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为何有人认为,越王勾践是卑鄙无耻的小人
- 勾践真的是一个过河拆桥的小人吗
- 历史上卧薪尝胆的勾践为什么会是一个小人,有多没底线
- 卧薪尝胆的勾践,为何被人称为过河拆桥的小人
- 越王勾践,一个卑鄙的小人,残暴的君王,为何却还被我们学习了两千多年
- 历史上最冷血无情的君王是谁,妻子自杀谋臣离开
- 为何有人说勾践其实是一个过河拆桥的小人
- 越王勾践算是个小人吗
为何有人认为,越王勾践是卑鄙无耻的小人
说越王勾践是卑鄙无耳的小人似乎有些不对了,毕竟勾践也是一代明君,从政治层面上看,勾践所作所为是为了越国强大,但如果你从道德层面上看,勾践的行为确实是小人。
勾践的手下曾经有两个著名的大臣,一个是范蠡,另一个就是文种,范蠡曾经有过一句形容勾践的话,成为后来的千古名句,这话是范蠡写信给文种,劝文种离开勾践的,内容是这么说的: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大概的意思是说:飞鸟死去后,再好的良弓也要藏起来了,狡猾的兔子死去后,抓兔的狗也就可以烹杀了,越王勾践长得长长的脖子和鸟一样的嘴巴,(这种的长相)看起来是只能共患难,不能共享乐的人,你为什么不离开?
文种收到信后,开始装病,但还是被勾践赐死,而范蠡因为提前离开而免于一死,为什么勾践是这样的人呢?
勾践是越国君主,春秋晚期的吴、越两国是世仇,后来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勾践忍辱负重,向夫差投降,接受屈辱的条约,还到吴国给夫差当奴役,回国后勾践想的就只有报仇,卧薪尝胆就是描述勾践的故事,他为了激励自己报仇,每天都要尝一尝苦胆的味道。
然后勾践任用范蠡和文种的辅佐,发愤图强,在此期间,文种给勾践提供灭亡吴国的七个策略,勾践用了20年时间,按文种的策略,给吴国送西施等美女,并且只用了其中的四个策略就灭亡了吴国。
勾践一生最大的愿意就是灭亡吴国,当目标达到后,勾践视范蠡和文种等人为威胁,范蠡逃走了,文种被勾践赐死,一代功臣就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之后,勾践的这种行为就被描述为君主功成之后消灭功臣的行为,几百年之后的秦朝末年,出了一个战神级别的人物韩信,韩信后来也被刘邦的老婆吕雉给处死,韩信在临死前也想起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八个字,并用这来形容自己的命运。
从此“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八个字就成为了君主消灭功臣的代名词,这是一种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引发的一种过河拆桥,在道德上不仁义的行为,而最早这么做的人就是勾践,因此勾践也被称为小人,但从封建政治来看,这是一种常态,也不能以道德标准来评价封建君主。
勾践真的是一个过河拆桥的小人吗
这个其实不好说。
我们现在之所以这样评价勾践,主要是因为勾践的臣子范蠡曾经这样评价过勾践,他认为,勾践这个这个人,在落魄时可以和臣子一起吃苦,一起奋斗,但当功成名就的时候,却不会和臣子一起分享成功。范蠡出于这样一种判断,选择了假死逃跑,并留书劝文种一起离开,文种没有听从范蠡的建议,最终被勾践所杀。如果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勾践的确是个小人。但无论是勾践还是范蠡、文种,他们都是政治人物,他们不仅会考虑道德,还要考虑政治。
在勾践击败吴国的过程中,范蠡和文种两人立下了汗马功劳,勾践在吴国当马夫期间,范蠡陪着他一起去做奴仆,文种代替他支撑越国国内。这个时候,君臣之间勠力同心,共谋大业,自然是没有什么矛盾的,然而在击败吴国后,要重新分配越国的权力,君臣之间自然就有了矛盾,有了矛盾自然会相互猜忌,范蠡猜忌勾践会害自己,所以选择了逃跑;勾践猜忌文种谋反,所以赐死了文种。
其实这种君臣之间相互的猜忌链是君主制的顽疾,只要是在君主制下,就没有人能避免相互猜忌,臣子猜忌君主,君主猜忌臣子,臣子本不想背叛,但担心君主猜忌自己,不得不背叛;君主不想对臣子下手,但担心臣子因猜忌自己而背叛,所以不得不赐死臣子,谁也不能保证对方真的不想对自己下手,最后只有先发制人。勾践仅仅是赐死文种一个人,而未牵连他的家族,比起后世那些动不动就搞株连的君主来说已经算好很多的了。
历史上卧薪尝胆的勾践为什么会是一个小人,有多没底线
古语有言,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战争就是用最不道德的手段去破坏原有道德框架,国家存亡时刻,根本就没有什么人性道德的立足空间。现在很多人做事都是利益至上,不择手段,殊不知尊严这东西其实是不能简单用金钱来衡量的,一旦失去,就不可能再找回来,即使是勾践后期贵为春秋霸主,也没有人会从内心钦佩他,就是因为他做的事并非别人做不到,而仅仅是大家不想做而已。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只记载了勾践尝胆的故事,即“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由于勾践让夫差满意,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之后,勾践与文种被释放回国。
