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纵山起难安歌词)_秦岭_李白_田家

本文目录

  • 纵山起难安歌词
  • 长歌吟松风,曲尽问星稀.
  • 长歌吟松风下一句
  • 归嵩山作原文_翻译及赏析
  • 李白诗句的鉴赏
  • 李白写秦岭的诗句
  • 曲尽河星稀上句
  • 李白诗两首 出处➕意思

纵山起难安歌词

易安难安
作曲:禹歌 |
作词:七闷儿
| 编曲:Mzf小慕
| 二胡:二胡妹
演唱:赤羽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晚风轻薄衣衫 半杯浊酒沉酣
争渡归晚 藕花挽留作伴
轻蘸丹青伏案 烛火点燃
不负文贤誉赞 自是才力华赡
为绛唇点朱丹 笑红颜酣
市井灯火阑珊 琴瑟弹钟鼓欢
共把金石展玩 倾囊换
便与良人相依搀 顾盼
声声慢 却上小楼凭栏 写一曲婉转
谁料羌管催肠断 方寸乱
声声叹 愁字偏难讲完 只好赖梨花残
雁字太散 天太晚酒太满 难安
(冷冷清清 满地黄花堆积)
点点滴滴 梧桐更兼细雨
合辙押韵唱罢千千曲 不如归去来兮
庭前落花飘零 枝上鶗鴂哭啼
雨滴打湿罗衣
这次第这次第 又惜别伤离
抬眼未及伤感 回首已过千帆
舴艋轻泛 欲语泪滴先沾
人杰怎甘苟安 不渡庸凡
纵怨靖康祸乱 难掩狼狈江山
永夜空梦长安 两人离散
天上星河欲转 流离几番波澜
尝遍世事浓淡 亦不堪
物是人非难斩断 潸然
声声慢 却上小楼凭栏 写一曲婉转
谁料羌管催肠断 方寸乱
声声叹 愁字偏难讲完 只好赖梨花残
雁字太散 天太晚酒太满 难安
(声声慢 倚遍阑干眺瞻 写一曲孤单)
谁料梅花开太晚 无人探
声声叹 闲愁无计消散 只好怪酒余半
笛声太缓 风太寒月太残 难安
(寻寻觅觅 三杯两盏怎敌)
惨惨戚戚 愁绪最难将息
平仄清晰诉尽平生忆 不如归去来兮
江畔灯火不明 书卷飘散不集
阳关再唱不一
这次第这次第 又惜别伤离

长歌吟松风,曲尽问星稀.

出自唐代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不过,原文应为: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不知道,LZ是否记错,因为一字之差,是两种不同的意思.
原文: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白话一点(我这个可不是古文翻译,有需要LZ自己百度去,多的是):李白晚上哼着小曲回家,晚风习习,带动松林沙沙作响,就像在低音和唱,李白心里那个美哉啊,唱着唱着,夜已经深了,连天上的星星(银河)大半都睡着了(星稀).(PS:李白此时应该喝高了,明明有点曲高和寡的感觉,还要故作潇洒,最后说句“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他会忘得了?屁!喝醉了,强迫自己忘记罢了~当然了,这是后话,与这次无关.)
如果LZ执意要问“长歌吟松风,曲尽问星稀”,我就试着翻译一下.加个前提,此时这诗和李白无关了.记得诗句“歌尽桃花扇底风”么?这句诗,也可以这么理解,一路山间高歌,唱累了停下来,问天上繁星,我唱得如何?(笑)这是搞笑的理解.还有一种:对酒当歌,松风为舞,一曲终了,月落星稀,问世间,如何未有久长时?/好男儿,志在何方?/这次第,怎一个情字得了?问作者去吧~

长歌吟松风下一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作者: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归嵩山作原文_翻译及赏析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唐代·王维《归嵩山作》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唐诗三百首 , 山水 , 写景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澈的川水环绕一片草木,驾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
流水好像对我充满了情意,傍晚的鸟儿随我一同回还。
荒凉的城池靠著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金色秋山。
在遥远又高峻的嵩山脚下,闭上门谢绝世俗度过晚年。

