒来危险性极高。

大熊猫:别看我平时吃素,吃起肉来怕害到你

一直以来大熊猫都只吃竹子,天天吃素还长得肥嘟嘟,好像没有见过它吃过肉,但是没有见过,就不代表它不吃肉。

大熊猫属于杂食性动物,和狮子、老虎、豺狼等猛兽一样被归到哺乳纲、食肉目科下。

70~80年代,大熊猫因为大规模的“竹子开花”,开花后的竹子大片大片的枯萎,熊猫们被逼吃肉。它们闯进附近的村庄,把村民家里的牲畜祸害了一个遍。好在当地村民懂法,用羊肉,猪肉把大熊猫诱回了山下,并集中饲养起来。

野生大熊猫吃牛羚肉

你可能觉得,大熊猫只是在没有东西吃的情况下,会选择吃肉,那你就错了。即使有竹子吃,野生大熊猫也会偶尔也会开个荤,偷偷给自己加餐。

2011年,野生大熊猫被人类拍到啃食动物尸体的“馋照”,在网上还引起过小规模轰动,完全打破了大熊猫平时萌宠的形象,可谓了人设崩塌。

其实,对于熊猫来说,偶尔吃个肉是很正常的事,只是它们吃肉的样子很少被人发现而已。

曾有人在熊猫的粪便中发现过各种野生动物的残骸,就算是在动物园里的有吃有喝,饲养人员也会专门给熊猫喂一些碎肉加餐。

事实上,很多平时里只吃素的动物会偶尔给自己开荤,毕竟作为杂食性动物,吃肉是天生的,更何况它们本来就是野兽。

只不过熊猫作为一只野兽,曾经也发誓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

在饲养过程中,大熊猫唯一的食物来源都是竹子,365天,一日三餐,竹子占食物总量的99%,但是直到现在,大熊猫一直保留着一副“吃肉”的身体。

比如:大熊猫的消化道结构和其它的肉食动物一样都很短,而草食性动物的消化道都十分崎岖,像牛和羊这类反刍动物还能利用自己多个胃室反刍,进行二次咀嚼,但是大熊猫没有。它们只有单胃,结构也极其简单。

所以,大熊猫的粪便,拉出来的叶,还是那个叶,枝还是那个枝,甚至还带着竹子的清香。

研究也表明,竹子只能在大熊猫的肠道中停留4-12小时,大熊猫肠道基本无力降解竹子中的纤维素。

因此,不少聪明的商人,利用大熊猫的粪便,通过加工后制成了卫生纸,贺卡等。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就曾推出过一款“大熊猫便便纸”。商品名就为“Panda Poo”,售价为每盒43元。

不知道有人用过没有。

很多人会误以为大熊猫和小熊猫有着什么亲近关系,毕竟他们都以吃竹子为生,还都在四川地区生活,但是他们真的啥关系也没有。

而且早在4000多万年前,大熊猫和小熊猫就分道扬镳了。

大熊猫的祖先,正儿八经吃肉的猛兽。

在800万年前,大熊猫的祖先:禄丰始熊猫,登上了舞台。那时始熊猫也还是杂食性的,而且有着很多食谱,直到700万年到200万年前,始熊猫才开始变成一位素食主义者。

眼尖的人可能会问,它们既然是吃肉的动物,为什么把肉作为主食了,反面要去啃又干又瘦的竹子。

这个问题,同样好奇地研究人员发现:大熊猫食不知肉味,对肉类没有感觉,犹如一台没有感情的竹子消灭机。

大熊猫之所以很少吃肉,是因为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食物匮乏,导致它们渐渐丢失了一个叫T1R1的基因,就尝不出肉的鲜味。而在野生环境中,吃竹子比吃肉容易得多,还没几个动物来抢。

从这一方面而言,大熊猫又是食草动物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大熊猫从来都是吃肉的,并且和食肉类动物没什么两样。

大熊猫的战斗力:排行老三,铁我都能啃

我们知道,吃肉的动物战斗力就没有差的,既然大熊猫也吃肉,那它的战斗力怎么样了?

这么说吧,大熊猫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始熊猫曾经和古猿,剑齿虎等猛兽一起组过队,下过副本的,当时这个队伍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剑齿象古生物群”

不过和其它队友比起来,始熊猫由于防御能力较低,并不是主攻型队友。

遗传了祖先好战的基因,到了大熊猫这一代,其实力也相当强悍。

几千年前,人类的祖先们曾经就发现了大熊猫下副本的优势。司马迁在《史记.五帝纪》中记载过黄帝打炎帝时,曾组织过一支猛兽大军,其中就有大熊猫。

而在当时,大熊猫可不叫大熊猫这个“熊不熊,猫不猫”的名字,它有一个比它们祖先始熊猫更为拉风的名字:食铁兽

《山海经》中记载:“南方有兽,名曰啮铁,似熊、小头、痹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

它还曾经是另外一个猛人作过搭档,这个猛人就是蚩尤。

当然神话故事不可全信,但是作为“食铁兽”,大熊猫真的可以吃铁吗?

