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铁成金的作家(黄庭坚点铁成金的诗句)_黄庭坚_点铁成金_宋代

本文目录

  • 黄庭坚点铁成金的诗句
  • 点铁成金是宋代诗人谁提出的
  • 提出“点石成金”“脱胎换骨”的作家是谁
  • 出自哪本书,作者是谁
  • 明代中期,取得重大成果的散文流派
  • 简述李清照的创作成就
  • 黄庭坚《寄黄几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黄庭坚点铁成金的诗句

北宋文豪黄庭坚的金句很多,其中一句是,“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这也是点铁成金这一成语的由来。这句话的含义是,要把文章写好,就得有陶冶万物的本领,其中包括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提升,使之出彩和出众。古为今用,巧为匠心,所谓的灵丹一粒,指的灵感,指的是创新与创造的能力。点铁成金并不难,难就难在把普通的材料加工成艺术品,而且能让众人交口称赞。

点铁成金是宋代诗人谁提出的

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是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提出的创作理论和写作纲领,其要旨在于强调诗人要在学习古人诗文精华的基础上创造升华出新的诗歌意境。这种理论对宋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点铁成金”的说法是黄庭坚在写给其外甥洪刍的《答洪驹父书》中提出来的。

提出“点石成金”“脱胎换骨”的作家是谁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是黄庭坚诗学的核心观点,在中国文论史上影响深远。具体解释如下,
点铁成金:原指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的法术。宋代黄庭坚的《答洪驹父书》:“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后以点铁成金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脱胎换骨:原是道家的说法即吃了金丹换去凡骨凡胎后成仙。古代文人借用以前古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黄庭坚认为这是换骨法,深入研究古文的原意进一步加以刻划形容,这叫夺胎法。也有人说不蹈古人一言一句,用夺胎换骨法可以点铁成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出自哪本书,作者是谁

粗茶淡饭饱即休,出自宋朝黄庭坚诗《四休导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粗茶淡饭就是寓意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表达作者一种知足、随性的处世态度。

字面上来看,所谓的“粗”指的是粗糙、简单,“粗茶”是指比较粗老的茶叶,口感苦涩,“淡饭”则是因为古时盐匮乏,穷苦人家是吃不到盐的,即为淡饭,简单的茶水饮食能够吃饱就行了,缝补一下破旧的衣服,能够遮挡严寒,保暖就够了,日子平平稳稳的过下去就好了,不贪图他物,不嫉妒旁人,慢慢老去就知足了。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文学造诣颇高,书法成就独树一格,盛极一时,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并称“一祖三宗”。曾游学于苏轼门下,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合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黄庭坚的诗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创作思路有迹可循,甚讲法度,便于学习,他构建并提出了“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逐渐成为了江西诗派作诗的创作原则和理论基础,极具宋诗艺术特色,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苏轼曾评价其“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明代中期,取得重大成果的散文流派

1.宋代古文运动最早的先驱人物是柳开
2.宋初在诗文理论方面颇有建树的过渡性作家是田锡 3.王禹爯晚年自编的文集是
4.王禹爯在学习白居易的同时,更重视的唐代诗人是杜甫 5.在宋初“三体“诗中,王禹爯应属白居易体
6.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是杨亿
7.西昆体能够形成一个诗歌流派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的编撰
8.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是欧阳修
9.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
10.苏舜钦和梅尧臣是开创北宋诗风的重要作家
11.王介甫就是王安石
12.现有王安石文集中最为完备的版本是1959年
13.在北宋,明确把文看作“器“,即为政治服务的工具的作家是王安石
14.的作者是曾巩
15.北宋时,文章带有战国纵横家色彩的作家是苏洵 16.的作者是苏辙
17.苏轼的号东坡居士
18.苏轼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转折点是被贬黄州
19.苏轼前期思想的主导面是儒家思想
20.在宋代古文家里,最重视“文“的作家是苏轼
21.苏轼的诗在宋代被称为东坡体
22.宋代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是苏轼 23.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是江西诗派
24.江西诗派的宗主是黄庭坚
25.被江西诗派奉为诗歌创作的不二法门的诗体是山谷体 26.杨万里在中所称“山谷诗体“指的是黄庭坚诗 27.山谷诗中,数量最多的题材内容是表现自我人格和襟怀的抒情写意之作
28.提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作家是杜甫
29.江西诗派的“一祖“是指杜甫
30.“后山体“的作者是陈师道
31.“简斋体诗的作者是陈与义
32.作的作者是吕本中
33.江西诗派作家吕本中提出了“活法说“

