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是武则天的亲儿子吗(李贤是不是武则天所生)_武则天_太子_高宗
本文目录
- 李贤是不是武则天所生
- 李贤是武则天的亲儿子吗
- 李贤太子:章怀太子李贤是不是武则天的亲生子
- 章怀太子李贤是不是武则天的亲生子
- 有人说李贤不是武则天亲生的,是真的吗
- 有人说李贤不是武则天亲生的,是真的吗你怎么看呢
- 李贤是不是武则天生的
- 李贤是不是武则天的亲身儿子
李贤是不是武则天所生
实际上,李贤是她亲生的儿子,她的姐姐韩国夫人和高宗之间,确实有过外面传闻的事情,但并没有生养小孩。 宫廷可以说是奇怪的场所,经常有各种谣言在流传,韩国夫人生下高宗的孩子这件事,不过是其中之一。然则,那个老妪为什么告诉皇太子这件事情呢?实际上,这只是依照计划演出的一出戏。计划这出戏的是弟弟李显的妻子韦氏,因为皇太子一旦被废,她的丈夫李显自然会被立为新的皇太子。因此,她要设法使皇太子发疯…… 由于皇太子李贤是个敏感度极其强烈的人,所以,在知道有关自己出生秘密之后,在言行上的变化,远超乎韦氏的期待。 不能让这样的人统治国家!——武则天有了这个意念之后,立即把李贤从皇太子之位拉下来。 有谋反之嫌!这是武则天加诸李贤头上的罪名。厩舍里藏有数百具铠甲被当做是证据,但李贤已不在乎了。实际上,这些东西是为了让武则天看到,并作为栽赃用的道具。 遭废的皇太子李贤,被流放巴州后自杀。他是被左金吾将军丘神 逼迫自杀的。
李贤是武则天的亲儿子吗
李贤是武则天的亲儿子。
李贤是高宗李治的第六个儿子,也是与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他从小博览全书,才华过人,并且长得玉树临风,史称“容止端雅”,深得李治与武则天的喜爱。
上元二年(675),太子李弘病亡,李贤接替哥哥成为太子,期间三次监国,表现突出,为朝野上下所称赞,令身体一向不好的高宗喜出望外,下诏赞扬李贤为:“家国之寄,深赋所怀。”但李贤也有一个缺点,也是年轻人的通病,个性张扬,不良嗜好较多。
轶事典故
忧愤谱曲
章怀太子李贤不仅文史造诣深厚,可能还具备相当音乐修养。《旧唐书·李嗣真列传》记载了太子被废前一段插曲。当时李嗣真前往太清观奏乐,发现曲调十分悲哀,就问道士刘概和辅俨:“这曲子为何如此哀怨不和谐?”,两人答道:“这是太子谱的《宝庆乐》。”
按理说《宝庆乐》应当欢快喜悦,由太子作出却充满悲凉,反映了李贤当时愤懑抑郁的心情。果然没过多久,太子即被废黜。后来刘概将此事讲给高宗,高宗也觉得十分惊奇。
李贤太子:章怀太子李贤是不是武则天的亲生子
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
唐章怀太子李贤(655年1月29日—684年3月13日),字明允,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次子,系高宗朝所立的第三位太子,后遭废杀。著有《君臣相起发事》、《春宫要录》、《修身要览》等书,今已佚失。
永徽五年十二月(655年1月),李贤出生于父母祭拜昭陵途中,不久封王,自幼得到良好教育,“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做其侍读。长大后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才思敏捷,深得父皇喜爱。
上元二年(675年),太子李弘猝死,李贤继立。为太子期间多次监国,得到朝野内外称赞。李贤曾召集文官注释《后汉书》,史称“章怀注”,具有较高史学价值。
调露二年(680年),李贤因谋逆罪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文明元年(684年),武则天废帝主政,遣酷吏丘神勣赴巴州校检李贤居所。丘神勣至巴州拘禁李贤,逼令自尽,终年二十九岁。
垂拱元年(685年),武则天诏令恢复李贤雍王爵位。神龙二年(706年),唐中宗追加李贤司徒官爵,迎其灵柩返还长安,以亲王身份陪葬乾陵。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追加李贤为皇太子,谥号“章怀”,与太子妃房氏合葬于今章怀太子墓。
相传太子李贤有感于母子亲情在权力斗争之下已荡然无存,乃作《黄台瓜辞》,以藤蔓比喻武后,因四个瓜先后被摘而感伤四兄弟性命朝不保夕,希望武后看后醒悟。(注:史学界对作者是否李贤本人存疑,该诗最早见于李泌劝谏唐肃宗时所说,肃宗听闻后大惊并称“朕不知此”,因此也可能是李泌为达政治目的而自行编造。)
