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的意义是什么_独善其身_的人_近悦远来

本文目录

  • 如何做到“独善其身”
  • “穷则独善其身”的意义是什么
  • 独善其身近悦远来是什么意思

如何做到“独善其身”

谢谢,欲想独善其身,先将学问做深。若要做一清流,必须心无所求。大学讲:格物致知,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传统文化启蒙即要求人不忘为人的根本,善良而有正大气象。只要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不争、不比、不攀,放平心态。“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知足常乐即可独善其身。

“穷则独善其身”的意义是什么

“穷则独善其身”,这一句是孟子说的,其意是:人在穷困时,应要常常地修炼自己,要将自己修炼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紧跟着,孟子又说了一句:“达则兼济天下”。若你修炼好自己 ,或许哪一天你发迹了 ,你就会为天下人谋利益。

穷,在历朝历代,包括现代,都是人们最讨厌的字之一,它是世人都要摆脱的一个枷锁。如果一个人常处于穷的状态,那么这个人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憋屈。哲人罗素说过:“穷,最可怕的后果 ,是让穷给扭曲了自己的思维。” 因而,人在穷的时候 ,其思想与精神最为重要!是否能保持一颗平常的心,这就得“穷则独善其身”,要有穷而不言穷的自信,热爱生活;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努力去追求希望。要以“君子”的风范来约束自己,不能在困顿的生活中而堕落,而失去做人的尊严。这就是“穷则独善其身”的意义。

只有做个好人,凡事才能顺顺当当。

独善其身近悦远来是什么意思

独善其身近悦远来应分为两部分:独善其身是个成语典故;近悦远来是个成语故事。两者所表达的意思如下理解:

独善其身,出自《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赵岐注:“独治其身以立于世间,不失其操也。”原意是指独自修养:身心,保持个人的节操。后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事哲学。这还有个成语典故: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然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然自得。”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然自得呢?”孟子说:“尊崇德,喜欢义,就可以自得其乐。因此,士人失意时不失道义;得意时不离开道。失意时不失道义,所以自得其乐;得意时不离开道,因此百姓不致失望。古代的人,得意时,恩惠遍及百姓;不得意时,修养品德以显于世。失意时完善自己的身心,得意时则拯济天下。”

近悦远来,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指邻近的人因为受到好处而都喜悦,远方的人也都闻风而前来归附。意思是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时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这还是个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国大夫沈诸梁因封也于叶被称为叶公,孔子周游列国,来到楚国的叶邑,叶公向他请教怎样治理一个地方。孔子回答:“近者悦,远者来。”告诉他要先让境内的人民欢悦无怨,于是远处的人就会慕名而来投奔。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