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将入相,范仲淹如何从草根成为千秋颂扬的名臣?普通基层公务员有可能合理合法地实现年入百万吗_范仲淹_明朝_朱元璋

本文目录

  • 出将入相,范仲淹如何从草根成为千秋颂扬的名臣
  • 普通基层公务员有可能合理合法地实现年入百万吗
  • 在古代,哪个朝代当官最不容易
  • 司马懿为何一开始不去做官
  • 一个草根打工仔如何得到领导的重用
  • 明朝初年朱元璋杀了数以万计的官员,为何当官的还是前赴后继
  • 明朝的俸禄很低,为何还有那么多人选择进入仕途去做官
  • 为什么明朝寒门容易当官,清朝寒门再难出贵子
  •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不巴结领导了,是不懂人情世故,还是社会进步
  • 刘备的出身放到现在,是否如很多人所说是草根呢

出将入相,范仲淹如何从草根成为千秋颂扬的名臣

北宋诗人梅尧臣写过一首《啄木》诗,以及一篇《灵乌赋》,写的是两种鸟类:啄木鸟和乌鸦。

写完了,他把这两首(篇)奇怪的诗文寄给了范仲淹。

此时大约是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范仲淹刚刚被贬谪,从帝都开封贬到了鄱阳湖畔的饶州。境遇十分凄苦,据说一路经过十几个州,都没人出来接待他。

梅尧臣的诗文,是出于朋友的叮咛和劝慰。在《啄木》诗中,他劝范仲淹不要像啄木鸟一样,啄了林中虫,却招来杀身之祸,面对贪官污吏不要过于耿直。

在《灵乌赋》中,寓意范仲淹在朝中屡次直言,都被当作乌鸦不祥的叫声,劝他应学报喜之鸟,而不要像乌鸦那样报凶讯而“招唾骂于邑闾”,希望他从此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随意吃喝外,不要多事。

读到梅尧臣的文字,范仲淹内心暖暖的,但对他的劝告却不以为然。他很快回了一篇同题的《灵乌赋》给梅尧臣,在赋中,他斩钉截铁地说,不管人们如何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我将始终坚持一生的信条: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胡适后来说,范仲淹写下这八个字,比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说出那句经典的“不自由,毋宁死”,早了740年,是中国争自由史上一段值得铭记的佳话。

范仲淹画像

1

勇气,是范仲淹生命的底色。可以说,他的一生,都被体内一股热气推着往前走,不管刀山火海,宁死都不回头。

27岁中进士之后,范仲淹有十几年时间在地方上任小官,积攒口碑。他在地方做了很多实事,但视野并不局限于一县一州,时常就全国性的时政问题发表观点。

他对当时的国家政策深感不满。绝大部分人,纵然心有不满,私底下发发牢骚就算了,公开场合还是配合着称颂天朝威武。

范仲淹是个另类,他不会私下妄议朝政,有问题直接公开讨论。在母丧丁忧期间,他向朝廷上了万言书,奏请改革吏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

朝中两位大佬晏殊和王曾,看到范仲淹的万言书针砭时弊,字字见血,于是极力向宋仁宗推荐这个奇人。

不过,从范仲淹后来惹祸,晏殊急于与之切割的做法来看,这些朝中大佬推举范仲淹,可能并非出于真心赞赏,而是想利用这个“愣头青”向皇上劝谏。他们身居高位,看到的问题肯定比范仲淹多而深刻,但他们不说,反而称赞一个久在地方的小官抓问题抓得准,为什么?

官场油腻,缺乏勇气呗。

范仲淹随后应诏入京,任秘阁校理,大概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管理员的一个闲职。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朝中从此多了一个“刺头”:专挑敏感问题,职业怒怼大人物,谁有实权就怼谁。

入京次年,范仲淹就敏锐地提出,宋仁宗早已成年,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应该还大权于皇帝。

没有勇气打底,谁敢提这种问题?实权人物刘太后有没有做武则天第二的野心,没人知道,但还不还政的问题一旦公开化,就相当于把太后放到权力的火炉上烤。

刘太后怒不可遏,一个字:贬!

