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是怎么死的与武则天有关吗?李治是怎么死的_武则天_天皇_天宝

李治是怎么死的与武则天有关吗

对武则天的历来争议很大,有人觉得她在位期间政通人和,也有人说她为了当上皇帝耍尽阴谋害死了很多无辜的人甚至可能包括自己老公和亲生子女。

李治一直被演绎成是唯唯诺诺的人,却偏偏娶了一个母夜叉老婆,李治还在位的时候,就是武则天处理朝政,李治在家带孩子玩。嗯哼,重点来了,李治经常头疼,眼睛也有毛病(可能是白内障),然后就突然挂了。

李治的死有没有过疑点?有!很多人都坚信是武则天下毒害死了李治。

说实在的,我也有过这种怀疑,可后来琢磨了一下武则天临死那一年的诸多事情,总觉得有那么一点不对劲。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死的时候立的是无字碑,大有一种是非功过都留给后人去说的意味。武则天去世前,其实不止无字碑这一件稀奇事。705年,宰相张柬之逼迫武则天退位,武则天将皇位传于李显,同年十二月病逝,遗诏是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李治合葬。

先不说武则天从退位到去世这段时间是不是过得太快,单说她最后的遗诏就透露着古怪。奋斗一辈子好不容易当上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死了还要把自己的帝号去掉,武则天要不是脑子有毛病她就是另有隐情啊!我们站在一个女人的角度去看,她跟李治相爱,李治去世以后,她拉扯孩子,垂帘听政也是怕孩子被一些奸臣贼子蛊惑,孩子不争气干脆自己上,该做的都做了,看着儿子闺女也起来了,说好吧,让我跟你们爸爸葬在一起,恢复我皇后的身份吧。这是什么精神啊!这简直就是用我一生骂名换你几十年高枕无忧啊!

那她这么做的理由到底是什么?她最后背了一身的骂名去看李治的时候,不管是去哪里看李治的时候,李治怎么想,她又怎么想?李治到底死没死呢?应该是没死,白内障不是什么大病,不至于真的致死。

以李治的性格,应该本来就无心朝政,都吃了神仙方了,觉得自己做神仙了,就更加不可能还对朝政多么用心,肯定整天吵着要隐退。这时候,武则天所作的一切,这会儿就比较清楚了,担当重任,力挽狂澜,直到完成李治应该做的事。如果你说,武则天到底是不是觊觎李家皇位,人家最后都主动要求去帝号与老公合葬了,咱还能说啥。至于无字碑,一个方面可能是武则天真的觉得自己所作的事不好评价,她也懒得去为自己辩解,所以就干脆弄了个无字碑,另一方面,也许是子孙后代都不知道如何去写才合适,说死不对说不死泄露天机,哎,做皇上难啊,做皇上的女人更难啊!

李治是怎么死的

李治(唐高宗)是因病去世的。

永淳二年(683年),李治驾到奉天宫,当时武后从泰山封禅以后,劝李治封中岳。李治因患病而终止。不久,高宗诏命皇太子李显代理国政,裴炎、刘齐贤、郭正一等人在东宫任同平章事。李治从奉天宫回东都洛阳,病得很厉害,宰相以下大臣都不能晋见。

同年十二月,诏令改永淳二年为弘道元年(683年)。将要宣布赦免之书,李治想要亲自到则天门楼,由于气不顺而不能上马,于是召百姓在殿前宣读赦免书。十二月二十七日当晚,李治在贞观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

宣布遗诏:“七天装在灵柩内,皇太子在灵柩前即皇帝位。园陵制度,务以节俭。军国大事有不能决断者,请天后处理决断。”群臣上谥号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文明元年(684年)八月十一日,安葬在乾陵。天宝十三年(754年),改谥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扩展资料:

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天宝八年(749年)增谥为天皇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再增谥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治轶事典故:李治开始扶着床学走路的时候,喜欢拿着笔乱划,身边的人把纸给他让他划在纸上,人们看到李治在纸角上画出来的竟然是个“敕”字(唐朝政事堂议出的命令和政策后,由皇帝画个敕字,代表诏令)。李世民叫人把纸烧了,而且命令不许外传。

唐高宗李治死后葬于乾陵,后武则天死后也葬于乾陵。乾陵是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76公里,修建于光宅元年(684年),历经23年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

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

乾陵是唐代帝王陵墓中唯一发现有双重城垣的墓葬,其内城象征京城长安的皇城,外城相当于官员和土民居住的郭城,反映了当时中国古代都城的整体格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治(唐高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