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瑞玉是张学良的随军夫人,因为冒进张府,后被张学良抛弃_两人_张作霖_天津

张学良在中国近代史中的评价是矛盾的,褒扬他的一方认为他在大是大非面前发动了“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居功至伟。而贬斥他的一方又认为他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旧军阀,是阻碍时代进步,压迫东北人民的一颗毒瘤。

这是一个集各种矛盾于一身的人物,他是“东北王”张作霖之子,他是奉系军阀系统的“少帅”,同时他也是集万众民国女性所仰慕的“民国四公子”之一。

爱情伊始

这样一个位高权重,同时又相貌英俊的男人,一生中经历的女人一定是很多的。

据他晚年回忆,他一生中所拥有过的女人多达11个。其中为世人所熟知的也仅有两位。

一位是他的原配妻子于凤至,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赵四小姐”赵一荻。

然而与张学良真正有夫妻名分的不仅仅只有两位,在赵四小姐进入他的生命之前,在他人生中最闪耀的年华,还有一位二夫人曾陪伴在他的身边。

尽管在这段感情的最后是以悲剧收场,然而这个女人却依然被晚年的张学良牵挂与思念。

展开全文

她叫谷瑞玉,身上流淌着中俄两国的血液,得益于异域血统,与其他中国女人相比她拥有着更加修长的身材,更加灵动的眼眸,更加独特的迷人气质。

但身体中另一半中国血统也使她同时拥有温柔的气质,坚韧的性格以及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忠贞。

在随军陪伴张学良的那段时光,她仍然是美丽与柔和的化身,在张学良最苦闷的时刻她用女性独有的温暖与他共渡难关。

她的出现也使得枯燥的军营里有了一抹亮色,张学良的士兵们总能看到谷瑞玉一刻不停地跟在他的身边,陪他视察军队,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他们赞叹她的贤惠,欣赏她的美丽。

也因此她被士兵们称为张学良的随军夫人,甚至私下里以“大洋马”来指代她,这也是对她不凡的容貌的一种肯定。

谷瑞玉出身商人家庭,她的先祖曾经把生意做得很大,巅峰的时候谷家曾是东北地区实力最强大的商人家族之一,在谷瑞玉这一代时家道已经中落,但是那时的谷家仍然是非常有名气的家族,对当地的影响仍然很大。

18岁时,谷瑞玉出落得亭亭玉立,引得不少年轻人爱慕。

而家庭条件相对优渥的谷瑞玉却并没有接受任何一个人的追求,她对自己的伴侣一直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这个人一定要出身高贵,年少有为,相貌英俊,才华横溢。

符合这样高标准的人并不多,她的父母一度为女儿这样执着的想法所苦恼,直到在一次家庭酒会上,她第一次遇见了21岁的张学良。

两个年轻人站在一起,男人英俊,女人娇媚,仅从外貌上看就非常匹配。

从家世上讲,张学良的家族在东北是实实在在的统治者,这非常符合谷瑞玉对于伴侣家世的要求。同时从外貌上来讲,作为民国时代以英姿勃发、风流倜傥著称的张学良也足够令谷瑞玉所倾心。

