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齐国大臣为什么不立实力更强的公子纠为国君,而拥护公子小白上位?当齐桓公还是公子小白的时候,被管仲当胸射了一箭,齐桓公记仇了吗_管仲_齐国_公子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公子小白 管仲 齐国 公子

本文目录

  • 当时齐国大臣为什么不立实力更强的公子纠为国君,而拥护公子小白上位
  • 当齐桓公还是公子小白的时候,被管仲当胸射了一箭,齐桓公记仇了吗
  • 管仲差点杀了小白,为何小白继位后还要重用管仲
  • 管仲神射要杀小白,公子小白口吐鲜血,这是怎么回事

当时齐国大臣为什么不立实力更强的公子纠为国君,而拥护公子小白上位

因为他姓姜,名小白。所以他能够登上君位,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

当然,此话为玩笑话,那究其原因到底如何呢?

其一、齐襄公之子在齐襄公被侄子公孙无知杀死后,便逃到了楚国,随后便改名易姓。

于是按照长幼尊卑顺序来说,大家应该都得拥戴老二公子纠才对,为何有人会拥立老三小白呢。或许一个人的品行、为人、才能往往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齐国当时有两大贵族,一个是以高傒为代表的氏族,世袭卿大夫。一个是周天子亲自任命的辅国正卿国氏,也是世袭。

其二、但小白的命就是好,与高傒是从小穿一个破裆裤的兄弟,从小玩到大。为兄弟两肋插刀实在是人之常情。

至于国氏为何助他,愚人也没找到历史资料,只有《史记》中,简单一笔带过。大概其看中了小白的人品又或者与高氏达成了一致,再或者说其看清了形势,所以助了小白一臂之力。

所以在齐国再次陷入内乱之后,便暗中与高氏一起通知了小白快回国。不得不说姜小白的聪明和上天眷顾,被管仲射中之后,大叫装死。而非常巧的是这一箭其实是射在了腰带上,用当今的话来说就是:简直了!

就这样姜小白率先回到齐国,从而登上了君位,成为了荣耀一时的霸王齐桓公。

更多精彩历史,尽在愚人之娱。期待您的关注哦!

当齐桓公还是公子小白的时候,被管仲当胸射了一箭,齐桓公记仇了吗

首先,管仲这一箭并未射中当时还是公子小白的要害,而是射中了他的带钩,但小白很机智,佯装射中,这让当时还在小白的夺位对手公子纠帐下谋事的管仲松了口气,公子纠也放松了警惕,结果,公子小白抢在公子纠前即位,是为齐桓公。即位之后,公子纠当然是被斩了,而对囚车里的管仲,齐桓公更想速报一箭之仇,但齐相鲍叔牙却劝齐桓公刀下留人,因为他认为管仲才能在自己之上,是少有的安邦治国之才,齐桓公思忖再三,最终放下了个人恩怨,拜管仲为相,而管仲也确实不负齐桓公,几年时间,就通过一系列富国强兵之举夯实了齐国的地位,此后又通过"葵丘会盟",进一步确立了齐桓公的春秋霸主之位。齐桓公对管仲甚为尊重,称其为"仲父",当年按压住的一箭之仇,最终成就了春秋战国时代一对著名的君臣!

管仲差点杀了小白,为何小白继位后还要重用管仲

当初,公子小白和哥哥公子纠两人都是为躲避齐国的内乱而逃到了国外。齐襄公死后,二人都急着要赶回齐国,为的就是争夺王位。管仲是公子纠的师傅,为了帮助公子纠得到王位,决定带兵堵截公子小白,他一箭射中了小白的腰部,箭头刚好被腰带上面的铜撘钩住了,公子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上,假装死去。公子纠以为小白死了,就不紧不慢地往齐国去。这时公子小白抄小路日夜兼程地赶回齐国,抢先登上了国君的宝座,称为齐桓公。

