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杀妻案”疑团:为何杀妻?亲儿证实:不是因为吃韭菜饺子_张灵甫_韭菜_妻子

1936年张灵甫回到西安,见到了久违的妻子吴海兰,在短暂的探亲假期里,将其枪杀。

传说他回家之后想要吃韭菜饺子,在妻子下地割韭菜的时候,犯下恶行,但后来他的亲儿子出面表示并不是因为韭菜饺子。

弃笔从戎

抗战时期曾经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将领,张灵甫出身黄埔军校,颜值超高,算得上是一位帅哥,他出生于1903年8月20日,老家在陕西长安县,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

起初并不叫这个名字,原名张钟麟,1921年考上了长安中学,在学校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于历史和书法都非常感兴趣。

休息时还经常到西安附近的碑林临摹,所以那时也练就了一手好字。

两年之后他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学校里涌现着革命思潮,张灵甫也是进步分子。

1925年,他决定弃笔从戎,退学之后,在1926年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了第4期学生,毕业之后参加了北伐战争。

展开全文

妻子

张灵甫家庭条件不错,1923年父母就给他定下了一门婚事,娶的妻子名叫邢凤英,没有接受过教育,是一位传统的封建女子。

婚后妻子一直留在老家照顾公婆,张灵甫则走上了战场,1933年,他带领队伍来到了四川广元,经人介绍,认识了吴海兰。

吴海兰的父亲是县城里边一个非常有名的铜匠,因为手艺出众,家庭条件非常不错,吴海兰在年幼时期就被送入当地学堂读书习字。

在小县城里边能够接受教育的女子非常少,学到了新的知识,也让吴海兰的眼界有所提升,对于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再加上她外形出色,在县城里边也是引人注目的存在。

经常有人上门提亲,但她都没有同意,见到张灵甫之后,为之倾倒,两人就在1933年拜堂成亲。

吴海兰知道丈夫喜爱吃面,所以在面食方面也下了一番功夫,经常给张灵甫制作美食。

两人情投意合,颜值相当,文化水平也差不多,相处起来十分欢乐。

不久后她就生下了一个女儿张清芳。后来张灵甫调任到西安,吴海兰也带着女儿跟他一起居住在了西安地区。

张灵甫带着队伍到了汉中,夫妻俩只能分开,好在两地相隔不远,张灵甫也会抽时间回家看望妻女。

在1935年,张灵甫在回家探亲的时候,表示想要吃韭菜饺子,在吴海兰去菜地割韭菜的时候拔枪杀人。

在接受审判的时候,他表示自己误会妻子出轨,因为太过激动,失去理智才情急杀人。

真相一

当时那起杀妻案闹得沸沸扬扬,甚至惊动了高层,高层下令将张灵甫押解到南京。

最后张灵甫是自己去的,一路上还在各大历史名城停留了很久,犹如旅行一般。凭借自己的书法还赚了不少润笔费。

到了南京之后接受审判,最后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但一年之后,他就又重新走上了战场,并改名为张灵甫。

后来据张灵甫的一位副官表示,当时之所以枪杀吴海兰,是因为怀疑对方出轨。

1935年,张灵甫遇到了一位回西安探亲的战友,询问自己的妻子吴海兰情况如何。

结果战友回答在:电影院门口看到了你的妻子,她穿着旗袍,和旁边一位身穿西装的小伙子非常亲热,张灵甫信以为真。

之后几天就对手下动辄打骂,脾气越来越不好。

1935年回西安探亲时对吴海兰还十分亲热,甚至还带着侄子一起出去看了一场戏,回家后表示想要吃韭菜饺子,吴海兰到后院割韭菜的时候。

张灵甫掏出手枪,结束了妻子的生命,后来还把对方的尸体藏起来,自己又返回了部队。吴海兰的家人发现女儿被害,才开始在西安四处告状。

当时正是妇女解放的时候,一位高官悍然杀害受过教育的妻子,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事情才越闹越大。

真相二

1945年,张灵甫又认识了王玉玲,这也是一位受过教育的女性,结婚时候才只有17岁,两人年龄相差很25岁,但婚后琴瑟和鸣,相处也很好。

王玉玲对于吴海兰的死也非常好奇,于是就在一次闲聊中询问张灵甫称:如果将来我在外面乱交男朋友,你会怎么处置我?

紧跟着看到张灵甫有些生气,又表示:我随你处置,我的家人绝对不会告你!

此时张灵甫才说出了那场枪杀案的真相。

张灵甫与王玉玲

张灵甫是一位高级将领,家中有时候也会放一些文件,在探亲回家的时候就看到曾经留在家中的一份文件不见了。

当时能够接近自己的只有吴海兰,猜测她偷走了那份文件,多次询问,但对方始终不承认,于是在激怒之下才开枪杀了她。

2003,张灵甫首任妻子邢凤英的儿子张居礼,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提起了那件事,称枪击案发生的时候母亲也在附近,还听到了枪声,但枪响之后她并没有靠近探查,而是直接吓跑了。

枪击案的具体原因他不太了解,但传言的韭菜饺子却是子虚乌有,因为那时父亲回来探亲是在冬天,西安根本不可能长出韭菜,更不用说割韭菜时,遭遇杀害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