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英雄赵宝桐,被采访时对女记者一见钟情,记者提出3个要求_敌机_空战_战机

赵宝桐是我国早期著名的空战飞行员,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加入志愿军队伍,在战场与美国空军多次交战,创下飞行员个人战绩最高纪录,更荣获“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

1952年建军节,赵宝桐和两位战友回国观礼,《人民日报》趁这个机会,派记者金凤前去采访三位赫赫有名的空军战士。

赵宝桐和金凤

不料在采访中,赵宝桐对这位女子一见钟情,二人很快就陷入爱河之中,即将步入婚姻殿堂之际,女记者却向赵宝桐提了三个条件。

这位让赵宝桐一见钟情的女记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女性?她特意提了哪三个要求?赵宝桐又作何回复?

飞行员与女记者一见钟情

赵宝桐能够与他的意中人相识,其实与自己的职业有间接关系。

1928年,赵宝桐出生于辽宁省抚顺市,17岁时就加入解放军,三年后加入党组织,自身经历过辽沈战役、武汉三镇战役等多次战斗,是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

1949年,在部队表现优异的赵宝桐,被选拔进入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四航空学校,成为国内第一批飞行员之一,就此开启了“空战之王”的传奇一生。

展开全文

赵宝桐

朝鲜战争爆发后,赵宝桐加入志愿军队伍,先后历任过空军第3师7团的飞行中队长、大队长、团长等职位。

当时美国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强国,美国人对自己的战斗机、飞行员充满了信心,中国加入朝鲜战争并没有让美国人感到担心。

结果,战争开始后不久,无论是陆战还是空战,志愿军的表现都让美国人大吃一惊。

尤其是空战,号称拥有顶尖科技的美国一方在空战时屡屡碰壁,期间志愿军涌现不少空战英雄,赵宝桐就是其中之一。

赵宝桐

在抗美援朝时期,赵宝桐一人便创造下击落七架、击伤两架敌军飞机的恐怖战绩,创下当时的最高记录,风头一时无人能出其右,被战友誉为“空战之王”,部队于1952年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的荣誉。

正是因为得到这等殊荣,赵宝桐归国期间引起了《人民日报》的重点关注,才有了后来与采访女记者一见钟情的美谈,两人上演了一出“美女爱英雄”的佳话。

都说美女爱英雄,既然被誉为空战之王、空军英雄,赵宝桐具体创造过哪些战绩?

初次参战,击落敌军两架飞机

1951年10月,赵宝桐初到战场,第一时间没有参加空战,而是接受空3师的训练,当时战况紧急,仅仅是训练了半个月,赵宝桐就进入到实战之中。

同年11月4日,上午10点左右,志愿军的空军地面雷达向空军指挥所传达一个紧急信息:发现六批敌机,共一百二十八架,入侵清川江、博川等地区。

收到报告后,地面指挥所即令空3师7团出战迎敌,只听指挥所门前砰砰两声巨响,信号弹发射后在天空中爆开,一个个空军战士纷纷跑向自己的飞机,升入空中。

赵宝桐正是这次战斗行动的飞行员之一,训练了半个月,终于要与敌军真刀真枪地干上了,赵宝桐既兴奋又激动,却不得不让自己保持冷静,沉着驾驶。

这一次作战行动由副团长猛进带队,指挥三个大队总共二十二架飞机,负责截击在价川上空活动的二十架敌机。

在上空,指挥所不断向赵宝桐等人通报敌人的位置,但在这时候敌机似乎意识到有我军战机追来,竟然开始脱离战场与我军距离越来越远,逐渐退出我军的防控区域,地面指挥所见此便下令让部队返航。

赵宝桐

第一次出战似乎就要这般平淡收场,这让赵宝桐心里多少有点失望,但还是遵从命令。

“江上空发现不明战机!”