刘太后死后,宋仁宗亲政,怀念范仲淹当初为自己“仗义执言”,觉得他是自己人,遂下诏调他回京。

然而,皇帝想错了。范仲淹根本不是谁的人,在他的字典里,没有“站队”,只有“站对”,站在对的一边。

这一次,宋仁宗要废掉郭皇后,范仲淹站出来上疏反对,皇后没什么大错,为什么说废就废呢?

然后,他又得到了一个字:贬!

三年后,范仲淹又回来了,知开封府,相当于官至首都市长。这一次,他怒怼权势的矛头,对准了宰相吕夷简。他向宋仁宗进献百官图,指名道姓,直斥吕夷简任人唯私,升迁不公。

吕夷简老谋深算:要让范仲淹消停,除非让他消失。

于是,范仲淹第三次被贬,从帝都消失,来到了鄱阳湖畔的饶州。

一个人在一生中,哪怕有一次鼓起勇气,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范仲淹一而再,再而三,愈挫愈勇,七八年间,竟遭三次贬逐,没有坚定的信仰是坚持不下来的。

所以,面对梅尧臣的劝慰,他说出了他的人生信条: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帝国的绝大部分读书人,初入官场总有一股锐不可当的勇气,以及一颗辅佐君王的事业心,但在渐渐熟悉官场规则后,就会漫漫磨平了棱角,变得圆滑世故。

范仲淹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在官场沉浮数十载,逆境多于顺境,贬谪盖过升迁,但他始终保持初心,保持锐气,保持勇气。

即便随着年龄增长,他也未曾变得油腻世故。40岁的他,仍然有20岁的勇气;50岁的他,同样如此;60岁的他,还是如此。人会老,勇气不曾衰竭。

后来,范仲淹重回朝廷,宋仁宗让他主动跟吕夷简道歉,消除隔阂。他说:“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

我怼人向来对公不对私,没有错,不道歉。

就是这么霸气外露,就是这么锋芒毕露,连皇帝都没辙。

范仲淹曾说,做官“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用现在的话说,政治上必须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上级和皇帝,不怕受罪,而个人操守,则务求清白,决不能贪赃枉法,授人把柄。

做到这两点,俯仰无愧,勇气自然就来了。

范仲淹剧照

2

理想,是范仲淹人生的底牌。无论身处迷茫、黑暗与痛苦,他都能保持前行的姿态,因为他留了最大的一张底牌。

范仲淹的命并不好。用时髦的话来说,命运给了他一手烂牌,他却打得比所有人都好。

他两岁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朱家。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在中举做官之前,他的名字一直叫朱说。

某次,他劝朱家兄弟不要挥霍浪费,结果人家怼了他:我自用朱家钱,关你什么事?

他一脸惊愕,终于了解到自己是苏州人,不是山东人。

他发奋读书,想通过科举改变命运。

而历史也给了他这样的贫寒儒生一个机会,宋代的科举制度打破了阶层限制,不再由贵族把持。有一句诗描写当时的现实,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读书,给了庶民向上流动的机遇,这种光荣与梦想,也不断刺激着他们的进取之心。

范仲淹曾搬到寺庙中苦读,后来又到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这期间,许多人从他身上,看到了颜回的影子。

他生活清苦,却不改其乐。每天煮粥,待粥凝固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伴着腌菜,各吃两块,就算填饱肚子了。他昼夜苦读,夜里上下眼皮打架打得厉害,于是用冷水洗脸,提神,接着读。

当地官员听说了他的事迹,特地派人给他送吃送喝,以示鼓励。范仲淹一概谢绝,说今天尝到美食,以后对着白粥腌菜就吃不下了。

贫穷并未限制他的想象力。他在做人生规划时,早早就敲定了两条路子:第一志愿当良相,第二志愿做良医。

这两种人生设想,都是以忧国忧民为出发点。不是治国家之病,就是治人民之病。

据说宋真宗有一次路过应天府,观者如堵,唯有范仲淹不为所动,继续躲在书院里看书。有一个同学很八卦地问他,大家都去看皇帝本尊,指望着能跟皇帝握握手,这辈子都不用洗手了,你怎么不去呢?

