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简介 战国时秦国国君秦孝公人物生平_秦国_公元前_郡县

秦孝公简介秦孝公,战国时期的秦王。姓颖,名屈良。先秦时期,男子称姓而不称姓。他们虽姓应,却不叫应渠良。秦襄公之子。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61年至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重用魏央(即商鞅)进行改革,奖励耕种和征战,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设县治,开垦田地,不断增加农业生产,同时加强中央集权。对外,秦与楚议和,与汉订约,联合齐赵攻魏安邑(山西夏县西北),将疆土扩张至洛水以东。从此国力更加强大,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死后孝顺。

中文名:秦孝公

姓:颖

姓名:曲亮

谥号:孝公

年代:战国时期

诸侯国:秦

秦孝公(公元前381年—公元前338年),姓嬴,号曲梁,秦献公之子。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61年至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孝公以卫央(即商鞅)改革,赏农征战,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设郡治,开垦田地,不断增加农业生产,同时加强中央集权。对外,秦与楚议和,与汉订约,联合齐赵攻魏安邑(山西夏县西北),将疆土扩张至洛水以东。从此,国力日益强大,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死后孝顺。

人生故事

公元前361年,秦献公去世。秦孝公初立,穆公后秦国落后,他痛心疾首。他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知人善用,大胆改革,使秦国成为战国七杰之一。

公元前361年,年仅21岁的秦孝公正式登基。此时的秦国并不被各国重视,就连权力被掏空的周天子也不愿意与秦国对话。于是,他怒喝道:“诸侯不如秦国,没有什么丑陋的。”这一年,秦孝公颁布了《求贤令》。魏国人商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来到秦国,并很快受到重视。经过商鞅两次强有力的改革举措,秦国走上了强盛强兵之路。商鞅变法是先秦时期最彻底的变法。废除世袭特权,规定爵位和田奴应按军功授予。

秦孝公于孝公十二年建咸阳城,十三年(前349年)由黎[yuè]阳迁都咸阳。进一步深化改革。从此,秦国日渐富强,为后来的六国统一开辟了道路。孝公利用秦地远离中原战场积蓄力量。施恩惠,济孤寡,修德政,重武。孝公即位之初,以富国强兵为目的,下令广纳人才,以改变秦在关东地区落后于六国的局面。并向东进攻。

公元前359年,出伐汉,在淮(今河南武陟[zhì]西南)建城,在殷(今武陟东南)建城。公元前356年,孝公以魏扬为左叔昌变法。制定严明的法律,依法治国,奖励战功,鼓励耕织。不久,秦乘魏攻赵,在元里(今陕西成[城]东南)大破魏师,拉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

公元前352年,孝公升为卫央,为大梁所制,派往卫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次年,秦在商(今陕西丹凤西南)筑城,秦始包围魏固阳,攻打昭林[lìn](今山西离石西)。

公元前350年,魏扬开始第二次变法,迁都咸阳,废除井田制,统一度量衡,设置郡县。同年,孝公令魏扬驻守咸阳,建立姬缺。咸阳古城,又称渭城,位于咸阳县城东15里。次年,孝公迁都咸阳。不久,秦国初,郡县有定官,即规定县令、县令的俸禄,军税按户口征收,郡县组织变得越来越完整。秦孝公积极支持卫央变法。公元前346年,太子兕犯法惩治其子辅公子谦,于是“法用秦人治”。之后,秦国建立了封建制度,使秦国迅速成为政治制度先进、经济发达、军事力量强大的强国。公元前341年,秦军进攻魏锡弼。次年,在魏扬的谋划下,萧公复伐魏国。他想乘着江山之坚固,东征诸侯,称帝。同年,魏扬引诱魏军将领安亲王,大败魏军,逼迫魏王割让河西一部分求和。孝公以魏扬的功勋赐给他上(今陕西省商洛市,上镇东南,丹凤县辖),故称商君或商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