评析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嵩山,古称“中岳”,在今河南登封县北。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首联描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扣题目中的“归”字。清澈的河川环绕着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前进,显得那样从容不迫。这里所写望中景色和车马动态,都反映出诗人归山出发时一种安详闲适的心境。

中间四句进一步描摹归隐路途中的景色。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川”,第四句“暮禽相与还”承“长薄”,这两句又由“车马去闲闲”直接发展而来。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所以此联也不是泛泛的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这一联运用的还是寓情于景的手法。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的城池临靠著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迢递”是形容山高远的样子,对山势作了简练而又形象的描写。“嵩高”,即嵩山。前句交待归隐的地点,点出题目中的“嵩山”二字。“归来”,写明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字。“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后句写归隐后的心情,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最终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这时感情又趋向冲淡平和。

创作背景

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中,唐玄宗常住东都洛阳,所以王维从济州(今山东省济宁市)贬所返回后,在洛阳附近的嵩山也有隐居之所。这首诗就是他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回嵩山时所作的。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476篇诗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唐代·杜甫《登高》

登高

唐代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诗三百首 , 秋天 , 登高 , 写景 , 抒情 , 忧国忧民 , 早教古诗100首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唐代·李商隐《蝉》

唐代 :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唐诗三百首 , 咏物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唐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唐诗三百首 , 田园 , 饮酒写景

李白诗句的鉴赏

1、《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2、《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七言古诗】
4、《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5、《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6、《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乐府诗】
8、《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9、《清平调·一枝红艳露凝香》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10、《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11、《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2、《行路难·大道如青天》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13、《行路难·有耳莫洗颍川水》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14、《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5、《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16、《长相思·在长安》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17、《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18、《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李白写秦岭的诗句

1. 李白关于秦岭诗句
李白关于秦岭诗句 1.关于李白描写秦岭的诗
唐代诗人李白描写秦岭的诗有:

1、《蜀道难》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译文: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眉山顶端。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2、《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译文: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时分才登上峰巅。太白星向我问候,要为我打开天关。我愿乘那清风而去,飞行于那浮云之间。举起手就可以接近月亮,向前飞行似乎已无山峦阻碍。一旦离别武功而远去,什么时候才能回还呢?

3、《古风》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

译文:陕西宝鸡太白山郁郁葱翠,高耸入云,繁星在它的头顶森然排列。距离天空也只有三百里地,邈然与人世间隔绝。山中居住着一位绿色头发的老翁,身披白云朵,卧在古松的白雪上面。不笑不语,默默然然,在幽暗的洞穴中冥想。

4、《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译文: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好像随着行人而归。回望来时走的山间小路,山林苍苍茫茫一片青翠。遇斛斯山人相携到他家,孩童出来急忙打开柴门。走进竹林穿过幽静小路,青萝枝叶拂着行人衣裳。

5、《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译文:走出家门,抬起头就可以望见城外的终南山了,翘首瞻望山上的景色,勾起了我无穷的意绪和美妙的怀想。那里的山色秀美,景色清幽,美得难以名状,那苍翠葱茏的景色日日都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是多么的美妙惬意啊。

只见那儿的天空上方不时飘浮起朵朵白云,它们在天际自在悠然地舒卷伸展。看着这样美好的景象,我也每每心旷神怡,意兴盎然。什么时候我能够去造访那个居住在山中的隐士呢?到那时我也要和他一样遁迹于人世,自由自在地栖身在那紫阁峰上。
2.李白在秦岭有诗赋吗
楼上的诗是描写蜀道的,除此之外李白还有

《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 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 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 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 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 何时复更还?