抛去家世与样貌,张学良此人身上所具备的才气也很不凡,东北军少帅这个身份为他带来了诸多生活和学习上的便利。

年少出国使张学良拥有了广博的阅历,同时深厚的军事素养也使他在战场的表现十分突出。

彼时的中国恐怕找不出第二个年轻人可以独自驾驶飞机一日间从欧洲回到中国的土地,仅仅为了喝上一杯香醇的咖啡。

张学良这样潇洒的姿态不仅使谷瑞玉着迷,也同时为他招来了非常多的爱慕者。

在那场酒会上,两个年轻人聊得很投机。

在谷瑞玉眼中,张学良是年轻人中的楷模,是完美无瑕的恋人。

而谷瑞玉独特的异域风情与修长的身材也深深地吸引了张学良,除此之外,谷瑞玉一口流利的英语也使他从心底里钦佩。

张学良一直都很想学好英语,见识过欧洲各国风情的他渴望用这种欧洲通行的语言和外国人毫无障碍地沟通,同时一口流利的英语也是他思想进步眼界开阔的象征。

酒会结束之后,张学良由于军务繁忙返回了部队,而谷瑞玉却也深深地爱上了张学良。

回到家中她把自己关在房中陷入了单相思,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消沉了一大截。

谷瑞玉的姐姐们都嫁给了奉系军队中的军官将领,二姐的丈夫更是张学良身边的护卫,为了帮妹妹完成心愿,她的姐姐便委托丈夫为张学良和谷瑞玉创造相见的机会。

巧合的是,奉系军队正好需要从英国为军队订购一批飞机,此事正是张学良来负责全权谈判。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谷瑞玉的姐夫立刻把英语水平极高的谷瑞玉推荐给了张学良做翻译。

张学良对于酒会上见到的谷瑞玉也有着十足的好感,加之谷家在东北军中也算十分有能量,他也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

谷瑞玉很好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在与张学良谈判期间她与张学良寸步不离,用自己出色的英语功底和谈判技巧帮助张学良以不错的价格获得了所需要的飞机。

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张学良也对谷瑞玉产生了极大地好感,甚至有将她娶进门的想法。

然而还没有来得及和情人温存,直奉战争就逼得他不得不放下儿女情长,前往战火纷飞的战场。

战地鸳鸯

1924年,张学良带病前往山海关一带驻防,谷瑞玉得知消息后十分担心恋人的安危。

在紧张不安中,她用英语写下了一封深情款款的情书发给了正在前线的张学良。

在战争紧张的情绪中突然收到了这样一封浪漫的信件,张学良满腔的柔情几乎要涌出心头,他恨不得立刻驾驶飞机去与谷瑞玉相见。

信件发出很久后谷瑞玉仍然没有收到张学良的回信,在焦急地等待中她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抛去了对战争的恐惧,只身一人前往前线寻找张学良。

在张学良的指挥部中,谷瑞玉顶着漫天的炮火见到了在战场上依然精神饱满的张学良。

两个年轻人在感情的驱使下放下了心里的顾忌,双双坠入爱情的深渊当中。

时隔多年,张学良怀念起在军营中第一次见到谷瑞玉时的场景仍然慨叹不已,那是谷瑞玉给他灵魂深处带来的一道亮光,而这道亮光却也只是短短的一瞬。

在军营中两个年轻人可以不顾家中的压力结合起来正式确定关系,但是当战争告一段落返家时张学良却也犯了难。

他有一个张作霖指定的原配夫人于凤至,而对这个正妻,张学良也是十分敬佩的,她生的美丽,同时也极具智慧,称得上是张学良家中的贤内助。

违抗父亲他难以做到,休掉正妻令娶也使他良心不安。

所幸的是,谷家在得知两人已经确定关系后第一时间把此事通过张学良身边的人传达给了张作霖。

深知儿子性格的张作霖嘴上没有任何表示,心里却也默认了此事,这个试探让张学良放松了下来。

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后,张学良带着谷瑞玉前往天津,两人也正式在天津结为了夫妻。

谷瑞玉虽有着少帅夫人的名头,但从嫁给张学良开始她从未真正被张家人所承认,也终身没有踏入张家的大门。

在天津,张学良与谷瑞玉度过了短暂了婚后甜蜜的生活,接下来的战争也成了促使两人失败婚姻的导火索。

1925年,奉系高级将领郭松龄对张作霖与日军签署秘密协定一事极为不满,于是率领军队给奉系军队造成了巨大的损伤,他一路向北进攻,占领了山海关一带。

大军压境使张作霖十分恐慌,紧急命令张学良带领大军前往前线消灭郭松龄部队。

张学良与郭松龄私交甚厚,两人的妻子也由于是大学校友的关系,两家经常往来。

张学良对待郭松龄不似上级对待下属,更像是对待一个在军事上经验丰富的师长,张学良的诸多军事技能都是在郭松龄的指点下成长起来的。

把枪口对准往日尊重有加的师长,对准在精神上给自己极大鼓舞和指导的老大哥,这件事情让张学良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挣扎。

张学良在这场战争中彻夜难眠,让随军照顾的谷瑞玉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为了帮助丈夫缓解痛苦,能够得到良好的休息,她听从了张学良部将不安好心的建议,将鸦片带给丈夫吸食。

