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军军嫂的就业问题,希望得到重视!_军嫂_随军_军人

剑客北海 三剑客

题图:大唐

随军还是不随军,这是鼓励长期服役大环境下,深深困扰军人家庭的一个大难题。

这个难题主要难在有编制的军嫂能够在随军后将工作调动到驻地,而没有编制的军嫂,在随军后就业问题难以解决。

因此,一些没有编制,但工作不错的军嫂,只能放弃随军。

而放弃随军就意味着要长期异地,军人势必会因为家庭因素而分散一部分精力,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

不随军,只能两地分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军人工作。随军,工作又没有保障。这样的难题,让很多没有编制工作的军嫂在随军面前倍感无奈,深感无力。

随军军嫂的就业问题,可以说是军嫂随军路上跨不过去的一道坎。

展开全文

有人说,就业困难那就不就业,反正随军后没有工作可以领取未就业补助。

对此,一位军嫂晒出了2022年的家庭账单。

房贷全年共计3.2万元。

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幼儿园,幼儿园的费用加上给孩子报的兴趣班,共计5万元。

车子油费、保养费、保险1万元。

自己跟孩子的商业医疗保险1万5千元。

生活费方面,包括物业费、水电费、燃气费、电话费,一家四口的吃穿,以及人情往来方方面面,加起来5.5万元。

一个四线小城市,家庭全年支出16.2万,跟她老公的全年收入基本持平。

这位嫂子说,她平时还是很节俭的,能不花的钱就不花,可现在这个消费真的是太高了。要不是自己每个月还有点收入,怕是一年到头,一分钱都攒不下。

这也是她不选择随军的原因。

因为随军未就业补助每月仅有一千出头,在如此高的家庭支出面前,无疑是杯水车薪。

若是自己随军未就业,全家只能过月光的日子。有点事,手头连点救急的钱都拿不出来,那太可怕了。

那么,是什么导致军嫂随军后就业困难呢?细数起来,原因有很多。

一是与军人单位驻地条件有关。有的军人单位驻地在城市,工作岗位多,机会也多,军嫂随军后比较方便找工作。而有的军人单位驻地比较偏僻,在山区、在海岛,距离县城、市区比较远,周围没有就业岗位,军嫂想要就近找工作,难度比较大。

尤其是一些高学历的军嫂,想要顺利就业非常困难。

去城市找工作,路程比较远,来回诸多不便。若是为了工作在城市生活,一来住房问题难以解决,二来还要过分居生活。

相比驻地在城市的单位,驻地在偏远地区的单位更多一些。也就是说,随军后能就近找工作的军嫂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随军军嫂都要面对就业难这个问题。

二是与军人岗位经常变动有关。军人的岗位变动比较频繁,可能每调动一次,就要换一个地方服役。有的军人从少尉到中校,中间至少要调动三四次,多的甚至能达到六七次。

每换一次服役地,就意味着家庭也要跟着搬迁,家庭每搬迁一次,军嫂就要面对一次再就业。

工作机会不是随时都有的,合适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军嫂的就业优势还会逐渐降低。

所以,军人频繁的岗位变动,也是影响军嫂就业的一大因素。

三是与军人缺乏人脉关系有关。大部分军人都是在异地服役,平时因部队实行集中式、封闭式管理,多数时间都在营区,导致在驻地基本没有什么社会关系。

家属随军到驻地之后,没有亲人、没有同学、没有朋友,人生地不熟,想要找份好些的工作人脉少、门路少,难度非常高。

四是与军人工作性质有关。军人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即便是家属随军到驻地也不能天天回家。而且,有时候还要外出执行任务,可以说家庭的重担都在军嫂一个人身上。有的军嫂身边没有老人帮助带孩子,需要工作、带娃一手抓。工作中难免会因为家庭琐事,比如孩子生病需要照顾等原因经常请假。

很多用人单位考虑到这些,也不愿意为军嫂提供就业岗位。

其实,近些年在扶持军嫂就业方面,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不少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努力解决随军军嫂的就业问题,比如举行军嫂专场招聘会、鼓励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军嫂等。

但无奈于民营类的企业用工,主要是通过市场招聘,政府指令性的安置功能比较弱。所以即便是推出了一些激励性的政策,但整体效果甚微。

大部分随军军嫂,仍旧需要面对难就业这个问题。

而当前,不解决随军军嫂就业问题,不仅会影响军人家庭发展,还会让很多未随军的军嫂,因为这个问题而放弃随军。

可见,长期服役大环境下,鼓励军嫂随军,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军嫂随军后的就业问题。只要就业问题解决了,随军率会大幅提升。

而军嫂就业问题难解决的关键,是现行的有关军嫂就业安置政策虽然多,但具体措施比较少,缺乏刚性约束力。

像有的地方拥军工作好,对随军军属的就业问题就比较重视。有的地方拥军工作一般,对随军军属的就业问题就没有那么重视。

随军军嫂的就业问题,是军人家庭的头等大事,也是关系着国防事业的头等大事。

因此,期待国家和地方政府能够落实更多的政策,真正解决随军军嫂的就业问题。

让更多军人家庭告别两地分居,实现团聚,更好地为国防事业做贡献。

当然,身为军嫂也不能将就业希望全部寄托于政策,自身也要坚持学习,坚持提升自我。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就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