《古风,其五》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都是写太白山的。

此外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也是写秦岭的。

广义的终南山就是指秦岭。
3.描写秦岭的诗句
1、孟浩然 【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一题作越中送人归秦中)】 试登秦岭望秦川,遥忆青门春可怜。

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邵平田。 2、白居易 【初贬官过望秦岭(自此后诗江州路上作)】 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

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 3、白居易 【蓝桥驿见元九诗(诗中云:江陵归时逢春雪)】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4、薛涛 【别李郎中】 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

安仁纵有诗将赋,一半音词杂悼亡。 5、岑参 【登总持阁】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6、李嘉佑 【登秦岭】 南登秦岭头,回望始堪愁。

汉阙青门远,高山蓝水流。三湘迁客去,九陌故人游。

从此辞乡泪,双垂不复收。 7、杜甫 【阆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 闻道王乔舄,名因太史传。

如何碧鸡使,把诏紫微天。秦岭愁回马,涪江醉泛船。

青城漫污杂,吾舅意凄然。 8、司空曙 【登秦岭】 南登秦岭头,回首始堪忧。

汉阙青门远,商山蓝水流。三湘迁客去,九陌故人游。

从此思乡泪,双垂不复收。 9、白居易 【送武士曹归蜀(士曹即武中丞兄)】 花落鸟嘤嘤,南归称野情。

月宜秦岭宿,春好蜀江行。乡路通云栈,郊扉近锦城。

乌台陟冈送,人羡别时荣。 10许浑 【送郑寂上人南行】 儒家有释子,年少学支公。

心出是非外,迹辞荣辱中。锡寒秦岭月,杯急楚江风。

离怨故园里,小秋梨叶红。 11、尚颜 【冬暮送人】 长安冬欲尽,又送一遗贤。

醉后情浑可,言休理不然。射衣秦岭雪,摇月汉江船。

亦过春兼夏,回期信有蝉。 秦岭(英文名Qinling Mountains ,亦作Chin Ling或Qin Ling),分为狭义上的秦岭和广义上的秦岭。

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而广义上的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

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

长约1600多公里,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

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主峰太白山高3771.2米,在陕西省宝鸡市境内。秦岭为陕西省内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
4.形容秦岭的诗句
孟浩然《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试登秦岭望秦川,遥忆青门春可怜。

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邵平田。白居易《初贬官过望秦岭》: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

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薛涛《别李郎中》: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

安仁纵有诗将赋,一半音词杂悼亡。李嘉佑《登秦岭》:南登秦岭头,回望始堪愁。

汉阙青门远,高山蓝水流。三湘迁客去,九陌故人游。

从此辞乡泪,双垂不复收。杜甫《阆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闻道王乔舄,名因太史传。

如何碧鸡使,把诏紫微天。秦岭愁回马,涪江醉泛船。

青城漫污杂,吾舅意凄然。司空曙《登秦岭》:南登秦岭头,回首始堪忧。

汉阙青门远,商山蓝水流。三湘迁客去,九陌故人游。

从此思乡泪,双垂不复收。白居易《送武士曹归蜀》:花落鸟嘤嘤,南归称野情。

月宜秦岭宿,春好蜀江行。乡路通云栈,郊扉近锦城。

乌台陟冈送,人羡别时荣。
5.描写“秦岭”的诗句有哪些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释义: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释义:蓝桥驿春雪飘飘当初你归来之日,秦岭上秋风飒飒如今我离去之时。政恐淇园修竹劲,不如秦岭老松坚。

——洪适《次韵蔡瞻明秋园五绝句》释义:虽拥有仁德美行,但难以实现,因为与秦岭松的长久相比,其难以相匹。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岑参《登总持阁》释义: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南登秦岭头,回望始堪愁。

——李嘉祐《登秦岭》释义:去南边登山秦岭,回头看脚下的路始终忧愁。古今传此岭,高下势峥嵘。

——孟贯《过秦岭》释义:古代相传这座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峻岭登临最上层,飞埃漠漠草棱棱。

—— 汪元量《秦岭》释义:巍峨的高峰登上了最顶端,飞尘和草原都变得渺小。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

