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红楼梦》第一回中,道人告诉甄士隐“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这三劫指的是哪三劫呢
- 《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该如何理解
《红楼梦》第一回中,道人告诉甄士隐“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这三劫指的是哪三劫呢
道士告诉甄士隐,“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这三劫指的是:
(1)第一劫: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被人贩子拐走“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江应怜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哪有英莲的踪影?”
正月十五,士隐家中的小厮抱着他女儿去看花灯,尿尿的时候把英莲放在一家的门槛上,等回来人就不见了,找了半夜没找着,吓得不敢回家,就逃到外地去了。
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未归,到处去找,很多次都是音信皆无,夫妻二人只有此女,不见后日夜啼哭,皆大病一场!这成了士隐的第一次劫难,无疑是摘掉了他的心肝!
(2)第二劫:甄士隐家被连累着火,家被烧成瓦砾场。“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只烧了一夜,方渐渐的熄去,也不知烧了几家。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
失去女儿,精神支柱没了,和尚炸供,引燃大火,连累甄士隐家,如今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没了,真是雪上加霜啊!第二次劫难使原本衣食无忧的家庭度日艰难,这次打击对士隐也是非常沉重的!
(2)第三劫:甄士隐被丈人封肃骗光余下的家产,贫病交加!“幸而士隐还有折变田地的银子未曾用完,拿出来托他随分就价薄那封肃变半哄半赚,些许与他些薄田朽屋。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生理稼穑等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觉穷了下去。”
仅有的一点活命钱被亲人所骗,内心是何等的失望啊!看透了人性的凉薄,再加上丈人喋喋不休的数落,一眼看到头的生活,只剩下苟延残喘了!这是最后的一次令他心如死灰的劫难!
甄士隐遇到的这三次劫难,天灾人祸,一次一次打击,使他这个与世无争的人在尘世间已经呆不下去了,他也看透了一切,觉得红尘俗事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那日拄着拐杖挣挫到街边散心,又遇跛足道人,彻悟之后,解注了《好了歌》,便跟随疯道人飘飘然而去了!
《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该如何理解
王夫人和薛姨妈为了达成结亲的目的,策划了一场“金玉良缘”,以对抗以贾母为首的“木石姻缘”。相对而言,木石姻缘是一段超越世俗超越精神层面的爱情;而金玉良缘则是一段以利益相牵扯的一场阴谋。果然,金玉良缘的出现,达到了一定的目的,引起了宝黛二人的争吵和纷争,甚至引起了贾母的大发脾气和伤心不已。并且,以王夫人为首的金玉良缘派,还拉来了很多外援,特别是贾元春这个大BOSS,如果不是贾母这位老太君在,木石姻缘必败无疑。
但是不得不说贾母真是太厉害了,她甚至有诸葛亮的风范,巧用妙招,一一化解,真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下面,就金玉良缘,聊点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第四回,薛家进京了,关于薛家进京的目的,书中有交代,
近因今上崇尚诗礼,征采才能,降不世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在世宦名家之 女,皆得亲名达部,以备选择,为宫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自薛蟠 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卖买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 时拐骗起来,京都几处生意渐亦销耗。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 便趁此机会,一来送妹待选,二来望亲,三来亲自入部销算旧帐,再计新支,—— 其实只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
在这里交代的很清楚,薛宝钗进京的目的就是为了待选。这时候,金玉良缘之事还未上场,但是应该早有预谋,那就是王夫人和薛姨妈的预谋。只不过在薛姨妈眼里,或者说在薛家的立场来看,待选是主要的目的和方向,在这个前提下,其他事情都要靠后。但是,在宝钗落选之后,金玉良缘摆上了台面了。
我们看看,在宝钗落选之后,金玉良缘是怎么上场的。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送到黛玉这里之后,刚好宝玉也在这里。
宝玉道:“宝姐姐在家里作什么呢?怎么这几日也不 过来?”周瑞家的道:“身上不大好呢。”宝玉听了,便和丫头们说:“谁去瞧瞧, 就说我和林姑娘打发来问姨娘姐姐安,问姐姐是什么病,吃什么药。论理,我该亲 自来的,就说才从学里回来,也着了些凉,改日再亲自来看。”说着,茜雪便答应 去了。周瑞家的自去无话。