诗文如下 :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
章怀太子李贤是不是武则天的亲生子
是李治的,武则天(624——705年),并州文水人,唐初工部尚书武士huo的女儿,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代女政治家。性巧慧,多权术。
637 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武氏以美貌应召人宫,始为才女,赐号武媚,时年14岁。649年,太宗死,入感业寺别发为尼。时王皇后正与萧淑妃争宠,决计利用武媚的美貌,转移高宗对萧氏的厚宠。遂令武氏暗中蓄发,献给高宗,封为宸妃。翌年生是长子李弘,晋为昭仪。
武氏再次入宫,得力于王皇后,开始对王皇后卑躬屈节,极力奉承。她知道王皇后与萧淑妃有矛盾,便联合王皇后,夺去高宗对萧氏的宠爱。当萧氏失宠后,她认为自己要当六宫之主,必须把王皇后打下去。654 年,武昭仪产下一女儿,深得高宗喜爱。有一天,王皇后闲得无聊,到昭仅宫中逗小公主玩了一回,然后离去。武氏在王皇后来时,她故意避开,及王皇后离去,将小公主弄死,嫁祸于王皇后。655 年,王氏被诬以杀死小公主的罪名,废去后位,立武氏为皇后。此后又生了三子一女:李贤(章怀太子)、李显中宗)、李旦(睿宗)和太平公主。足见其专宠之地位。
武氏自立为皇后之后,开始参预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683 年,高宗死,李显继位为中宗,尊武氏为皇太后,由太后临朝称制。翌年,废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睿宗,武太后掌实权。690 年,废李旦自立为则天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
武则天称帝后,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容人纳谏。在她掌理朝政近半个世纪,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后来“开元盛世”打下基础。但是,武则天逼害王后萧妃,杀害亲子,大封武氏诸王,重用酷吏,严刑峻法,冤狱丛生,受到历史的谴斥。
705 年,宰相张柬之乘武则天年老病危,拥立中宗复位,尊武氏为“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李白把武则天列为唐朝“七圣”之一。
有人说李贤不是武则天亲生的,是真的吗
李贤,武则天次子,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在李弘死后被封为皇太子。李贤是所有皇子当中最有才华的,深得李治的喜爱。在监国期间,处理政务明确公允,深受百官拥戴和好评。
李贤还招集了当时的学者张大安、刘纳言、格希元、许叔牙、成玄一、史藏诘和周宝宁等人注释了范晔的《后汉书》,史称‘章怀注’。成书之后,呈奏给高宗,得到李治的赞赏,收藏于皇宫内阁。
术士明崇俨深得武则天喜欢,却处处与李贤作对,总是从中挑拨离间,破坏武则天与李贤母子关系。他曾对武后说“太子不堪承继,英王(武后第三子李显)貌类太宗”,又言“相王(武后幼子李旦)相最贵”,李贤听闻后深感厌恶。当时,宫中还传出李贤不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而是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与李治的儿子,使得李贤整日活在恐惧之中。
武则天还送了两本书《少阳政范》和《孝子传》给李贤,以责备他不懂得为人子、为太子,还曾亲手书信斥责他,促使她们的矛盾日渐加深,不得武则天的喜欢。这样使得李贤越发的不安,深怕武则天在什么时候杀了他。
我认为他不可能是韩国夫人的儿子。当初韩国夫人耐不住寂寞,又非常羡慕嫉妒武则天,从而勾引李治与她有了私情。后来武则天怕她姐姐威胁到她的地位就暗中弄死了她以及她的一双儿女。
如果李贤是韩国夫人的儿子,不可能让他长大,甚至还让他当皇太子,早在襁褓当中就将他弄死。
在古代婴幼儿早夭事件可是非常普见的,尤其是皇宫,在历代皇子、公主早夭现象比比皆是。如果李贤是韩国夫人的儿子,难道还要让他长大替母亲报仇吗?