——薛涛《别李郎中》释义:梧桐花落凤凰飞走,想登上秦岭却更觉凄凉。秦岭巉巉列万峰,晚岚浑欲滴晴空。

——文同《北楼晚晴望秦岭》释义:秦岭巍峨高过其他山峰,晚上的山峦似是能直冲晴空。试登秦岭望秦川,遥忆青门春可怜。

——孟浩然《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释义:想登上秦岭一望秦川大地,回忆青州的春天美丽的样子。
6.关于李白的诗
概述 《蜀道难》是中国唐朝诗人李白的名篇,内容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

诗歌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蜀道难》描写了大自然动人心魄的奇险与壮伟,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

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其境界之阔大,确非他人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极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

正如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所盛称:“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作品原文】 噫吁嚱(yī xū 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zhàn)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yíng)岩峦。 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xié)息,以手抚膺(yīng)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zhuǎn)石万壑(hè)雷。古蜀道 其险也如此,嗟(jiē)尔远道之人,胡为(wèi)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fēi)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shǔn)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jiē)。【注释译文】 注释 1.《蜀道难》: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中的调名,内容多写蜀道的艰险。

今存《蜀道难》诗除此之外,尚有梁简文帝二首,刘孝威二首,阴铿一首,唐张文琮一首。李白此诗大约是在长安送友人入蜀而作,本阴铿《蜀道难》“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之意。

2.噫吁嚱:蜀方言。宋庠《宋景文公笔记》卷上:“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嚱’。

“ 表示惊叹声。 3.蚕丛及鱼凫:传说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

《文选》卷四《三都赋》刘逵注:“扬雄《蜀王本纪》曰:’蜀王之先,名蚕丛、柏濩、鱼凫、蒲泽、开明。从开明上到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华阳国志·蜀志》:“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

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鱼凫王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 4.尔来:从那时以来。

四万八千岁,夸张面大约言之。尔,那,指开国之初。

5秦塞:秦地。秦国自古称为四塞之国。

塞,山川险要的地方。 西当,西对。

当,对着,向。 6.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长安西(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

鸟道:只有鸟能飞过的小路。 7地崩句:《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

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

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 8.六龙回日:《初学记》卷一天部三:《淮南子》云:“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quot;注曰:“日乘车,驾以六龙。

羲和御之。日至此面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六螭。

“螭即龙。高标: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标识的最高峰。

一说高标山又名高望山,乃嘉定府之主山。 9.冲波,水流冲击腾起的波浪,这里指激流。

逆折:水流回旋。回川:有漩涡的河流。

10.猿猱: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类。 11.青泥:青泥岭,在今甘肃徽县南,陕西吃力略阳县北。

《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二山南道貌岸然兴州长举县:“青泥岭,在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即今通路也。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

“ 12.扪参历井:参、井是二星宿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叫做“分野“,以便通过观察天象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

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扪:用手摸。

历:经过。胁息:屏住呼吸。

13.膺:胸。 14.子规:即杜鹃鸟,蜀地最多,鸣声悲哀。

《文选》卷四左思《蜀都赋》:“鸟生杜宇之魄。“刘渊林注引《蜀记》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号曰望帝。

宇死,俗说云宇化为子规。子规,鸟名也。

蜀人闻子规鸣,皆曰望帝也。“王注:“按子规即杜鹃也,蜀中最多,南方亦有之,状如雀鹞,而色惨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鸣,夜啼达旦,至夏尤甚,昼夜不止,鸣必向北,若云’不如归去’,声甚哀切“。

15.喧豗:水流轰响声。砯崖:水撞石之声。

转,转动。 16.胡为:为什么。

17.剑阁:又名剑门关,在四川剑阁县北,是大、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长约三十余里。《华阳国志》、《水经注》卷 二十、《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三均有记载。

所守:指把守关口的人。 18.一夫句:《文选》卷四左思《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

《文选》卷五十六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趦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一夫当关:一人守关。莫开:不能打开。