范仲淹头也不抬,回了一句:今后见皇帝的机会多着呢!

别人说这话,可能是吹牛,但范仲淹说这话,是真牛。26岁那年,他考中进士,在殿试环节,见到了皇帝。

富贵触手可及,一介寒儒就此改运。多少人走到这一步,难免沾沾自喜,开始收割胜利果实,拼命敛财谋位,疯狂补贴年轻时的苦命付出。

但是,范仲淹却感觉更苦了。以前是身苦心乐,如今是身心俱苦。

放眼望去,整个帝国在范仲淹眼里,病得不轻。内有官僚阶层利益板结,因循守旧,人人在做好好先生;外有边境政权厉兵秣马,不时寇边侵扰,而朝廷只会花钱买平安。

这样的国家,让他担忧,无时不在想着如何改革图强。尽管他只是帝国官僚体系中,一个小小的地方官,但从未扑灭他心中以天下为己任的光辉理想。

他执着地上疏,针砭时弊,力陈改革。迎接他的是,一次次的贬黜,一次比一次惨。

对理想的执着,在现实中碰壁,哪怕头破血流,至死不曾后悔。就是这样一个人,政敌多于朋友,朋友多于知己,却在日复一日的自我砥砺中,赢得了历史的尊重。

有理想的人自带光芒。《宋史》评价范仲淹,说他“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一个能影响时代风气的人,尽管在当时失败了,但在后人眼里,又何尝不是成功了?

范仲淹成就了岳阳楼

3

能力,是范仲淹一生的底气。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范仲淹不是蜘蛛侠,但终其一生,都在践行这句话。

范仲淹早年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给人的印象是踏实内向。没有人会料到,步入仕途后,他的人生完全转向,动不动就怼人,成了帝国最出名的“话痨”。

如果仅仅是一个只会提出问题不会解决问题的“话痨”,那么,范仲淹被贬一两次,就没有机会东山再起了。

连皇帝都知道范仲淹“嘴欠”,但禁不住要不时重新起用他,为什么?

能力太强,无可替代呗。

金末元初一代文宗元好问这样评价范仲淹: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孔子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

无论什么身份职位,范仲淹都能做到极致。如此全才,千年一遇。

康定元年(1040)前后,西夏进犯北宋边境,消息传至京师,朝野震惊。宋仁宗无奈,遂起用众望所归的范仲淹,升为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一起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

范仲淹到位后,兼任延州(今延安)一把手,军政打理得相当到位。西夏人原本集兵延州城下,见此,都不敢打延州的主意了,说“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小范指范仲淹,大范指镇守延州的前任、吃了败仗的范雍。

范仲淹在防守边塞的战争中,“号令明白,爱抚士卒”,采取正确的策略,经常取胜,军威大振,连宋仁宗都不得不称赞说:“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

对手认可,老板认可,能力摆在那里,政敌无话可说。

史学家评论历史人物,许多时候会表现得很刻薄。比如一个人平时好议论军事,打打嘴炮,到了战场却不堪一击,落荒而逃,这样的人会被史学家讥讽为“带汁诸葛亮”。

然而,迄今似乎还没有哪一个史学家敢否认范仲淹作为一个杰出军事家的地位。

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决心改革,第一个人事任命,正是把范仲淹调回中央,授官参知政事(副宰相)。在皇帝心中,范仲淹是非常合适的改革领袖。

范仲淹一生的理想,担当良相的追求,此刻得以实现。他抓住机遇,提出了十项改革方针。拿既得利益者开刀,澄清吏治,首当其冲。

此时,范仲淹的周围聚拢了一批牛人,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等,史称“同官尽才俊”。范仲淹则是由这些才俊之士组成的政治集团领袖。

范仲淹对贪污腐败、尸位素餐的官员,毫不客气,每次看到针对这些官员的调查报告,大笔一挥,就把这个官员拿下。富弼说,一笔勾了他容易,可你知道他的全家都在哭吗?范仲淹毫不心软,回答说,一家哭总比一路(路,宋代地方行政单位,相当于现在的省)哭要好。