1981年8月,一头名为莉莉的7岁雌性大熊猫,把装食物的铁盆咬成碎块吞了下去。莉莉的举动可把当时的饲养员给吓坏了,想找兽医帮助取出来,结果莉莉已经将铁块排出来了。

事实证明,大熊猫真的是能吃铁!

不得不服,大熊猫铁都咬得掉,还能顺利地排出来,会怕老虎和狮子吗?

大熊猫的战斗力主要在三个方面:

1、咬合力强,牙齿锋利

研究表明:大熊猫的咬合力1298.7N,裂齿咬合力1851.9N,在猛兽当中排第三名。狮子为1314.7N,2023.7N,老虎为1472.1N,2164.7N。仅是比老虎、狮子略低一点儿。

虽然在咬合力数值上,大熊猫略逊于狮子,老虎,但它的牙齿锋利程度比这两个食物链顶端的猛兽都高,老虎狮子也没见谁能咬得动铁的。这谁敢去招惹它,更别说去吃它了。

当然,以上战斗力仅限于成年大熊猫,对于熊猫宝宝和老年大熊猫来说,战斗力就廉颇老矣。

2、掌功深厚

成年的大熊猫几乎没有天敌,一只野外熊猫体重大约在60kg到100kg之间,体型在1.2-1.8米之间,饲养的体重在80kg-130kg。另外,它们虽然没有像老虎一般锋利的爪子和发达的四肢,但它们有比熊还要有杀伤力的手掌。

当它们遇到危险时,会背靠大树或岩石防御的姿态,对来犯者顺手就是“铁沙掌”一挥,轻则重伤,重则丧命,再怎么着不计,也可以把对方拍晕。

3、防御力强

大熊猫防御力很高,皮也超厚,脂肪也多,最厚的有10mm。去动物园可以经常看到它们从数米高的树上摔下来,拍拍屁股就走了。

虽然它们行动缓慢,一只野生的大熊猫,平均每小时的移动距离也只有20米左右,但是它们滚的速度很快,加上大熊猫所生活的地区是高山之上,自己又皮实,还会爬树,所以它们防御能力相当强。

打不过,但跑得过。

当然以上3点都是理论数据,毕竟谁也没有真正见过熊猫打架,但这足以说明熊猫的战斗力很强悍!

为什么狮子和老虎不吃大熊猫:不是不吃,是没得吃

实际上大熊猫成年后,很少会遇到天敌,不是因为它们没有天敌,而是因为一些猛兽的生活区内,没有大熊猫。

一、中国没有狮子

大熊猫主要活动区域是四川,限于秦岭一带。而狮子虽然在远古时期在非洲、亚洲、欧洲都有分布,但是十几万年前,亚洲狮子就灭绝了,后来非洲狮子再次来过亚洲,但并没有进入中国,基因学研究表明,在人类文明诞生(8000年前)之后,中国境内就没有狮子。

而中国的狮文化,包括“狮字”的由来,一是因为狮子被作为贡品献给了中国,二是因为佛教东传入中国的原因。

二、老虎吃不上大熊猫

至于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华南虎,虽然在一定的可能性上,华南虎会遇上野生大熊猫,但华南虎未必是野生大熊猫的对手。

这一点可以参考东北虎对棕熊。

老虎对棕熊,由于棕熊个子大,雌虎极少能捕杀棕熊,雄虎一般也不会去惹成年的公棕熊。而现在野生大熊猫虽然并没有过实战老虎,但从战斗力上分析,野生大熊猫不比棕熊差,加上它们会爬树,会滚,就算打不过,也能逃跑。

现存唯一的一只棕色大熊猫,陕西秦岭大熊猫

所以,狮子和老虎因为地理原因,隔着千山万水,它们不是不想吃,而是遇不上大熊猫,没得吃。

大熊猫的主要威胁

如今,对野生大熊猫造成威胁的只有花豹和豺群。

一般来说,四川那边的豺狼,普遍也就20-30斤左右。一只成年的雄性野生大熊猫可以一次对峙6-7只豺狼,不说能对豺狼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至少能一巴掌拍晕,全身而退。

但也并不是说,熊猫就没有危险,如果面对更大的狼群,熊猫可能就成了对方口中的肉,要不然熊猫也不会越来越少。加上人类的保护,有熊猫地方就不会有凶猛的肉食动物,如果熊猫真的面临着危险,也有人类的救治。

比如,潘文石教授就曾经从豺群口中救下过熊猫,把它治好后又放归野外。

因此,别看熊猫长得一副人畜无害靠卖萌为生的样子,实则它们战斗力超强,在野外,在人类的监护下,大熊猫几乎没有天敌。

写在最后:

达尔文曾说物竞天择,任何动物都避免不了有天敌的存在,也就免不了处于食物链中弱的一方,被吃也是符合自然规律,正常来说,人类不应该过多的干涉。

但是,熊猫不一样,作为濒危物种,人类有义务保护它们的安危。因为一个物种的消失,也是对自然不可逆的伤害。

更何况,目前大熊猫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代言人,它用黑白相间的可爱身躯治愈了全世界人民的心灵。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