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善其身图片(感觉新冠病毒亚洲基本沦陷,为何中亚五国却能独善其身)_独善其身_中亚_孔子

本文目录

  • 感觉新冠病毒亚洲基本沦陷,为何中亚五国却能独善其身
  • 如何不被他人的行为影响做到不论他人独善其身
  • 如何做到“独善其身”
  • 全国疫情图,为什么西藏独善其身
  • 俄乌冲突中独善其身,匈牙利堪称欧盟唯一的清醒国,这是为何

感觉新冠病毒亚洲基本沦陷,为何中亚五国却能独善其身

新冠状病毒COVID-19的疫情已经几乎遍及全是节所有地区,就连南部非洲也未能幸免。然而尽管这样除了南极之外,仍然有这么一块区域仍然是一片净土,那就是我们临近的中亚五国。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何这里作为大陆岛(欧亚大陆)的中心,至今却免于病毒侵袭呢?

(中亚国家)

中亚五国的一些初期防疫措施其实起对本国防疫起到关键作用,基本上是哪国爆发疫情,那么就严格限制人员往来。基本是哪国爆发疫情,那么就严格限制哪个国家的人员入境,暂时取消免签证、暂停或限制双边铁路和民用航班的往来。这可以说是阻断疫情最主要,也是最为有效的措施。比如在伊朗疫情扩散之后,哈萨克斯坦先在2月26日将两国航班由每周班次降为3班次,在3月1日基本则完全停止所有航班。

(哈萨克斯坦)

COVID-19主要还是通过人来传播,所以管控住人也就基本就可以控制住病原体的传入。中亚国家这一点基本都是紧跟俄罗斯的脚步。事实上中亚国家本身就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人员对外交流很不频繁。以人口最多的乌兹别克斯坦而言,其入境旅游人数在2018年也仅为530万人,其中大部分为俄罗斯游客为主,相关其他国家也是如此。俄罗斯国内的疫情也在第一时间就被严格控制,直到现在也仅仅有20例确诊确诊,均与输入型病例。

(中亚国家与俄罗斯)

中亚五国有一些他国所不具备的优势,首先这块区域相对封闭,与外界经济联系并不是很紧密,主要以陆上交通为主往来并不方便。这也限制了病毒的传入。其次,这块区域范围较大,但是人口密度不高,400万平方公里土地,只有大约6640万人,平均平方公里不到14个人左右。国内本身人口流动性就不是很大,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交通并不是发达,这限制了人口流动。所以即便是病原体传入,那么发生大规模,大范围社区传播的可能性也不高。

(机场消毒)

COVID-19具有相当长的潜伏期,而且还有部分感染者并无明显症状,所以其传染性很高,极其不容易被发现。所以虽然目前中亚国家尚没有发现感染者,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感染国家的增多,其所面临的压力也就越大,不能排除有感染者输入的可能性。因为与其国情相类似的蒙古国在本月10日宣布发现首例确诊病例,是一位经由俄罗斯进入蒙古国的法国公民。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如何不被他人的行为影响做到不论他人独善其身

题目的意思令人难以捉摸,加之没有标点断句,似乎让人回到了文言文时代,也勾起了“标点断句”的故事”——

故事之一:古时候有位书生去他的财主朋友家做客,住的时间久了,财主未免有点不舒服……有一天晚上,突然倾盆大雨,财主灵思一动,写了一副未加标点断句的逐客对联——“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贴在书生住房门口……书生早晨起来后,看到逐客令对联,先是很气愤,但是,他马上灵机一动,大声念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书生的才智立马就“化尴尬为主动”,财主朋友也自惭形污,再也不好意思下逐客令了。真可谓“不受他人行为影响而独善其身啊”!

故事之二: 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请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为她的扇子题诗,那位书法家写的是唐朝王之焕的诗《凉州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由于疏忽,书法家忘了写“间”字,慈禧大怒,要杀他。那位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焕的诗意填的一首词”,并当场断句,读给慈禧听::“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听了,转怒为喜,连声称妙,并重重赏赐……临危不惧,化险为夷;智商、情商,令人望尘莫及啊!一个“标点”,差点丢了一命;同样,用活了一个“标点”,不但救回自己一命,还获得重重赏赐。

故事一告诉我们,遇事不要轻易受他人行为影响,淡定,灵机一动,“化尴尬为主动”,方可“独善其身”;故事二,同样告诉我们,遇事不要轻易受他人行为影响,淡定,临危不惧,“化险为夷”,方可“独善其身”……两个故事,都离不开人的一个心里状态,那就是“淡定”,光靠一个“淡定”还不够,还必须具备“机智”、“勇敢”的心理素质。

因此,只有具备“淡定”、“机智”、“勇敢”的心理素质,才能遇事不要轻易受他人行为影响,从而“独善其身”!