一旦动真格,重新分配利益,称范仲淹为圣人的人就越来越少,这就是人性。结果是相当一批大官僚、地方官和皇室权贵暗中开始串通,组织力量策划铲除范仲淹。

“庆历新政”不到一年,就以范仲淹等改革者被逐出京城而宣告夭折。

一代人的理想,自此失落。这是范仲淹一生中最郁闷的时刻。

改革失败后两年,庆历六年(1046),58岁的范仲淹在贬所邓州,写下闻名天下的《岳阳楼记》,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毕生追求。

然而,自始至终,没有人因为改革失败,而质疑范仲淹的能力。人们只是惋惜,如果“庆历新政”成功了,就不会有后来的“靖康之耻”,可惜啊!

朱熹说,范仲淹“自做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无一事不理会过。一旦仁宗大用之,便做出许多事业”。

这一评价,代表了历代对范仲淹能力的肯定。范仲淹称得上是宋代第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改革家。

朱熹:范仲淹是“第一流人物”

4

道德,是范仲淹做人的底线。他追求功业,追求政绩,追求名声,但是,凡是需要出卖道德做交易的成功,他一概不取。

一个改革者,特别是一个失败了的改革者,在他生前身后,非议肯定少不了。因为,历史上的改革者,总有或多或少的瑕疵,不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就是在改革的同时为个人揽权敛财。

范仲淹却是极其罕见的例外。

同是改革者,王安石、张居正等人身后毁誉参半,而范仲淹则是“名节无疵”,堪称完人,为什么?

范仲淹的搭档韩琦,对他的评价很能说明问题:“大忠伟节,充塞宇宙,照耀日月。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哲。”

是的,范仲淹不仅是一个有能力的改革者,更是一个烛照古今的贤者、圣人。他的政敌,即便想诋毁他,也不知道从何下手。

在“庆历新政”推进期间,政敌们联手说,范仲淹在朝中结党。

这一指责不得了,直接触碰到北宋建国以来最敏感的政治痛点。

宋太祖赵匡胤以唐朝牛李党争造成许多后患为鉴,曾下诏书说:凡是及第的举人,严禁称主考官为恩师、老师,也不许自称为门生。

宋代最高统治者最害怕的,不是官员搞贪污、不作为,而是大臣之间结合成派系或朋党,发展成皇权的一个离心力量。

宋仁宗也多次下诏指示朝官“戒朋党”。这实际上成了宋初以来的一条家法,一道底线。

朋党的指控,用心之险恶,可见一斑。

连宋仁宗都不忍直接定罪,而是给范仲淹一个澄清和解释的机会,他想听范仲淹怎么说,就故意问:“过去小人多为朋党,君子难道也结党吗? ”

面对这个问题,精明的改革者,为了改革事业继续推进,抑或为了保住个人的权位,肯定会斩钉截铁地回答“君子不党”。

那么,范仲淹是怎么回答的?

他回答说:“我在边防的时候,见到能打仗、会打仗的人聚在一起,自称一党,怯懦的人也自为一党。在朝廷上,正、邪两党也是一样。陛下只要用心体察,就可以分辨忠奸。假如结党做好事,那对国家有什么害处呢?”

没错,范仲淹心胸坦荡到这种程度,竟然当着皇帝的面,承认了结党的事实。

他的道德感,强烈到宁可死,也不愿说谎。

代价当然是惨重的。范仲淹结党,成了压垮改革的那根稻草。

他没办法,但也从未想过以突破道德底线的手段,去挽救这一切。难怪朱熹说,范仲淹是天地间的一股浩然正气,是第一流的人物。

范仲淹一生见贤思齐,不断以往哲先贤的思想、品德和功绩勉励自己。他曾说:“学默默以存志,将乾乾而希圣,庶几进退之间,保君子之中正”,表达了要像先圣一样,在得失进退间,不失其高尚的情操。

所以他始终以洁身自好和为国事功要求自己,企望在现实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理想。

在个人生活方面,他做了高官以后,家里生活依然如贫贱时一般俭朴,史书说他的家人“不识富贵之乐”。但对他人急难,却竭尽全力给予帮助,从不考虑自己有无家用。他还在苏州办义庄,兴义学,影响了宋代士大夫热衷义庄、义学的风气。