对于掌权者来说,一切危险都要扼杀在萌芽当中,斩草除根,永绝后患。之所以有人传出他是韩国夫人所生,是别有用心之人深怕将来他当皇帝,想让他和武则天发生矛盾,互相猜忌,并利用明崇俨的死更是激化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后来在太子府搜出数百件铠甲,以‘谋逆罪’流放到巴州,再后来酷吏丘神勣前往巴州更是逼他自尽。
有人说李贤不是武则天亲生的,是真的吗你怎么看呢
武则天大杀李唐后人,可是她聪明地留下了自己生的儿子,铲除了旁系才能保证权柄不落入他人之手。只是不知道她为什么会杀掉自己的两个儿子,幸亏她生得多,不然她的权谋也没法施展。李贤绝对是亲生的,那时候武则天赶着去泰山封禅,不是亲生的他亲妈不可能也没必要把他生路上,而且他的儿女都没被杀。如果是她姐姐生的,根本轮不到李贤被立为太子后才逼死,根本连他被立太子的机会都不会给,阿武对亲姐姐母女本身也没多少感情。再说了生了孩子就一定要爱吗?秦始皇的妈当初还打算和嫪毐一起反了秦始皇呢,还有一个额名字叫“唔生”的国王他娘生他时难产差点死了,于是就偏爱他弟弟,后来还支持他弟反他(阿武生李贤也是差点死了,而且不是一个人死,她那时一死前期的整个努力包括武家的将来都会化为乌有)。这两利还只是因为偏心,阿武逼死李贤还是因为权力争斗呢。
李贤要不是武则天的孩子,他根本没有资格被立为太子,就算武则天那时候把他认下了,后来斗争胜利后,也一样可以作废这层关系。李世民以前就把李泰过继给李元吉,后来还不是反悔了又抱回来了。而对李治来说,都是他的儿子,哪个当太子都是他的血脉,武则天是他的得力伙伴,他们感情也不错,他一定要坚持让武则天吃这个闷亏吗?他图什么呢?如果李贤真的不是武则天的儿子,废他的时候也不必非要用谋反罪名,只要武则天证明他不是自己的儿子,而且自己也不再将他认作儿子,李贤被立为太子所凭的嫡长子身份直接就没有了,废他根本不必用别的办法。正是因为李贤是武则天的儿子,李弘死后他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太子之位理所应当,具有天然的正义合法性,所以才有能力和武则天争斗,所以武则天才需要用谋反这种罪名把他干掉。
难道母亲讨厌自己的一个孩子,偏爱别的孩子很不可思议吗?这太常见了,只不过皇权斗争放大了这种感情的亲疏,李贤因此对武则天防备,武则天因此对李贤猜疑,李治当时身体不好,武则天为了自己能在荔枝死后继续掌握一定的权力,为免除后患,废掉这个自己不喜欢的难以掌控的儿子,扶持自己觉得亲也觉得好掌控的儿子不是很正常吗?至于她对李贤及他的子女的狠心,李隆基能一次性杀掉自己的三个儿子,换成女皇帝就不可思议了嘛。李贤的儿女在她在位时活的是很难,但是李显李旦及他们的儿女也活得很艰难,李显每次京里有人来,都要吓得自杀,李旦差点被武则天派去的宫女杀掉,李显的长子和女儿就因为悄悄议论二张,就被杀死,连肚子里的孩子都没能保住,李隆基自出生起被幽禁在宫里13年,他大哥们被幽禁的时间更长,武则天是对自己的所有儿孙都很狠心,那对自己本来就不待见的儿子李贤这一脉不好不是很正常吗?
