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人吃面皮的六种另类吃法,离开宝鸡就吃不到了_面皮_猪血_宝鸡

宝鸡市有句宣传口号“吃宝鸡擀面皮,品古陈仓美味。”可见面皮在宝鸡人心中的位置。

宝鸡人爱吃面皮,会吃面皮,为面皮耗尽了心思、花费了精力。宝鸡人把面皮吃出了新天地、新花样,也吃出了离开宝鸡就吃不到的新吃法。

1

、离开青化镇吃不到

软磨硬面皮

软磨硬是宝鸡市岐山县青化镇独有的一道美食,也是一道离开青化镇就吃不到的美食。

青化镇卖软磨硬摊位

传统软磨硬就是半碟青化镇农家纯手工擀面皮,与半碟“溜溜粉(青化镇独产的扁豆凉粉)调和在一起。凉粉为“软”,面皮为“硬”,故称之为软磨硬。

展开全文

软磨硬之所以好吃,首先是面皮和“溜溜粉”均是当地纯手工制作。特别是“溜溜粉”做工非常复杂,加之扁豆产量低,经济价值不大,种植面积很小。其次是离不开好辣椒。青化是全国辣椒的最佳适生地,经油泼之后气香而味辣,和劲道与柔滑的软磨硬完美搭配在一起,不仅提升了软磨硬的味美,更有一份独特的色香。

2

离开彪角镇吃不到

猪血面皮

猪血面皮是宝鸡市凤翔县彪角镇特色面皮,是一道离开凤翔彪角绝对吃不到的美味佳肴。

猪血面皮是在当地传统蒸面皮中加入猪血,用秘制油泼辣子和调料调制而成。筋道的面皮与凉脆的猪血,在口中不断激荡冲击着味蕾,满口清爽,食欲大增。这道人间美味,只有在彪角才可以吃到。

猪血面皮的来历缘自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传说在很早以前,彪角镇上有一位面皮卖的非常好的小伙,看上了隔壁猪血卖的不好的姑娘。小伙为了帮助姑娘,就把姑娘卖的猪血切成条拌在面皮里卖,不竞想生意非常的火爆,也成就了这对姻缘。

3

、离开宝鸡吃不到

擀面皮呱呱

宝鸡所卖的擀面皮呱呱,是一种近似于年糕状的食物,口感也类似南方的年糕,非常有嚼头。此美味就是擀面皮的衍生品。

做擀面皮时,通常要在锅里将其面水掺成面团,这一过程中,难免在边角处产生焦糊的锅巴,夹在面团里影响面皮的擀制,视为边角料。

但百姓们为了不浪费粮食,擀面皮做完后,用锅内掺面时所留的锅巴(边角料)再加些制作擀面皮的面水,将其揉制成团状,出锅后再将之做成20厘米长,直径3厘米的面坯,然后将之放入笼屉,蒸熟即成条状,是为呱呱。

蒸出来的成品如同香肠,用刀斜切成片,多与面筋一起,作为擀面皮中的一种佐助和搭配,或者单独食用,筋道耐嚼,味道足美!

4

离开虢镇吃不到的

烧肉面皮

烧肉面皮起源于宝鸡市陈仓区虢镇,是西府人喜爱的特色小吃之一。

虢镇人把面皮、肉与卤汁相拌,美味天成,并赋予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烧肉面皮。或许卤肉源于红烧肉的做法,故叫烧肉面皮。

吃烧肉面皮,最好用刚出锅不久的蒸面皮,切成条,加上几片肥瘦卤肉(也可以自选肥瘦),浇上一勺子卤肉汁,再调上精盐、用炝过的醋和油泼辣子,搅拌均匀,食之爽口,味道芳香,风味独特,肠胃舒畅,口舌生香,油而不腻,清爽暖心,百吃不厌。

烧肉面皮,面皮的劲道加上烧肉的鲜香,这一绝配越来越登上更多更大的大雅之堂。能吃上一口虢镇正宗的、传统的烧肉面皮,就是一种快乐,一种身心的享受。

5

、离开宝鸡吃不到的

醋粉

醋粉是西府地区独特的传统特色美食。由于制作醋粉的原料非常难得,在西府之外的其它地区很难吃到正宗的醋粉。

酿醋后剩下的一些发酵后粮食(这些粮食一般是小麦、大麦、高粱等等)的残渣,经过非常复杂的工艺,经特殊的精细处理后,才会做成一种非常好吃的食品——醋粉。醋粉的做法和凉皮相似,但由于原材料的大不相同,其味道有独特之处,并且营养价值高于凉皮。只不过由于原料难得,在西府之外的其它地区很难见到。

醋粉吃起来清凉爽口、滑嫩光软、醋香流味。虽入口口感略酸,但香馥浓郁,与香葱、蒜泥、香油、辣椒等混合在一起,胃口大开,有助消化。

与凉皮相比,醋粉没有那么劲道,风格更偏软绵一点,无论是色彩还是口感,醋粉都显得非常特别,是难得的一道美食。

6

、离开宝鸡吃不到

火锅涮面皮

将劲道有嚼劲的擀面皮放入火锅中,一两分钟捞起来,在香油蒜泥碟中滚动几圈,使各种香味混合在一起,香味更加醇厚。

牛油辣中的擀面皮,趁热捞出放在碟中,中间包裹上麻酱和蒜泥,入口咀嚼,经过牛油辣的涮烫,鲜辣爽口,回味无穷。

骨汤中的擀面皮,夹起直接入口,Q弹、爽、滑、鲜、嫩无比。如果在香油蒜泥碟中滚动几圈,香味则更加醇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