范仲淹将要退休时,他的门徒建议他在洛阳修建住宅,以安度晚年。

他听后,语重心长地对弟子们说:“每晚就寝时,我都要合计自己一天的俸禄和一天所做的事。如果二者相当,就能够打着鼾声熟睡。如果不是这样,心里就不安,闭目也睡不着。第二天一定要做事补回来,使所作所为对得起朝廷的俸禄。”

他接着说:“如今我之所以打算退休,就是因我年老体衰,精力有限,能为他人做事一天比一天少,对不起百姓,对不起俸禄。这时营造安乐窝,岂又能安乐?”

这番话,不是圣人说不出来。

道德,在许多人眼里,是做人的标杆。有道德,说明我已经到了很高的境界;无道德,只要不触碰法律,那也不要紧。

然而,我们要记住,道德,在范仲淹那里,只是做人的底线。他一辈子都不会逾越底线,去做任何无德之事。

范仲淹注定是孤独的,但一个诞生出范仲淹的民族,是伟大的。任何时候,珍惜范仲淹,就是珍惜这个民族的过往与未来。

普通基层公务员有可能合理合法地实现年入百万吗

基层公务员合理合法年入百万有这种可能。1.夜里做梦,白天时时想,梦想一年。2.买彩票常中大奖。3.发明创造出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科研成果。4.100万以上粉丝的网红。5.半年内写一部世界级名著。6.乡下捡漏,淘到绝世古董。7.为国为民献出青春与生命,抚恤和赞助也差不多。

在古代,哪个朝代当官最不容易

古语有云:“富贵险中求”、“伴君如伴虎”,其实历朝历代的官员都不容易。如果,一定要在不容易的前面加个“最”字,那应该是明朝了吧。

明朝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草根皇帝,深感江山来之不易,加之幼年曾深受贪官污吏的欺压。开国后,因谋反贪腐,功臣几乎被屠戮一空。

从太祖朱元璋设立锦衣卫到成祖设立东厂,后又有明宪宗设立西厂。明朝官员时刻都在厂卫特务的监视之下,每日活的都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廷杖最早始于东汉明帝,明朝时也成为一种制度。明嘉靖皇帝曾有同时廷杖一百三十四人,其中十六人当场死亡。明武宗朱厚照也因臣下劝阻其游江南,对146名大臣加以杖责,结果打死了11人。

司马懿为何一开始不去做官

毫无疑问,司马懿是有足够的能力做官的,而且官做得还相当不错。

但能力是一回事,愿望是另一回事,司马懿对于做官并没有多大的兴趣。

任何人对于做官,无非是出于几方面的需要:

第一,为了生活,千里做官为得吃穿。

士农工商,作为读书人,将来就是要做官,为得一份工作,为了生存的需要。

范进中举了,周大老爷、张大老爷都来了,而且称兄道弟,老丈人胡屠户也另眼相看了。

不仅吃饭问题解决了,而且还可能发个财。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比种地的收成就好多了。

第二,光宗耀祖,这一点有些人或许认为并不重要。

其实不然,等有了足够的闲钱,就知道只有钱是不够的。

徐州富商糜竺兄弟,之所以倾家荡产也要资助刘备闹革命,为得就是这个。

在当时,无论钱再多,也是个贱民,没有社会地位。要进入上层社会,就必须要入仕。

第三,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任何时期都不缺少热血青年。

像诸葛亮这样的优秀青年,并不是为了高官厚禄,也不必去光宗耀祖,但却有自己的理想,不想一生默默无闻,埋没自己的才能,就需要做官来实现自己的志向。

但所有这些东西,对司马懿来说,都无所谓,都引不起他的兴趣。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人,出身士族。

司马懿出身于河内郡的豪门士族,既不需要依赖他做官养家糊口,也不需要他光宗耀祖。就个人而言,他也没有很强烈的人生价值实现的需求,对于功名利禄看得很谈,做一个隐士似乎更符合他的理想。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举他为计掾,曹操得知他的名声,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看到汉室国运衰微,不想在曹操手下做事,就借口风痹病而推辞。曹操不信,就派人去刺探,果然看到司马懿夜里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的染上了风痹病一样。

