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首个王牌!俄中校驾驶苏35击落12架敌机,空战击毙乌军上校_空战_俄军_战斗机

一转眼,俄乌这场在冬末开始的军事冲突,已经过去四个半月的时间了,战线上进入打呆仗的阶段之后,在互联网上受到的关注程度也少了许多。当我们现在回头看这场冲突的时候,会发现还是有不少谈资的,不管是首日俄空降兵对戈斯托梅尔机场的突袭,还是俄海军莫斯科号巡洋舰在黑海的折戟,唯独俄空天军在这次冲突当中,似乎缺乏必要的存在感。

这种感觉当然是有其道理的,由于俄军的战术机机队规模有限,再加上苏军留给了乌军过于厚实的国土防空家底,大量的S-300与山毛榉等机动防空导弹,严重限制了反辐射准备不足的俄军进行空中行动的空间。但实际上空天军还是执行了不少对空对地的作战行动的,这两天还打出了一个战斗机的空战王牌来。

按照俄罗斯国防部和空天军有关部队通报的消息,俄军东部军区第11空防集团军303混成航空兵师,23歼击航空兵团的中校飞行员:伊利亚·佩列别尔金,取得了12个空战战果,获得了俄罗斯英雄勋章;这也是新世纪,乃至是人类空战发展进入导弹时代以来,第一位打出两位数击坠战果的双料王牌,刷新了之前北约飞行员创下的9架击坠战果的记录。作为俄军当中最早接装苏-35的部队,他们团从2月末参加行动起已经收获了30余个确认战果,有了三位获得金星勋章的飞行员,可见俄军空天军虽然参战兵力不多,但是素质还是不错的。

从俄军这位飞行员的战果当中,我们还是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的;首先就是随着现代空战的发展,超视距空战已经成为了现代空战的主要形式,而因为超视距空战的特殊性,雷达与导弹的性能,已经来到了空前重要的地位之上。从俄军公布的战绩当中可以看出,除了那一架在蛇岛上空,由乌军上校旅长亲自架势的直升机,是通过视距内空战击落的之外,这位王牌的全部空战战绩,包括多架苏-27与米格-29,都基本是在超视距空战当中取得的直接命中,并没有进入视距内格斗的阶段。

展开全文

虽然说苏-35的雷达,相比于目前中美两军最先进水平的东西还有差距,但是对比起乌军依然停留在80年代的N001与N019这样的倒卡神器,那也是有数代优势的;再加上R-77-1这个乌军完全没有装备过的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弹,俄军在空战当中完全就是利用早发现,早锁定,早脱离的优势,欺负没有高性能雷达和主动空空弹的乌克兰空军,刷出了非常耀眼的战绩。就好像战绩视频当中的,俄军飞行员基本上锁定目标发射导弹之后,就能转弯脱离,靠着空空弹自己去追踪目标,而乌军的半主动雷达弹还需要载机的引导,在这种敌人占着先手的情况下,乌军飞行员只能选择要不放弃攻击,要不被命中击落了。

这样高的超视距空战占比无疑说明,飞行员靠着技术在近距离拼刺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雷达电子战与导弹性能,真的是空战当中重要性排在最前列的东西。当然空天军这个王牌飞行员的案例也同样说明,指望依靠战斗机打战斗机的空战手段,去获取空战的胜利,拿下战场的制空权是多么低效的事情。作为导弹空战时代的头号王牌,这位飞行员也不过拿下了12个确认战绩,他们全团作为俄军行动主力,也不过就只拿下了30余个战绩,这相比于空天军的投入,本场冲突的时长以及乌军的规模都是不匹配的。

当然也不是这一场,从50年代在朝鲜开始,美国空军就已经意识到,战术战斗机在战场上表现得再神勇也没有用,也不能实现将对手逐出空域的任务目标,派出200架战斗机组织一场大空战的效果,远没有派5架轰炸机炸2个机场对制空权的影响大;从统计学上来说,两个体量规模差不多,技术水平相差不大的空军之间,如果单纯地考虑战斗机之间的空战,那么最终双方的交换比就会无限接近于1。

所以早在50年代,美军就放弃了空战夺取制空权的理论与思路,除了中间因为越南战争与战斗机黑手党在空军部当中获得了一定的地位,战术空军的战术战斗机有了一次短暂的地位回潮外。美国空军当中,战术战斗机部队长期都是最不受重视地位最低的兵种。50-60年代美军强调核攻击夺取制空权,60-70年代是战斗机黑手党的短暂回潮,之后美军就全面转向了攻势制空的学说,强调不打空战而是通过打击飞机炸机场炸雷达炸节点的方式,夺取制空权。

所以说,从空军诞生之后没多久的第一代空权理论家杜黑开始,人类就在反复地强调,制空权不是依靠战斗机打空战来夺取的,而是依靠从前沿到纵深的轰炸来取得的。对于空军来说,能把飞机炸毁在工厂里,就不应该让他出现在机场中,能将飞机击毁在机场中,就不应该让他飞到天上去;俄军在这场行动当中,战斗机部队取得的飞行器战果,也同样没有轰炸机部队乃至陆军伊斯坎德尔导弹多,这既是一种实然,也是一种应然。

所以说,通过俄军的这个王牌飞行员的战例,我们还是能分析出不少实际上有用的东西的,而不是落在传统上的歼-20与F-35谁更强的斗兽棋思路当中;讨论制空权的时候只讨论歼击机只讨论王牌飞行员,是一件很显而易见走歪了路的事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