图片来自网络:慈禧太后。

然而,从社会、国家、天下的层面来看,“独善其身”似乎有更大、更深、更远的意思。“独善其身”语出《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 天下”。

《孟子》: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 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 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 天下” 。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古代的故事,给了我们美妙的答案,让我们受益无穷。

“未出茅庐,三分天下”

诸葛亮躬耕南阳,好为《梁父吟》,常自比管仲、乐毅……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诸葛亮“未出茅庐,三分天下”: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即“东联孙权,北拒曹操”;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些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它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诸葛亮出山后,火烧赤壁,巧借荆州,西攻益州……刘备终于“三分天下有其一”,诸葛亮多次北伐,欲定天下,奈何苍天不助,终难以实现其鸿鹄之志;然而,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精神却与世长存。他的一生,也正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真实写照。

图片来自网络:蜀汉丞相诸葛亮。

“忍胯下之辱,拜大将封王”

《史记》: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图片来自网络:韩信忍胯下之辱

假如,韩信当时没有足够的“修身养性”,不能忍受“胯下之辱”,而是拔剑击杀市井流氓,那结果可想而知:市井流氓虽然被杀,韩信也出了恶气,但恐怕韩信也会因官司缠身而不能自拔,又怎能实现他“安定天下”的伟大抱负呢?

刘邦从萧何谏,拜韩信为大将,韩信不负汉王。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称:“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西汉建立后,刘邦分析楚汉成败原因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号镶,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范增百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所擒也”。

“周游列国,声名远扬”

孔子乃宋国没落贵族后裔,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修身养性,门下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不少知名学生,诸如子路、子贡等等。 孔子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曾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千古圣人”,声名远扬,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万世师表。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学生或后裔撰写的《论语》、《中庸》等儒家经典,影响更为深远,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的思想,至今都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诸如,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就是孔子思想的国际化,以致孔子也进入了有国际影响者前十名。他可是实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典范。

图片来自网络:圣人孔子。

如何做到“独善其身”

谢谢,欲想独善其身,先将学问做深。若要做一清流,必须心无所求。大学讲:格物致知,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传统文化启蒙即要求人不忘为人的根本,善良而有正大气象。只要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不争、不比、不攀,放平心态。“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知足常乐即可独善其身。

全国疫情图,为什么西藏独善其身

首先,西藏地区地广人稀,人流密集区地方特别少,这次疫情的源头是从武汉外出人员从而扩散到全国各地的,而流入西藏地区的人员,少之又少。其实,此次疫情恰逢春运交替,大家都忙着回家过年,导致外出去西藏旅游的人,也是实之盛少。综上所述,所以西藏可以独善其身。武汉加油#致敬所有战斗在疫情一线的所有医护人员。

俄乌冲突中独善其身,匈牙利堪称欧盟唯一的清醒国,这是为何

先说观点,后说分析原因。匈牙利不但难独善其身,而且只会被欧洲国家孤立,陷入俄乌战后极为被动的局面,一点都没有国家层面的战略智慧。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有不同角度、视角和立场。如果从其所处的欧洲地缘政治以及北约和欧盟身份的角度看,毫不客气地说,匈牙利做出了对自己最不利的最大的外交和国际政治错误战略决策,这将深刻影响这个国家的后续发展和在欧洲的处境,这其中的严重后果只需要再过半年就可以看出来了。这是非常糊涂的!原因如下两点:

一、我们不要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问题,要站在匈牙利的角度看,作为欧洲国家,它的决策完全违背欧盟以及北约统一体的集体政策和安全立场,这样让它只会被集体抛弃和看不起!后续经济、金融、军事安全等问题将面临严重困境!

二、俄乌战场的态势表明,它事实上已在前期误判了乌克兰的抵抗能力,低估了背后美丽国以及北约的遏制拖垮俄罗斯的决心,这里不谈正义非正义,只谈现实国家利益,它显然走在一条错误的内政外教道路上,原因最为简单,你身处欧洲,在哪个山上唱哪个的歌,以为左右逢源,忽略最根本的地缘政治因素,自以为充满外交智慧,只会被认定为缺乏长远规划,过多看重眼前利益!

当然,总结一句,对局外国家来说,例如俄罗斯来说,匈牙利的表现,可以给它一个独善其身的无用好评!这对它是好是坏呢?就不展开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