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宫是什么地方?唐华清宫的规模形制_汤池_东至_建筑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华清宫 汤池 东至 建筑

华清宫是什么地方

华清宫
中国唐代离宫。以温泉汤池著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宫。当时这里台殿环列,盛况空前,但安史之乱后皇帝很少游幸。至唐末废圮,五代成为道观。1982~1986年在这里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出汤池8个。其中2号池为上下双层台式,上层台缘作莲花形,东西10.6米,南北6米,池深0.8米,下层台缘为八角形,深0.7米,推测即唐玄宗的御汤九龙殿,又名莲花汤。位于2号池西的4号池,平面形状酷似海棠花,应即玄宗为杨玉环所修之海棠汤,又名芙蓉汤。据载唐华清宫内有汤池18所。按方位推测,1号池可能是太子汤,5号池为尚食汤。

唐华清宫的规模形制

规模形制

从文献记载和野外的实际考察中,大抵可知华清宫的范围是:南至骊山西绣岭第一峰(即周烽火台),北到今县城北什字。东至石瓮谷(寺沟)。西到铁路疗养院西侧的牡丹沟。宫城(即罗城),南至山根,北到今县城南什字,东至东窑村,西到游泳池。1967年新华书店在南什字西北角修建营业楼,发现了用青石砌成的宫城北墙的墙基。1981年春,城建单位在西街丁字形路北,也发现了同样的北墙基。

1982年冬于寺沟村南的山坡上探出东缭墙两段。从调查和发掘所见遗迹及文献资料所记,华清宫的建筑布局严谨,曲折萦回,规模宏大。唐玄宗以民脂民膏,建此豪华宫苑,供一己之欢娱,然曾几何时,“渔阳鼙鼓”惊破了他的美梦。华清宫楼殿汤池,遂渐次破坏,自宋以至明清,其原有建筑已荡然无存。记其遗迹,乃以彰我民族之文化,并以此为借鉴,建立一个新时代的风景旅游区,供广大人民群众游览。

唐代华清宫充分利用了有利地形,使其成为一座结构严谨、富丽堂皇的庞大宫殿建筑群。主要殿舍以温泉为中心,构成华清宫的核心。然后向山上和山下展开,利用地形特点,布设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楼阁亭榭,同时还有青松翠柏、荔枝园、芙蓉园、梨园、椒园、东花园等分布其间,把整个华清宫妆扮得格外妖娆。

华清宫的建筑依山面水,鳞次栉比,除宫城(罗城)外,还有缭墙环绕。缭墙之外,又罗列不少建筑,清乾隆《临潼县志》称:“汤井殊名,殿阁异制,园林洞壑之美,殆非人境”。

分宫城区:东区、中区、西区。宫城外与缭墙之间:西、北、东。缭墙外建筑:西、北、东。骊山上宫中建筑:西绣岭及东绣岭等部分。

扩展资料:

建筑遗址

1956年8月6日,陕西公布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时,把华清池(华清宫)列为省级保护单位,并提出保护好华清池内所藏的唐汉白玉老君像和北魏温泉颂碑、北魏三道士石刻等。

华清宫遗址,划定范围为:临潼区(原县)城南什字至烽火台,东至寺沟,西至牡丹沟。 1996年11月,华清宫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称国四)。 

华清宫的用途是什么

唐代的另一座皇家宫苑是近临潼骊山北麓的华清官。当时这里是唐玄宗与杨玉环洗温泉浴的地方。“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白居易《长恨歌》)华清宫设四门,北门津阳门为宫之正门,南门朝阳门可通南之骊山。东为开阳门,西为望京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