19.锦城:。
7.描写秦岭夏天景色的句子
1、苍苔留虎迹,碧树障溪声。

翻译:绿色的苔痕上留下了老虎的爪印,翠绿的树林遮蔽了溪流的声音。

语出:孟贯(唐)《过秦岭》

2、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翻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

语出:王维 (唐)《终南山》(终南山处在秦岭中段)

3、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翻译:走进翠绿的竹林穿过幽静小路,青萝枝叶拂着行人衣裳。

语出:李白(唐)《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终南山处在秦岭中段)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翻译:离天不满一尺的险峻高峰,枯松倒挂的悬崖峭壁,飞流瀑布撞击着巨石在山谷中滚动,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语出:李白(唐)《蜀道难》(蜀道穿越秦岭和大巴山)

5、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翻译:山在渭水之畔,重峦叠嶂,直插云天。那红红的,是从山岭上缓缓升起的太阳,那凝翠谷中的是被树染绿的山间雾岚。

语出:李世民(唐)《望终南山》(终南山处在秦岭中段)

曲尽河星稀上句

曲尽河星稀上一句:长歌吟松风,出自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一、原文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二、译文

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好像随着行人而归。
回望来时走的山间小路,山林苍苍茫茫一片青翠。
遇斛斯山人相携到他家,孩童出来急忙打开柴门。
走进竹林穿过幽静小路,青萝枝叶拂着行人衣裳。
欢言笑谈得到放松休息,畅饮美酒宾主频频举杯。
放声高歌风入松的曲调,歌罢银河星星已经很稀。
我喝醉酒主人非常高兴,欢乐忘了世俗奸诈心机。

三、注译

⑴终南山:即秦岭,在今西安市南,唐时士子多隐居于此山。过:拜访。斛(hú)斯山人:复姓斛斯的一位隐士。
⑵碧山:指终南山。下:下山。
⑶却顾:回头望。所来径:下山的小路。
⑷苍苍:一说是指灰白色,但这里不宜作此解,而应解释苍为苍翠、苍茫,苍苍叠用是强调群山在暮色中的那种苍茫貌。翠微:青翠的山坡,此处指终南山。
⑸相携:下山时路遇斛斯山人,携手同去其家。及:到。田家:田野山村人家,此指斛斯山人家。
⑹荆扉:荆条编扎的柴门。
⑺青萝:攀缠在树枝上下垂的藤蔓。行衣:行人的衣服。
⑻挥:举杯。
⑼松风:古乐府琴曲名,即《风入松曲》,此处也有歌声随风而入松林的意思。
⑽河星稀:银河中的星光稀微,意谓夜已深了。河星:一作“星河”。
⑾陶然:欢乐的样子。忘机:忘记世俗的机心,不谋虚名蝇利。机:世俗的心机。

四、鉴赏

中国的田园诗以晋末陶潜为开山祖,他的诗,对后代影响很大。李白这首田园诗,似也有陶诗那种描写琐事人情,平淡爽直的风格。

全诗以赋体——叙述题写成。诗以“暮”开首,为“宿”开拓。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

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然陶诗显得平淡恬静,既不首意染色,口气也极和缓。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而李诗却着意渲染。细吟“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就会觉得色彩鲜明,神情飞扬。可见陶李两者风格迥异。