也不仅仅是曹操请不动他,其他人恐怕也引不起司马懿的兴趣。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为丞相后,再次逼迫,司马懿不得已才出来为官。

今天看来这似乎不可思议,其实,在古代这是常事,并非人人都喜欢做官。特别是在社会动乱时期,为官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还不如待在家里图个自在平安。

司马懿之所以特别能韬光养晦,这也与他出仕的目的有很大的关系。他不与人争名争利,仅仅为了保全性命,所以淡定。

其实,抛开政治因素,司马懿的人生哲学是值得好好品味的。

一个草根打工仔如何得到领导的重用

作为草根,要想出人头地,必须要付出比很多人多的辛苦,把工作做好,努力加油!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是金子总会发光!领也不会视而不见!

明朝初年朱元璋杀了数以万计的官员,为何当官的还是前赴后继

一边是朱元璋杀了数以万计的官员,另一边是当官的还是前赴后继。这似乎很难让人理解,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厉害的地方和朱元璋当皇帝英明的地方!

——动杀机的朱元璋(剧照)

一方面,这是由中国传统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的。

中国传统文化讲,“学而优则仕”!这是说,学习好的,应该去当官,去报效国家!

中国传统文化讲,“国家兴亡,匹夫有则”,这是说,热血男儿都应该立志报效国家!

中国传统文化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说,所有行业都是低贱的,只有读书入仕才是正途!

中国传统文化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说,好好读书入了仕途,身份地位、钱和美女什么就都有了。

以上这些中国传统是儒家文化几千年以来一直宣传的,也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侍奉和追求的,包括现在的中国人也是信这个的。

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不会因为朱元璋当皇帝杀官员了,就不起作用了,它已经深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影响的是灵魂追求。

从历史的视角看,在中国人心里,国家比皇帝重要,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为了国家的存亡,为了民族的存亡,是不怕杀头的,是敢于洒热血的,这也才使得中华民族得以五千年不倒,成为唯一一个没有断过的文明。

所以才会出现:一边是朱元璋杀了数以万计的官员,另一边是当官的还是前赴后继!

另一方面,这是朱元璋当皇帝英明的地方决定的。

首先要分清楚的是,朱元璋虽然杀了很多官员,但大多数是贪官污吏,并不是说只要是当官的他就杀,如果真如这样,他拿什么来统治国家呢?

历史真实情况是,朱元璋不仅爱人才,而且开创了历史上没有过的培养官员的模式,真正解决了教育的相对公平性,为寒门子弟实现鲤鱼跃龙门提供了机会。

中国历史以来,很多人都在担心害怕一件事,那就是有钱的永远有钱且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贫民子弟难有翻身出头之日。包括今日中国,很多人也同样有这样的担心,要不然学区房就不会那么贵,课后培训就不会那么火,都是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而这些,在明朝时,是做得相当好的。

朱元璋作为贫农出身的皇帝,深知平民子弟对通过读书进入仕途的渴望,他想尽办法开创完善了教育制度“社学”。

——明朝遗留下的“社学”

明朝以前,能读书接受知识文化的,要么是士子要么是贵族,特别是秦汉南北朝时,读书入仕途几乎被世家大族垄断,平民子弟要读书,是非常难的,这就导致能当官的都是世家子弟。

科举制度虽然是从隋唐时兴起的,发展到宋朝,但是全国普及的教育制度仍没有,读书只能依靠少有的国立学校和私塾,家里没钱,想读书深造依然是很难的。直到朱元璋当了皇帝,中国历史上才出现了真正下沉到乡间的全民教育普及制度“社学”。

朱元璋要求,“社学”是直接和县州教育政绩挂钩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所有小孩无论阶级如何,贫富如何,都有入学受教育的权利,这可算是义务教育的最早雏形。

