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陵墓挖掘了吗?武则天的墓找到了没_武则天_梁山_乾县

武则天的陵墓挖掘了吗

没有。

乾陵是唐代“依山为陵”纪念性建筑工程的杰作,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墓。秦汉以后,皇帝、皇后多不合葬,而乾陵夫妻“二圣”合葬墓独树一帜。

乾陵是唐代帝王陵墓中唯一发现有双重城垣的墓葬,内城象征京城长安的皇城,外城相当于官员和土民居住的郭城,反映了当时中国古代都城的整体格局。

乾陵也是唯一历经千年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其地宫遂道编号刻字砌石已被发现,出土有细腰铁拴板、锡铁锭等,具有一般陵墓所没有的独特价值。

扩展资料

乾陵一个埋葬中国第一女皇帝武则天的墓,它历史悠久,走进乾陵会让你有一种置身历史源泉的感觉。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气势雄伟壮观。

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乾陵“乳峰”。

1、无字碑

乾陵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或称述圣纪碑)”,东侧的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

“述圣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她还亲自撰写了5000余字的碑文,黑漆碑面,字填金粉,光彩照人。东侧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

无字碑因最初碑上未刻一字而得名,清乾隆年间《雍州金石记》有记载:“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

2、断头人

在乾陵陵园朱雀门外的东西两侧,分布着61座石像生(石人和石兽),其中东边有29座,西边有32座。而这些放在墓前的石人、石兽,是用来展示至高无上的皇权和皇家仪仗的威严,此外据说还具有驱邪和镇魔的作用。

石人像采用了原雕手法,大小和真人差不多,这些石像有的身穿圆领口、紧袖口的武士袍,有的身穿宽袖、圆领褶袍,有的肩上挂弓,有的腰上佩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乾陵

武则天的墓找到了没

武则天的墓找到了。

武则天的墓叫做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占地面积40平方千米。

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神龙二年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1961年03月0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资料:

乾陵埋葬了许多的贵族皇帝墓地,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几乎都被掏空了,而武则天的墓地却从未被人打开过,万年寿域这个是武则天的阴宅名字。

据记载,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其实有众多著名的盗墓者来到了万年寿域,用尽了办法都没办法打开它,甚至到了近代有军队用大炮也没办法轰开这道门,其中有一次盗墓活动竟然出动了40万人。

结果也是无果而返,在武则天登基之后便开始寻找自己的百年归属,当时有一位风水先生告诉她,梁山从远处看就像是一个女性的躯体,是为她诞生的绝佳墓地,为此她决定将自己安葬在此。

决定了之后,她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花了23年时间在梁山上修建起了乾陵,因为当时国库充实,乾陵的修建可以说是从细节上去建造的,没有任何的一点缺陷。

当时全国最著名的艺术大师、建造大师以及风水大师等都参与到了乾陵的建造当中。考虑到历代的皇帝都有被盗墓过的情况,因此在防盗之术上她命令要绝对的严密。

千奇百怪的防盗之术都被用到了这个墓穴里,其中门口就用了铁水封洞这种耗资巨大的工程,所谓的铁水封洞就是找几块和洞口契合的大石头,然后每块石头中间都加入铁水。

等凝固之后一层一层的将石头给堆上去,这样的封洞方式就算是大炮也难以轰开。正是因为如此,盗墓贼才没办法进入其中一探究竟。

光洞口就如此这样设计,墓内的凶险更是让人无从而知,可以说只要打开了这个墓,就可以更好的解读古代的墓地防盗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乾陵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