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朋友圈点个赞,4.5万元没了……_小王_诈骗_民警

朋友圈里点个赞

竟然因此损失4.5万元?

听起来真是匪夷

不过

对于江苏的小王同学来说

还真经历了这场噩梦

近日

江苏省镇江市公安局

润州分局七里甸派出所

接到群众报警

称孩子操作手机转账帮同学宣传

父母事后查看

却发现 4.5万元“不翼而飞”

接报警后民警立即帮其进行追损

当对事件经过详细询问后才发现

骗子的圈套居然要从

孩子在朋友圈的一个小小点赞说起

据当事人小王同学称

自己的“同学”在朋友圈发消息说

亲戚开店求宣传

于是小王就点了赞

没想到

接下来“同学”私信小王

让小王转给她99元做宣传

并承诺事后返给小王297元

小王没犹豫就同意了

展开全文

完全没意识到

这个“同学”竟是骗子冒充的

后来才知道同学被盗了号

在骗子的忽悠下,小王用微信扫了对方给的二维码,并进行转账。骗子又称对方是未成年人,不能转账,需要添加一个QQ客服,在“客服”的“指导”下,小王又加入名为“处理中心”的QQ群。“客服”称要拿监护人的手机解除未成年人转账限制,并用“会有律师函发给你”的方式对小王进行恐吓,要求其立即进行操作。 因涉世未深,小王对骗子的话信以为真,便拿了父母的手机按照其要求进行操作。

听到孩子的叙述后

王女士开始查看账户余额

最后发现银行卡里少了16000多元

抖音月付贷款花了29000多元

于是赶紧前往派出所报警

民警立即帮助其操作手机,联系抖音客服及银行方面对损失钱款进行追回,最终,抖音贷款花费的2.9万元被退回至抖音月付账号,顺利追回。

精心设计话术,绕过层层监管

基层民警表示,现在诈骗团伙反侦查意识强,搭建虚假网站平台、实施诈骗、转移资金到洗钱平台等各环节,由不同团队操作,给警方的全链条打击带来挑战。

基层民警表示,如今诈骗团伙设计的话术剧本贴近潮流,为取得受害人信任,嫌疑人往往会准备包括虚假身份证、虚假营业执照、虚假公司照片、虚假合同等包装自己。

梳理以往案情可以发现,学生、全职妈妈和无业人员等三类人群,既有兼职需求,闲暇时间还多,加上部分人社交范围窄、社会阅历不深,很容易被盯上。

兰州市公安局合成作战指挥中心民警吴大明说,诈骗团伙会以“指导获利”为由,引导受害者下载小众网络聊天工具。这些聊天工具的使用人数较少,有的服务器还在境外,甚至具备“阅后即焚”功能,给警方后期侦查破案带来难度。

参与群体日趋低龄化也增加了打击难度。山东省反诈中心民警周琳说,部分未成年学生缺乏法治意识,心智未熟,被诈骗分子蛊惑后,在学校群里发广告。

诈骗分子则明码标价,许诺给转发信息的学生以钱款。这些学生虽参与到了诈骗环节中,警方却只能进行简单教育,难以杜绝其继续转发。

形成合力,加大平台治理和监管

相关人士建议,须多部门合力,对这一诈骗新动向重拳出击。

河北省通信管理局局长周景耀建议,打击电信诈骗等网络犯罪,要发挥各部门合力,依托联席会议的体制框架,构建通信管理部门、公安机关、通信运营企业三方联动处置机制。可协调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工作人员入驻各地反诈中心,合力开展诈骗电话、账号的信息速查、快速拦截等工作,强化警企联防联控。

受访民警建议,在学校、社区和公众教育层面加强宣传引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教育引导群众摒弃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想法。通信运营商及互联网企业要强化社会责任感,完善诈骗预警机制。同时,加大推广力度,引导更多群众下载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

公安机关提醒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机会逐渐增多,因涉世未深,对常见诈骗手段防范往往意识不强,对网络信息真实性的识别能力也比较差,更容易被诈骗分子“盯上”,成为受害者。希望未成年人及其父母对此提高警惕,谨防诈骗。

来源:中国反邪教网、黔微普法 |编辑:陈旭 |审校:胡亚妮 |签发:安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