正在“社学”的普及下,明朝读书人越来越多,读书识字人也越来越多,从读书人中选拔当官的越来越多,这也就带来入仕途当官晋升变得相对公平很多。

史学大师何炳棣先生的研究成果《明清社会史论》分析总结,中国历史上,平民甚至贫民出生,通过科举入仕的官员,明朝最多,状元平民出身的,大学士平民出身的,明朝也是最多。

查了一下何先生的这本书,明朝时毫无家庭背景出生的科举进士,成化五年(1469)达到最高峰的60%,其它年份最低占比也在40%以上,如果将官僚外的吏员算上,明朝公务员系统,七成人皆平民子弟出生

这是朱元璋多了不起的一个历史成就和贡献呀!朱元璋虽然杀了很多贪官,但他同时给了社会平等公正,给了无数民众梦想,自然就会有很多人前赴后继地去当官了!

其实还应为朱元璋说句话,虽然朱元璋对官员非常苛刻,俸禄很少,但是朱元璋还是非常人性化地留了门的,当时朱元璋规定,进士、举人的田亩不需要交税,这样就会有很多人愿意将田亩寄托在读书人的名下,因为可以减税,读书人也就可以多一份收入。

总之,朱元璋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很朴素,尽量为天下人提供公正平等的读书入仕的机会,保证当官的一定身份地位,保障必要的收入渠道,但是就是不能贪,谁贪杀谁!所以,就出现了杀了一批批贪官,又有一群群人前赴后继争着去当官!

【纸老虎眼里的沙】作品,欢迎关注头条号和留言交流!

明朝的俸禄很低,为何还有那么多人选择进入仕途去做官

首先谢谢邀请。

在说这件事情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朱元璋订制的官员的俸禄是不是很低。实事求是地说是不高,但也不是那么低。起码衣食无忧。知县月支米七石,岁支米八十四石。相当于现在2400元左右。正一品官 87石 ,相当于现在28000元左右。朱元璋曾言:“俸禄好比井中之水,虽然不高,但总有水”(大意如此)。这和朱元璋出身有关,天生反感官员。这里就不说了。

可以说,俸禄过低,迫使官员“不得不贪”。反腐最严格的大明确是封建时代腐败最严重的朝代,实在是莫大的讥讽。但实际上明朝官员并不依靠俸禄生活,所谓工资基本不动。XX基本不用。烟酒基本靠送。就是说明朝官员的实际“收入”并不低,大大高于法定官俸,陋习成久官场恶疾浸入明朝政治生态,这也是最终成为明朝覆灭的一个主要原因。至于为何要当官,很简单,士农工商。当官排在第一,当官可以不服徭役,不当差。不纳粮。等等隐性收入和潜规则收益大大高于名义上的收入。当官自然是好。

最为关键一点就是明代官僚有免税特权,(在同一时代,英国官员俸禄过400英镑就得缴税)所以普通人一旦中进士任官,就会有大量人来投献土地(范进中举),所以明代官僚士绅阶层出现大量的兼并,就此获得的地租收入,足够官僚生活富足。这也是崇祯时期国库空虚的原因。朱元璋死后,随时物价和各个方面上涨,而明朝官员的俸禄始终如一,必须承认明朝官俸制度和宗室制度是非常失败的案例,由于不贪污难以维持正常生活。好和宗室又过于腐败。使得腐败普遍性地存在于整个官僚阶层,成为明朝官僚机器上无法根除的癌症。

《明史.食货志》里也说,“自古官俸之薄,无有若明代者。”,整个明朝通过科举层层选拔产生的进士多达24000余人(不是官员),入取率大约只有4%,可谓十分严苛。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当官既然不挣钱,这些精英阶层又为何样要当官,到底是为什么呢?就是一旦当进士和官员以后,就会有无数的捞钱的机会。到了明代中晚期,李东阳记载:“郡对士大夫,其士大夫又多田产,民有产者无几耳”。可见土地兼并到了何种地步。明代官员不靠俸禄生活,依靠“常例”敛财这些都属于正常一系列的收益来作为收入。所以俸禄低在明朝进士人眼里不算事。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为什么明朝寒门容易当官,清朝寒门再难出贵子