就在这时,大队长牟敦康的声音传到所有人耳中,包括赵宝桐在内,大家都看到清川江一条支流的上空出现诸多小黑点。

地面指挥所很快传来信息,这些黑点并不是我方战机。

牟大队长立即让所有人警戒,这些黑点极有可能是敌军的后手,在大队长的指挥下,大家一起丢弃副油箱加速,刚一靠近敌人,大队长下令全体攻击,战斗一触即发。

这时赵宝桐由于是第一次作战,显得有些手生,竟然一时没控制好速度,直接一头冲进两层敌机的中间,陷入被包围的危险境地。

他深知此时不宜单机作战,急忙向牟大队长报告,自己已经看不见任何战友的飞机,队长在无线电中勒令他继续保持空域作战。

赵宝桐在空战领域初出茅庐,大有悍不畏死的狠劲,既然队长要他继续保持作战,他就打算干到底。

于是赵宝桐就这么在两层敌机中间冲杀,竟意外地把敌军的队形冲乱,在混乱中他盯上了两架敌机,想要伺机开火将对方击落。

赵宝桐

射程逐渐逼近,似乎只要发动攻击就可取得战果。

关键时刻,赵宝桐没有大意,他猛然想起了队友间流传的空战经验:当你盯上敌机要开火的时候,最好也要明白,后面可能也有敌机正盯着你!

赵宝桐猛然回头,果然发现后方有一群敌机冲过来,他立刻对准前面这两架敌机的僚机开炮,然后果断拉杆升高,后面敌机的火力与他的飞机擦过,若非他及时察觉,恐怕已经被击落了!

而后赵宝桐见到被他打中的敌机冒烟坠下,赵宝桐很快又盯上一架敌机,连开数炮,亲眼看着它中弹。

赵宝桐

经过一轮轮交锋,敌人被全数驱逐。

战后核实,赵宝桐首战就击落了敌军两架F-84战斗机,第一个开启空3师实战歼灭敌机的记录!

或许有几分运气使然,但谁又敢说不是因为他艺高人胆大呢?

传奇空战,与F-86战机一决生死

初战就创下击落两架敌机的壮举,这一消息传出,让赵宝桐成为空3师的风云人物,不过赵宝桐本人却不自满。

虽然他是空3师第一个创下歼敌记录的人,但击落的却是F-84战机,美国一方还有更为顶尖的F-86战机,号称当时美军的王牌战机。

赵宝桐认为,只要跟F-86对上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所以不能居功自傲,他很想与F-86一较高下,这个机会很快就到来了。

F-86战机

1951年12月2日,此时赵宝桐因为突出的战绩得到晋升,接任大队长职务,继续与敌人作战。

当日,美方出动一百二十架飞机向泰川等地攻来,空军3师收到命令后全体出动,配合其余四个飞行团迎击。

赵宝桐率领麾下大队的战机飞行员在清川江发现了敌人,正是他一直渴望与之交手的F-86“佩刀”式战机。

赵宝桐当即命令整个大队的战机攻了过去,战中他咬住一架稍微脱离队形的敌军战机,死死追着不放,很快就找到机会开炮,这架号称是美国王牌战机的F-86被他一炮击中,坠向下方茫茫海域中。

赵宝桐看都不看,攻击完立刻升空,果然,原来所处的位置立刻掠过敌人的炮火,他的丰富作战经验又让自己避开一次危险。

升空之时,占据高度优势,赵宝桐又发现了两架敌机,对方在低处不好攻击,就想拉开距离,赵宝桐哪里肯让敌军如意?当即就狂追过去,敌人放掉增速器,企图加速逃走,但还没逃出射程范围,赵宝桐盯上敌军僚机,炮钮按下,几道火舌追上敌机,又是一架F-86战机被击落。