简述李清照的创作成就

李清照的创作成就:
李清照是中华诗史上杰出的女作家,诗、词、文、赋。金石、书、画无所不精,尤以词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
在写作方式上,李清照善于移情于物,借景抒情,借物明志,所描述的情景无不惨透自己的心情,使主客观得到高度的统一;’她还善于熔铸典故和前人诗词,为避生僻晦涩,通常采用人们熟悉的常通之典,并且意旨流摄,创意新颖,把典故用通俗的口语表现,明白晓畅,灵动自然。如“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雁过也,正伤心,即是旧相识”(《声声慢》),既用典,又以触景生情,生动地反映出作者彼时彼地的复杂内心世界,率真自然,明白易晓,典故与词境水乳交融,达到了“点铁成金”、脱胎换骨、以故为新的境地,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其重大贡献,对宋词的发展起了良好的影响。在构思上,李清照善于造境,有的前乘后继,一泻千里;有的层层设疑,由果追因,储蓄委婉;有的上情下景,或情景交融。每一首词者可看出其高超的艺术功底。
李清照的语言独具风格清新自然而又富有音乐美。她的语言明白家常,能“以寻常话度入音律”,化欲为雅。能用浅欲之语,发清新之思。如“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行香子》),全是口语,似信手拈来,全无雕饰凿痕迹。但细细品来,却又词蕴深意,言外有情。
除了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外,在中国词史上,李清照是最早提出和触及词学理论的作家,这些理论都集中的体现在了她所写的《词论》中。《词论》有三个要点,即词的雅俗问题、词的音律问题、词“别是一家”的解说。“词别是一家”是其最核心的问题。她就词所区别于诗的种种特点,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雅——不满柳永“辞语尘下”;
2、典重——不满贺铸的“少典重”;
3、浑成——不满张先、宋祁等人“有妙语而破碎”;
4、协乐——要分别五音六律及清浊轻重,不满晏殊、欧阳修、苏轼的词“句读不葺之诗”;
5、故实——不满秦观“专主情致,而少故实”,黄庭坚“尚故实而多疵病”;
6、铺叙——不满晏几道的“无铺叙”。
各种文体的艺术特征,都应该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所以李清照的词论有相当大的合理性。李清照的理论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明清时期李渔等人论词有“上不似诗,下不似曲”的要求,就是沿循此说而来的。《词论》不但是宋代词坛上的第一篇词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女性所写的文学批评专文。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 1155),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擅长书画,兼通音律,尤以婉约词著称于世,称为婉约词宗,与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柳宗元齐名,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她的词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中国古代词坛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黄庭坚《寄黄几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寄黄几复
作者: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寄黄几复》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诗作。此诗称赞黄几复廉正、干练、好学,而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抒发了思念友人的殷殷之情,寄寓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全诗情真意厚,感人至深。而在好用书卷,以故为新,运古于律,拗折波峭等方面,又都表现出黄诗的特色,可视为黄庭坚的代表作。
赏析:
 “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势突兀。写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各缀一“海”字,更显得相隔辽远,海天茫茫。作者跋此云:“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寄雁传书谢不能”,这一句从第一句中自然涌出,在人意中;但又有出人意外的地方。两位朋友一在北海,一在南海,相思不相见,自然就想到寄信;“寄雁传书”的典故也就信手拈来。李白长流夜郎,杜甫在秦州作的《天末怀李白》诗里说:“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强调音书难达,说“鸿雁几时到”就行了。黄庭坚却用了与众不同的说法:“寄雁传书——谢不能。”意谓:我托雁儿捎一封信去,雁儿却谢绝了。“寄雁传书”,这典故太熟了,但继之以“谢不能”,立刻变陈熟为生新。黄庭坚是讲究“点铁成金”之法的,王若虚批评说:“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滹南诗话》卷下)类似“剽窃”的情况当然是有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上面所讲的诗句,可算成功的例子。
  “寄雁传书”,作典故用,不过表示传递书信罢了。但相传大雁南飞,至衡阳而止。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云:“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秦观《阮郎归》云:“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黄庭坚的诗句,亦同此意;但把雁儿拟人化,写得更有情趣。
