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齐桓公满分作文原文(2020年高考作文题出的不错,大家认同吗)_管仲_作文_题目
本文目录
- 2020年高考作文题出的不错,大家认同吗
- 2020全国Ⅰ卷高考作文题目,你怎么看
- 2020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有可能因为社会舆论而改分吗
- 如何看待2020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
2020年高考作文题出的不错,大家认同吗
2020年高考作文出的不错,大家认同吗?
回答了:今年高考作文题目出的不错,基本上普遍得到大家认同。
2020年高考试卷作文题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其他6道由北京命2道,天津、上海、江浙各1道。多地命题涉疫情、人生感悟、历史、国际关系、科技卫生等热点。
01.因为高考作文以德树人,所以,每年高考作文都具有巨大、深远的教育意义。
首先说说今年全国1卷作文,对“历史人物评说”,运用了考生较为熟悉的历
史材料,讲述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君臣精诚合手、共成霸业的故事,彰显了他们各自胸襟和情怀、人格和品德,并对每个人物加以不同评价。让考生在感受历
史、品评人物时,联系现实和自己,思考自己的人生发展。以此体会民族优秀文化的丰厚内涵,从而坚定文化自信,提高自己品德修养。
该作文命题的创新,以主题班会的发言稿形式作文,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亲切感、现实感,有效地提高了考生的作文的积极性。
02.全国11卷作文题“携手世界,共创未来”,是一个非常好的题目。
①我国的疫情还未完全控制住之时,祖国就以胸怀大局、无私担当,把温暖的援手伸给世界,那时,祖国发声:就是“携手世界,共创未来”。
②当时,武汉疫情正盛,美国特朗普们,隔岸观火,幸灾乐祸不说,却以“人权”横加指责。然而,到了美国疫情肆虐时候,却不管人民死活,忙着“甩锅”、急着敲诈、跳着脚威胁。
③今观、反观世界疫情现实,考生们观现实、体验多、感悟深,以见闻、以我手写我心,将多点体悟融于“携手世界,共创未来”,谁能说写不出一篇高考美文和雄文呢!
03.上海卷作文题“转折”。
世上许多重要转折是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人们对事物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篇文章,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一)自拟题目 (二)不少于800字。
对这篇作文题目有较为普遍认识:有温度,也有情感温度,内涵丰富,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时代精神精神、育人导向。
我认为:对“重要转折”尤其是意想不到的转折,让考生迷惘无措。意味人们对事物发展无能为力的结论,对学生的理性判断能力是否要求太高。
关键是“意想不到”的“重要的转折”,怎么做?无论谁“无能为力”还是“当有所为”都是束手无策啊!
总之,今年高考作文不错,大家基本上认同。
2020全国Ⅰ卷高考作文题目,你怎么看
今年全国高考作文保持了命题一贯的稳定性,依然采用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坚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选取了史料:古圣先贤作为讨论的对象,充分体现了坚持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
↑图来源于网络
这道题目应该紧扣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补好精神′钙’,坚定文化自信这精神力量,关注和思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品评不同人物的精神境界,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提升个人思想品德和修炼自已的政治素质,健全人格等。
在材料的选择思考:
选取了史料: 对后来的影响
春秋五霸中有几个人的地位一直飘忽不定,但是位于首位的齐桓公则是让人心服口服,在管仲和鲍叔牙的管理下,齐国一举成为了当时春秋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并且为后来成为战国七雄奠定了基础。
三位选择对象分别是齐桓公、管仲和鲍叔,让考生权衡与思考,并选择回答“对哪个感触最深”这一主题(核心),其实,作为命题者,对齐桓公(材料中后人称颂齐桓公的话是对齐桓公的肯定)、管仲和鲍叔(孔子与司马迁的话分别是对管仲与鲍叔的赞赏)。
文体:读书讨论会的发言稿
↑图来源于网络
从三位人物共同点分析:
展现独特的人格魅力(即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即发挥个人自我发展及社会对于个人发展的贡献),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在历史上建立了伟大的功绩(丰功伟业),因此考生可以任选一位人物做文章。
从学生写作层面而言
①审题立意:核心任务为从三个人物中选一个感触最深的;
②应该写发言稿;
③读书讨论会的情境、重点:感受和思考;考生必须把准发言稿的基本格式包括标题、称呼语、问候语、开场白、正文、结束语这几部分。
2020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有可能因为社会舆论而改分吗
不可能改分!