开始的时候,我一直把这场景当做书中很普通的一幕,因为送宫花的精彩掩盖了这场戏幕后的故事。周瑞家的看似很普通一番话,看似那么无痕迹,但是细细想来又像是预先准备好的。她好像知道宝玉在黛玉这里,她来送宫花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给宝玉传话。传什么话呢?这里还有一段前戏,那就是宝钗已经几天没来了。换言之,宝钗以前是经常来找宝黛二人的,这次凭白的消失了好几天,什么原因呢?周瑞家的揭开了谜底,宝钗生病了。
我觉得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宝玉去探望宝钗,果然,宝玉的回答没有令他们失望。宝玉说,改日去看宝姐姐。
第八回,宝玉如约而至了,刚见到薛姨妈的时候,那个薛姨妈的亲切劲就不用说了。宝玉刚请了安,就被薛姨妈拉住抱在怀里,万分亲切的说:“这么冷天,我的儿, 难为你想着来!快上炕来坐着罢。”然后命人送滚滚的茶来。表面看来,这是姨妈看到侄儿表现出来的亲切,没必要大惊小怪。可是仔细想想,亲情自然是不假,但是这也太亲热了,翻遍全书,也再也找不到这么热情的场面了。
然后宝玉问宝钗在哪里?薛姨妈说在里屋,并要宝玉去里屋,说里屋暖和,她随后就来一起聊天。实际上,她并没有立刻陪着一起进屋,或者随后跟进来,她是单独叫宝玉进去的,她在外面。实际上,她并没事做,按理说,就像她说的,应该进屋和女儿宝玉一起聊天的。但是,她把这个机会留给了宝玉和宝钗,让他们单独相处,因为这里有一场戏就要上演。
前面说了,宝钗生病了,而且病了几天,那么现在刚好,是个什么状态呢?我们再看看此刻宝钗的状态就知道了。
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簪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然后,宝玉问了一句,“姐姐可大愈了?”,看到这里,不觉得奇怪吗?通过这段描写,我们看到的明明就是一个明媚动人光鲜亮丽健康活泼的少女啊?哪里像是刚刚的“大愈”的病人呢?而既然说“大愈”,那肯定是有“大病”啊,既然大病之后,就算痊愈了,也不会这么没事样的人吧。
那句“自云守拙”,不仅没有守住,看来惊喜之下的宝钗露馅了,她回答宝玉的是“大好了”。言外之意是根本没有病啊,哪里来的大愈呢。
二人如此寒暄一番,互相问候之后,重头戏来了,宝钗一步步的按照剧本往下演着。宝钗问宝玉,说经常听人说你带的那块玉有多么奇妙神奇,可惜我一直没好好看看,今天有这个机会,我好好看看。宝玉就听话的把玉解下来,递到宝钗的手里。
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里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 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也嘻嘻 的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听了,忙 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字?我也赏鉴赏鉴。”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 没有什么字。”宝玉央及道:“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呢!”宝钗被他缠不过,因 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錾上了,所以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 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儿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 的璎珞摘出来。宝玉忙托着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字,两面八个字,共成两句吉 谶。亦曾按式画下形相。
宝钗拿着玉默念上面的话,“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而且一连念了两遍。当时小丫头莺儿在边上,估计也正在聚精会神的听着看着,一时竟然忘记了自己的台词。我说台词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这本来就是一台大戏。
宝钗念了两遍,发现莺儿没反应,于是笑着问莺儿,你不赶紧倒茶,发什么呆,你忘了你该干啥了吗?这里有个问题,按理说,宝玉进屋的那一刻,莺儿就应该赶紧把茶倒上来才对啊,怎么可能过了这么久一杯茶都不给宝玉倒呢?
果然,莺儿反应过来了,她没有倒茶,因为她想起了自己的台词。莺儿说,这两句怎么和姑娘项圈上的话是一对呢?试想贾宝玉一听到这话,肯定是大为吃惊,大感兴趣啊。因为他一直对只有自己有玉耿耿于怀,有个痴劲。当年不就是因为黛玉没有玉而发飙把自己的摔了吗?所以此番听到宝钗好像有这样的东西,立刻就要看。
再看宝钗,此刻开始了欲擒故纵,说自己的没有字,没什么好看的。明明有字你干嘛要撒谎呢?明知道宝玉肯定不算完啊。果然宝玉死皮赖脸的央求,看似最后宝钗没办法了,只有拿下来给宝玉看。宝玉拿过来一看,真的有两句话,倒是和自己的那两句很般配,上面刻的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宝玉自言自语的说,:“姐姐,这八个字倒和我的是 一对儿。”至此,金玉良缘计成。
莺儿此时竟然还是没有去倒茶,来了贵客怎么连茶都不给倒呢?这也太反常了吧,但是想想这场戏莺儿的重要性就知道了。因为她还有一句关键的台词没有说,她要交代这个的来历,通过她的交代,宝玉也知道了,这个是一个癞头和尚送的,必须要錾在金器上。潜意识里的意思是,只要这样做,必然青春永驻、姻缘美满。
很巧的是,在第三回,黛玉刚进荣国府的时候,她就说了自己从小有病,有个癞头和尚要度她出家,不然就要一生不见外人,方能保的太平。这个癞头和尚确定不是从黛玉哪里来的灵感吗?
不管怎么样,至此,金玉良缘的谣言就满天飞了,王夫人和薛姨妈等导演的这场大戏真是太精彩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