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孩子快步入初三了,该如何有层次地进行作文复习呢
- 平时训练作文设个摘抄本来抄素材和优美的句子,需要背下来吗
- 孩子初三,写出来的作文总感觉很肤浅,请问如何才能做到“深刻”呢
- 有什么建议要给初三生说的吗
- 初三能疯狂学习到什么程度
孩子快步入初三了,该如何有层次地进行作文复习呢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
对于初三学生而言,作文复习,不仅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事。
为什么说是大事呢?因为作文占据语文的半壁江山,分值高,对考试成绩影响大。
为什么说是难事呢?
【1】初三复习本就紧张,在如此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还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复习作文,难度不小。
【2】作文水平地提高本就是难事,想要在紧张的初三提升作文水平,难度较大。
鉴于此,穆老师认为,作文复习,可以按“总——分——总”的形式进行复习,具体方法如下:
?〖总〗总揽全局,心中有数
作为一名学生,首先你得知道什么样的作文算优秀作文,一篇优秀作文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其次,作文好不好,看评分标准就知晓。 ?〖分〗分阶段学,条理清楚
第一阶段:练习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第二阶段:练习作文开头、结尾技巧
第三阶段:积累作文素材,学会选材
第四阶段:练习作文结构,结构合理
第五阶段:练习作文语言,用词贴切
第六阶段:磨出优秀范文,以备考试
?〖总〗总体写法,步步清晰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同学们,如果你想拥有一双妙笔生花之手,不仅需要你勤奋努力,拿出实际行动来,还要严格执行上述方法,假以时日,必能成功。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清楚了吗?加油哦!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平时训练作文设个摘抄本来抄素材和优美的句子,需要背下来吗
我觉得不需要。平时多看就好啦。强制自己背东西真的很痛苦,能记到多少也不一定。所以平时抽空看看,然后发散思维想想,考试时候能用上就可以了。
孩子初三,写出来的作文总感觉很肤浅,请问如何才能做到“深刻”呢
让作文在短时间之内“深刻”起来,对于初三学生来说,不太容易,因为初三课业负担重,不可能花很多时间训练写作,而写作能力的提高是长期积累和训练的结果。不过,也有一些费时少有效果的方法可用。比如:
每两天提供一个素材让他思考。
这个素材可以是一个人,一种物,或一件事,或一个现象,或一个问题,或一种言论。让他从“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怎么办?”等角度进行思考,并将思考的答案分条写下来,有多少写多少,然后挑选出最切合实际的答案,这就是所谓的“深刻”的东西了。比如:一个人在街上被车撞了。可让他思考:为什么被撞了?怎么才不会被撞?又如:邻居有个孩子总受人称赞。可让他思考:那个孩子为什么总受人称赞?受人称赞有什么意义?自己怎么做才能受人称赞?……总之,让孩子学会关心实际生活、思考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中包含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训练了一些日子之后,再让他写作文,也许就能“深刻”起来。我认为,所谓“深刻”,就是作文要针对现实,要切合实际。
每两天读一篇表现生活实际、富有现实意义的文章。
之所以读这么少,是因为时间有限,多了读不透。最好能找到与他思考的素材相关的文章来读,每篇文章都反复读,真正读懂、读透,彻底搞清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通过对比,找到自己思考和写作上的不足,找到提高自己思维和写作能力的方法,读过二三十篇文章之后,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学会不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方法。
每周写一篇文章,同一个题目可以反复写,直到写出满意的文章。
写作题目就在每周思考的几个素材中选一个他思考得最深入、答案做得最深刻的作为题目。写完之后,多读几遍,边读边修改,使其内容切实丰富、主题鲜明突出、思路清晰连贯、文笔准确通畅。修改文章比写文章更能提高思维和写作能力,好文章大都是改出来的。如果实在无法修改,就重写,直到写出满意的文章。将自己的作文与所读的范文比较,找到内容、主题、结构和语言表达方面的差距和不足,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要达到的目的。
当然,要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使文章“深刻”起来,仅靠以上做法是不够的。这得按写作的一规律和规则进行长期训练。比如留心生活、多读书报、长期积累,当然还要勤于练习,坚持写日记或周记,写各种感想和心得等等,这不用我多说,许多老师和专家都有这方面的论述。其实,这之中最关键的还是写作者自己要有热情和恒心。
有什么建议要给初三生说的吗
一、跟着老师一轮二轮复习,不用自作主张,老师知道那些是中考重点,哪些是中考范围
二、老师讲过的数理化题,你都要会做,至少做三遍,每次都要卡着时间做,第三次比第二次用的时间少,第二次比第一次用的时间少,才能满足中考时间的要求,才能熟练掌握解题方法
很多学生以为听老师讲完以后自己就学懂了,结果你让他再去做这道题的时候,他还是磕磕绊绊好长时间做不出来,所以不能眼高手低,如果老师讲过的题,你没有做出来,那么说明你没有好好听课,你需要立刻改正错误,认真听课
三、数学是初三最难的一门课,如果在老师讲数学题的过程中其他中上游的同学都听懂了,你确实认真听课了还是没有听懂,那么说明你前面的知识有漏洞,数学是一门衔接性很强的学科,要用到初一初二学过的概念,公式,定律,你需要挤出时间去学从初一落下的功课,包括英语亦是如此,初一没有背单词,初三就听不懂英语老师讲课,更没法做题
四、要做好最后的查漏补缺,把所有的问题尽可能多的解决在中考以前。
遇到的每一道难题,都不能轻易放过一定要找出不会做的原因,然后把这道难题解决掉,到了考场上遇到同类的题型,你才能做出来,如果你偷懒不解决问题。那么这些分你就拿不回来,这对于在普高线上下徘徊的中等生来说,很可能无缘高中。
五、初三这一年所有的时间都应该用来学习,坚持到最后的中考,绝不能前功尽弃
因为这一年功课很繁重,需要刷的题多,需要完成的作业多,需要背的东西多,所以需要学生有一个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的精神,如果这一年还要找理由玩手机看电视,喊苦喊累,成绩就很难得到有效的提高。
六、加强体育锻炼,认真备考体育考试科目,多训练几次,争取体育考一个高分
七、调整心态,不要有太大的压力,用平常心对待中考,平时怎么考,中考就怎么考,不要紧张,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你努力了就会有好结果。
以上内容和图片选摘自《赢在终点家庭教育实操手册》
初三能疯狂学习到什么程度
令人心惊的“初三现象”,正让很多中考生备受折磨!
