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多省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工资低于这个标准,违法!_最低工资标准_劳动者_用人单位

1月2日,人社部官网发布了

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3年1月1日)。

其中,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590元,为全国最高。共有14个地区的第一档最低工资标准大于或等于2000元。

一、其中部分省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进入2023年,又有一些省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包括河北、贵州、青海、安徽。

●自2023年1月1日起,河北省正式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主要分为三档,分别为2200元、2000元、1800元;

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每小时22元、20元、18元。

●自2023年2月1日起,贵州省正式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一类地区每月1890元,二类地区每月1760元,三类地区每月1660元;

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一类地区每小时19.60元;二类地区每小时18.30元;三类地区每小时17.20元。

●自2023年3月1日起,安徽省正式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月最低工资标准共有四档,分别为:2060元、1930元、1870元、1780元;

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共有四档,分别为:21元、20元、19元、18元。

●自2023年2月1日起,青海省正式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全省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1880元;

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18元。

展开全文

因为河北、贵州、青海、安徽四省的最低工资标准已经进行了调整,因此,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表中的数据也应进行更新。其他地区目前标准与人社部公布的表格中一样。

二、最低工资标准相关规定

《劳动法》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

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

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

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二条

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1、劳动法第四十八条中的“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履行了正常劳动义务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单位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最低工资不包括

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单位支付的伙食补贴,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下的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社会保险福利待遇。

2、、在劳动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劳动者在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务的情况下,

用人单位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

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或建立劳动关系后,试用、熟练、见习期间,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其所在的用人单位

应当支付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4、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

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