李治扶植武则天对付士族和权臣势力是肯定的,阿武和长孙舅舅只不过是九大帝的打手。但作为先帝妃妾的武则天完全不是唯一人选,庶族出身的新贵女子多的是,选择自己的小妈,一路栽培扶植到逼死原配。李治以嫡幼子身份上位,扮猪吃老虎,等俩哥哥互相残杀都没戏之后顺利上位,这其中没少得了他去太宗面前哭诉李泰吓唬他的那场好戏,又借助舅舅的手除去被议储的庶长子李恪和宗族中的威胁势力,永徽案之后他高兴得把李恪等人的财物堆放在朝堂上举行射礼。连消带打不可为不漂亮,从权谋和政绩来看,李治是非常牛的守成之君,而太宗上马能战、下马能治,算半个开国皇帝。私德上明显太宗更洁身自好,对子女血亲也更重情义。看李治对舅舅(没有于志宁的求情,就是直接赐死这位扶持自己上位、跟长孙皇后从小相依为命的亲舅舅)、对发妻、对曾经的爱子爱女,我只觉得他在亲情、道德、权力欲望和政治手腕上跟武则天是心灵契合的灵魂伴侣。
永泰公主等人的事情跟怀璧其罪有啥关系,怀璧其罪的是第一高危职业:太子,或那些手握重权离皇权太近的人。永泰公主案恰恰说明了,天子要剪除异己,不需要任何确实的罪名,非议罪都能杀皇孙贵戚,太子私藏甲盔给你个谋反的罪名不算冤枉,跟亲生与否没有任何关系,皇权在顶级朝堂人物眼中是大于一切的,为了皇权手足相残、父子相杀的少了?都不是亲生的吗。李恪从来没有被明面上议储,满朝文武几次议立储君从来都是在长孙皇后三个儿子里挑,庶子从不在讨论范围之内。李恪虽然被夸英果类我但待遇很差,而所谓的因为他是隋炀帝的外孙,才没有被立为太子,也是野史和电视剧的牵强附会。唯一一次李世民提到过立李恪还是私下里提了一句,还是和永远不可能支持李恪的长孙无忌说的,有时真的想不明白李二到底是天真到以为长孙无忌是个厚道人,会善待李恪还是暗示长孙无忌要搞掉李恪。
小编认为,高宗上位后和长孙无忌剪除了宗室威胁,再与武则天携手并肩削若功臣世族的影响力。宗室、外戚、功臣是三大鼎立的集团,高宗在,无外戚,高宗死,只剩武则天代表的外戚本身了。李弘肯定不是武则天她杀的,这是她第一个孩子,也是帮她回宫的大助力,能成为昭仪没孩子,主要没皇子不可能,所以从亲情利益都不可能杀他。李贤的死存疑,有人怀疑他不是武则天亲生,主要是李弘,安定,李贤的两年三胎让人觉得不可能,但时间上是说的过去的,李贤被武则天不喜主要是他当太子后,那些污蔑她的行为,还有反对她的举措,所以他的死疑点多,不好说。
李贤是不是武则天生的
李贤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但是有人说他并非武则天亲生,而是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所生,武则天碍于李治的面子只好认下了这个孩子。
史学家曾有过周密而详尽的考证和论述。大多数认为贤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抛开其它理由不谈,只从武则天有无必要抱养别人的孩子这一点来分析,就可看出李贤是否为武则天所生。
早在唐太宗卧病在床时,作为侍女的武则天就己和太子李治眉目传情,太宗死后不久,高宗李治便以给太宗进香为名常去感业寺与武则天幽会。随后,武则天便生下皇子李弘。同时,后宫中王皇后正与高宗宠爱的萧淑妃争风吃醋,发现高宗将爱转向尼姑庵中的武则天时,她心中非常高兴,于是一边怂恿皇帝接回武则天,一边暗示武则天蓄发准备进宫。很快,武则天在王皇后的安排下顺利地重返后宫,被高宗封为昭仪。
而王皇后这时见武昭仪既受高宗宠爱,又生有皇子李弘,对她很不利,于是在舅舅柳爽的参谋下,抱养了高宗与后宫妃子中出身卑微的刘氏所生的孩子李忠,并匆匆逼着高宗将李忠封为太子,暂时稳住了皇后的地位。但是心强好胜的武则天虽然表面仍与王皇后姐妹相称,而心中早己谋划着如何铲除前进路上的这些障碍。几经努力终于将王皇后与萧淑妃一同打入冷宫幽禁起来,她如愿以偿地戴上了皇后的桂冠,将自己与高宗的长子李弘封为太子。