体育比赛能不能因为裁判的误判而改变比赛结果呢?目前还没先例,大不了事后给裁判员以相应处罚。更何况这份满分作文是评卷组集体经过讨论后非常慎重给出的分数。据有关人员透露:第一位阅卷老师只打了39分,后面两位老师打了55分,阅卷组长最后定了满分。
有人会反问:满分作文争议这么大难道不应该重判吗?高考阅卷是非常神圣而权威的,其结果不容随意更改。不会因为有几个人在嚷嚷就去撼动她的神圣与权威。假设是阅卷有问题,结果不会改,但对阅卷老师的处理是必须的。
题外联想:现在某些人是不是做得有的过了?南京一中因高考成绩略逊就被家长闹校,并高喊“校长下台”。这种干涉学校校务的事件不但没遭谴责,反倒引来大批支持者。逼得学校出面“道歉”。老师言行上稍有不慎就会遭到热议、举报,非得人家丢了饭碗不可而后快。我认为,单位内部的小事件只要在单位内部处理一下就够了,不要把事态扩大化,造成人人自畏。某些人也不要钻营别人的隐私去蹭自己的热点。领导们处理问题要有个准绳,别为满足少数的私愤去把下属整得不能混。动辄嚷嚷,嚷嚷了就“一捋到底”,这种风气要不得。严以待己,宽以对人,用一颗仁爱、宽容之心对待别人,悦人亦悦己。
如何看待2020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
今年的语文高考作文题,我押中了一题。
从这个题目来说,我们能看出语文乃至高考在传统文化的篇幅上,投入越来越大。这个趋势,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必然会继续发展,重回巅峰。
我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已经预测过教育的发展大趋势了,事实与我的预测不谋而合。
预测→这个世界变啦,而你还没准备好
现在很多小学生乃至学前儿童,都在学习传统启蒙经典了,比如《千字文》《三字经》等等。因为我在教学生读《千字文》,所以就对这个题目有很深的理解。千字文有一句,桓公匡合,济弱扶倾。
以下是我对这八个字的解读:
这句是讲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
君主分为四种层次,皇、帝、王、霸。到了东周,春秋时期开始,因无圣人出世匡扶天下,王道衰落,霸道兴起。霸道,即是以强盛的国力征服其它国家的方式。齐国成为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并非偶然,是因圣人姜子牙打下的坚实基础,历十二世而霸。
桓,本意为立在驿站、官署旁作为标志的柱子。此处指齐国君主姜小白,因其在位期间吞并周边30多个小国,后人敬佩小白的英勇神武,遂用“桓”作为谥号。
公,本意为对祖先的尊称,我们潮汕还用在祖公表示“祖宗”之意。可引申为大众、普遍等意,如公开、天下为公。此处意为诸侯国君的爵位,周天子为王,下一级为公。
匡,本指方形的器具,后转为指扶正、纠正、使有规矩等涵义,如匡扶天下、匡正。因王道中落,礼乐崩坏,周朝摇摇欲坠,故需要匡扶。
合,与分相对,指聚在一起、连接、协调、一致等涵义,如合拍、吻合、合适等。此处指,缺乏天子管制的诸侯国互不服气,战争频起,分崩离析,故需要合。
济,本意是过河,如同舟共济。引申为对困难的人施以援手,如救济、接济。
弱,与强相对,指体力、势力、能力等方面有所不及,属于相对概念。如弱肉强食、锄强扶弱。
扶,本意为以手支持,如扶梯、扶着。引申为支持、帮助、托举等意,如扶持、扶正。
倾,本意为颠倒、斜放容器使其中物品脱出,如倾斜、倾盆大雨。引申为彻底、毫无保留等意,如倾巢而出、一见倾心。此处指不稳固、衰败之意。
济弱扶倾,是说齐桓公在位时是个好大佬,扶持弱小的国家,打击恃强凌弱的大国,同时维持天子的体面,让周朝得以延续。
春秋时期,实际上是军阀混战的时期,按现代语境,强大的军阀可以取而代之,自己当天子。但在那时,周朝先祖的余威仍在,任一诸侯国妄想称王,必将受到其它诸侯国群起而攻之,最终覆灭。故就有了傀儡天子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先例。
齐桓公最值得称道的一点是,放过差点杀死自己的仇人管仲,并且重用。士为知己者死,正是这种赏识和大度,管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上行下效,励精图治,国力日渐强盛,齐桓公才能成为春秋首霸。因其个人能力和魅力,其它诸侯国也才愿意服从他的安排,不起来搞事情。
上面的讲稿内容,已经可以变出好几篇作文了。这八个字,就是非常好的作文题目,但只有认真学习过《千字文》的孩子,才能写出来。
可想而知,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读历史政治,百家经典,那么这个题目就是很小的意思,手到擒来。如能立意高远,那么写出满分作文也不在话下。
哪怕不别出心裁,在《韩非子》《荀子》等著作中,都已经对管仲、齐桓公等人做出了不同角度的评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又加进自己现代的理解,必然一鸣惊人、独占鳌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