起初鸦片确实缓解了张学良的紧张情绪,帮助他恢复了一点气色。

然而时间一长,张学良也染上了烟瘾,精神状态比吸食之前更加令人堪忧。

甚至之后为了戒除毒瘾,谷瑞玉在一名日本庸医的推荐下,不慎使张学良又染上了破坏性更大的吗啡。

这给张学良在部队中的形象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一个精神萎靡不振的军队领导者居然会在重要会议上突然离席,仅仅是为了吸上一口毒品,这使奉系高层对张学良的领导能力产生了质疑,极大打击了张家的威信。

1925年郭松龄反奉失败,在搜查其住所的时候,发现了谷瑞玉与郭松龄妻子交流的信件。

张作霖很生气让张学良立刻休了她,为了保住心爱的妻子,张学良不得不将她送往北京,并在北京为她购置了一套别墅供她居住。

这一系列的变故让谷瑞玉再没有机会得到张家的认可,同时也让深受毒瘾折磨的丈夫对她疏远了许多。

在北京独自生活的谷瑞玉在长期见不到张学良的情况下逐渐抑郁。

为数不多见面的时间两人也是在争吵中度过的,甚至在张学良指挥战争的时候,谷瑞玉也会拿起电话在电话中向张学良发起牢骚来。

婚姻尽头

于凤至与张学良

爱情就像一阵风一样,来的时候伴随着烈火,而这阵风消散后,爱情之火也随之慢慢熄灭。

在无休止的争吵中,曾经作为张学良在苦闷的军旅生涯中的一道光的谷瑞玉失去了往日温柔大方善解人意的形象。

在这场婚姻的后期,对谷瑞玉的爱意在张学良心中逐渐转为不耐烦和失望。

但是往日的夫妻恩情仍然没有让张学良作出抛弃妻子的残忍举动,真正让张学良对谷瑞玉彻底失望的事情是在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之后,谷瑞玉的一系列令人难以理解的愚蠢举动。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

张作霖

关东军为了维持东北地区的稳定封锁了这个消息,而日本人无法得到确切地消息,仍然误以为张作霖还安然无恙。

张学良为了维持这种微妙的平衡,下令全家一切如常,制造张作霖还在世的假象。

就在这样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思念丈夫成疾的谷瑞玉私自返回了沈阳的张家。

这一反常举动立刻引起了日本人的怀疑,也幸亏是张学良正好及时返回了沈阳才打消了日本人的疑虑。

经此一事,张学良对谷瑞玉彻底失望,认为她不再是自己身边的得力助手,留在自己身边只会给自己制造更多的麻烦。

1931年,张学良与谷瑞玉正式离婚。

他把在天津的一处房产送给谷瑞玉居住,并给她留下了十万块钱作为婚姻失败的补偿。

在签署完离婚协议后,张学良告知谷瑞玉不必以少帅夫人的身份而苦恼,她依然有再婚的权利。

但是对于这个权利,谷瑞玉没有去享受。

谷瑞玉在离婚后改名易姓,以孟晓玉的面目示人,鲜有人知道她曾经作为中国最具权势的年轻人之一的妻子经历过多少精彩的故事。

她没有选择另择夫婿,而是进入南开大学物理系学习,在毕业后选择留校任教,成为了一名尽职尽责的教师。

多年后,张学良在被囚禁的无尽的岁月里也偶尔想起这位曾经深爱的二夫人。

他的余生有赵四小姐的陪伴,然而曾经失败的婚姻也让他时常感到有愧于对方。

枯骨两端

1983年,远在台湾生活的张学良收到了谷瑞玉独自死在天津居所的消息。

她终生没有再嫁,在房间里摆满了张学良的相片和两人共同生活所用的器具,屋内一切布置仿佛还是多年前两人共同生活时的场景。

张学良悲痛不已,然而迫于时局的压力,他只能在台北遥寄哀思,独自向远在大陆那头的亡妻致以哀悼。

后来,直到张学良去世也没有机会返回天津的故居去看一眼,今天的谷瑞玉坟墓上再也没有人会为她流下一滴眼泪。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