因此,由武则天从尼姑到皇后的奋斗过程看来,武则天在入宫前就生有皇子李弘,这期间,她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封谁为太子的问题上,只是考虑稳住自己的地位进而达到更高的目的。再说,武则天重新入后宫以后,独得高宗李治宠幸,因而夫妻关系非常密切。高宗总共十八个儿女,六个就是武则天所生,武则天自己那么多的儿女,还用抱养姐姐的孩子吗?由此看来,李贤是武则天的亲生子是肯定无疑的了。
李贤是不是武则天的亲身儿子
武则天与唐高宗生4个儿子,分别是李弘、李贤、李显、李旦。(还有一个小女儿就是太平)
李弘是武则天的长子,生于永徽三年(652年),显庆元年(656年)立为太子,为太子19年,数次镇国,亲理政务,礼敬大臣,人际关系颇好。上元二年(675年),从幸合壁宫,病发而死,享年24岁。
李弘之死是千百年来人们指责武则天凶狠的一条重要理由,这是根据史书上说她毒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其实,李弘太子真正的死因是患肺结核病。肺结核病在古代被称之为痨瘵。痨瘵在当时是不治之症,终于在4年之后病人膏盲,一命归天。从唐高宗颁发的诏书和唐高宗亲自撰写的孝敬皇帝睿德记碑文都能清楚地看出这个事实(关于李弘的死因,历史上有争议)。
李贤是武则天的次子,生于永徽五年(654年)十二月十七日拜谒昭陵的途中。李贤是武则天比较有才华的儿子,曾经注《后汉书》献于朝。上元二年(675年),李弘死后立李贤为太子,时年22岁。5年之后,永隆元年(680年),太子已27岁,可能他对父母配合的理政方式不满意,所以其行为常令武则天不满意。武则天曾令北门学土择撰《少阳正范》、《孝子传》赐太子,以示规劝。在不见成效的情况下,武则天多次作书批评指导,怎奈太子又颇好歌舞和女色,与户奴赵道生等关系特殊,多赐金帛。司议郎韦承庆上书谏劝也不听。有人告发此事,朝廷派宰相薛元超、裴炎和御史大夫高智周审问,又从东宫马坊搜得皂甲数百领,作为谋逆证据。户奴赵道生也如实交待了太子派他杀死正议大夫明祟俨的全部经过。这样就构成一桩谋逆案,于是武则天提议废除太子,以示惩戒。八月二十二日,废太子李贤为庶人,幽于别所,严惩同党。太子洗马刘讷言送给太子的小说《俳谐集》被搜出来,唐高宗看后大怒曰:“以六经教人犹恐不化,进俳谐鄙说,哪里是辅导之义?”立判刘讷言流于振州。左卫将军高真行之子高政,为太子典膳丞,事有牵连,唐高宗交其父训责。高政才入门,其父高真行和伯父户部侍郎高审行及堂兄高璇立即把他杀死。苏州刺史曹王李明、忻州刺史嗣蒋王李炜,按太子同党给以降爵和除名的处分。
处分李贤后的第二天(八月二十三日),册立李显为太子。开耀元年(681年)十一月八日,迁废太子李贤于巴州。光宅元年(684年)正月,武则天派左金吾将军丘神绩到巴州监视李贤,结果丘神绩到巴州后竞通令李贤自杀。为此,武则天降罪于丘神绩,贬为叠州刺史。四月十五日,为李贤举哀于显福门。次日,追封李贤为雍王。过了不久又召回丘神绩,再为左金吾将军。
李贤之死,史学家郭沫若认为是裴炎从中作祟,怕召回李贤对自己不利,故假传圣谕杀死李贤。这一看法很有道理。裴炎是查处李贤案的主持人,不论行为是否公正,李贤怀怨是完全可能的。在巴州枉杀李贤有可能是裴炎的政治目的。武则天在事后查明此事真相又不能马上怪罪裴炎,所以在当年九月,众官都力保裴炎的情况下,武则天断不听从,立斩裴炎于都亭。正是这件事给了武则天沉痛的教训,因此,在废掉李显14年后,为再起用李显而接其回朝廷时,采取了一个十分谨慎的办法。圣历元年(698年)三月初九,派徐彦伯到房州,瞒过宰相狄仁杰和所有朝臣,巧妙地接回李显。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