进入初三,学生对学习生活感到愈发紧张、压力大。繁重的学业,频繁的考试,家长的高要求,学生自我的“突然成长”与严格要求……
这些内外压力,排山倒海般地汹涌而来,使部分学生的心理出现偏差,甚至严重扭曲。
在考分至上的“魔咒”里,他们表现得很矛盾,在成熟与成长两股力量的交锋里,他们想玩怕学,但又不得不学,他们似乎懂事可是意志力又不够……重重矛盾的激荡、煎熬,让他们心力交瘁,甚至厌学。
初三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健康状况异常的现象,人们称之为“初三现象”。其实这些现象在初三学生身上表现出来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对这些种种心理不适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的话,就很有可能影响学习和考试成绩。
因此,认识初三、了解初三,做到知彼知己,才能在明年的中考中取胜。
在社会心理学上,人们把行为举措产生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的现象,称为“飞镖效应”,这好比用力把飞镖往一个方向掷,结果它却飞向了相反的方向。
“飞镖效应”在学习中随处可见。比如:
很多学生为了取得优异成绩,完全忽视了手段的择优选取,不顾人发展的可持续性,无视体育锻炼,放弃了一切平常的兴趣爱好和文娱活动,拼命加班加点开夜车。
这种做法不但无益于学习,反而会弄得整天头昏脑涨,甚至出现厌食、胸闷、失眠等一系列生理表现,降低了学习效率。
因此,在整个初三的学习中,要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保证睡眠、合理利用时间、注重学习效率。
在家庭教育方面,这一效应也形象地描写了孩子的情感活动中有时难免会出现的失而复原的情况,借喻孩子情绪逆反的心理现象。
不少父母常有这样的感受:想让孩子这么做,他偏那么做;不想让孩子那么做,他又偏要这么做。
看着这么一个唱反调的孩子,父母就气不打一处来,孩子的脾气怎么越来越倔强,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好管了呢?
其实,这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在作怪。
在这段时期,尽管孩子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惑和选择,但是他们是如此地渴求帮助、需要诉说。所以,对于逆反孩子的管理、教育不应仅仅涉及知识层面,更应从心理上进行疏导。
换句话说,只要父母的管教方式转变了,孩子的这种逆反心理或行为就会消失,情感也会回归到原来的水平上。
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在人学习某种知识或技能的时候,由于身体的疲倦和知识结构的重复性,可能会出现成绩暂时停滞不前的现象,心理学家把它称为“高原现象”。
这种现象在初三的复习阶段表现特别明显:
过去学习新知识,头脑中的知识点与日俱增,能明显地感受到进步、体会到较强的成就感;而初三的学习大部分时间主要是不断重复已经学过的内容,学生难以感受到明显的进步、体会不到成就感,从而就容易感到沮丧,对自己丧失信心,出现心理疲惫现象,影响以后的学习。
实际上,“高原现象”只是一种暂时停滞现象,是可以突破的。并且在突破以后,可以让自己的水平达到新的境界。要想尽快地突破“高原现象”,必须明白自己的高原现象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学习方法不科学。
有的同学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授和辅导,紧跟着老师的思维走,自己缺少独立思考意识。
老师把解题的关键一点拨,马上就会,但离开老师的点拨,就无法找到解题的合理切入点。没有认真分析自己学习的优势和劣势,完全听从老师的安排,本来自己已经会的,花时间去不断重复,做大量的无效劳动,而自己的劣势却始终没有得到优化,最后导致学习无法再进步;生理与心理的疲劳。
初三学生学习紧张,很多学生经常用增加学习时间去换取学习的成效。这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极易产生疲劳。这种疲劳,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这时,就会出现厌倦和焦躁情绪,感觉自己再怎么用功也不行,学习定不下心来。
越是这样就越急,越急就越不行;知识与能力的障碍。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学习不很扎实,习得的知识和能力随之也不很扎实。随着学习的加深,先前习得的知识和能力无法满足甚至无法应付新的学习内容,进步明显变小。
此时,思维定势也开始作祟,原来会的题目略加变化就无所适从,甚至是一筹莫展;学习动机的偏差。有些孩子缺乏坚韧的意志,浅尝辄止。
开始学习时,懂了一些就沾沾自喜,一遇到学习内容加深,又灰心丧气;有些孩子学习目标定得过高,学习动机过强,但自己又经常无法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焦躁不安,进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高原现象”是学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讲,保持乐观的心态,培养积极的学习动机,保持学习内容的新鲜感,学会挖掘所学内容的新意,寻找科学的学习方法,及时进行反馈,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和结果,这些都是克服“高原现象”行之有效的方法。
初三来了,但是初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毫无意义的猜想、侥幸和过重的心理负担。
初三是火红的、灼热的,因为它燃烧着每一位初三学生的愿望、每一位初三家长的希望、每一位初三教师的期望。让我们坚信:“爱拼才会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