从诗的内容看,诗人是在月夜到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首句“暮从碧山下”,“暮”字挑起了第二句的“山月”和第四句的“苍苍”,“下”字挑起了第二句的“随人归”和第三句的“却顾”,“碧”字又逗出第四句的“翠微”。平平常常五个字,却无一字虚设。“山月随人归”,把月写得如此脉脉有情。月尚如此,人则可知。第三句“却顾所来径”,写出诗人对终南山的余情。这里虽未正面写山林暮景,却是情中有景。正是旖旎山色,使诗人迷恋不已。第四句又是正面描写。“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林幽深处。“苍苍”两字起加倍渲染的作用。“横”有笼罩意。此句描绘出暮色苍苍中的山林美景。这四句,用笔简炼而神色俱佳。诗人漫步山径,大概遇到了斛斯山人,于是“相携及田家”,“相携”,显出情谊的密切。“童稚开荆扉”,连孩子们也开柴门来迎客了。进门后,“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写出了田家庭园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得所憩”不仅是赞美山人的庭园居室,也为遇知己而高兴。因而欢言笑谈,美酒共挥。一个“挥”字写出了李白畅怀豪饮的神情。酒醉情浓,放声长歌,直唱到天河群星疏落,籁寂更深。“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句中青松与青天,仍处处绾带上文的一片苍翠。至于河星既稀,月色自淡,这就不在话下了。最后,从美酒共挥,转到“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写出酒后的风味,陶陶然把人世的机巧之心,一扫而空,显得淡泊而恬远。

这首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是受陶潜诗的影响,然而两者诗风又有不同之处。陶潜的写景,虽未曾无情,却显得平淡恬静,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之类,既不染色,而口气又那么温缓舒徐。而李白就着意渲染,“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不仅色彩鲜明,而且神情飞扬,口气中也带有清俊之味。在李白的一些饮酒诗中,豪情狂气喷薄涌泄,溢于纸上,而此诗似已大为掩抑收敛了。“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可是一比起陶诗,意味还是有差别的。陶潜的“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一觞虽自进,杯尽壶自倾”之类,称心而出,信口而道,淡淡然无可无不可的那种意味,就使人觉得李白挥酒长歌仍有一股英气,与陶潜异趣。因而,从李白此诗既可以看到陶诗的影响,又可以看到两位诗人风格的不同。

五、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李白作此诗时,正在长安供奉翰林。李白一生中曾两入长安,第一次是在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李白三十岁时;第二次是在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时。此诗写于李白二入长安时期。

另一种说法是:李白此诗作于公元752年(天宝十一载)春,时李白五十二岁,正隐居终南山。

六、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诗两首 出处➕意思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诗文解释】
  燕地的春草刚刚发芽,细嫩得像丝一样,秦地的桑树已经低垂着浓绿的树枝。当你心里想着归家的日子,正是我思念你断肠的时候。春风与我不相认识,为什么要吹入我的罗帐里来?
  【词语解释】
  燕草:燕地的春草。征夫所在之地。
  秦桑:秦地的桑树。思妇所居之处。
  怀归:想家。
  妾:古代妇女自称。
  罗帏:丝织的帘帐。
  【诗文赏析】
  李白有很多描写思妇心理的诗篇,《春思》是其中之一。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春”字通常语意双关:既指春天,又可以用来比喻男女之爱。本诗《春思》中的“春”就包含有这两方面的意思。本诗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春天景物起兴,别具一格。思妇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丈夫,颇为伤怀。她申斥春风,正是明志自警,恰到好处。
  全诗深刻地表达了各种复杂的感情,描写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又表现了她忠于所爱,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从碧山下来,暮色正苍茫,伴随我回归,是皓月寒光。我不时回头,把来路顾盼:茫茫小路,横卧青翠坡上。路遇山人,相邀去他草堂,孩儿们闻声,把荆门开放。一条幽径,深入繁茂竹林,枝丫萝蔓,轻拂我的衣裳。欢声笑语,主人留我住宿,摆设美酒,把盏共话蚕桑。长歌吟唱,风入松的乐章,歌罢夜阑,河汉稀星闪亮。我醉得胡涂,你乐得癫狂,欢乐陶醉,同把世俗遗忘。
  
  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写。全诗写月夜在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诗写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 诗以“暮”开首,为 “宿”开拓。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 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然陶诗显得平淡恬静,既不首意染色,口气也极和缓。如“暧暧无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等等。而李诗却着意渲染。细吟“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就会觉得色彩鲜明,神情飞扬。可见陶李两者风格迥异。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