明朝是汉族统治之下的最后一个王朝,因此在这样的制度之下,大家并没有明确的种族分别,所有人都可以依靠科举制度进行升学真正实现了『学而优则仕』的选材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相对而言机会是属于平等的,大家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从而实现阶层的越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价值。

清朝是外族入主中原之后所建立的王朝,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有明确的种族制度,实现阶层的越阶变得越来越困难,自然自然寒门子弟想要出人头地的机会也就会越来越少。

满族入关之时人口减少,那个时候人心尚且不安定因此所采取的措施便是压制人口众多的民族,在这样的规则形成以后便会被日后的历代君主所沿用,而且所需要的限制规则只会越来越多,从而更加压制寒门子弟的进取空间,因此寒门也越来越难出贵子了。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不巴结领导了,是不懂人情世故,还是社会进步

谁说现在年轻人不巴结领导了?只有个别心气高傲的人存在这种心态,当因此而四处碰壁后,总有一天他也会学乖。自己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不顺从又能如何?只能说,现在有些真才实学的年轻人很能恰如其分地把握与领导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通过献殷勤巴结领导获取好处。中国的传统官文化决定了“官”的特殊地位及其影响力,对官的巴结不会随着时代改变和社会进步而出现大的变化,与年代、年龄没有关联性。

刘备的出身放到现在,是否如很多人所说是草根呢

身份

首先刘备家中并不穷,他是官二代,他的祖父当过东郡范令,光这一条就秒杀现实社会中的很多人。因为中国绝大多数人的父母或者长辈都没有做过县令及以上的官职。虽然我们看小说,戏曲时似乎觉得一个县令就是不起眼的官,但实际上能当上县令一定是凤毛麟角。

汉代大约是一千个县左右,就算一个县令3年一换,100年也就是3万3个,再说大一点也就是不到十万人。东汉大约有6500万人,这样一比较就知道你就知道刘备的出身要高于普通人不是很多而是一大截。

刘备还有一层身份就是他姓刘,是皇族之后,虽然是西汉的皇族之后,但东汉的皇帝也姓刘,这就够了。

人脉

刘备家的人脉也很广,光刘备的老师就能说明很多问题。

刘备的老师是卢植。卢植是东汉名臣,经学家。他文可以治典,参与续写《汉记》,武可以平天下,参与黄巾大起义的镇压。他是千年大族范阳卢氏先祖,在唐代配享孔子,在北宋被追封为良乡伯。知常容还记得韩国有一个卢姓总统也自称自己是卢植之后。

刘备15岁时,他母亲就送他去读书,与刘德然、公孙瓒一起拜在卢植门下。轻飘飘的一句话使得一些不太注意的朋友认为这个很容易。

卢植在东汉的位置相当于省部级的高官而且是一个学术首领,这样级别的人,你觉得在今天你说要拜他门下就能拜了吗?

有人说刘备天资聪明,卢植才收的。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三国志先主传》

刘备对读书没有多少兴趣。你还觉得是卢植只是看重刘备这个人吗?我们从刘备这种学习态度可以看出他进入卢植门下应该不太困难,如果真是千辛万苦进去,肯定不是这种态度。

放在今天,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做不到这样,但刘备就靠他的母亲办到了。

财富

刘备家的确不太富有,但不是赤贫,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这里很多人简单认为就是卖草鞋,贩履织席不是卖草鞋,他们家的客户不是最底层的人,而是富贵之人。席、履你觉得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常用品呢,还是富贵人家的常用品?

能做得起生意,那说明家境并不赤贫,当时大多数人是种田的。能做生意的肯定比最底层的富有,当然比上肯定不足了。

结语:

总体来说刘备肯定不是草根,如果真是草根,他压根就没有机会进入东汉朝廷,最多跟着张角等人造反。要知道刘备所在的涿郡是张角影响势力很大的区域,而且东汉末年疾病流行再加贪官腐败和天灾,普通老百姓早就混不下去了。如果他真活不下去了,很有可能会选择跟着张角混,而不是站在张角的对立面。

同时他的人脉和老师放在今天别说草根,就算是中产也达不到他的水准,哪怕现在的有钱人未必有刘备这么强的关系网。你说他属于草根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