齐桓公原本是想让他师傅鲍叔牙当宰相,但是鲍叔牙觉得自己智慧能力不如管仲,就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可齐桓公却心存芥蒂。鲍叔牙劝说齐桓公:“管仲是个治国奇才,虽然他当初射了你一箭,但那是因为他是公子纠的师傅,当然会为公子纠考虑。现在大王应该宽宏大量,不计前嫌,真心请他过来,不仅可以治理好国家,而且其他国家也会听您的指挥的。”齐桓公觉得鲍叔牙的话很有道理,当即表示不再计较那一箭之仇,并派鲍叔牙代表他请管仲到齐国来当宰相。

管仲因为怕齐桓公报仇就逃出了齐国,鲍叔牙找到管仲后说,齐桓公是当代英主,是真心想请您到齐国当宰相的。齐桓公也派出了队伍,去迎接管仲回来,表示将重用管仲。

管仲确实是个有真本事之人,当了宰相之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把齐国治理得井然有序,百姓安居乐业。管仲又建议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存邢救卫,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几年之后,齐国在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日益强大起来,逐渐成为春秋时期的五霸之首。而齐桓公知人善用、不计前嫌的处事方式,也得到世人的称赞。

 

管仲神射要杀小白,公子小白口吐鲜血,这是怎么回事

春秋时期,齐国齐襄公被杀,齐国大乱,当时鲍叔牙和管仲是非常好的朋友,他们之间的友谊也被后世称为管鲍之交,当时鲍叔牙当时辅助公子小白、管仲辅助公子纠。他们虽然辅佐的人不同,但他们的友谊却还是很深厚。

在齐国内乱时,管仲和鲍叔牙分别带着齐国公子纠和小白离开齐国避难,希望等待机会在重新回到齐国。

后来杀死齐襄公的公孙无知等人被杀,齐国也开始安定下来,接下来的就是齐国国君的人选,而当时最合适的就是公子纠和公子小白。

但他们当时都不在齐国,他们是与时间赛跑的,谁先到齐国,谁将是齐国的国君,所以鲍叔牙和管仲就分别带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从所在地向齐国进发。

而管仲为了保险起见,自己就快马先行去堵截公子小白,并且希望借机除去小白,当管仲带着人遇到鲍叔牙和公子小白后,在劝说不成的情况下,就先公后私,一箭射向小白。

当时管仲射这一箭,虽然射到小白身上,但却射到小白身上的钩带之上,并没有什么事,但公子小白知道管仲箭法厉害,如果管仲发现自己没事,肯定还会在射,到时就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再射到钩带之上。

所以姜小白急中生智,压破舌尖,口吐献血趴了下去,这样就骗到了管仲,管仲以为小白已死,大患已除,就离开了,而公子纠听管仲说小白已死的消息后非常高兴,向齐国进发的速度就慢了下来。

而公子小白则在管仲走后,加快行程,最终小白先于公子纠到了齐国,姜小白得以继齐国国君之位。

之后公子纠被杀,而管仲却被带回齐国,本来齐桓公深恨管仲射他一箭之仇要杀管仲,然而姜小白的师傅鲍叔牙不仅请求饶恕管仲,还要齐桓公重用管仲,管仲非常不理解,也不愿意重用管仲。

经过鲍叔牙极力的推荐管仲,说管仲之才在自己之上,最终齐桓公拜管仲为相,位在鲍叔牙之上。

管仲也不负众望,一直辅佐齐桓公强齐图霸,当时周室虽弱,但周天子始终是天下的共主,所以管仲和齐桓公推行尊王攘夷的策略,以达到用天子之名征讨四方而称霸当时。

后来管仲辅佐齐桓公,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第一个称霸的霸主,也有了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成就。

所以当时不仅齐桓公有了地位,同时作为齐相的管仲在后世的地位非常之高。也成了一代名相。

然而齐桓公在管仲去世后,开始的时候还记得管仲遗言,但时间久了,在加上齐桓公年老体衰,重用小人,最终导致齐桓公被困在宫中被密封起来而饿死,并且齐桓公死后六十余天才被发现得以入土为安。一代霸主齐桓公落到这个下场,也是很悲哀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