号称美国王牌战机的F-86对上赵宝桐,好似遇上克星一般,被赵宝桐当场击落两架。

他由此成为空3师第一个创下歼灭F-86记录的飞行员,此战也奠定了他“空战之王”的地位,为广大战友津津乐道。

阴差阳错,因缘际会

到此,已经24岁的赵宝桐,人生就显得颇为精彩了——早年加入解放军,后进入空军,24岁就在空军立下赫赫战功,人称空战之王,可谓事业有成。

人言道成家立业,赵宝桐事业有了,也寻思着成家,毕竟他已经是24岁的人,要知道以前的人结婚都早,他这年龄妥妥的是大龄青年。

姻缘就是这么奇妙,在不经意间就来了,说来还是因为赵宝桐这个“空战之王”的荣誉间接带来的。

1952年,抗美援朝战斗正酣,为了激励士气同时也是调动全国支援志愿军的热情,许多英雄事迹都传回了国内,其中就包括赵宝桐和战友们的传奇战斗经历。

种种事迹传回国内,让当时的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深受国内民众的热爱。

同年建军节,国内计划举办第一届全军运动会,赵宝桐和他两位战友张积慧、刘玉堤被指派回国观礼。

《人民日报》听说此事后,便想趁机采访三位空战英雄,把他们的英勇事迹书写成文章,用以激励广大战士,让更多的人知道英雄们的事迹。

而当时在《人民日报》当记者的金凤,就是在这次采访中与赵宝桐认识的。

赵宝桐和金凤

说来真是缘分,《人民日报》原本并不是指派金凤前去采访,采访当天,那位记者因故生病住院,为了不耽误采访计划,于是《人民日报》便让金凤代替那位记者去采访。

阴差阳错,因缘际会,仿佛就是命运的安排一般,金凤与赵宝桐相遇了。

三个条件,充满了新时代女性的特点

采访当日,金凤提前赶到天津火车站,迎接从朝鲜战场归来的三位英雄,并在赶赴北京的列车上对他们一一做了采访。

三人中,赵宝桐年轻帅气,言语憨厚诚恳,给金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有了几分爱慕之情。

赵宝桐和金凤

赵宝桐同样对金凤一见钟情,甚至在这位留着短发,热情洋溢的女子前面显得有些腼腆,当采访结束,金凤离开后,赵宝桐心里就很不舍。

隔了两天,赵宝桐接到上头指示,北京各机关学校想让他和战友们做一份报告,广播电台也需要他们作一番播音演讲。

赵宝桐没经历过这种阵仗,一下子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他没写过报告啊!

一方面是为了做好上级交代的工作,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对那位美丽大方的记者女孩念念不忘,于是他打电话给金凤,提出了想要她帮忙作报告的请求。

金凤本来就对赵宝桐有好感,满口答应。

赵宝桐和金凤

两人见面后,金凤开始帮他作报告,赵宝桐心里还惦记着朝鲜战场的情况,过程中禁不住犯了下嘀咕:“前线还在打仗,我怎能滞留在北京作报告呢?”

这话让金凤大为触动,被他念念报国的赤子之心所感动,愈发爱慕。

后来赵宝桐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作报告演讲,金凤特意着便装去听。

赵宝桐在讲报告时,发现自己中意的女孩不知不觉已经来了,不由得有些紧张,两个人对上眼的时候,一种只有彼此才会懂的甜蜜感,各自滋生在心头。

报告结束后,赵宝桐邀请金凤去划船,两人在船上互诉衷肠,就这么表明了各自的心意,坠入爱河。

一旦确定关系,互相爱慕的两个人感情急速升温,几乎就要步入婚姻殿堂,但是在此之前,金凤却突然提出了三个要求。

第一,她十分热爱自己的事业,就算结婚后也要坚持自己的工作,不想做那种全职主妇、事事以丈夫为首没有主见的女人。

第二,她不当随军家属,因为这样必然会无法工作,但是她会经常去部队看望赵宝桐。

第三,她是一名记者,工作中几乎每天都要采访他人,而且被采访的人多为男性,有时候工作忙起来还会访谈到夜里,希望赵宝桐不要搞大男子主义,能理解信任自己。

不得不说,新中国建立后,国内思潮焕然一新,女性的地位不知不觉有所提高,思想也与过去不同,妇女群体得到了解放。

金凤的三个条件可谓是极其符合当时背景下的女性思维特点,她们不想像封建社会时期那般生活、在社会上毫无建树。新时代的女性,也要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理想!

赵宝桐爱金凤至深,当然是欣然接受。

甚至,他很高兴自己的爱人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令他更加喜欢。

后记

赵宝桐与金凤就这般喜结连理,婚后夫妻和睦,感情一直不曾变过。虽然两人因特殊原因分离过,但是初心不变,二人最后历经千难万阻,还是重新走到了一起。

赵宝桐因为工作关系不常待在家里,而金凤时常出差,导致两人聚少离多,但二人均是用心呵护爱情,婚后生活充满温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