勾践回国之后,立志发愤图强,不让舒适生活消磨锐气,所以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这就是卧薪尝胆故事的前因后果。
在勾践灭掉吴国之后就定都琅琊,开始与中原各国开始争霸,作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位霸主,他对中原施加影响的情况下,越国的实力也在上涨,对外战争也多以胜利为主。而且将越国成功延续了下去,可谓英主。
当内心阴暗,行径卑劣的勾践,褪去外面那层伪善的羊皮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屠戮当年的有功之臣。范蠡算是极聪明的,一早就看出勾践其人绝非善类。只能共患难,不可同富贵。所以越国复国之时,便提前开溜了。后来在齐国做生意,这就是著名的陶朱公。范蠡走的时候也劝过文种,文种不听,果然最终被勾践杀了。
范蠡和文种等复国功臣的结局是确定的,可以说从他们认为君主会补偿自己那一刻就决定了自己死亡的结局。这个结局自以来从未变过,与其责怪郡主们刻薄寡恩不如说是自己不善度进退,过度自我膨胀的结果。
但任何人都不足以评论其他人,因为你不能完全认识他人的立体影响和人格特点,人的性格在不同环境下是会产生不同影响的,所以利弊也应该视情况定之。 与其说文种是被勾践杀死了不如说是被自己的行为所害死了比较妥当,大多数谋臣期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所以报效君王国家是正常的,春秋战国期间谋臣大家纷纷出现纵横各国,但基本的国家制度和思想并没有统一设定下,对君王的观点是不同的。
我清楚的记着,在我上人生的第一堂历史课的时候,我的历史老师告诉我们说:面对任何历史问题我们都要一分为二,要全面而不是片面的去看待历史问题。政治家的“优劣“评判与人品私德无关,只需要看他是否能为本利益集团内的最广泛阶层带来最大利益。马丁路德金通奸、嫖娼还抄袭剽窃学术成果,但一个民权运动足以奠定他的历史地位;曹操搞爱人妻呢,但跟“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比起来,勾践“兔死狗烹“的又算什么?
卧薪尝胆的勾践,为何被人称为过河拆桥的小人
说起越王勾践,人们便不由自主的想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战国本是一个诸侯混战,战乱不断,社会动荡的年代,在那个时期各诸侯国各自为政,互相争夺,抢夺领地之事更是不胜其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使得勾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惧怕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的楷模形象。
越王勾践宅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君王,在他复国之路上,吃尽苦楚,忍受着别人难以承受的屈辱 ,最终他,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事要从他们的上一辈说起,吴越两国常年发生战争,由于勾践父王的离世,勾践成为越国的新君主。当时的吴王因听说老越王走了,便想趁机攻打越国,然而勾践却将其打得落荒而逃,吴王也因此受了重伤,最后也因为伤重去世了。
新上位的吴王夫差便想为自己的父亲报仇雪恨,吴王便派兵攻打越国,勾践便败下阵来,最后勾践选择求和以此化解两国的恩怨。勾践愿意称臣向吴国,为了表示他的诚意,勾践来到吴国给夫差做马夫,几年之后吴王怒气消散,便让回国。
而勾践却在背后暗暗准备兵马,发展越国,强大后的越国灭掉了吴国,勾践也算得上是一雪前耻,完成了他的大业。而在勾践复仇的过程中,有着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帮了他的大忙,一个是范蠡,另一个则是文种,他们之间可以说是患难与共的关系,然而当越国局势稳定之后,他们的关系也变了。自古以来功高盖主之人都不会好下场,聪明的范蠡,早就识得勾践的想法,于是选择辞官归隐;而反应迟钝的文种,便死在了勾践剑下。可见,越王勾践也是一个过河拆桥之人。
越王勾践,一个卑鄙的小人,残暴的君王,为何却还被我们学习了两千多年
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了争夺权力与地位,战乱四起,民不聊生。勾践是越国的君主,在一场吴国与越国的战争中,越国战败了。越王勾践沦为俘虏。勾践心甘情愿的做着一个俘虏会做的事情。吴王为了羞辱他,让他做马奴给自己牵马和当垫脚的东西,品尝自己的大便。
尽管如此,在当时的春秋时期,争权夺位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规矩。打个比方,就是国与国之间有战争的时候,无论谁输谁赢,结果如何,赢的那一方不得直接杀掉另一方的君主,不得在另一方危难的时候落井下石。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手之间必须相互尊重。这是当时春秋时期大家都维护着的道德底线。
可是勾践并没有遵守这个规矩。所谓愿赌服输,无规矩不成方圆,勾践却在俘虏时期暗暗的计划着对吴国的复仇。并且,在此次之前的吴越大战中,勾践残忍的命令自己的死士们冲向最前面自杀或攻击敌人。吴军尚未作出应急对策就被打败了。后来,新的吴王夫差继位,几年后的又一次吴越大战,越王战败。