  第二联在当时就很有名。这两句诗所用的词都是常见的,甚至可说是“陈言”,谈不上“奇”。张耒称为“奇语”,当然是就其整体说的;可惜的是何以“奇”,“奇”在何处,他没有讲。其实,正是黄庭坚这样遣词入诗,才创造出如此清新隽永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任渊说这“两句皆记忆往时游居之乐”,看来是弄错了。据《黄几复墓志铭》所载,黄几复于熙宁九年(1076年)“同学究出身,调程乡尉”;距作此诗刚好十年。结合诗意来看,黄几复“同学究出身”之时,是与作者在京城里相聚过的,紧接着就分别了,一别十年。这两句诗,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诗人摆脱常境,不用“我们两人当年相会”之类的一般说法,却拈出“一杯酒”三字。“一杯酒”,这太常见了,但惟其常见,正可给人以丰富的暗示。沈约《别范安成》云:“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杜甫《春日忆李白》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故人相见,或谈心,或论文,总是要吃酒的。仅用“一杯酒”,就写出了两人相会的情景。诗人还选了“桃李”、“春风”两个词。这两个词,也很陈熟,但正因为熟,能够把阳春烟景一下子唤到读者面前,用这两个词给“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烘托,就把朋友相会之乐表现出来了。
  其实要用七个字写出两人离别和别后思念之殷,也不那么容易。诗人却选了“江湖”、“夜雨”、“十年灯”,作了动人的抒写。“江湖”一词,能使人想到流转和飘泊,杜甫《梦李白》云:“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夜雨”,能引起怀人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在“江湖”而听“夜雨”,就更增加萧索之感。“夜雨”之时,需要点灯,所以接着选了“灯”字。“灯”,这是一个常用词,而“十年灯”,则是作者的首创,用以和“江湖夜雨”相联缀,就能激发读者的一连串想象: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
  晚唐温庭筠不用动词,只选择若干名词加以适当的配合,写出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诗,真切地表现了“商山早行”的情景,颇为后人所称道。欧阳修有意学习,在《送张至秘校归庄》诗里写了“鸟声梅店雨,柳色野桥春”一联,终觉其在范围之内,他自己也不满意(参看《诗话总龟》、《存余堂诗话》)。黄庭坚的这一联诗,吸取了温诗的句法,却创造了独特的意境。“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都是些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其中的每一个词或词组,都能使人想象出特定的景象、特定的情境,展现了耐人寻味的艺术天地。
  同时这两句诗,还是相互对照的。两句诗除各自表现的情景之外,还从相互对照中显示出许多东西。第一、下句所写,分明是别后十年来的情景,包括眼前的情景;那么,上句所写,自然是十年前的情景。因此,上句无须说“我们当年相会”,而这层意思,已从与下句的对照中表现出来。第二、“江湖”除了前面所讲的意义之外,还有与京城相对的意义,所谓“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就是明显的例证。“春风”一词,也另有含意。孟郊《登科后》诗云:“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和下句对照,上句所写,时、地、景、事、情,都依稀可见:时,十年前的春季;地,北宋王朝的京城开封;景,春风吹拂、桃李盛开;事,友人“同学究出身”,把酒欢会;情,则洋溢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中。
  “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照;“一杯酒”与“十年灯”,这是“一”与“多”的对照。“桃李春风”而共饮“一杯酒”,欢会极其短促。“江湖夜雨”而各对“十年灯”,飘泊极其漫长。快意与失望,暂聚与久别,往日的交情与当前的思念,都从时、地、景、事、情的强烈对照中表现出来,令人寻味无穷。张耒评为“奇语”,并非偶然。
  后四句,从“持家”、“治病”、“读书”三个方面表现黄几复的为人和处境。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这两句,也是相互对照的。作为一个县的长官,家里只有立在那儿的四堵墙壁,这既说明他清正廉洁,又说明他把全部精力和心思用于“治病”和“读书”,无心、也无暇经营个人的安乐窝。“治病”句化用《左传·定公十三年》记载的一句古代成语:“三折肱,知为良医。”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三次跌断胳膊,就可以断定他是个好医生,因为他必然积累了治疗和护理的丰富经验。在这里,当然不是说黄几复会“治病”,而是说他善“治国”,《国语·晋语》里就有“上医医国,其次救人”的说法。黄庭坚在《送范德孺知庆州》诗里也说范仲淹“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埋九京”。作者称黄几复善“治病”、但并不需要“三折肱”,言外之意是:他已经有政绩,显露了治国救民的才干,为什么还不重用,老要他在下面跌撞呢?
  尾联以“想见”领起,与首句“我居北海君南海”相照应。在作者的想象里,十年前在京城的“桃里春风”中把酒畅谈理想的朋友,如今已白发萧萧,却仍然像从前那样好学不倦。他“读书头已白”,还只在海滨作一个县令。其读书声是否还像从前那样欢快悦耳,没有明写,而以“隔溪猿哭瘴溪藤”作映衬,就给整个图景带来凄凉的氛围;不平之鸣,怜才之意,也都蕴含其中。
  黄庭坚推崇杜甫,以杜甫为学习榜样,七律尤其如此。但比较而言,他的学习偏重形式技巧方面。他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答洪驹父书》)而杜甫的杰出之处主要表现在以“穷年忧黎元”的激情,艺术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广阔现实。诗的语言,也丰富多彩,元稹就赞赏“怜渠直道当时语,不着心源傍古人”的一面。当然,杜甫的不少律诗,也是讲究用典的;黄庭坚把这一点推到极端,追求“无一字无来处”,其流弊是生硬晦涩,妨碍了真情实感的生动表达。但这也不能一概而论。例如这首《寄黄几复》,就可以说是“无一字无来处”。但并不觉晦涩;有的地方,还由于活用典故而丰富了诗句的内涵;而取《左传》《史记》《汉书》中的散文语言入诗,又给近体诗带来苍劲古朴的风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