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繁荣的朝代之一。
历史大师陈寅恪先生心悦诚服地称:“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但是,北宋的开创,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
五代十国时,后唐大将石敬塘为自保,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从此中原失去了华北屏障,门户大开,心脏直接暴露在辽人的刀锋之前。
在宋、辽争锋之际,党项羌族人李元昊凭借父辈积累下来的基业,分文武、定兵制、立军名创文字( 西夏文),先袭取吐蕃的瓜州、沙州、肃州,再向宋廷发动了三川口之战、 好水川之战、 麟府丰之战、 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建立了强大的西夏帝国。
在长达百年的时间内,北宋王朝因此时时遭受来自契丹、西夏两大帝国的威胁,从而北宋文明被人称为“刀锋下的文明”。
但是,在历史风沙的劲刮和掩埋下,契丹和西夏相继消失了。
展开全文
连同他们一起消失的,还有他们创建
下的文字。
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说起来,西夏文曾在西夏王朝所统辖的今宁夏、甘肃、陕西北部、内蒙古南部等广阔地带盛行了约两个世纪,元明两朝仍有些许流传,但在明朝之后黯然灭绝,以至今人要研究西夏文明只能根据清朝人从各种古籍中搜寻出来的成果,如《西夏纪事本末》、《西夏姓氏考》、《西夏祭祀》等等。
但是,这些都是来自西夏之外的“旁证”,真正要了解西夏文明,用西夏文字直接读解西夏文献。
西夏文字是从汉字改造而来,同样横平竖直、一撇一捺,但基本没有一个与汉字相同,根本无从破解,留存于世的西夏文
如同天书。那些出土于甘肃等地的西夏钱币,没有人能够辨认上面的文字,包括数字,只好无奈将其统称为“梵字钱”。
直到道光年间,出生于甘肃的清代学者张澍在家乡一座名叫清应寺发现了一块正面刻西夏字、反面刻汉字的石碑,两下对比,才算是勉强能辨认少量西夏文字。
其实,类似的石刻文字北京居庸关的过街塔券洞里也有,里面刻的不止汉文和西夏文,还有梵、藏、八思巴、回鹘,共6种文字。此塔建于元代,到了清朝,已无人能够通读这6种文字。特别是西夏文,不但没人认得,就连大学问家钱大昕还将之误认为古代女真文字。
西夏文的破解,得从一个名叫波塔宁的俄国人说起。
波塔宁是俄国探险家,其曾在1884—1885年度的旅行报告中提到,在中国内蒙古腹地荒漠之中,有一座“被诅咒之城”,里面应该埋有不计其数的宝藏,惜乎找不到向导,无法到达。
那个时候,全世界正兴起了一场“中国热”。各国探险家来到神秘而古老的中国,进行生物学、地理学、考古学等多方面的科研考察,同时,也从中国带走了无数珍贵的文物。对于欧洲人来说,中国就像刚刚打开的一座宝库,到处都埋着金银财宝。
1907年秋俄军上校、俄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科兹洛夫,受俄国皇家地理学会的委托,到中国的蒙古、四川考察。
科兹洛夫对科技性的考察没什么兴趣,心里念念不忘的就是波塔宁提到的“被诅咒之城”。
1908年3月,在漫天的风沙中,科兹洛夫带领他的工作小组深入到了巴丹吉林沙漠。
他比他的前辈波塔宁幸运,从游动的牧民口中,隐约打听到了“被诅咒之城”的地址。
蒙古人对这座古城的蒙古语称呼是“哈喇浩特”意为“黑城”。其实在这座古城成为废墟之前,中国为其命名的“黑水城”。
黑水城位于额济纳河下游北岸的荒漠上,现在的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旗政府所在地——达来库布镇东南方向25公里。
在中国史籍中,这里最早叫弱水流沙,因为匈奴人在这里游牧,它的名字逐渐演化成了居延。在匈奴语里,“居延”的意思是“天”。
大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大破匈奴后汉朝曾在这里屯兵戍边,打通了河西走廊,创造了居延地区灿烂的汉文明。
公元1038年,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在这里设立“威福军司”,称之为“额济纳”(在中国古书中也曾被写成“亦集乃”),这是居延文明的又一次高潮。
党项人语言发音的“额济纳”,翻译成汉语就是“黑水”,意即为“黑水城”。
1226年,成吉思汗蒙古军第四次南征攻破黑城,1286年元世祖在此设“亦集乃路总管府”,这里成为中原到漠北的交通枢纽。1372年,明朝征西将军冯胜攻破黑城后明朝随即放弃了这一地区。
科兹洛夫经过艰苦的寻访,终于闯入了这座在尘封的历史里沉睡了
的近700年的古城,掘获了很多文献和文物,其中包括很多佛教文物,如佛像画、塑像、书籍和硬币等等。这些东西装满了10大箱,每箱10公斤。
由于食物和饮水有限,匆匆而返。
这之后,科兹洛夫又前后来了两次,将
城中所有物品席卷一空。
这些带着掠夺性质的文物到达了圣彼得堡后,几乎令整个世界都为之沸腾了,各国汉学家的注意力几乎全部被它们所吸引了。
不过,仅仅是为这些文物整理一个大概的粗略目录,俄国学者花费了大半个世纪也没完成。
科兹洛夫在黑水城挖掘出的真正宝藏,是数以万计的西夏文献。
那是一整座完好的西夏文
图书馆。
俄罗斯著名汉学家尹凤阁在其中发现了夏汉合璧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后,兴奋地说:“这本字典能帮助我们看懂700册书。”
《番汉合时掌中珠》是西夏人骨勒茂才编写的一部西夏文、汉文词语对照集,刊于夏仁宗乾祐二十一年(公元1190年),是一部通俗的识字书,每一词语以西夏、汉两种文字分列四项,音义互注,检索十分方便,懂汉语文不懂西夏语文的人、懂西夏语文不懂汉语文的人,都可通过此书学习对方语文,称得上是“西夏、汉双语词典”。
获得这件宝贝后,尹凤阁据此发表了震动世界的《西夏语研究》。
西夏文明在这些独特的文字符号中得以面世。黑水城西夏文书,也因此成为继殷墟甲骨、敦煌遗书之后的中国第三大考古文献发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