越王在上一次的大战中不顾吴国危难还杀了许多吴国的重要人物,夫差是越王的手下心软放了的,所以越王利用这一点成功让夫差没有杀他。一边假装后悔自己以前犯下的错,一边又暗暗盘算着复仇。终于在后来的吴国粮食出现危机之时,越王使用了许多手段将吴国击垮了。
历史上最冷血无情的君王是谁,妻子自杀谋臣离开
历史上提到励志人物的时候,大家都会想起越王勾践这个人物。但实际上在历史上各类人物对于越王勾践的评价都不高。这主要是因为越王勾践其实在本质上就是一个阴险小人,甚至在最后他的老婆自杀,而他的手下都主动离开他。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人品是有多么的差。
当初红豆帮助越王勾践灭掉了吴国,后来越王勾践就想要让红豆当自己的将军,不过红豆并没有接受他的赏赐,转身就离开了越国。而且还给当时的齐国写信说越王可以跟他共患难,但不能同富贵。其实从当初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我们就可以看出,越王是一个特别没有下限的人。他总是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身边的人给他提个建议都不行。
初开始的时候,他想要给自己的父亲报仇,三年来一直在训练手下的兵马。但是当时的综合国力越国根本就没办法跟吴国相比。他却执迷不悟,非要跟人家开战,结果落了一个灭国的下场。
在被灭国之,他终于学乖了一点儿,当时请求红豆帮助他复国,红豆其实在最开始并没有答应他的要求,他就威胁人家说如果你不帮我报仇,我就灭你的九族。迫于无奈之下,红豆只好给他出谋划策,最后帮助他成功的复国。在这期间越王勾践的老婆对他一直不离不弃,不过他却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就把自己的老婆送给了晋国的使者。就算这样,越王的老婆依旧在背地里默默的鼓励他。
等到越王勾践成功复国之后,雅鱼也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但是再回到国家没多久之后就自杀身亡。他的去世到现在为止都是一个迷,不过从越王勾践可以把自己的老婆送给别人,就能看出这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在危难时刻他的老婆陪伴在他的身边,他却转手送给别人。实在是可笑可悲。
为何有人说勾践其实是一个过河拆桥的小人
之所以说勾践是一个过河拆桥的小人,是有原因的,而这可以从伴随他走过艰苦岁月的三个人,也即是妻子雅鱼、臣子范蠡和文种,他们的遭遇看得出来。雅鱼自杀,范蠡被迫逃出越国,文种被勾践赐死,如此种种,都证明他是个过河拆桥的小人。
结拜的时候,人们常说的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但是对于古代的帝王来讲,能做到这一点的很少。更多的帝王会选择有难同当,但是很难做到共同享福,比如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大杀功臣,有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架势。
那个曾经卧薪尝胆,打败吴王夫差的勾践亦是这样。当年他从落魄、失败,重新登上越国国君,并不是只卧薪尝胆得来的,还包含了妻子和臣子的帮助。
是范蠡给他献出了美人计,利用西施迷乱夫差的心志;是雅鱼,当年伍子胥让他服侍晋国使者的时候选择了忍辱偷生、忍辱负重,才使得勾践保全;也是文种,在大后方训练军队,为攻伐吴国做好准备。
可以说,这三个人在勾践复国的过程中,抛头颅、洒热血,忠心耿耿、兢兢业业,老费苦心,但是他们在勾践复国之后下场很是悲惨。
先是妻子雅鱼的自杀,因为他看透了他的丈夫并非大度之人,以死结束,是对于自己名节的保全;然后是范蠡连夜逃出越国这个是非之地,并修书一封让文种也逃走,不能久待;只犹豫了一下的文种也想着功成身退,但是勾践并不给他机会,一把利剑就赐死在自己府中,让人无不叹息他们遭遇的同时,谴责勾践的无耻。
越王勾践算是个小人吗
什么叫做小人,什么又不叫做小人。
这个世界上,几乎都是相辅相成的。若非要按照君子小人来区分,那么谁不是君子谁不是小人呢?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准。难道说那个尾生因为信守约会的承诺,抱柱而死,在今天看来不会被说成愚钝?可在古时候却叫做信义。因此,我们是不是不该用今天的观点来看待古人呢?
越王勾践所在的时代,礼崩乐坏,大小诸侯兼并争霸,合纵连横周行天下。这样的一个时代,最能体现成王败寇这句话。在这种情况下,越王勾践以他的屈,获得了越国的苟延残喘,让越国的百姓不成为亡国奴,难道算不得一种功绩吗?对于越国的百姓来说,这样的王,难道不值得恭敬吗?越王勾践用美女财物来换取越国的安宁,手段固然叫君子不齿,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难道不是一种忍辱负重吗?历史上,人们津津乐道的盛唐不也做过这样的事情吗(文成公主)。当然,仅仅忍辱负重,不算英雄。重要的是,他最后反过来灭掉了吴国。他并没有像汉代、南宋那样送了就得了,他还要加倍拿回来。这对于一个枭雄来说,难道不是最基本的素质吗?
小人也罢,君子也罢,在那个时代,谁掌握了天下谁就应该得到尊重。因为乱世里面获得霸业的人,肯定不是什么庸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