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是否值得推崇?“卧薪尝胆”,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回事,是真的吗_勾践_吴王_吴国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卧薪尝胆 勾践 吴王 吴国

本文目录

  • 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是否值得推崇
  • “卧薪尝胆”,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回事,是真的吗
  •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期间有哪些名人他们存在的依据是什么

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是否值得推崇

不管怎么说。勾践的卧心尝胆,从一个人处于失败和低谷之中,能够静下心来寻找时机,从困境中爬起来,达到了目的,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是很值得学习的。主要是学习他的毅力和决心,不达目的信心不移的精神。特别是在事业上累累受到失败和措折的年青人,这种精神更值借荐和认真体验。

“卧薪尝胆”,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回事,是真的吗

“卧薪尝胆”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在司马迁写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里记载有“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有《吴越春秋》也有勾践“悬胆于户,出入尝之”的说法。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趁勾践治丧期间攻打越国,勾践匆忙应战,派三对罪犯直接在吴军阵前自杀了。吴军吃惊没见过这阵势,越军趁机攻打,吴军大败,阖闾受重创去世。

三年后,吴王夫差在伍子胥的帮助下攻打越国,越国战败。勾践只剩下五千甲士,为了不亡国,采取委屈求和,他向吴王请罪,原到吴国做臣仆,妻子可为奴妾,越国士大夫极其妻女都可为吴服役。

伍子胥建议夫差消灭越国。勾践派大臣文种用金银和美女贿赂吴太宰伯噽。最终是夫差答应放了勾践。但是勾践要到吴国做臣仆。

越王勾践在吴国做了三年仆人,被吴王放回国。他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打算复国复仇。他为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贪图享乐,不可消磨自己的意志。于是在自己睡的屋子里悬挂一只苦胆,每天都让士兵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在吴国的屈辱日子。

勾践每天都要尝一尝苦胆,以提示自己。终于使越国逐渐强大起来。公元前482年,勾践趁吴王夫差带军北上之际,攻打吴国。吴王夫差求和。公元前478年,勾践一举打败吴国,夫差羞愧没听伍子胥的话,自杀而亡。

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故事流传很广。至于历史上是否真实的存在,还待商榷与研究。其实这也根本不重要了,我们只要领会其中之精神就足够了。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期间有哪些名人他们存在的依据是什么

谢谢邀请!看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期间有哪些名人?他们存在的依据是什么?”这样一个问答题,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期间”已经是吴王夫差放回勾践(约前491年)的事了。这期间吴国的名人有:吴王夫差,太宰伯嚭,大夫伍子胥;另还有羁留于吴国王宫用于迷惑吴王纵情声色的越国美女西施、郑旦等。这期间越国的名人有:越王勾践,谋臣文仲,大夫范蠡。

在说到“他们存在的依据是什么?”确实讲来他们是各有千秋、各为其主吧!就说这吴王夫差吧,为报越王勾践杀父(阖闾)之仇,前494年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其本该近忠良远小人,非但如此,而是一意孤行听信佞臣太宰伯嚭(注:伯嚭有被越国贿赂之嫌)的谗言,而打击忠心耿耿、以死进谏(注:谏吴王夫差杀死勾践,以绝后患)的伍子胥,最后被吴王夫差赐死。

说到伍子胥,不能不多说几句,伍子胥做为吴国的忠臣良将,可以说是有其特别的政治眼光的。他多次规劝吴王伐越,分析形势,指陈利害。虽遭伯嚭谗言诬害,但他的形象越显得光明磊落。伍子胥不但智勇双全,且为吴国率兵打仗,为吴王称霸一时,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被赐死前对门客说的一番话,更使得伍子胥的形象达到新的高度:“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此是先见,也是现实,更是政治远见,是身遭诬害的愤概,也是对吴王昏庸的憎恨!

越王勾践自降吴(前494年)三年受尽百般屈辱,回国后励精图志、卧薪尝胆,君、臣、民同心同德,历经二十一年(前473年)终于灭吴,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之于越王勾践的谋臣文仲和范蠡,可以说他们是同心合意的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范蠡深知越王勾践的“存心”——“只可同患难,不可共富贵”,并留下信给文仲,劝他远离夫差。文仲看了之后,称病不朝。于是有人进谗言说文仲要造反作乱,勾践听信谗言,赐给文仲一把名为属缕的剑,说:“你当初给我出了9条对付吴国的策略,我只用3条便打败了吴国,剩下6条在你那里,你用这6条去地下为寡人的先王去打败吴国的先王吧!”于是文种自杀。而范蠡离开夫差逃走以后,后化名陶朱公,并开始经商致富、家累千金,被后世誉为中华道商的鼻祖。之于说到他与西施的爱情故事,正史之中从未言及,此只是一美好传说罢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