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走踏清秋的上一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_清秋_快走_大漠

本文目录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表面上是说什么实际上是表达什么
  • 快走踏清秋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诗的意思为:我的马什么时候才能被套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它在战场上驰骋,为国效力。

拓展资料: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取自唐朝诗人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全文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解析:

全文前两句,直接描写了大漠的荒凉景象,给读者极其深刻的冲击感,突出边塞环境的恶劣,和官兵生活条件的艰苦。后两句虽是写马,却是借物喻人,突出自己的一身抱负却无处施展的悲愤,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愤慨和怀才不遇的感慨。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表面上是说什么实际上是表达什么

你好,我是伊人怜梦。

(一)表面意思

对于这两句诗的理解,若以我们现在说写方式,仅按文字表面很简单,你只要知道“金络脑”是什么物件就行了(过去战马上配制的金辔脑,现在大部分只在古装影剧里看到),表面意思直接译成现代汉语:什么时候骑上有金辔脑的战马,在天高云淡、清朗气爽的秋天里去尽情驰骋。

可写这两句诗的作者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唐王朝,言论哪有现在这样自由,说话写文章直白清楚?

(二)实际表达

真正理解作者的实际表达,至少要以如下三个角度来考虑:

一是作者的身世。作者李贺是中唐时期浪漫诗人,按现在说法,他患有抑郁症,生活方式极不入众,27岁就离开人世。

其次是作者所处时代背景。作者写此诗时正值唐朝己过盛世,不由感伤焦虑,自己才华横溢而又不得重用,怀才不遇之情由然而生。

再者是古人写诗词常用的表达方式。时代的局限性,任何人都难以逃脱。古人吟诗作词多采用比兴手法,李贺这首诗是二十三首《马诗》中的一首,作者以喻自己得不到皇上重用,因此,它的实际表达的是:自己如良马,期望得重用,一展雄才之志。

可那个时代可不是“有才你就来”直白表达的方式。古人常以物喻人,多用比兴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仅以马喻人,就有多篇,如杜甫的《病马》

乘尔亦己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明写马,实喻人。仅以此诗结尾,不知是否妥贴。(2020.3.28.)

快走踏清秋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快走踏清秋”这句诗出自李贺的《马诗-二十三-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生活于唐中期。家族属于李唐宗室的远支,家道中落。李贺少时聪颖好学,七岁能诗。很得韩愈,皇甫湜的赏识。十多岁已经名闻遐迩。但是,他却命运多舛,因故科举不第。郁郁不得志。以后,在山西昭仪节度使郗士美手下做幕僚。干了三年,由于,唐永贞革新失败,藩镇割据,郗士美削藩无功被免。李贺只好回家。不久病死,天妒英才,李贺死时,年仅27岁。一代诗鬼驾鹤西去。

不惜笔墨介绍了李贺的简要生平你,与该诗有什么联系?肯定有。说明李贺很有才华和抱负,说明他怀才不遇。说明他为什么对大漠,燕山,金络脑有了解。并写入诗中。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燕山东起山海关,北接大漠,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李贺当年在军中服务三年,肯定去过燕山军事要地,也肯定是深秋。清秋多指深秋,而且有凄凉落寞之感。李贺骑在马上看到燕山大漠的夜空,一弯冷月当空,茫茫大漠的沙海在凄冷如银的月光下,在白霜的覆盖下,如同雪海一般,燕山天空一轮如钩弯月更显得诗人心境孤独凄凉。这时,李贺满腹幽怨,抱负,怀才不遇,一股脑的迸发出来,写道,何时,能像马被主人重视,配上金子做的马辔啊?我什么时候得到重用,以施展自己的才学和抱负呢?哎,在这深秋中,快走吧。

(快走踏清秋)妙就妙在,李贺的双重含义。如果,真的能被重用,该多好啊,春风得意马蹄急。快马踏清秋,这时的清秋就是天高气爽的清秋。可是,李贺也只是感到这是梦,因此,他用一个(走)字,而不是(马)。这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上句,何当金络脑,而下句,快走,而不是快马。由此看出李贺的矛盾心里。这才是一个人幻想而有无奈的心里。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

骏马何时才能套上镶金的笼头,冲锋陷阵飞驰在那深秋的战场!

本句出自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原文: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翻译:

平沙覆盖着大漠宛如白雪茫茫,如弯钩的月亮高挂在燕然山上。

骏马何时才能套上镶金的笼头,冲锋陷阵飞驰在那深秋的战场!

李贺: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早岁即工诗,见知于韩愈、皇甫湜,并和沈亚之友善,死时仅二十七岁。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有些作品情调阴郁低沉,语言过于雕琢。有《昌谷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